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7篇(優(yōu))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根據(jù)記憶活想象,表現(xiàn)心中的風景。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課前準備:教師與學生搜集一些具有當?shù)靥厣娘L景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
1、引導學生回憶曾經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風景。
2、引導學生回憶語文課上曾經學過的描寫優(yōu)美風景的課文片斷。
3、引導學生曾經聽過的.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產生的聯(lián)想。
4、引導學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鄉(xiāng)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環(huán)境。
二、指導學生作畫。
1、根據(jù)上面的提示,選擇你喜歡的進行作畫。
2、作畫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國畫、水彩畫、水粉畫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2)也可以用鋼筆、圓珠筆、鉛筆等線描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
3、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展示學生中的優(yōu)秀作品。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學生自帶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片。
教學過程:
1、 揭示內容:利用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片,進行添畫、擴展,創(chuàng)造風景畫。
2、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教材上的范圖懂得創(chuàng)作方法:利用我們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粘在白紙上,延伸、擴展出一幅風景畫。
3、 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教師巡回指導。
4、 展示優(yōu)秀作品。
5、 未完成的學生可以課后繼續(xù)創(chuàng)作。
課后反思:
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組織課堂討論,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分析,感悟風景繪畫的魅力及風景畫創(chuàng)作的方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教師只是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造者,活動過程的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單純是對美術知識的傳遞,而是組織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的資源,更多地關注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鼓勵學生對跨學科知識進行融合,幫助他們用已有的知識去理解繪畫藝術的人文內涵。
美術教案 篇2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在紙上進行印畫,培養(yǎng)幼兒對印章畫的興趣。
2、體驗美術活動中的美感和快樂感。
準備:
1、胡蘿卜印章、盤子各36個,紅、黃、藍顏料若干。
2、范畫一張,幼兒操作紙人手一份 重難點:怎樣使整個圖形完整的印在紙上,把握好所蘸顏料的量和印時的力度。
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以洋娃娃在哭”引出漂亮的`花布(出示范畫)
2、引起幼兒興趣“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花布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ǘ┮龑в變簩W習印章畫,師生共同參與作畫
1、教師示范講解(重點強調所蘸顏料的量和印畫的方法、力度)
2、 請個別幼兒選印章進行操作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讓幼兒乘“快樂大轉盤”進行印畫,提出要求
2、 重點提醒幼兒在蘸顏料時要適度,不要太多或太少,用力、方法到位
3、 注意衛(wèi)生,強調一個印章印過一種顏料后,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顏色
4、 盡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
。ㄋ模┛偨Y評價,結束活動 以“洋娃娃口吻”說:“今天我們小朋友為我設計了那么多漂亮的花布,我太高興了,這些花布我都收下了謝謝你們。
美術教案 篇3
第四課色彩的對比
教學目的:
1、學習和了解色彩的視覺規(guī)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對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運用色彩的對比完成一幅作業(yè)。
2、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傳統(tǒng)文化、熱愛生活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色彩的對比關系,感受對比的形式美感。
教學難點:
藝術實踐中對比色的`選擇與搭配。
教學準備:
圖畫紙、水粉工具材料或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圖片、觀察兩個大小不同的物體。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對比現(xiàn)象?
3、明確對比概念。
4、比較兩張美術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對比現(xiàn)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樣,有很多對比。
6、出示課題
二、自己動手,嘗試體驗
1、哪些色彩是對比色?
2、引導學生分析色相環(huán)中的色彩,找出對比色。
3、總結:色相環(huán)中互為的色彩為強烈對比。
4、出示色卡,請學生挑出幾組對比色。
5、生活中的對比色。
提問:我們周圍哪兒有對比色?
6、觀察教材上的圖片,找出有哪些對比色?給你什么感受?
7、分析課本上畫家作品。提問:畫面上用了哪些對比色?有什么作用?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運用色彩的對比進行民間工藝品色彩設計。
1、為學生提供民間工藝品設計圖。
2、分析如何用對比色設計顏色。
輔導學生完成作業(yè),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給予指導和幫助。
四、作品展示,評價
1、自評。
2、小組互評。
3、展示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應會:會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會描述不同時期童年生活的情況,學會通過觀察童年題材的藝術作品,體會不同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魅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不同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珍惜現(xiàn)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2.認識中國畫、油畫、木雕、攝影等不同形式藝術表現(xiàn)形式,體會不同表現(xiàn)形式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3.描述童年的生活內容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難點:不同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了解。
教學準備:
童年圖片資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準備上課。
二、導入新課
1.游戲導入:學生邊唱邊做《丟手絹》的游戲。
2.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貴的紀念品,給同桌講講自己童年的故事。
3.請學生給大家講講自己童年的故事。
教師小結:我們的童年是美好、幸福的。導入新課,課件出示課題:《童年》。
三、講授新課
課件出示圖片:
藝術家們用他們特有的方法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幅鮮活的童年生活景象。
。1)提出初步欣賞的問題: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小組進行交流)
。2)教師講解:
《端陽嬰戲圖》
《端陽嬰戲圖》畫的是什么時代的人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畫面中人物有幾個?他們在做什么?你猜得出它們的對話嗎?
《歡天喜地》
觀察《歡天喜地》畫面上的一群孩子在做什么?與《端陽嬰戲圖》相比,人物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這兩幅畫創(chuàng)作的時代哪個離我們更近?
《翻身奴隸的女兒》
畫面中的孩子們在做什么?對比《歡天喜地》在構圖上有什么不同?這樣的構圖給你什么樣的感覺?這幅畫表現(xiàn)的'是什么民族?從哪里表現(xiàn)出來的?
播放電影《農奴》片段。(讓學生從影視作品中了解當時的苦難生活,使學生感受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看到了這些后能感受到作者的創(chuàng)作主題是什么嗎?前面我們欣賞了三幅作品,大家看看這幾幅畫象是用什么筆畫出來的呢?
我們前面欣賞的幾幅畫都是用中國的傳統(tǒng)技法表現(xiàn)的國畫作品。下面我們再看看下面欣賞的作品是什么?
《冬天的陽光》
這幅作品使用木雕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的。從這幅畫中你能感受到陽光了嗎?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你覺得這幅作品表現(xiàn)的是哪里人?為什么?
《戰(zhàn)爭中成長》
請你猜猜這幅畫是用什么工具畫出來的?畫面中的小朋友的衣著是什么樣的?他的表情是怎樣的?他心理在想什么?你看過反映這個時期的美術作品嗎?
播放反映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影視資料《小兵張嘎》片段。
四、小結
剛才我們欣賞到了一些美術作品,就像我們眼前展開了一幅歷史畫卷,了解了不同時代的孩子的童年生活,你的童年有沒有最難忘的事情?回去可以自己畫畫自己的童年生活。
美術教案 篇5
教 學 目 標1.通過欣賞與感受活動,了解瓶子的造型特點及其美化方法。
2.通過剪貼、畫的技法,提高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評價能力,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樂。
3.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重點:對瓶子造型特點的感受以及裝飾、美化瓶子方法的了解。
難點:如何做一個有特色的裝飾瓶。
資 源 準 備
教 學 過 程
一、組織教學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出示展板:美麗的森林。
1.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找小動物。
2.請把找到的小動物帶回小組討論:這些小動物都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成的?
3.小組代表回答,學生說教師板書:剪、貼、畫
4.引出課題——《瓶子變個樣》
三、講授新課
。ㄒ唬⿲W習從不同角度觀察瓶子(出示)
1.瓶子正著擺時可以變成什么?
2.瓶子倒著擺時又可以變成什么?
板書:變換角度
。ǘ┯螒颉罢遗笥选保ㄙN圖)
小組討論:根據(jù)瓶子的不同外形特征(高、矮、胖、瘦)找合適的瓶子做朋友。
板書:外形特征
。ㄈ┬蕾p
1.比較第一頁中的兩幅作品,引導學生感悟:色彩的搭配(板書)
2.提出要求:
A認真觀察作品中你喜歡的色彩搭配,創(chuàng)作時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B哪個瓶子變得最有創(chuàng)意,請把它記下來。
。ㄋ模⿲W生創(chuàng)作——摘星賽
看了這么多不同的瓶子變身,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呢?
那我們就來個摘星大賽吧。
出示比賽規(guī)則
四、評價展示
教師組織,師生互動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評價和鼓勵
五、課后拓展
二年級美術教案篇二:大家來運到
教 學 目 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不同運動項目有不同的動態(tài)特點。
2.初步學習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xiàn)人物的動態(tài)。
3.通過對人物動態(tài)的表達,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難點重點:學習了解不同的運動動作有不同的動態(tài)特點,并學習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xiàn)。
難點:如何表現(xiàn)出動作特點。
資 源 準 備,圖片,泥塑作品
教 學 過 程資源應用
一、游戲導入,分析呼啦圈的動作特點。
前些天,我們鎮(zhèn)小的小朋友們舉行了一個呼拉圈賽,有的小朋友可厲害了,半分鐘可以轉七十個呢?不知道我們班有沒有這樣的運動小能手呢?誰來試一試?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在轉呼拉圈的時候,只有腰扭起來,屁股轉起來,雙手放在呼拉圈的上方,兩只腳分開站穩(wěn)了,呼拉圈才可以總是在腰間轉動。就像這位小朋友一樣。c擊屏幕,出現(xiàn)本校小朋友在轉呼拉圈時的精彩瞬間)
二、示范線描,初步學習用線描的方法表現(xiàn)人物動態(tài)。
師:瞧,這位小同學轉得多起勁啊,他是老師在他比賽的時候特意拍下來的!這么優(yōu)美的姿勢,讓老師把他畫下來好不好!看好了。
生:好!
。◣熢谡故景宓姆凵埳,用蠟筆線描的形式,畫下照片中的孩子轉呼拉圈的線描畫。
三、欣賞圖片、表演感知更多的運動動態(tài),并練習用線描的形式繪畫動課后延伸。
師:請開好運動會的小組貼到這兒來。
師:好,老師要開始倒計時了,十、九、——零!
師:現(xiàn)在每個小組的小小運動會都開起來了。如果你是場外的.觀眾,你會選擇哪個小組的運動會去觀看呢?
生1:我選——這一個運動會!
師:為什么?
生1:因為運動會上的人動態(tài)表現(xiàn)得很好!
師:而且運動的人物也多,個個姿態(tài)不同。說得真好,是哪個小組的運動會!
師:你們小組可真棒呀!獎你們一顆“運動大星星”
師:還有誰也想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好你來!
生:我喜歡看這一小組的!因為他們的運動員個個都很精神,姿勢也很美!
師:這是哪一組的?
師:呀,我們班的同學表現(xiàn)實在是太棒了。可惜時間緊迫。老師希望大家在真的開運動會時,能夠踴躍報名參加各類項目,也可以在課外活動的時候帶上我們神奇的畫筆去寫生,畫下更多的可愛的運動小人,好嗎?好,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二年級美術教案篇三:童話和神話
教 學 目 標:通過看看、說說、畫畫,提高學生對少兒題材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通過欣賞,了解插圖的基本特點及與文學作品的關系。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對童話,神話故事插圖的欣賞。
如何提高學生對少兒題材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資 源 準 備
教 學 過 程資源應用
1.影片激趣,導入新課。
。1)展示:動畫片《寶蓮燈》片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揭示課題:《童話和神話》。
2.作品欣賞,深入感受。
(1)展示:童話或神話故事圖片。設問:你能講講這些畫里的故事嗎?
、偻缹W生互說。
②分組派代表說。
。3)分組討論:
、佟赌倪隔[!凡鍒D是怎樣表現(xiàn)哪吒的神氣的?
、凇缎〖t帽》童話故事插圖里為什么要夸張狼的大舌頭?
、勰闶窃鯓永斫狻独孀犹崆佟饭适轮袆游飩兝崆俚膭幼骱捅砬榈?請你上臺表演。
3.學生練習,審美體驗。
(1)選擇一個最喜歡的童話或神話故事,參考書中插圖,小組分工,每人設計制作故事中的一個人物面具。
(2)自我評價,體驗審美情趣。
3.評評畫畫。
。1)指導學生互評,并說說理由。(從人物的造型、表演的動作表情、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等角度評選。)
。2)選出你喜愛的童話或神話故事繪畫作品,自己畫畫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簡析:
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材共有18課,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分造型與表現(xiàn)、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本冊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一年級美術教學,通過輕松的教學游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造型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分析:
本冊的.重點在于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fā)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fā)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并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經過去年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制作、欣賞。學生對美術有一定的興趣,學生比較活躍。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不夠仔細。
五、措施:
。1)加強直觀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加強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美術學習,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表述中學會思維。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大大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運用電教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教媒體給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
(3)優(yōu)化課堂結構,精心設計課堂情景
倡導學生從廣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學習,發(fā)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描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與自我反思能力。
美術教案 篇7
要點:這不僅僅是一堂極為常見的激發(fā)美術教學課,但教師的教育觀念發(fā)生變化之后,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竟會完全不同于以往。
對待這樣的學習內容,以往的教學是如何進行的呢?該教師告訴我們:“習慣于利用大量范圖展示,來預防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總是”直接“解答,很少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總是顯得十分拘謹,將一切交代得非常具體,惟恐學生犯錯誤,指望學生能夠掌握技法,創(chuàng)作(或制作)出完整的作品。在教市的嚴格要求下,以及教師提供的各種直觀范圖和演示活動的作用下,學生可能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但是從教育的意義看,學生在完成這種行為的過程中,卻很少能夠獲得情趣和思維的激活,只是被動地、機械地完成一項工作而已。
通過對課改所提倡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學習和領會,教師的教學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們主動地改變了自身的角色,同時相應地導致了學生角色的變化,簡單地說,教師將自己放在了課堂“導演”的位置,而將學生當作“演員”了,讓他們盡情地表演。在這一課中,老師改變了過去教師“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是將結論直接地呈現(xiàn)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動腦筋思維,主動地探索結論,由此在課堂中形成學生互相啟發(fā)的良好氛圍,使學生由被動地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奶剿鳌?/p>
我們知道,人的思維主要有兩種路徑,一種是演繹,一種是歸納。該老師采用的正是第二種方法。原本他可以簡單而省事地提供示范作品,并將方法和結論告訴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件作品,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采用了啟發(fā)誘導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他的教學是由完成的對稱性作品開始的,由此讓學生思考完成這件作品的方法。其中一個女學生主動向全班同學介紹了方法,但是學生又提出了一些更為具體的問題,對這些問題,教師沒有急于回答,而是讓學生嘗試、制作,因為他知道學生的這些問題只是一些擔憂,到底會不會出現(xiàn),尚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老師提出了這一課應該理解的一個知識點——對稱。在學生理解這一問題以后,教師又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將對稱的知識象其他事物演繹,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
這堂課的教學,教師始終扮演了一個組織者和啟發(fā)者的角色,能夠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盡可能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能夠讓學生自己解答的問題,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解答。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了思維,學會了學習。當然,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應該對問題的適宜性和難易程度保持著敏感,如果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還是應該策略地幫助他們解決。
2、根據(jù)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談談你的感想。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經典)09-06
美術教案(精選)08-09
美術教案【經典】08-06
【經典】美術教案08-07
(經典)美術教案09-14
美術教案【精選】09-19
美術教案12-31
美術教案12-31
美術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