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3篇【薦】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東西,洗臉、刷牙、漱口我們都必須用到它。雖然水在我們?nèi)粘I钪泻艹R,但是我們的孩子對于水的浮力并沒有太多的認識。
有一天,在洗手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個塑料袋掉在水里,于是孩子馬上跑來問我:“老師,為什么那個塑料袋漂在水上面呢?”我發(fā)現(xiàn)孩子對這個現(xiàn)象很感興趣,于是便抓住契機設計了科學“浮與沉”這一活動。本活動通過實驗來探索、豐富孩子們有關(guān)物體沉浮的經(jīng)驗,并培養(yǎng)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大膽探索科學實驗現(xiàn)象,發(fā)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學習兩人合作進行實驗,培養(yǎng)合作能力。
三、活動準備:
水、小盆、毛巾、水彩筆、記錄卡、塑料吸管、樹葉、鉛筆、泡沫板、鑰匙、小石子、橡皮泥、回形針。
四、活動過程:
。ㄒ唬┘ぐl(fā)幼兒的興趣,引出課題。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百寶箱,這個百寶箱里裝了好多寶貝,小朋友你們想看看嗎?(教師播放PPT)
2、師:你們有沒有想過要是我們把他們放進水里會怎么樣呢? 請幼兒先猜測一下,哪些會沉,哪些會浮,然后教師動手操作實驗,幼兒觀察。
3、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幼兒理解“浮”“沉”并認識浮沉符號。
鑰匙沉到了水底,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一一沉;樹葉浮在了水面上,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一一浮。師引導幼兒看上下兩個箭頭,上表示上浮,下的表示沉下去。
4、教師繼續(xù)播放PPT,展示記錄卡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告訴幼兒做記錄的方法。
。ㄒ唬┓纸M實驗,自主探究。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試一試啊?
1、講解操作方法與規(guī)則:要求幼兒操作完后,馬上用水彩筆在記錄卡上做好物體沉浮現(xiàn)象的'記錄。
2、幼兒操作:師,小朋友在把物體放進水里時要看仔細了,看一下物體到底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的,認真觀察水中的現(xiàn)象。
溫馨提示:
、僖孕〗M為單位合作實驗,每次只放一種材料。
②實驗室要注意安全,物體放入水中要輕拿輕放,防止水濺出。
③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把物體進行分類放置,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放在水盆的左邊,沉下去的物體放在水盆的右邊,并及時記錄結(jié)果完成表格。
3.教師來回巡視,適時指導,幫助幼兒在觀察沉浮現(xiàn)象時,如何做好表示“沉”和“浮”的記錄,同時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ㄈ┓忠环帧
教師繼續(xù)播放PPT,引導幼兒將百寶箱中所有物品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進行分類。
(四)延伸拓展。
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問題:
1、塑料吸管在水中上浮,用什么辦法讓它沉下去?
2、回形針在水中下沉,用什么辦法讓它浮上來?
。1)讓塑料吸管沉下去的方法:捆上重物,如將其和鑰匙或石頭等捆在一起。
(2)讓回形針浮上來的方法:放在浮的物體上,如將其放在泡沫板上或捆在鉛筆、吸管上等。
。ㄎ澹┗顒咏Y(jié)束。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趣的沉浮現(xiàn)象,在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放在水中會發(fā)生很有趣的現(xiàn)象,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動手去做做實驗,相信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噢!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用電線連接電池使燈泡發(fā)亮,初步感知金屬可以導電。
2.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3.對導電現(xiàn)象感興趣,喜歡和同伴合作探究。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熟悉實驗材料的名稱,已初步了解電池、電線的外形特征及金屬的種類。
2.材料準備:電池、電線(連著小燈泡),布條、毛線、塑料繩、回形針、銅鑰匙、鐵絲、記錄紙、筆、斷電線一截以上材料每兩名幼兒一份;小熊布偶、電池演示梳理圖、大張記錄表等。
【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
師:(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電了,房間里黑乎乎的,真難受,小熊找蠟燭沒找到,卻找到了一個電池和一根綁著小燈泡的電線,它想用這些東西自己安裝一盞燈,你們說小熊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呢?
。ǘ┮龑в變鹤灾魈剿鳌霸鯓幼専襞萘疗饋怼薄
1.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幫小熊家安裝電燈。老師準備了電池、小燈泡和電線,電線的一頭露出里面的電線絲,另一頭的電線絲已經(jīng)纏在小燈泡上了,電線的兩頭要連接在電池的什么地方,小燈泡才能亮起來?
2.交代操作步驟和活動規(guī)則。
師:兩個小朋友合作進行實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試一試怎樣讓小燈泡亮起來。
3.幼兒兩人合作開展實驗探索,師重點引導幼兒嘗試用電線連接在電池的不同位置。
4.以實物演示和圖示演示的方式引導幼兒集體分享探索中收獲的經(jīng)驗。
(三)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的導電現(xiàn)象,初步感知金屬可以導電。
1.設置問題情境。
師:不好了,小熊剛安裝好的燈泡電線被老鼠啃斷了,電線斷了燈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幫助通電讓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呢?
2.介紹操作材料,引發(fā)幼兒猜想。
3.幼兒實驗,師指導。
4.集中交流。
。ㄋ模┗顒咏Y(jié)束,提醒幼兒注意用電的安全。
小百科:電燈泡的最大問題是燈絲的升華。因為鎢絲上細微的'電阻差別造成溫度不一,在電阻較大的地方,溫度升得較高,鎢絲亦升華得較快,于是造成鎢絲變細,電阻進一步增大的循環(huán);最終令鎢絲燒斷。后來發(fā)現(xiàn)以惰性氣體代替真空可以減慢鎢絲的升華。今天多數(shù)的電燈泡內(nèi)都是注入氮、氬或氪氣。 現(xiàn)代的白熾燈一般壽命為1,000小時左右。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的共生現(xiàn)象。
2.體驗找朋友的樂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動畫片《犀牛與犀牛鳥》;
2、《好朋友》PPT課件;
3、共生動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
1、播放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教師講述故事。
2、重點理解:犀牛和犀牛鳥是怎樣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的。
3、犀牛鳥幫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蟲子,犀牛就不癢癢了。犀牛身上的`蟲子是犀牛鳥喜歡吃的食物,犀牛鳥就不會餓了。就這樣他們相互幫助成為了好朋友。
二、觀看課件,交流經(jīng)驗:
1、觀察共生動物課件中的圖片,分小組交流:誰和誰是好朋友?他們是怎么樣相互幫助的?
2、將各組發(fā)現(xiàn)的各種共生動物的現(xiàn)象匯集交流,看一看各組的發(fā)現(xiàn)分別是什么,有沒有相同的發(fā)現(xiàn),分享、歸納各種共生現(xiàn)象。
小結(jié):兩種不同動物會用自己的本領(lǐng)來相互幫助共同生活,它們就像一對好朋友。
三、配對游戲:
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聽音樂《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動物的好朋友;音樂停,找到相應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間說一說,好朋友是怎么樣相互幫助的。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7-28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3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