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動物的特征及習性,想象并講述他們能為人們做的事。
2.對動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興趣,增進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掛圖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1. 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判∶鏖_了一家動物服務中心,真稀奇,小朋友知道動物服務中心是什么嗎?
、菩∨笥严矚g哪些小動物,它們有什么本領呢?
2.結合掛圖,分段講述故事。
、胖v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老爺爺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幫小明老板想想請什么動物來幫忙?
⑵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提問:小姑娘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幫小明老板想想請什么動物來幫忙?
、侵v述故事第三部分
提問:叔叔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幫小明老板想想請什么動物來幫忙?
、戎v述故事第四部分
提問:年輕媽媽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幫小明老板想想請什么動物來幫忙?
3. 引導幼兒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講述。
還有許多小動物想為我們做一些事情,你們有困難嗎?想請誰來幫忙呢?為什么?
4.欣賞ppt,一起說說其他小動物的本領。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把你們的想法和想請的小動物朋友畫出來吧!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動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感知和比較事物數(shù)量的多少。
2、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戲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插卡板一塊;硬紙皮做的紅、藍花各六朵;1―8數(shù)字一套;大骰子一個;場地布置:紅、綠兩個大圓圈;錄音帶、錄音機;幼兒學具:紅藍膠花各六個,小骰子一個共五套;1―8的紙牌五套。
活動過程:
1、數(shù)數(shù)游戲:1―30。
2、游戲:滾骰子
兩個幼兒為一組,每個幼兒六朵膠花。游戲開始,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憑輸贏幼兒先后擲骰子,并根據(jù)骰子上的點數(shù)取出相應數(shù)量的.膠花,比一比誰多?誰少?
3、游戲:翻紙牌
兩個幼兒為一組。游戲開始,把1―8的紙牌反放在桌面上,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憑輸贏幼兒先后翻一張紙牌,比一比誰多?誰少?
4、游戲:占圈
每次請8―10名幼兒游戲。游戲開始,幼兒聽音樂繞著地上的兩個圓圈走,音樂一停,馬上站到圈里(引導幼兒分別站到兩個圈里),比一比哪個圓圈的幼兒多?哪個圓圈的幼兒少?
活動反思:
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以游戲化的口吻,使整節(jié)課循序漸進,在重點與難理解部分重復數(shù)數(shù),讓幼兒加深理解數(shù)字與數(shù)量間的關系。特別在操作探索與游戲中,我們都能看到幼兒好學、樂學的表情,對我來說,看著孩子這樣的表現(xiàn),能夠達到這種程度,我已經(jīng)很開心了。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孩子們也笑得更加燦爛。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時值金秋,正是吃蟹的好時節(jié)。孩子們在交談中不免談起了“螃蟹”的事情。但孩子們的經(jīng)驗往往停留在吃上,還有就是一些表面的特征。螃蟹是崇明的特產(chǎn),長江隧橋通車之后,很多游客都來崇明游玩,很多游客都來我們崇明品螃蟹,抓住這樣的教育契機,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在觀察、探索的過程中了解螃蟹的主要特征。
2、鼓勵幼兒嘗試用撕紙的方法制作螃蟹,并提高其動手能力。
3、讓幼兒知道螃蟹是崇明的特產(chǎn),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大螃蟹一只、各種不同的螃蟹圖片、各色彩紙、固體膠、螃蟹頭飾、螃蟹作品一個。
活動重點:
了解螃蟹的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
利用撕紙的方法制作螃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
幼:秋天。
師:在美麗的秋天里,我們和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交上了朋友,說說看有誰呢?
幼:瓢蟲、蜘蛛、蚱蜢、小松鼠等。
師:今天呀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是誰呢,我們來猜個謎語:“身穿硬袍,手拿剪刀,走路橫跑,嘴吐白泡!辈虏驴,是什么小動物?
幼:螃蟹。
師:恩,你們真棒,都猜對了!
(評析:我班幼兒對猜謎語有很大的興趣,因此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角色,提高了幼兒的興趣,以及對角色特征的理解。)
2、師帶上螃蟹頭飾:嘿嘿,我是螃蟹爸爸,瞧我長得多神氣。今天我把我孩子的照片也帶來了,請你們仔細看看我的'孩子長得什么樣的?
二、幼兒仔細觀察,尋找螃蟹的基本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螃蟹的外部特征
師:說說你看到了螃蟹的哪些特征?
幼:螃蟹有一個橢圓形的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
師:螃蟹的腳是什么樣的?
幼:長長的,尖尖的,有毛。
師:你們知道這又什么嗎?(引出螃蟹的一對大螯,我們給它們好聽的名字,叫大螯)
師:它長的像什么?
幼:像一把剪刀。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真的螃蟹喏,你們看,和你們剛剛看到的一樣嗎?
幼:一樣。
師小結:你們真棒,發(fā)現(xiàn)了螃蟹的很多秘密,螃蟹有一個橢圓形的身體、八條長長的腿、兩個大鉗子像剪刀,走起路來橫著爬。
師:你們喜歡吃螃蟹嗎?
幼:喜歡。
師:為什么呀?
幼:因為螃蟹味道很鮮美的。
師:施老師呀也很喜歡吃螃蟹的,因為螃蟹味道很鮮美,它是我們崇明的特產(chǎn),我們長江隧橋通車之后,很多外地游客都喜歡來崇明吃我們的螃蟹。
三、教師示范,制作螃蟹。
師:看,今天老師也做了一只螃蟹,你們仔細看看,老師是怎么做出來的?
幼:剪出來的,撕出來的。
師:對了!撕出來的,原來我們用撕紙的方法也能做出漂亮的東西來。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用撕紙的方法做螃蟹,好嗎?
幼:好的!
師:但是呀,你們一定要聽好老師教你們的方法,是有點難度的哦!
1、取長方形紙,圓圓的撕去四個角,像螃蟹的什么呀?幼:身體
2、取長方形紙,沿折縫撕成條狀,成蟹腳。
3、取一條紙,折一次,成蟹腳。
4、拿小的那張紙,老師給你們畫好了輪廓,沿著嘿嘿的線撕下來,成螃蟹的大螯。
5、分別黏貼
要求:選紙時不爭搶,每人拿一張。膠水的帽子取下來放在籃子里。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結束:
我們把我們的螃蟹作品放到后面我們布置的池塘里去。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序數(shù),會正確運用序數(shù)詞。
2、知道相鄰的兩個數(shù)之間是大一或者小一的關系,并能從不同方位識別排列順序。
活動準備:
小動物頭像5個,1—5數(shù)字2套。
活動過程
一、復習1—5的.數(shù)字:出示數(shù)字卡片:幼兒拍幾下手。
二、今天小動物們結伴到森林里去旅游,看看來了哪些小動物?一共來了幾只?
5只。師帶著幼兒一起數(shù)一遍,請一個小朋友貼上數(shù)字5。
三、小動物們排好隊,出示并講解箭頭方向和排列順序
小兔子排在第幾?第一
請一個小朋友擺出1在下面,說一遍,小兔排在第一。
小羊排在第幾?第三依次問一下
黑板上出現(xiàn)了兩個5,這兩個5表示的意思一樣嗎?指名說
四、游戲:小動物們捉迷藏:拿走小豬和卡片,問:誰藏起來了?小豬,小豬排在第幾?依次拿走兩個小動物,再一次拿走兩個小動物,讓小朋友猜。
五、我們去看小動物的新房子,幫小動物標一下樓層。
1、把小動物送到你想送的樓層住;
2、按老師的指令把小動物送到指定的樓層住,指名做
六、游戲:小動物們玩累了,排好隊回家去
出示小動物頭飾:這是什么動物?請拿到頭飾的小朋友拿一個你喜歡的數(shù)字,然后按順序排好隊,集體訂正。
把頭飾交給你身邊的小朋友玩一次。
課后我們再來玩這個游戲。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情緒的變化,知道人有多種不同的表情。
2、能說出自己不開心時的感受,并會用2-3中方法調節(jié)自己和同伴不高興的情緒。
3、喜歡快樂的情緒,愿意幫助同伴開心起來。
活動準備:
1、 不同表情的圖片或課件。
2、 《表情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知人的多種表情
1、從幼兒自身說起。提問:小朋友,你們有高興、傷心、憤怒害怕的時候嗎?請你說一說這個時候,你的表情是怎樣的.?(請孩子做一做、教師同時出示相關圖片)
2、觀看課件,感受不同的情緒:
。1)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小朋友他們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除了這些,我們還會有什么樣的情緒和表情呢?(著急、平靜、憂愁等)
二、交流《我的開心法寶》,說出自己排除不愉快情緒的方法。
“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哪個表情,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表情。
“小朋友們,那么怎樣來把不高興的表情變?yōu)楦吲d的呢?”
“還記得朱老師講的故事《蘇菲生氣了》,蘇菲怎樣讓生氣的心情變好的?”
如果你不開心,那么你有什么開心法寶,讓自己開心起來?
(如:玩玩玩具、聽聽音樂、去戶外玩一玩、看一看動畫片等,幼兒說,教師記錄)
三、欣賞歌曲《表情歌》用動作來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
討論:當你高興時,你會怎么樣?(拍手、唱歌、跳舞)
欣賞表情歌中高興的片段。
討論:當你難過時,你會生氣嗎?生氣時,你會怎樣?(嘆氣、跺腳、捶胸)
分段欣賞《表情歌》相關情緒內容。
中班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加深對各種形狀特征的認識。
通過投沙包活動,發(fā)展身體大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長繩。
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圖卡。
裝有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沙包的`籃子。
活動過程活動評價
能說出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樂于參與體育游戲,能把沙包拋進相應形狀的繩框內。
活動建議:
為了發(fā)展幼兒的投擲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站在離繩框遠近不同的地方進行投擲,并請小朋友總結一下怎樣才能投得遠、投得準。
形式:集體/小組
1.出示一條長繩,請幼兒想一想長繩可以變成什么形狀。
2.出示形狀圖卡,請幼兒說出這些形狀的特征。
3.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嘗試用長繩子在地上圍一個形狀,教師協(xié)助幼兒用膠條固定繩子。
教師可放塑料圈在地上,協(xié)助幼兒圍出圓形。
4.幼兒利用形狀繩框分組進行游戲。每組輪流在籃子里取一個沙包,按其形狀,拋入相應的繩框內。
5.游戲結束后,請幼兒一起數(shù)出各繩框內沙包的數(shù)量。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精選]08-11
(精選)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精選)08-04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