- 相關推薦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3.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4.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教學難點
(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生思考師提示。
〖提示〗1.提示: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有大豆制品,如豆?jié){、豆腐、腐竹;奶類制品,如奶粉、酸奶、袋裝奶;還有肉、蛋類食品,如烤肉、肉腸、雞蛋,等等。
2.提示:有些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結構成分,如結構蛋白;有些蛋白質能夠調節(jié)生命活動,如胰島素;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shù)酶都是蛋白質;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載體的功能,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有些蛋白質有免疫功能,如人體內的抗體。
3.提示:因為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在人體內約有20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需要而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須從外界環(huán)境獲得,如賴氨酸、苯丙氨酸等,它們被稱為必需氨基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賴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問題〗以“本節(jié)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
〖板書〗一、氨基酸及其種類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思考與討論〗生思考回答,師提示。
〖提示及板書〗
1.每個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2.“氨基酸”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結構中主要的部分──氨基和羧基。
〖講述〗先講功能再講結構。
〖板書〗二、蛋白質的功能
1.蛋白質一個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是作為生物體的結構成分。(例如,細胞中的細胞膜、線粒體、葉綠體和內質網等都是由不溶性蛋白質與脂質組成的。人和動物的肌肉等組織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質,如橫紋肌中的球狀蛋白,平滑肌中的膠原蛋白,毛、甲、角、殼、蹄中的角蛋白等。)
2.蛋白質的一個最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是作為新陳代謝的催化劑──酶。(絕大多數(shù)酶都是蛋白質。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相應的`酶參與下進行的。)
3.有些蛋白質具有運動的功能。(例如,肌纖維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是肌肉收縮系統(tǒng)的必要成分,它們伴隨著肌原纖維的收縮而產生運動。細菌的鞭毛或纖毛蛋白也能產生類似的活動。近年來發(fā)現(xiàn),在非肌肉的運動系統(tǒng)中也普遍存在著運動蛋白。)
4.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shù)墓δ堋@,脊椎動物紅細胞里的血紅蛋白和無脊椎動物中的血藍蛋白,在呼吸過程中都起著輸送氧的作用。血液中的脂蛋白有運輸脂質的作用。
5.蛋白質的又一個重要的功能是調節(jié)或控制細胞的生長、分化和遺傳信息的表達。(如阻遏蛋白等。)
6.有些蛋白質對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例如,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能參與血糖的代謝調節(jié),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7.有些蛋白質可以作為受體,起接受和傳遞信息的作用。(例如,接受各種激素的受體蛋白,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覺蛋白(如味蕾上的味覺蛋白)等。)
8.有些蛋白質參與機體防御機能,如抗體。
。ń陙,對于蛋白質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例如,用蛋白質工程的方法制成在低溫下保存半年的干擾素,用于微電子方面的蛋白質元件等。由此可見,人類對蛋白質的應用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第一課時完。
〖板書〗三、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
〖思考與討論〗生思考師提示。
〖提示〗1.提示: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一條多肽鏈盤曲折疊形成蛋白質,或幾條多肽鏈折疊形成蛋白質。
2.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質要經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腸蛋白酶、腸肽酶等多種水解酶的作用,才能分解為氨基酸。這些氨基酸進入細胞后,要形成二肽、三肽到多肽,由多肽構成人體的蛋白質。人體的蛋白質與食物中的蛋白質不一樣,具有完成人體生命活動的結構和功能。
3.提示:10個氨基酸能夠組成20xx條互不相同的長鏈。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空間結構的不同是蛋白質多種多樣的原因。
〖旁欄思考題〗
〖提示及板書〗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時,脫掉n-1個水分子,形成n-1個肽鍵。同理,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時,脫掉n-m個水分子,形成n-m個肽鍵。
〖小結〗略
〖作業(yè)〗練習
〖提示〗基礎題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簡述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自主對比觀察幾種氨基酸的結構,思考討論后得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在獲取形象的、信息內容的同時,提高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樹立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氨基酸的結構及其形成蛋白質過程。
難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過程和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電影《蜘蛛俠》的片段。設問:電影中的主人公是誰?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接著,ppt展示兩組圖片:(1)黑寡婦蜘蛛的圖片,黑寡婦蜘蛛因為它蛛絲中的“蛛絲蛋白”,使得它的蛛絲的強度異常的高。(2)熒光水母的圖片,熒光水母因為它體內的“熒光蛋白”,使得它能發(fā)出美麗的熒光。
問:從這些畫面中我們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神奇的生命現(xiàn)象是由誰來承擔的?蛋白質有什么樣的結構?它又有哪些功能呢?(引出課題)。
(過渡)研究表明蛋白質的結構是復雜的,可是這種復雜的分子卻是由一些結構簡單的`氨基酸分子作為基本單位所構成。所以認識蛋白質的結構,首先就必須了解氨基酸的結構。
(二)資料分析,探究氨基酸的通式
PPT上展示擁有4種氨基酸,讓學生思考討論如下問題:
(1)四種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組成?有什么共同特點?區(qū)別是什么?
(2)如果將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用字母R表示(—R),嘗試歸納氨基酸的通式。
提示:每種氨基酸都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每個分子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共同點);R基不同(不同點)。
教師邀請兩位學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學生嘗試在紙上書寫。并請學生評價演板的兩位同學嘗試寫出的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教師最后總結,并針對錯誤進行說明。
(過渡)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氨基酸的結構,但是由氨基酸作為基本單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呢?
(三)動手操作,演示蛋白質的形成
用角色扮演法讓一組學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嘗試怎樣才能連接起來。學生會很容易想到“手拉手”。
提問:
(1)描述氨基酸分子間是如何“相互連接”的?
(2)有沒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總結出“肽鍵”)。
(3)雖然和手牽手有相似的地方,但有沒有不同的地方?(總結出這種“相互連接”稱為“脫水縮合”)。
(4)這是不是一種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5)二肽還能繼續(xù)進行“脫水縮合”嗎?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出“三肽”、“多肽”、“肽鏈”,以及一條肽鏈中“肽鍵數(shù)”、“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和“氨基酸數(shù)”之間存在的數(shù)量關系(用表格的形式)。
創(chuàng)設情景:觀看蛋白質形成的flash動畫。
課件展示:胰島素的空間結構。
師生共同探討歸納蛋白質的形成過程。
(過渡)展示一些常見蛋白質的結構圖片,指出這些蛋白質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并指出生物界中蛋白質的種類有1010—1012種,可是構成這些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約20種,這些氨基酸是怎樣形成數(shù)量如此多的蛋白質分子呢?
(四)合作探究,深度理解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活動:將學生分成每6人一組,請其中一組的同學到臺上來扮演氨基酸,其它組同學相互討論,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請2組學生代表發(fā)表蛋白質分子多樣的原因。
評價并總結: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種類不同;氨基酸數(shù)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順序變化多端;多肽鏈盤曲折疊形成的蛋白質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五)鞏固新知,歸納總結概念圖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概念圖。
(六)作業(yè)拓展
課后調查資料:科學上第一個人工蛋白質的誕生和“國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研究進展及成就。
四、板書設計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和結構通式
二、蛋白質結構的形成
三、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案】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教案09-01
生命生命教案12-25
《江上漁者》教案09-02
《江上漁者》教案09-09
生命生命教案五篇01-30
《生命生命》語文教案07-21
[精華]《江上漁者》教案07-04
[必備]《江上漁者》教案12-23
生命生命教案匯總8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