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合集4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丑小鴨》是一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鴨子歷經種種挫折,磨難,最后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我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上,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讓他們體會丑小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幸以及變成天鵝后它的心情變化。在理解丑小鴨的不幸時,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從而更容易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更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內涵。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引導學生體會丑小鴨之所以能成為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飛翔,讓學生懂得命運其實沒有軌跡,關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學重點難點:
在朗讀中理解詞、句的意思,理解丑小鴨為什么能成為白天鵝,體會文章內涵。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格林兄弟的童話,誰一說是哪個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有趣的童話故事。這故事是享譽世界的童話大師安徒生寫的,名叫《丑小鴨》。(板書課題:28丑小鴨)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用“——”線將課后的生字在課文中劃出來,多讀幾遍,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或查字典來解決。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檢查生字的讀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讀音。
懲罰、嫉妒、姊妹、沼澤、嘲笑、自卑、清澈、清晰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可以小聲地跟著讀,進一步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4.邊讀課文邊看圖,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5.指名回答上述問題。(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鴨子自出生以來就被人欺負,被迫離開家,在歷經了種種苦難、歧視、挫折之后,終于變成一只美麗的.天鵝的故事。)
6.出示《丑小鴨》的插圖,根據插圖講故事。
7.師生點評。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四、作業(yè)。
1.在課文中找出生字所帶的詞,讀一讀,寫一寫。。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著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學習課文。
1.學習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ㄐ▲喿右驗樘,所以他的兄弟姐妹都欺負他。)
聯系上下文理解“懲罰、排擠、嫉妒“等詞的意思。
為什么兄弟姐妹都欺負他?(因為他長的難看。)
為什么他們說小鴨子長得難看?
。ㄒ驗樗麄兪且曾喿拥臉藴蕘砗饬康,所以他們說小鴨子長的難看。)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小鴨子離開了家。)
最后使小鴨子下決心離開家的是誰的態(tài)度?什么樣的態(tài)度?
理解“冷漠”,指導朗讀媽媽的話,讀出冷漠的語氣。
如果你聽到媽媽用冷漠的語氣趕你出家門,你的心情回怎樣?(非常傷心、難過)
指導朗讀小鴨離家出走的句子,讀出非常傷心、難過的語氣。
。3)快速默讀閱讀1—2自然段,用一句
話概括本段內容。(小鴨子不愿忍受兄弟姐妹的欺負而離開了家。)
2.學習3、4、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ㄖv小鴨子離開家后遇到的種種磨難。)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講過沼澤地時差被獵狗咬死,在婆婆家遭到母雞和貓的嘲笑。)
母雞和貓為什么要嘲笑他?(因為他不會生蛋。)
母雞和貓是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小鴨子的?(以自己的標準,貓會捉老鼠,母雞會下蛋,所以鴨子也應該下蛋。)
理解“嘲笑”,指導朗讀母雞和貓的話,讀出嘲笑、譏諷的語氣。
他聽到別人的嘲笑就離開了,這說明了什么?
。ㄋ淖宰鹦氖艿絺,人要活的有尊嚴,沒有尊嚴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還要去追尋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3)指名讀第4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冬天小鴨子差點被河水凍死以及遭到孩子們的追打。)
當小鴨子看到大雁媽媽帶領孩子們往南飛時,他的心情怎樣?(羨慕)
“羨慕”是什么意思?
小鴨子羨慕他們什么?這說明什么?(羨慕他們能在藍天展翅高飛,說明小鴨子雖然歷經苦難,可是他并沒有放棄生活的勇氣,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對生活依然充滿希望。)
指導朗讀,讀出小鴨對天鵝的羨慕。
。4)指名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3.指名讀第5自然段,邊讀、邊看圖、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ń洑v種種磨難的丑小鴨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
當丑小鴨發(fā)現自己是美麗的只天鵝時心情怎樣?(欣喜、高興、快樂)從那些句子讀出來的?
指導朗讀,讀出高興、欣喜的語氣。
三、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全文。
四、質疑。
五、拓展引申。
選擇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把對他們想說的話寫下來。
我想對丑小鴨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鴨媽媽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丑小鴨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貓說:―――――――――――――――。
我想對獵犬說:――――――――――――――。
我想對孩子們說:―――――――――――――。
板書:
丑小鴨
經歷磨難丑小鴨白天鵝
拓展閱讀:
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讀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盲童安靜神奇的靈性,激發(fā)她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4、涵詠品味課文語言,感受課文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板書春天,把這個詞讀一讀,讀了這個詞,你的眼前出現了什么景象?
2、再看老師板書:在春天前面加上觸摸一詞。
什么叫觸摸,就是碰一碰,摸一摸。把課題讀一讀,讀得美一點。
3、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誰觸摸春天?怎樣觸摸春天?用什么觸摸春天?)
二、初讀
1、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你們剛才提的問題來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大家讀得很用心,很投入,下面老師就請同學起來讀課文,要讀得字字響亮,句句通順。
3、指名讀課文。
4、相機出示文中一詞流暢,比較體會它的含義。
三、研讀
1、課文中是誰觸摸春天呢?(板書:安靜)
2、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用什么來觸摸春天的呢?現在請你們拿出筆來,把課文中描寫安靜觸摸春天的句子找出來,劃下來,然后輕聲地讀一讀。
3、交流:
、 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流連什么意思?整天流連說明觸摸春天的時間長。
、 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讀一讀,看看安靜用什么來觸摸春天?(板書:用手 用鼻)
再讀一讀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她的觸覺很敏銳,對這些花很熟悉。)
、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讀讀句子,我看到了一個什么奇跡?哪個詞也充分表示這是一個奇跡?(竟然)竟然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指意料之外。)這在安靜的`生命歷程中也是一個奇跡,你從哪里體會到呢?(臉上充滿了驚訝。)她驚訝什么?(全新的體驗,全新的經歷。)
⑷ 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優(yōu)美的弧線。
張望是什么意思?請一位同學表演一下,安靜是盲童,她看得見嗎?她是用什么來張望呢?(板書:用心)
請大家用心地來把這節(jié)課文讀一讀。
看到這樣感人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想對安靜說些什么呢?作者也被這感人的情景感動了,她有想到了什么呢?
示課文最后一節(jié)。讀了這句話,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生命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細心感受,用心觸摸,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
四、作業(yè)
課文用優(yōu)美的語言述說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課文學完了,你準備給自己布置一些怎樣的作業(yè)呢?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單元要點:
1、 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行和圓這些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圖形。
2、 通過七巧板拼組圖形,能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3、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4、 初步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第2課時
拼一拼。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fā)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
4、通過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重點難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教法設計:
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并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提問:你們說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
[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為什么?]
2、討論交流: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
[上面的邊對著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
3、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長方形的邊。
提問:我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
[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折、測量等,并請用不同的方法的學生上臺演示。(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發(fā)現?
[你能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
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fā)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哪些圖形?
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fā)現了這么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三、動手實踐,檢測反饋
1、學生獨立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你還能拼出什么圖形?
2、第6頁的第4題。
。1)小題教師可示范對折方法,再讓學生剪開,在引導學生比一比所剪出的兩個圖形說一說有什么發(fā)現?
(2)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
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感受一個正方形可以可以分成兩個同樣的長方形或三角形、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
3、第6頁的第5題。
[建議學生可以自己的選擇用估計、畫一畫、擺一擺的方法探究出答案。缺了8塊磚。]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fā)現。
板書設計:
拼一拼
對邊相等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拼組,使學生發(fā)現了這些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認清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效果很不錯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并體會發(fā)現的快樂,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 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生字,通過朗讀詞語、背兒歌,促進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3 練習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
1 學生看拼音讀字、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2 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3 組詞語,區(qū)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4 書中的學習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生字的呢?你能幫她告訴大家嗎?(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或熟字減一減的方法。)
二、我會認
1 讀準字音。重點指導:翹舌音“支”,后鼻韻“龍”。
2 擴詞練習。學生自己口頭擴詞,同桌擴詞,全班開火車擴詞。
3 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
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交通支路一支筆九龍坡龍頭巨龍龍舟
要求請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三、我會寫
1 認讀其中的字。
2 引導學生發(fā)現每組字的相同點;貞浺幌虏渴啄咀峙浴⒃伦峙、草字頭代表的意思。
3 書中的學習小伙伴還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字,你也能嗎?
木字旁:樹、林、枝、楓、樣、楊、梅、柳
月字旁:明、肚、臉、膽、腿、腳、腦
草字頭:草、花、藍、苗、蘋、苦、荷
寶蓋頭:寶、它、安、完、言、家、定
四、日積月累
1 學生自由讀詞語,接力讀,分小組讀,競賽讀。
2 學生自己選詞造句。
五、讀讀背背
1 教師示范讀。
2 學生自己練習讀,啟發(fā)學生讀出豐收時的喜悅。
3 鼓勵學生背誦短詩。
4 朗讀時需注意:
輕聲:莊稼高粱葡萄
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1 讀要求,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 自己找喜歡的小伙伴交談,說說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勵意見相同或相近的同學組成小組,小組討論本次秋游計劃。
3 班長主持全班討論,各組陳述本組的想法和理由。
我們組建議到……,因為……。
我們都愿意到……,因為……。
因為……,所以我們建議到那里秋游。
……,……。
4 同意意見后,具體商量秋游活動的`計劃。
到那里去做什么?
5 商量準備工作和秋游活動中的分工。
要做哪些準備?
6 向老師提出建議。
秋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準備?
二、展示臺
1 開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動。
布置一個展示角,展示孩子們制作的與秋天相關的書簽、賀卡和圖畫。
2 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予以表揚,評選優(yōu)秀作品。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柳樹》教案11-19
小學語文教案11-07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8-10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8-12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8-27
小學語文教案[經典]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