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8篇(必備)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詩歌賞析的能力,把握本詩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2.領會《登岳陽樓》通過描繪雄偉壯闊的藝術境界和個人孤苦的境遇,表達詩人感受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把握詩中的經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教 具:PPT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設問,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大屏幕投影)
1.江南有哪三大名樓?
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被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與“山東的蓬萊閣”并成“四大名樓”)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盛譽的岳陽樓,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巍峨壯麗的風采,古往今來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登樓抒懷。
2.你能背誦出多少句古人描繪洞庭湖的'佳句?
、偾 原:“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②劉長卿:“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
③許 棠:“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苊虾迫唬骸皻庹粼茐魸桑ê吃狸柍恰
、荻 甫:“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迍⒂礤a: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咴娚擅鳎骸八煊伴,山拔地形高”
3.你記住了幾副寫岳陽樓的名聯(lián)?
、僖粯呛纹?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zhèn)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诤髽废葢n,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鄱赐ノ飨掳税倮; 淮海南來第一樓。
、芩拿婧由綒w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莘挪婚_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吞得盡胸中云夢,方可對仙人吟詩。
二、回顧作者及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人有“詩圣”之譽,其詩有“詩史”之稱。
詩作:“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
“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三、 知人論世,背景介紹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 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
四、誦讀并默寫這首詩
這首詩內容極為豐富,感慨也極深沉,要讀得深沉緩慢。
首聯(lián):從“昔聞”到“今上”長達數十年,包含著人世滄桑的感慨,讀得快了則意味不同。
頷聯(lián):寫岳陽樓景色,讀時須有縱目遠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應慢讀——似乎說“多少個日日夜夜就這樣過去了”。這是為下文蓄勢。
頸聯(lián):說個人,有無限辛酸,調子低些為好。
尾聯(lián):說國家,有滿腔悲憤,調子稍稍上升——這是全詩高潮所在。
五、賞析詩歌
1.首聯(lián):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俜g:過去就聽說洞庭湖水勢浩瀚,名揚海內,今天我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俯仰江山。
、趩栴}:“昔聞”、“今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早聞洞庭盛名,早有渴望盡興一游的夙愿,然而無奈戰(zhàn)亂頻繁,身世漂蕩,到了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③概括簡析:首聯(lián)側重寫洞庭湖水面廣闊,汪洋萬頃。
2.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①翻譯:大湖廣闊浩瀚把吳楚兩地東南隔開,天地象在蒼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蕩漾。
②問題:“坼”“浮”兩個字煉得好,好在哪里?
“坼”,分裂!案 保∈幯。廣袤數千里的吳、楚兩地就因為有了這個湖,一下子斷裂為二,這氣勢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飄浮在這湖水上面,緩緩行進,這景象又何等宏麗。
這兩個字寫出了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宏偉奇麗的景色,給讀者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
曹操詠!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觀滄!) 體現了一種“雄渾闊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聯(lián) “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宋代劉辰翁語)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
、鄹爬ê單觯侯h聯(lián)側重寫洞庭湖氣勢宏大,吞吐乾坤。
3.頸聯(lián):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俜g:我漂泊江湖,親朋故舊早不知聞,竟無一字寄給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趩栴}:頸聯(lián)的意境,由寬闊突然轉入狹窄,聯(lián)系尾聯(lián),試分析這種表達技巧的作用。
從頷聯(lián)到頸聯(lián),詩的意境從寬闊轉到狹窄,但這兩聯(lián)是相輔相成的。清代史學家浦起龍說:“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到尾聯(lián),意境又轉到寬闊,詩的前后相互襯托,全詩意境構成一個整體。
、墼嚪治鲱i聯(lián)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人面對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飄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涼之境、哀痛之心、憤怨之情,不言自明。詩人抒發(fā)了一種憂己傷世無限悲苦之情。
4.尾聯(lián):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①翻譯:站在岳陽樓上,遙望關山以北,仍然是戰(zhàn)火紛飛,生靈涂炭;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我不禁涕淚奔流。
、趩栴}:尾聯(lián)在抒發(fā)個人悲苦的感情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體現了詩人作者怎樣的情感?
在尾聯(lián)中,詩人在凄苦萬狀的情況下登樓觀景,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不禁涕淚縱橫,難以抑止。這種憂國傷時之感與身世凄涼之情一齊襲上心頭,詩的意境從狹窄轉到寬闊,由個人的悲苦轉而想到國家的衰頹。由此可見,詩人總是不會停留在個人痛苦上,他總是以國事為念,體現了詩人同情人民疾苦關心國家命運(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
六、探究總結全詩
1.主旨意境
這首詩寫詩人登樓時所見所感。詩人通過 對洞庭湖浩翰汪洋、雄偉壯闊的景象的描繪,觸景傷情,把個人的悲苦、國家的憂患和自然界宏奇?zhèn)惖木吧舷乱r托,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胸懷。意境宏大,情調悲壯,是登岳陽樓的千古名篇。
2.藝術技巧
①意境博大深遠,風格沉雄悲壯
、谌妼Ρ葟娏,對仗工整
③用詞精當,含意深刻。
七、課后練習
1.熟讀、背誦這首詩,在朗讀中進一步理解全詩的意境和感情。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
①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穎。(意思對即可,如答“雁別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趯Φ谌(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象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對即可)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小寓言故事。文章篇幅不長,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引導學生仔細讀書,品味兒子們折筷子時的表情以及農夫對兒子說的話,讓學生們從中有所領悟,受到啟迪。學情分析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由于家庭,社會的原因孩子們大都比較自私。讓孩子們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團結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
3、會舉例說明團結就是力量。
教學重點:
重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團結起來就可以戰(zhàn)勝一切。
教學難點:
難點從故事中悟到團結的重要性,從而產生集體意識和團結意識。
教學準備:
筷子,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學期學的兒歌《三個和尚》嗎?誰能告訴大家為什么一個和兩個和尚時有水喝,可是三個和尚時卻沒水喝嗎?(他們不團結,都把責任推卸給別人)
2、今天我們來了解一個類似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團結的力量》板書課題
3、再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前,我們一起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字詞。(幻燈片放映)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自由讀第1、2自然段,找出描寫老人心理的句子,畫一畫,在旁邊做好批注。
。1)全班反饋他們的父親為此很傷腦筋。老父親為這事日夜擔憂。
。2)請學生再讀課文理解“此”和“這事”具體指的內容。
(3)學生回答,集體評價。
2、學習第3自然段我們有了困惑難題會怎么辦?(想辦法解決)老人有了煩惱,那他是怎樣解決這個傷腦筋的難題呢?帶著這個問題,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到答案。請村里最有學問的長老來教育孩子們。
3、學習第4-9自然段
現在小組合作分角色讀課文的4-7自然段,同時找到長老用什么辦法教育農夫的兒子?他用到了什么道具?他又是怎樣利用道具呢?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合作找到長老教育農夫兒子的辦法:折筷子(板書)長老用到的道具:筷子(拿出準備好的筷子)長老怎樣利用筷子:折一根筷子----易折斷折八根筷子----折不斷(請學生表演兒子們兩次折筷子的表現:一個兒子嘲笑道:“折斷筷子還需要使勁嗎?”大兒子兩手用力折,臉都漲紅了,這捆筷子還是好好的)(板書)
。2)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從而悟出一根筷子力量小好折,八根筷子放在一起“力量”就大了,如果再想折斷就不容易了。(板書:一根易折斷力量小八根折不斷力量大)
。3)自由讀課文第8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農夫對兒子們說的話,體會做父親的良苦用心:單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只顧自己,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只有這樣,才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是的,農夫的良苦用心我們體會出來了,那么他的八個兒子有沒有明白呢?我們來一起讀第9自然段,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兒子們理解了老人的用意。輕輕的親親熱熱小組討論:假如你是兄弟中的一員,你會對你的弟兄們說什么呢?如果你的兄弟向你道歉你會怎樣說呢?想象一下,兒子們以后會怎樣相處?
。4)同學們你們還能舉例說明團結就是里力量嗎?小組討論:拔河比賽合唱大掃除。
。5)引申介紹一些有關團結的成語和名言警句。
三、總結全文。
1、學了這個小故事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2、師總結:無論是我們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是一個大集體,只有大家都團結才會讓生活越來越好,只有大家都朝一個方向使勁,我們的班集體才是最好的班級。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發(fā)現漢字結構特點。
2、發(fā)現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3、積累詞組。
4、學會填標點。
5、朗讀兒歌。
6、口語交際。
7、才藝展示。
重點、難點
1、引導同學發(fā)現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2、感受情境,填寫標點。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同學獻愛心的思想與行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愛的奉獻》的歌曲磁帶,畫面。
課時劃分: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別字形
1、出示生字,同學拼讀,朗讀詞語。
2、教師引導:大致理解詞義。
3、同學仿照例子寫一寫。
4、教師擂臺讀
5、同學結合此特點想想還有哪些熟字是這種構字特點。
6、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7、教師出示生字,同學分一分。
二、俺會填
1、同學讀句子,并拼讀要填寫的字。
2、同學填寫教師指正。
3、引導同學說說:多音字的特點。
4、說說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師小結。
三、課堂回顧:
1、同學朗讀生字詞,說說特點。
2、朗讀句子,舉例。
第二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先自讀詞語,找出不認知的字。
2、理解詞語,引導同學多想多說。
3、小組讀,全班讀。
二、俺會填
1、同學試讀句子,體會語氣。
2、請同學讀,大家指正。
3、請同學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問號。
4、請同學說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感嘆號。
5、同桌之間試用問的語氣和感嘆的'語氣對話。
三、俺會讀
1、結合字音,同學自讀。
2、分組朗讀短文。
3、同學們理解:藤和瓜為什么很好?
4、看圖朗讀。
5、想象情景朗讀。
6、看課文插圖朗讀。邊讀邊扮演。
7、教師與同學一起讀。
8、同學們說一小段話,交流評比。
9、教師引導,學了短文后的想法。
第三課時
一、游戲導入,深入感受
1、讓同學扮演盲人,然后讓他們說說看不見有多么不方便。
2、讓同學扮演殘疾人,讓他們說說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組討論,俺們和殘疾人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4、匯報結果,教師總結。
二、想想說說
1、談談自身在路上會看見有哪些殘疾人,有哪些行動的不便。
2、出示圖片,想想假如你看見了,會怎么做?
3、教師引導指正,大家評論。
4、殘疾人還會遇到哪些困難,你會怎樣協(xié)助他們?
三、實際演練
讓一位同學扮演盲人過馬路,另一位同學給他協(xié)助,把說的和做的扮演出來。
四、提出建議。
第四課時
一、歌曲跟唱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同學跟唱。
2、同學感受歌曲意境。
二、認讀歌詞
1、教師出示歌詞。
2、同學試著讀一讀,教師指正。
三、展示日記
1、同學朗讀自身的日記。
2、大家評一評日記寫的好不好。
四、意境升華
1、合唱歌曲,談談你的感想。
2、俺們在生活中、學習中該怎樣做,舉例說說。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搜集相關資料、調查家鄉(xiāng)最近發(fā)生的變化。
2.抓住家鄉(xiāng)變化最大、印象最深的一兩個方面來寫。
3.按一定的順序、有重點地敘述,語句通順,內容具體。
4.寫完后,讀給同學聽,聽取同學的意見,進行修改。
重難點
1.敘述有順序、有重點。
2.把搜集、調查到的資料篩選成文。
樂學善思辦法
本次習作和學生生活聯(lián)第緊密,課前讓學生上或查找書籍搜集資料,學生對上都比較有興趣,這種興趣也可以遷移到課堂中,遷移到學生中。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我們的家鄉(xiāng)是個美麗神奇的地方,它的山山水水養(yǎng)育了我們,根據你們的.調查,家鄉(xiāng)有了那些變化,其中那些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先交流,然后把交流的內容寫下來。
二、從興趣入手,多角度觀察
自由組合,交流學習
學生自由組合,將采訪、收集到的資料在組上進行交流,然后,選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環(huán)境生活工業(yè)
多角度觀察農業(yè)、旅游、飲食、交通
三、交流溝通,共享資源
1.請每個小組選出的代表自由上臺展示匯報,把調查、收集到的最感興趣的、印象最深的,最能觸動情感的資料講聽。(在匯報的過程中有什么不足之處和遺漏的地方,請本組同學給予補充和修改。教師相機、鼓勵。)
2.欣賞所搜集的家鄉(xiāng)變化的資料,激發(fā)贊美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說說自己的心里話。把此時此刻心里最想給家鄉(xiāng)和家鄉(xiāng)人民說的話,說聽聽。
4.: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是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家鄉(xiā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獨特表達,寫出特色
1.寫法自由。
。1)結合點評,學習方法。
(2)為了能在表達上充分展示每個學生的個性,請同學們
思考:怎樣才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條理地介紹?
2.內容自由。
根據自己講的、同學說的,進一步調查、了解,增刪習作內容,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3.體裁自由。
可以是給遠方親戚、朋友的書信,可以是記敘文、散文,也可以是詩歌。
五、學生,教師巡回指導。
六、教師
今天這節(jié)指導課我們從興趣、內容入手,寫家鄉(xiāng)的變化。通過調查、搜集活動獲取了大量的第一手習作資料,這樣同學們就能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今后我們將繼續(xù)按照這樣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同學們的水平。
語文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ㄗ寣W生以“俯視的姿態(tài)”來整體把握故事情節(jié)是有一定難度的,可能有學生直接從課文題目找這個字,會說“新”或是“裝”,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各個人物主要活動中梳理出這個關鍵字,然后回視課文,圍繞這個字串聯(lián)人物活動。)
小結:人物活動圍繞一個“騙”字,騙子行騙,皇帝受騙,大臣受騙又助騙,百姓受騙又傳騙,小孩揭穿騙局。
設計意圖:遞給學生整體把握故事內容的“抓手”,使學生對故事有一個整體而又深刻的印象,并學會梳理文章線索。
二、說人物。
師:在這些人物中主要人物是皇帝,請在“這是一個的皇帝”句中寫上一個詞,并從文中找出理由說明。(>課件出示問題)
。ㄟ@一環(huán)節(jié)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閱讀思維,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學生只要能從文中找出語句來說明自己的看法,都應該鼓勵,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學生會按自己的理解填上一個詞并會積極找出理由加以證明,教師在學生回答過程中還應該適時地讓學生朗讀相應的語句,可以采取多樣的朗讀方法,讀出語氣,讀出情感,在朗讀中體會人物心理,充分認識人物形象。
設計意圖:對人物形象,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教學過程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思考,讓學生能在一個開放的課堂上大膽自由地交流自己的看法。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掌握精讀、朗讀等閱讀的基本方法,學會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從而形成對人物的獨特理解。
三、探主題。
師:文中還有一些人物,這是些怎樣的人?安徒生想通過這些人物告訴我們什么?讓我們小組合作探究這些問題。(>課件出示問題)
1、大臣們看到新裝時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如果你是大臣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做?
2、二十年后小孩長大成人,你覺得他還會揭穿騙局嗎?
3、兩個騙子又到另一個王國行騙,你覺得他會再次成功嗎?
。ㄈ齻假設的問題,趣味性較強,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而且能夠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驗人物心理,進行獨立的思考,深入探究故事主題,又能以“俯視”的姿態(tài)對故事有一個整體性的感受和理解。)
學生四人小組選擇一個問題合作探究,并推選發(fā)言人全班交流,時間3分鐘。
。ù谁h(huán)節(jié)會出現豐富多彩的結果,教師應在學生的回答中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又能說出自己,探究的結果直指文章的主題:安徒生通過這些人物揭露人性中“虛偽”這一弱點,警醒我們在生活中要努力克服人性的弱點,保存一顆純潔的心靈)
對問題1的探究,教師在學生從課文中搜集到的有關大臣的情節(jié)基礎上,調動全體學生一起朗讀,體會人物心理,并形成對人物的深刻認識。當學生談到自己堅決不會像大臣那樣阿諛奉承時,教師要贊揚他的這種高貴的人格;同樣,當學生談到自己可能也會像大臣這樣不敢承認自己看不見新衣,教師也應該認同他的心理,并將討論引向“騙局”的關鍵——抓住人性中“虛偽”這一弱點。
對問題2的探究,有學生會認為二十年后的小孩不會揭穿騙局,因為他內心有所顧忌,也有學生會覺得他不會揭穿騙局,他不受世俗的影響,保留一顆純潔無邪的心靈。無論哪種情況結果都能指向童話的主題,教師要伺機誘導。
對問題3的探究,有學生可能會覺得如果遇到一個“不愛打扮的皇帝”騙子就不會得逞,可能會偏離這環(huán)節(jié)課探討的主題,教師可以進一步點撥:故事中的`皇帝僅僅因為愛打扮才上當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問題的主旨,騙子利用了人們“虛偽”的弱點。
在課堂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平等的交流空間,讓學生感到沒有任何交流的障礙。
設計意圖:對故事主題的探究是一個難點,通過這三個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體驗人物心理,挖掘故事主題,探究的結果直指文章的主題:安徒生通過這些人物揭露人性中“虛偽”這一弱點,警醒我們在生活中要努力克服人性的弱點,保存一顆純潔的心靈。小組合作探究與全班交流相結合給學生搭建平等開放的學習平臺,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和能力。注重探究過程的熏陶和感染,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四、談看法。
師:從同學們的談論中我們明確應該向小孩學習,學習他的純潔無邪,學習他說真話。可是生活中說真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要付出代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說真話”這一話題的看法。
。▽W生在談看法時可能會脫離實際說得比較空乏,教師可設計情景誘發(fā)學生的討論。比如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如果你的同桌在單元考試中為了取得一個好成績作了弊,剛好被你看見,你該怎么辦?使學生有一個談論的中心,也有利于學生談出實在的真實的看法。)
學生發(fā)表看法是他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教師應真誠地傾聽,多鼓勵,及時引導他們走向“說真話、做真人”這一高尚人格的道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文本走出,走進自己的生活,直擊學生的心靈,在真實開放平等的環(huán)境中實現學生價值觀的提升。
語文教案 篇6
課前透視
講讀課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列寧通過觀察蜜蜂采蜜和飛行的路線,利用蜜蜂作向導,終于自己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故事。說明列寧是個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人。課文故事性強,情節(jié)吸引導讀者,且內容短小。
愛聽故事是小學生們共有的特征。教學中,要抓住課文內容和語言上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想,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結合重點詞句,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難事情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斷,就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能結合重點的詞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給列寧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插圖或課件。
2、了解列寧的生平,閱讀列寧的故事。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教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疑:同學們,當我們想去一個地方,卻不知道路怎樣走,你通常會想什么辦法呢?(學生交流),那你們聽過蜜蜂也能當向導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讀一個故事---------《蜜蜂引路》(板題)
2、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了解蜜蜂嗎?可是你們知道蜜蜂能給人帶路嗎?教師相機板題。
。ㄐW生大多喜歡小動物,從對蜜蜂的了解引入課文,激發(fā)學生讀文熱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內容。)
對話平臺
感知
1、自由讀課文,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不太熟練的地方多讀幾遍。
⒉、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
3、組內合作識字:互讀、互聽、正音。
4、教師引導:鼓勵學生小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重點交流識字記字方法。
5、游戲鞏固識字:讓學生說出一種識字游戲方法,并讓該生當小老師主持游戲,鞏固識字。
6、指讀課文,檢查識字和朗讀情況,師生評議,正音。
(抓住低年級教學的重點,突出識字教學,引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熱情,充分尊重學生識字的個性經驗,轉換師生角色,培養(yǎng)學生能力。)
研讀
1、引導學生尋找故事發(fā)生的起因。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節(jié)。
2、組織學生讀書,引導閱讀交流。
。1)邊讀邊畫,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相機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語言敘述,可以畫畫表示。)
。2)體會列寧為什么要去找養(yǎng)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導學生換詞或造句理解。)結合課文內容,用因為所以或者是因為說說列寧去找養(yǎng)蜂人的的原因。
3、聯(lián)系事情結果,引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思考:列寧能找到養(yǎng)蜂的人嗎?從列寧的話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結合閱讀課文最后一自然節(jié),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性。通過朗讀理解養(yǎng)蜂人的驚訝。
教師適時啟發(fā)思考:
蜜蜂是怎樣引路的呢?(為下堂課教學做準備。)
(抓住故事情節(jié)上的特點,從因、果入手,適時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訓練學生思維。同時引導學生尋找列寧如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答案,激發(fā)學生研讀故事經過的熱情。為下文的學習做了鋪墊。)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附近、談、派、引、列、蜂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征,想辦法記住這些字,找出難點字和書寫上應該注意的問題。
3、教師范寫難點字,強調重點筆畫。如:
談:右邊上面的火字一捺變成點;
派:右邊不要寫成瓜字。
4、學生練寫,共同評議。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
。ㄖ攸c指導本節(jié)課中出現的生字,教學中應該在識字的環(huán)節(jié)加強識記字的交流。指導寫字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1、讀寫詞語,利用生字詞語卡片,組織學生讀寫。同桌互相檢查評議。
2、指讀課文;仡櫳瞎(jié)課學習的.內容。
討論
1、提出問題,引導讀書: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的人?
2、合作學習:結合插圖,想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辦法弄清楚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啟發(fā)學生可以用語言敘述過程、畫路線圖、表演等方法。
3、匯報交流:鼓勵學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讀書收獲,教師相機引導。
如:學生用畫畫加輔助語言的形式,畫出列寧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課文內容進行敘述。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邊說邊指,理解課文。
學生用語言敘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上適當的關聯(lián)詞語,如因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話說清楚。
4、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ㄒ詥栴}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讀書。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理解、表達,在讀書和匯報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想像、分析和解決總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體現整合的思想。)
感悟
1、啟發(fā)學生思考:你認為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強調抓住課文的相關內容,把自己的理由說得有理有據。
。ㄍㄟ^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讓學生在理解與分析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時強調抓住內容進行說明,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訝、敲,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2、學生嘗
試書寫,教師巡視,注意重點筆畫的指導。如:敲字應左寬右窄。注意右邊攴不能寫成支。
3、同桌互相評議。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時常
往常:過去的一般的日子。
驚訝:驚異
觀察:仔細察看客觀事物或現象。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以動物為專題,編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學作品和“語文園地”。既有同一作家寫不同動物,又有不同作家寫相同的動物。全組共編排了《白鵝》《貓》兩篇精讀課文,《白公鵝》《母雞》兩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充分讀書,體會每一種動物的不同特點,感受動物的可愛,比較文章表達上的不同特點,初步體會幾位作家語言的不同風格。配合本組專題語文園地也相應作了安排——“口語交際”和“習作”讓學生抓住特點說,寫自己喜愛的動物,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拔业陌l(fā)現“引導學深發(fā)現作家的語言特點,體會作家表達喜愛之情的特別方式。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注意這一特點,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不同風格的語言表達,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二、教學目標
1、學認生字35個,學寫35個;在閱讀中理解和積累詞語45個;學習摘錄筆記,結合單元主題理解和積累詞語、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進行感悟,提高閱讀的能力;通過讀書感受到動物的可愛、可敬;使學生體會到,同樣是寫動物,觀察角度不同,心理體驗不同,運用的表達方法就不同,語言也就各具特色。
3、學生從中可以體會到不同風格的語言表達,進而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特點的。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五、教學建議
《貓》貓是常見的家養(yǎng)小動物,絕大多數學生見過貓,不少學生還養(yǎng)過貓,因此在教學本文時,要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貓的性格特點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學本文時,要注意圍繞“人愛貓,貓親人”這一情感主線,引導學生讀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品味詞句,將讀、說、悟、寫融為一體,將學生的`語文實踐落到實處。
《松鼠》學習第一部分,啟發(fā)學生思考: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你從哪幾方面體會到松鼠的美麗、討人喜歡?然后,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同時,朗讀課文,感受松鼠的美麗,同時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白鵝》教學時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讀的主旋律是鵝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厭,而是引人發(fā)笑、饒有風趣,因此,朗讀的情感基調是趣味性,要讀的妙趣橫生才好。
《白公鵝》要通過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課文語言的特點,在學生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比著讀《白公鵝》和《白鵝》這兩篇課文中內容相似的部分,讓學生領略同一個意思用不同方式表達的奇妙。
語文園地中的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按排。將“我的發(fā)現”——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穿插在課文的教學之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尋找規(guī)律!叭辗e月累”中的內容重在誦讀,不必過于在理解上下功夫。
六、課時安排
《白鵝》2課時《白公鵝》1課時《貓》1課時《母雞》1課時《語文園地》3課時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人物特點,感受濃濃親情。
教學重點
結合文章對人物細致描寫,體現人物特點,感受深深情感。
教學難點
在字里行間中體會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體會濃濃親情。
教學突破點
以“臘八粥”為切入點,結合文章中對臘八粥的描寫,深入體會文中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之情,從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說明在臘月初七、初八這幾天,天氣很冷。于是,產生了一種民俗,在臘八這一天要吃臘八粥,把下巴粘牢。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2)你們對臘八粥還有什么了解?談談你對臘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臘八粥”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臘八粥”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生字新詞。
(1)指名讀課文,訂正字音。
。2)小組內自學生字新詞。
四、再讀課文。
在文中找一找,這是什么樣的臘八粥?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文中的“八兒”對臘八粥懷著一種什么的心情?
三、結合文章中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
。◤哪男┱Z句中,能夠看出,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
四、從文章中對媽媽與八兒的對話中,除了能看出八兒嘴饞,十分想吃臘八粥以外,你還能感受到什么?
五、課外拓展,找到《臘八粥》原文,繼續(xù)讀一讀,從中深入感受一下這一家人的.濃濃親情。
板書設計
臘八粥
孩子天真可愛
教學反思
教學時重在通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心理描寫,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悟,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6
語文教案11-26
語文教案11-23
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12-06
語文教案12-06
語文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