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詩中所表達出的于佑任先生濃濃的愛國情感。
2、使促學生獨立認識“兮、殤”2個生字;能正確、熟練并有感情地背誦全首詩。
教學重點:體會詩中所表達出的于佑任先生濃濃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認識詩人。簡介詩人生平及寫作本詩的背景。
二、學習詩歌
1、自學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
“兮”“殤”都是一聲;“殤”Shang,翹舌音。
2、自己讀課文,注意把詩讀正確、流利,了解每一小節(jié)詩的大意。
3、體會詩歌感情。
(1)默讀課文,思考:詩人有什么囑咐?
(2)說一說詩人為什么要“望我故鄉(xiāng)”“望我大陸”?
(3)有感情地朗讀一二節(jié)。
(4)齊讀第三小節(jié):詩人都望到了什么?
。ㄒ姷健疤臁薄暗亍钡木跋螅禾焓巧钏{色的,在天幕籠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邊,給人以視野寬大、心胸開闊的感覺。)
指導學生看文中的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理解:“山之上,國有殤”
。w會詩人愿以身許國的情懷。體會詩中所表達出的于右任先生濃濃的愛國情感。)
指導朗讀
三、引導學生閱讀“學習鏈接”
體會詩人強烈期望兩岸統(tǒng)一的情感和渴望回歸大陸的心情,體會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實現(xiàn)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陸、回到故鄉(xiāng)、與故鄉(xiāng)親人相見的痛楚。
四、指導朗讀、背誦
帶著感情自己讀讀這首詩
朗讀后試著背一背。
五、布置作業(yè)
能正確、熟練并有感情地背誦全首詩。
板書設(shè)計:
7 * 望大陸
望故鄉(xiāng)
山之上,國有殤 (愛國)
望大陸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口語交際,讓學生了解首都北京的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及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成就。
2.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表情達意的能力,熱愛祖國首都的感情。
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表情達意的'能力。
樂學善思辦法
設(shè)置情境,讓學生做小導游,把自己了解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
教學流程
一、導入。
二、話北京(組內(nèi)交流)。
1.學生課前資料按歷史文化、風景名勝、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等分類。
2.把材料在組內(nèi)交流。
三、游北京。
1.幾名同學匯報收集到的資料。
2.選出幾名小導游,其余同學做游客,并可以隨時提出問題。
3.評選最佳小導游。
四、夢北京。
學生描述自己心中未來北京的樣子。
五、頌北京。
1.出示《北京頌歌》歌詞。
2.學生自由寫話(贊頌祖國首都北京)。
3.朗誦交流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準確把握句中的停頓
2、正確進行翻譯
教學重點
同上
教學難點
1、幾個句子的停頓
2、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3、 幾個難句的大意
預(yù)習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讀音及意思:
隸、扳、謁、邑、稱、泯、矣、焉、耶
2、朗讀課文,畫出文中不清楚停頓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边@句千古名言,一語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終生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為順應(yīng)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進行學習,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一個天才,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證。
二、檢查預(yù)習
1、檢查預(yù)習一: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指正。
2、檢查預(yù)習二: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指正。學生齊聲朗讀。
可能出現(xiàn)的句子停頓[可根據(jù)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3、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4、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5、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6、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7、余聞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請一位朗讀比較好的學生范讀一遍課文,教師隨時指正。
全班齊讀全文。
三、作者作品簡介
提問: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學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來給大家談?wù)劊?/p>
。▽W生講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四、題解
(教師)講述:本文是一篇隨筆。
[投影]隨筆,即隨手筆錄,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種。古代隨筆常借一件事來抒發(fā)作者的情感或闡述某種觀點。短小活潑,意境雋永。
。ń處煟┨釂枺赫l能說說題目“傷仲永”的“傷”是什么意思?
明確:哀傷,嘆息。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讀課文,掌握大意
(教師)講述:王安石哀嘆方仲永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疑問,自由朗讀課文一遍。
(一)學生自由誦讀。
(二)學生自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參考老師補充注釋(可四人小組探討),掌握大意。
教師補充課文注釋[幻燈]
。1)理解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1、“即書詩四句”書:名詞活用為動詞,寫。
2、“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日:名詞活用為狀語,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對……感到驚奇。
4、“稍稍賓客其父”賓客:名詞活用為動詞,把……當賓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詞活用為動詞,認為有利。
。2)理解幾個詞語
1、“養(yǎng)父母”養(yǎng):贍養(yǎng)。 2、“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一鄉(xiāng):全鄉(xiāng)。
3、“或以錢幣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縣的人
5、“從先人還家”從:跟從。 6、“前時之聞”:以前聽到的名聲。
7、“卒之為眾人”卒:最終。眾:普通。 8、“如此之賢也”賢:(有)才能。
9、“且為眾人”且:尚且。 10、“固眾人”固:本來。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賓語,即“不使(之)學”:不讓(仲永)學習。
2、“還自揚州”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是“自揚州還”: 從揚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詞,即“受之(于)天”:從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賦予的
學生質(zhì)疑,教師點撥。
。ㄈz測自讀效果。四個大組口答競賽。(要求學生合上書本)
[幻燈](1)朗讀下列句子,要求讀準句中的停頓
1、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2、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3、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4、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父異焉 5、環(huán)謁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6、泯然眾人矣
3、稍稍賓客其父 7、賢于材人遠矣
4、或以錢幣乞之 8、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ㄋ模┓g課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詞義正確
(五)初步感知課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們明白了作者為什么要“哀嘆”仲永了嗎?(學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誦讀課文
七、教師小結(jié)
本文記敘了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樣的觀點呢?我們又能得到那些啟示呢?下堂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
八、作業(yè)
1、抄寫文下注釋一遍
2、熟讀課文,背誦最后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揣摩本文精當?shù)恼Z言
3、學習本文詳略得當?shù)膶懛?/p>
教學重點
同上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2、3
預(yù)習要求
思考文后練習一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yù)習,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資過人,表現(xiàn)在哪里?在課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
3、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還有什么新的、獨到的見解嗎?
4、最后一段作者講了什么道理?
明確:
1、“忽啼求之”;“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 第一階段:幼時天資過人
第二階段: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
第三階段:又過七年后變成平庸之人
3、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資好的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變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資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連普通人都趕不上了。
二、揣摩語言
[講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簡潔,本文語言尤為精練。文章前兩段敘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詩立就”的神童到“泯然眾人”的過程及原因,僅用了158個字,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句甚至每個字都有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
[例]
1、“世隸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
2、“啼”:一個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tài)。
請同學們嘗試著到文中發(fā)掘發(fā)掘。
。▽W生討論)自由發(fā)表意見。
明確:
1、“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
2、“奇之”“賓客其父”“乞之”:三言兩語就從旁襯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華。
3、“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愚昧無知的形象。
4、“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也點明了仲永終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敘事: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后來的變化和結(jié)局。
6、結(jié)尾議論:言簡意深,說理嚴謹。
以上,教師可摘要啟發(fā)講解。
三、質(zhì)疑探究
[投影]
文章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三個階段,你認為哪一個階段寫得最詳細?說說你的依據(jù)。再想想:作者為什么要詳寫這一階段呢?
明確:
方仲永才能出露時的幼時階段詳寫;理由略;詳寫這一階段,意在說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確實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這個時期,就已經(jīng)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種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學”。以方仲永為反面的例子,來說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體驗與反思
[投影]
你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guān)系,即“人的天資”與“后天教育”的關(guān)系?假如你認為自己很聰明的話,讀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啟發(fā)?假如你認為自己還有點笨,讀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啟發(fā)?
學生自由發(fā)言。
五、教師小結(jié)
本文寓理于事,通過方仲永5歲到20歲才能發(fā)展變化的故事,說明了人的天資和后天成才的關(guān)系。
由此看來,人的成長,關(guān)鍵在后天接受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像方仲永這樣天賦高的神童,不學習,最終也變成了普通人一樣。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學習,不然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辦不到。老師贈送你們一條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們珍惜讀書機會,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六、作業(yè)
1、完成文后練習三
2、摘抄有關(guān)“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jié)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1、談?wù)勑哪恐械聂斞?/strong>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wù)勛约盒哪恐械聂斞浮?/p>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jié)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guān)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jié)。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學生讀教材中的內(nèi)容,談理解。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層意思,卻暗含著更深的意義。那么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2)學生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jié)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lián)系上下文。
聯(lián)系生活實際。
結(jié)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lián)想。
……
師: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jié)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日積月累
過渡: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fā)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搜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語文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學生自讀。指名讀。
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文人巧對對聯(lián)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自學生字詞,讀熟課文,理解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教學目標
1.認讀六個字。
2.了解烏塔獨自一人到歐洲旅游的故事,感受他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課文內(nèi)容,認識到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的重要。
重點難點
了解烏塔獨自一人到歐洲旅游的故事,感受她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二、自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查生字表或查字典。
三、再讀課文,理解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四、總結(jié):烏塔是個怎樣的人?
五、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怎樣才能做到生活獨立,思想獨立?
六、對照上述討論結(jié)果,自己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努力
同學們,你們聽說到過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立旅游歐洲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
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默讀課文,思考,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根據(jù)文中內(nèi)容回答。
集體討論: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生活獨立的人:
思想獨立的人:
生活獨立,思想獨立。
1、多做事,多實踐,能自己干的,自己干。
2、不要依賴父母。
3、多學習。
4、做事要有計劃性。
5、做有毅力的人。
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談自己努力的方向。
自讀課文。
逐段閱讀課文。
邊默讀課文,邊在文中畫出來。
“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買的冰激凌喝水都很貴……”——很有生活經(jīng)驗。
“乘火車票旅行,因為年紀小,可以享受優(yōu)惠……”——很有經(jīng)濟頭腦。
“在家里就設(shè)計好了旅行路線……”——做事很有計劃
“為這次旅行準備了3年,自己打工掙錢……”——有毅力
“用自己的'錢給家人買禮物”——懂事、有愛心。
“我也是家里的寶貝……”——不同意中國人愛孩子的方式,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自由發(fā)言
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談自己努力的方向。
板書設(shè)計:
烏塔:生活獨立 思想獨立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鼓勵探究、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的習慣,促進對語言的積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發(fā)現(xiàn)新的識字方法并識字,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有主動說話的興趣,語言表達規(guī)范。
【教學用具】
課件、卡片、圖片、彩筆、紙、毛筆。
【教學思路】
1、自主、合作、探究。
2、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興趣
1、多媒體展示秋天風景圖片。
。病⒄勗捈ぐl(fā)秋游興趣:
找小伙伴相互談?wù)摳髯缘?想法。意見相同或相近的同學組成一組,選出小組長,討論秋游計劃。包括:到哪兒去,干什么,做哪些準備?
二、自由交談
三、合作交流
四、匯報交流
班長主持:
。、小組交流。
2、討論推薦優(yōu)秀的路線。
五、討論
。薄⒎纸M討論。
2、全班交流。
(組長匯報。)
。场⒋_定計劃。
。ㄈ¢L補短。)
。、拓展。
(練習寫話。)
六、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秋游
討論計劃
提出建議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認識8個詞語,體會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
2.通過讀句子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每組的三句話一句比一句寫得更具體。
3.通過學生觀察四個上、中、下結(jié)構(gòu)的字,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字的書寫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怎樣寫得更具體、形象。
教學媒體:
1.課件
2.電腦
3.卡片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引入。
1.[課件]出示語文百花園。
同學們,這是什么地方?(語文百花園)
2.[課件]出示小導游“嘟嘟”。
你們看,語文百花園中的小導游來歡迎我們啦!她在和大家打招呼呢!
。鄯配浺簦荽蠹液!我是小導游“嘟嘟”。今天我?guī)瑢W們?nèi)ァ罢Z文百花園”走一走,看一看。你們高興嗎?
二、引導發(fā)現(xiàn)、探究學習。
(一)認一認,讀一讀。
1.小導游,語文百花園這么大這么美!我們先看哪兒呀?
[放錄音]我就先帶大家看看園里的小動物吧!
2.教師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貼動物圖片。
大家快看,小動物來了!
3.通過給小動物掛牌的游戲,引導學生看圖,并借助拼音認識八種小動物,認讀八個詞語。
。1)大家仔細聽!小導游在說什么呢?
。鄯配浺簦菸乙呀(jīng)把小動物的名字寫在小卡片上了,一會兒我要請同學幫忙給它們掛牌子。
。2)讓學生看書上的第二題。
小動物的下面就是它們的名字,你們快記一記,不認識的字再看上面的拼音多讀幾遍,可一定要記住呀!
。3)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你們都記住了嗎?同桌互相考考。
(4)請兩位同學給小動物掛牌,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5)小動物的名字你們都記住了嗎?我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考考大家。
4.讓學生觀察字的結(jié)構(gòu),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
。1)[放錄音]同學們再仔細看著小動物的名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桌互相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說(蟲字旁、鳥字旁左右結(jié)構(gòu)形聲字)
。2)做摘牌子游戲。
一個同學摘名字中帶有鳥字旁的牌子,另一個同學摘名字中帶有蟲子旁的牌子。
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3)請摘帶蟲字旁詞語牌子的同學,舉牌讓大家讀詞語。
。壅n件]出示名字中帶蟲字旁的詞語。
。4)請摘帶鳥字旁詞語牌子的同學,舉牌讓大家讀詞語。
。壅n件]出示名字中帶鳥字旁的詞語。
。5)擴展:讓學生說出帶鳥字旁和蟲字旁的字。
。6)小結(jié):在漢字中,跟蟲類有關(guān)的字大部分是蟲字旁。跟鳥類有關(guān)的字大部分是鳥字旁。
。ǘ┳x一讀,比一比。
快問問小導游,看完小動物,我們?nèi)ツ膬耗兀?/p>
[放錄音]我再帶你們到百花園中最美的籬笆小院看一看吧!
1.貼籬笆小院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籬笆、牽;ê吞焐系男▲B。
2.引導學生讀第一組句子,體會這三句話一句比一句寫得具體、明白。
(1)誰來說說小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課件]出示句子“小鳥在天上飛!
齊讀句子
(2)[課件]出示“小鳥在天上飛!
想一想小鳥在天上怎么飛呢?
。壅n件]出示“自由自在”。
讓學生先想象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的樣子,再讀句子。
擴展:還可以說小鳥在天上怎樣地飛?
(3)[課件]出示“——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
再想想什么樣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
。壅n件]播放小鳥的叫聲,并在“ ”出示“嘰嘰喳喳”
讓學生先想象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的樣子,再讀句子。
擴展:還可以說什么樣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
。4)[放錄音]大家說的真好!請你再讀讀這3句話,看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請三位同學每人讀一句話,然后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小結(jié):這組句子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3.引導學生按以上方法朗讀、比較第二組句子,體會怎樣把句子寫具體、明白。
(1)[課件]出示第二組句子
1)自由讀。
請你讀讀這三句話,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ㄟ@三句話也是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2)問讀。
學生根據(jù)老師的問題讀句子。
什么地方開滿了牽;?
籬笆上開滿了什么樣的牽;?
哪兒的籬笆上開滿了什么樣的牽牛花?
。鄯配浺簦萃瑢W們,你們讀得真好!我聽出來了,這3句話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4.齊讀這兩組句子。
5.擴展。
你能把“小鳥在天上飛。"乖“籬笆上開滿了牽;!边@兩句話說具體嗎?
(三)我會寫。
現(xiàn)在,我們走出籬笆小院?矗〉厣嫌兴亩浯蠡,在花的下面還藏著小秘密呢!
1.指名找同學上來翻四朵花,翻出一個字讀一個字。
2.【課件】出示“帶、常、愛、茶”。
學生齊讀。
3.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
大家能把這4個字寫好看嗎?就請你做一次“小小書法家”。要想把字寫好,一定要學會觀察,仔細看看這4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這四個字都是上、中、下結(jié)構(gòu)。
。2)帶、常、愛:上面、中間扁,下面長。都有禿寶蓋,強調(diào)禿寶蓋都比較寬。
。3)茶:上面扁,中間“人”象傘一樣要打開。
4.指導寫“茶”
。1)[課件]出示“荼”,讓學生觀察“茶’’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課件]演示“茶”字的筆順。
。3)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寫“茶”字。
(4)學生田字格中寫“茶’’字,描一個,寫兩個。
5.指導“帶、常、愛”三個字。
。1)[課件]出示“帶、常、愛”,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找出難寫的字。
小組交流怎樣把這三個字寫好看,并找出難寫的字。
。2)[課件]出示“愛”字,學生說“愛”字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3)[課件]演示“愛”字的筆順。
(4)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寫“愛”字。
。5)學生在田字格中寫“愛”字,描一個寫兩個。
6.利用課件指導“帶、!眱蓚字。
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帶、!弊郑枰粋寫兩個。
7.[課件]出示“小小書法家”證書。
。鄯配浺簦萃瑢W們,祝賀你們都成了“小小書法家”。
三、淺談收獲:
1.[放錄音]剛才我?guī)Т蠹矣斡[了“語文百花園”,誰來說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2.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你們的收獲可真不小呀!看來大家都是愛動腦筋,善于學習的好孩子。為自己今天的進步鼓鼓掌吧!
《語文百花園六》評課
劉老師選用的教材是語文出版社S版教材。這套教材突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課內(nèi)外結(jié)合的特點,在語文百花園里表現(xiàn)非常突出。劉老師上的是二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六的“語海暢游"部分。劉老師既把握了S版教材的特點,也體現(xiàn)了課標的理念。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第一,劉老師在教學設(shè)計上比較巧妙,設(shè)計了小導游“嘟嘟”帶領(lǐng)大家逛語文百花園。
在“嘟嘟”的.帶領(lǐng)下,引出百花園中的小動物,學習第二題“認一認讀一讀”,認識8種小動物的名字;隨后,“嘟嘟”又帶領(lǐng)學生們走進籬笆小院學習第三題“讀一讀比一比”中的兩組句子;之后,“嘟嘟”告訴學生們百花園里的花中還藏著4個字呢,并請學生們當小書法家,書寫“帶、常、愛、茶”4個字;最后,再由“嘟嘟”啟發(fā)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獲。劉老師這樣的設(shè)計,使孤立的三道題結(jié)合在一個情境之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劉老師注重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字詞句中的規(guī)律。
比如:在書寫生字之前,劉老師告訴學生,“要想寫好字,首先要學會觀察!彪S后,老師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帶、常、愛、茶”這4個字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帶、常、愛”3個字都有“禿寶蓋”。這樣,學生找到規(guī)律,在書寫時,就能注意,將字寫好。
在教小動物的名字時,劉老師讓“嘟嘟”問學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使學生發(fā)現(xiàn)動物名字中跟蟲類有關(guān)的字大部分都帶蟲字旁,跟鳥類有關(guān)的字大部分都帶鳥字旁。
在比較句子時,劉老師也是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句子是怎樣寫具體的。使學生對把句子寫具體有初步的感知。
第三,在知識的練習中,劉老師注重知識的延伸和擴展。
比如:在句子的練習中,“小鳥在天上怎樣飛?”這句的處理,學生說出“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眲⒗蠋熂皶r追問:“還可以怎么說?”啟發(fā)學生大膽想像,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選擇比較恰當?shù)脑~語進行擴展。
在第二組句子練習中,老師啟發(fā)學生:還可以說什么樣的喇叭花?什么樣的籬笆?學生的語言得到發(fā)展。
第四,整個教學過程也是學生豐富,積累詞句的過程。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認“肝、糙、犀、耷、恕、戀”等六個生字。
3.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體會“我”和小獅子的深厚感情。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和小獅子的親密感情,樹立關(guān)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從課外讀物中了解獅子的習性、分布等方面的知識。
2. 閱讀奧地利作家喬伊;亞當遜寫的《野生的愛爾莎》這本書。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預(yù)習提綱
二、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都去過動物園看見過獅子吧,誰能說一說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一只小獅子,它叫愛爾莎。板書課題:28*小獅子愛爾莎。
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互相讀課文,檢查識字情況。
3.指名讀生字新詞,正音。
粗糙暴躁和睦相處耷拉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找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理解詞義。
撲騰:游泳時用四肢擊水。
乳牙:人或哺乳動物出生后不久長出來的牙齒。
垂頭喪氣:形容失望的樣子。
寬怒:寬容、饒怒。
九霄云外:指天的極高處,課文指把怒氣拋到很遠的地方,消失得無影無蹤。
戀戀不舍:形容舍不得離開。
5.放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抽查識字效果。
6.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寫在空花籃上。
[意在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已有知識自主學習新知。]
四、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
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或句子——“小獅子愛爾莎出生才兩三天”“五個月以后”“愛爾莎開始換牙的時候”“愛爾莎快兩歲了”“愛爾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
2.劃分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把失去母親的小獅子的愛爾莎撿回來并喂養(yǎng)它,和它建立了感情。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我”精心照顧小獅子愛爾莎從五個月到兩歲,和它感情越來越深厚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結(jié)束)講“我”戀戀不舍地把小獅子愛爾莎送回了大自然。
五、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1.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
——記述了“我”精心馴養(yǎng)失去母親的小獅子愛爾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達了“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體現(xiàn)了“我”對愛爾莎的真心愛護。
2.默寫本課生字,并且每個組兩個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獅子愛爾莎》。
二、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記敘了“我”精心馴養(yǎng)失去母親的小獅子愛爾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
2. “我”精心馴養(yǎng)小獅子愛爾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一定產(chǎn)生了深厚感情,通過哪些具體事情敘述的呢?
三、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一)想想課文寫了愛爾莎成長過程中哪些具體事情?
學生匯報——洗澡時,開玩笑;保護“我”,斗犀牛;換牙時,像孩子;闖驢群,求寬恕。
。ǘ┱埓蠹夷x課文第二部分,找出描寫愛爾莎特點的哪些語句,體會它和“我”的感情深厚。
第一件事:洗澡時,開玩笑。
1.它看見我蹲在河邊,故意撲騰起浪花,還用前爪輕輕地把撲倒我在地上,十分高興地和我開玩笑。
抓住“故意撲騰”“撲倒”等詞語,體會愛爾莎的頑皮。
指導朗讀:個人讀。
2.第二件事:保護“我”,斗犀牛。
我大聲呼喊,愛爾莎從遠處跑來,勇敢地和犀牛搏斗。犀牛敵不過它,掉頭跑了,愛爾莎一口氣把它趕出很遠很遠。
看插圖:重點品味“跑來”、“勇敢”、“搏斗”、“趕出”等詞語,體會愛爾莎的勇敢。
指導朗讀:通過朗讀要讀出愛爾莎的勇敢。自由練讀;男生讀。
3.第三件事:換牙時,像孩子。
愛爾莎開始換牙的時候,像孩子一樣張開嘴給我看。……不一會兒就安靜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品讀“像孩子一樣張開嘴給我看”“閉著眼睛”“一動也不動”“吮吸”等詞語體會小獅子的溫順可愛。
指導朗讀:通過朗讀要讀出愛爾莎的溫順可愛。自由練讀;女生讀。
4.第四件事:闖驢群,求寬恕。
愛爾莎耷拉著腦袋,一聲不響,垂頭喪氣地蹲在地上,好像求我寬恕……鼻子里發(fā)出輕輕的哼聲。
抓住 “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吮著”“蹭著”“輕輕的哼聲”等詞語,體會小獅子馴服、善解人意。
指導朗讀:通過朗讀要讀出愛爾莎的溫順可愛。自由練讀;指名讀。
。ㄈ┻@樣既頑皮、勇敢,又溫順可愛,還馴服、善解人意的小獅子愛爾莎多么若人喜愛呀!“我”精心馴養(yǎng)并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所以產(chǎn)生了深厚感情,課文還有哪些語句描述了“我”和小獅子愛爾莎深厚感情?自讀課文第一部分。
1.它一刻也不離開我,晚上也跟我一起睡。……把我舔醒。
重點品讀:“不離開我”“一起睡”“舔”這些詞語,體會小獅子和“我”已經(jīng)有了感情。
指導朗讀:個人讀。
。ㄋ模拔摇迸c愛爾莎感情這么好,為什么還要把它重新送回大自然?“我”是怎么做的?你感受到什么?
1.輕讀第三部分。
2.小組交流意見。
3.學生匯報。
、拧拔摇彼蛺蹱柹氐酱笞匀蝗サ脑。有三句話。第一句講第一個原因:讓它自己去生活,擁有一個真正的獅子該有的一切。第二、三句講第二個原因:試驗由人撫養(yǎng)的帶有人的氣味的獅子能否在大自然中生存。
、 “我”是這么做的。先教會它自己捕食,培養(yǎng)它獨立生存的能立。再把它送回大自然。結(jié)果“餓著肚子回來了,發(fā)著高燒”。最后“我”決心離開它。)
、 我的感受是:“我”與愛爾莎之間的感情猶如母子。
看插圖:理解“戀戀不舍”的意思:因留戀舍不得離去。
、三R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課外延伸:
同學們,學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五、總結(jié)全文:
只要我們真心愛動物,與它們相處,它們也會愛我們,與我們和睦相處的。我們和它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讓我們做保護動物的使者,成為動物的真正朋友。
六、作業(yè):
1.搜集有關(guān)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與自己學習伙伴交流。
2.如果你喜歡寫作,請你寫一篇保護動物,關(guān)愛動物的倡議書。
七、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1.看拼音寫詞語
bàng wǎn pèi hé guāng huá
( ) ( ) ( )
2.給多音字組詞
dǎo( ) jiào( )
倒 覺
dào( ) jué( )
3、填字組詞
。 )糙 搏( ) 撲( )
( )察 資( ) 浪( )
4、知識積累
“歲寒三友”是指 、 、和
“文房四寶”是指 、 、 和
5、閱讀樂園
愛爾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最后分別的時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我摟住它的脖子吻著它,它好像也覺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個勁兒地蹭我之后,它戀戀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過頭來看我,直到我們互相看不見了為止
1.你是如何理解句子的意思。
2.“戀戀不舍“是什么意思?用它說一句話
板書
28*小獅子愛爾莎
抱回喂養(yǎng) 精心馴養(yǎng) 放歸自然
關(guān)愛動物 和諧相處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景色,在讀中體會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情感。
3、培養(yǎng)對文學作品初步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的感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教學難點: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直奔主題
同學們,“雨”你們都不陌生吧,有誰見過山雨嗎?
二、播放課件,感受雨景
今天,老師將帶你們?nèi)バ蕾p山林中的`雨景,請大家跟著作者趙麗宏一起走進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麗。
趙麗宏眼中的山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么美的雨景,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描述的呢?請大家打開書101頁,自由讀一遍課文,讀不通的地方多讀一讀。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請再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山雨的?(雨前、雨中、雨后)
哪些段落是寫雨前的,請讀一讀。
哪些段落是寫雨中的,請說一說。
哪些段落是寫雨后的,請讀一讀。
五、默讀課文,分清主次
請快速默讀課文,想想哪是課文的主要部分,哪些是次要內(nèi)容。
作者是怎樣突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重點寫了山雨的什么特點?誰能概括地說一說。
那么,你最欣賞課文的哪一部分呢?
六、精讀課文,認真品味
請細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寫一寫,作上批注,然后在小組里與同學交流、互相學習。
七、匯報交流,教師點撥
一邊交流,一邊賞讀。
八、小組賽讀,領(lǐng)悟語感
請選擇你喜歡的段落,在小組里賽讀,優(yōu)勝者將上臺配樂朗誦。
九、配樂朗誦,深化情感
十、集體朗誦,贊美山雨
十一、總結(jié)
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在你用心觀察,你也能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作美。今后,請你也留心下雨時的情景,寫一寫雨吧!
語文教案 篇10
翼江亭
翼江亭位于赤壁山臨江磯頭,重建于一九三六年,系麻石構(gòu)建,上蓋綠色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狀尖頂,以赤壁山、鐵山似金鸞兩翼而得名,亭柱上有對聯(lián)一幅曰:
江水無情紅,憑吊當年,誰別識子布厄言、興霸良策;
湖山一望碧,遺留勝跡,猶懷想周郎聲價、陸弟風徽。
傳此地為周瑜、諸葛亮觀戰(zhàn)之哨所,今已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拜風臺(武侯宮)
拜風臺位于南屏山上,又名“武侯宮”。分前后二殿,廟堂建筑面積310平方米,內(nèi)殿供有諸葛亮、劉備、關(guān)羽、張飛的全身塑像,右側(cè)有文物陳列館,建于1979年,內(nèi)陳列赤壁之戰(zhàn)出土文物及在赤壁出土的其他文物二千余件,有刀、槍、劍、戟、鏃、戈、帶勾及三國東吳銅幣“大泉當千”、“大泉五百”、“大泉當百”,并有東漢銅鏡和剪輪“五銖錢”,大量東漢至六朝陶器。
鳳雛庵
鳳雛庵位于金鸞山腰,傳為赤壁戰(zhàn)時號為鳳雛先生的龐統(tǒng)批閱兵書處,后人于此建庵以資懷念,F(xiàn)庵堂建于清道光年間,原為九重大殿,今僅存最上一重。建筑面積300平方米,分為三個殿堂,第一室供有龐統(tǒng)全身塑像,第二室為赤壁圖書館,第三室為接待休息室。現(xiàn)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庵外有千年銀杏樹一株,其枝葉大如傘蓋,蔭遮古庵,此樹高35米,為雌雄異株合抱,樹上長了三棵倒立的`瘤。傳為龐統(tǒng)親手所栽。
周瑜雕像
周瑜雕像位于赤壁山翼江亭與望江亭之間,高8.58米,重300t,1990年12月落成,為湖北省及長江沿線最大的一座人物雕象.周瑜身著戰(zhàn)袍、手持寶劍、傲視西北、神態(tài)冷靜。表現(xiàn)了"赤壁之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總指揮的大將風范。
《三國赤壁大戰(zhàn)陳列館》
《三國赤壁大戰(zhàn)陳列館》位于赤壁山東北面,其建筑樣式別具一格,遠看既象風頭輪,又似古代頭盔:近看似戰(zhàn)船、古城墻,意境極深。館內(nèi)有赤壁之戰(zhàn)形勢圖、蠟象室、文史資料室。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16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