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精華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畫正面人,表現(xiàn)人物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2、在折折、畫畫中進行比較,感受娃娃長高了。
活動準備:
白紙、記號筆、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娃娃提問:這個娃娃缺少了什么?(身體、手……)
2、變魔術師:讓我來把娃娃的身體和手變出來吧!
教師展開紙的第二段:身體出來咯!手臂出來咯!
教師展開紙的第三段:娃娃的裙子出來咯!娃娃的小手出來咯!
二、制作"會長高的`小人"
1、折紙師:將紙對折,再對折,然后把紙打開。
(提醒:用手指在對折處用力地按一下)
2、觀察長紙條提問:長紙條變成了幾個小方塊?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四個)在四個小方塊里分別要畫上什么呢?--出示完成的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頭、身體、裙子、腳)
3、畫腦袋教師演示折紙,露出第一格和第四格方塊提醒:將紙按不同方向來回折。
師:在第一個里畫上娃娃的腦袋,可以畫個小妹妹,也可以畫個小弟弟。
(提醒:不要畫得太小,圓圓的腦袋要把第一格撐滿;注意不要畫到第四格去。)
4、畫腳師:在第四格里畫娃娃的腳,兩條腿要一樣長。
(提醒:腳長得長長的,把第四格撐滿)
5、畫身體師:請打開長紙條,在第二格和第三格用同樣的方法畫上身體和裙子/褲子。
三、涂色師:娃娃畫好了,現(xiàn)在讓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蠟筆,來給娃娃涂色吧!
提醒:顏色涂均勻,不要涂到線外面。
四、作品欣賞幼兒互相欣賞完成的作品,說說那個娃娃畫得好,好在哪里?
五、活動延伸
1、游戲:我們會長高幼兒用作品一起玩我們會長高的游戲
2、選擇長度不同的長條紙畫人,從矮到高排一排。
教學反思:
孩子們從小班升入中班了,應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們長大”了,激發(fā)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幫助其萌發(fā)初步的責任意識,并嘗試體驗自我服務和集體服務的快樂;顒又泻⒆觽兇蠖寄芡瓿,只有個別幼兒將手畫到了頭上去,可能要求還不夠明確吧。
總之,我認為美術教育活動不單只是教幼兒畫幾幅畫,它對幼兒的許多方面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陶冶幼兒情操,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相信孩子們一定會用手中的畫筆盡情展現(xiàn)自己心中的天地。
美術教案 篇2
我班幼過經過半年的美術學習,美術技能有了很大的進步,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也有所發(fā)展,但也有部份幼兒仍機械地模仿教師的范畫。為了提高幼兒的美術興趣與水平,為了讓幼兒有充分展示的機會,發(fā)展幼兒形象思維,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本學期繼續(xù)在選材方面,教師將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社會活動、情感體驗、主題活動、幼兒實際水平和生活經驗選擇切實可行的題材。內容的選擇沒有固定性,可廣泛尋找、有機調整。
在美術活動中,運用情緒激勵法、觀察分析法、演示想象法等。用最直觀的演示方法幫助幼兒找到目標。讓幼兒以角色身份完成作品,使美術活動游戲化。讓幼兒擴大選擇圖形的范圍,學會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xiàn)物體的基本特征。主要學會以下幾點: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2、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使幼兒體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學習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4、運用各種線條和塊面大膽地表現(xiàn)在生活中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膽地按
自己的意愿畫畫。
5、通過欣賞名畫家的代表作,欣賞和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
為了提高幼兒的美術興趣,教師的美術示范程序要從易到難,指導時充分注意群體的、個別的需要。為幼兒設置小步遞進的階梯。樹立以幼兒為主的意識,讓幼兒大膽作畫,達到≤幼兒園規(guī)程≥中所提到的:激勵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的情趣,在更大范圍內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幼兒審美及表現(xiàn)美的能力,才能更好實施新≤綱要≥。
美術教案 篇3
《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飾》美術教學案例分析
《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飾》這是嶺南版小學《美術》第十一冊中的一節(jié)造型·表現(xiàn)課,教學對象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教學,要求學生對我國的民族服飾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有所了解,并且能初步掌握民族服飾的簡易畫法。民族服飾相關知識面廣,六年級的孩子表現(xiàn)能力差異大,學生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懼怕動筆,加上民族服飾本身多樣與繁雜加重了學生的.畏難情緒等等,諸多因素給本節(jié)課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
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學生極有無從下手的可能。這樣一來即使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未必真正掌握學習方法。因此我思考過后將教材處理,確定其教學重點為民族服飾的簡易畫法;難點為真實、生動地表現(xiàn)某民族服飾藝術的特點。教學過程設計為以“挑戰(zhàn)游戲”貫穿于整個課堂的形式,使學生在驚心動魄的競賽中,主動的接受本課知識學習。而我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通過這次的教學實踐,我體會到學生主動學習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片斷回顧:
片斷一:課前準備活動。(迅速組織課堂)
戰(zhàn)前熱身:涂出三組對比色,兩組鄰近色。(設計意圖:利用1分鐘時間,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自主復習舊知,為后面環(huán)節(jié)做一定鋪墊)
片斷二:宣布挑戰(zhàn)規(guī)則和挑戰(zhàn)宣言,組織挑戰(zhàn)游戲。(以游戲貫穿于整節(jié)課堂,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入課程學習,在玩中學)
首先,宣布挑戰(zhàn)規(guī)則:1.每次挑戰(zhàn)過程中只能動眼、動腦,不能動口。違者取消小組競賽資格。2.小組長負責記錄,獲勝集體或個人可得到老師的神秘獎勵。(設計意圖:強調紀律,突出小組團隊性、指導小組開展競賽活動,自主管理、控制比賽秩序)
接著,提出挑戰(zhàn)宣言:你強,我比你更強。(設計意圖:提升競爭意識,掀起競賽氛圍)
然后,組織挑戰(zhàn)游戲。游戲過程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挑戰(zhàn)難度遞進,學生玩得刺激,玩得自信)
美術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本課主要內容是童話劇《小熊請客》,通過小動物之間的故事來豐富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目前,童話劇《小熊請客》已有好幾種版本,這節(jié)課進行教學的故事內容也是教師再次改編過的。在學習《小熊請客》的過程中,還有一首歌曲《到小熊家里去》也作為教學重點之一。
學生情況
學生入學以及接受藝術教材近兩個多月,孩子很喜歡藝術課,很感興趣,對課上的游戲、律動、歌曲、表演、欣賞、繪畫等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孩子們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以及迫切的求知欲。
設計理念
藝術課程是在教育改革中誕生的新型課程,結合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我的設計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方面:
。ㄒ唬⿵乃囆g課程在目標定位上,提出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整合發(fā)展為總目標。這里的藝術能力是指通過學習獲得的感知、欣賞、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知識、技能、反思、評價、交流等多項能力。
。ǘ┧囆g課程的設計上,從傳統(tǒng)的分科教學轉變?yōu)槎嚅T藝術學科的溝通和融合。
(三)從藝術課程的學習內容上,由偏重藝術知識技能傳授的逐段遞進,轉向強調關注學生藝術整合能力和多種文化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
(四)從藝術課程教學方式上,由偏重教師為主導的知識技能的傳播、訓練,轉向強調教學中的“雙主體”互動關系以及學生體驗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一、在游戲活動中引發(fā)學生關注、了解動物朋友的愿望。
二、體現(xiàn)真正的小組合作,使每位同學都能夠動手、動腦,參與活動,發(fā)揮想像,大膽創(chuàng)新,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讓學生了解童話劇的編排過程,引發(fā)學生對角色的想像與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
藝術課本、查閱有關動物的'資料
教師準備
教案、電腦、電腦音樂課件、錄音機、錄音磁帶、頭飾、繪制美術作品的材料(圖片、紙、膠水)、獎品、查閱有關的動物資料、打擊樂器、鋼琴、部分小型道具。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興趣激起
階段目標:通過這一律動,讓學生在數板音樂中認識上下、左右和前后等人體自身部位,同時激起學生對藝術課的興趣。
師生活動:請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做律動《小手和小腳》,要求動作要在數板節(jié)奏中準確無誤。
活動二: 新課導入
階段目標:通過欣賞,引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興趣和關愛,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大自然之間的密切關系,同時也為新課做了鋪墊。
教師操作:出示電腦音樂課件——投影作品欣賞。(有生活中的小貓、寵物狗、剛剛孵化出的小雞和大自然中的狗熊、狐貍。)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一邊認真欣賞攝影作品,一邊聆聽不同作品的背景音樂,它能充分體現(xiàn)出這種動物的特點,你能根據音樂做出相應的動作嗎?注意動作要符合音樂節(jié)奏。
學生活動:一邊欣賞,一邊想像著模仿這幾種動物的動作特征。
教師活動:將“狗熊一家”和“群狐”的圖片簡單做介紹,告訴學生狗熊是世界上最好的母親;狐貍狡猾而聰明,平時是獨居,遇到危險和緊急情況的時候才以群體的方式出來活動。
美術教案 篇5
課時:
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示
教材簡析:
本課要引導同學會議“三八婦女節(jié)”或媽媽的生日的情景,用繪畫或其他形式、資料進行創(chuàng)作。
教學目標:
1、讓同學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感受母愛的高尚與偉大。
。病⒁龑瑢W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描繪、制作,在媽媽的節(jié)日中為媽媽送上自身的一份心意。
教學重、難點:
引導同學通過繪畫表示出自身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畫中使用多種表示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錄音機、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同齡人的作品供同學欣賞。
同學:在課前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jié)日,并收集媽媽工作時的照片等。水彩筆、蠟筆、彩色紙、圖畫本、和時貼、彩色塑料紙、手工紙、剪刀、膠水,橡皮泥。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聽《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歌曲進教室。
分小組交流課前了解到的有關“媽媽的辛苦與喜好、媽媽工作時的照片”的資料,感受母愛的高尚與偉大。
活動二:
集體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jié)日?”
分小組討論:在媽媽的節(jié)日里,自身可以為媽媽送上一份怎樣的心意?
活動三:
欣賞同齡人的作品,鼓勵同學用繪畫方式把自身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表示出來。引導同學注意構圖、色彩搭配、資料與形式等。
活動四:
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將自身組要表示的情景扮演出來,同學們討論這樣構圖是否合適,再添加哪些道具會更好。
活動五:
小組為單位畫一幅表示“媽媽的'節(jié)日”的畫,可以用拼貼加畫的方法。
可先讓同學將“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給媽媽過節(jié)的禮物”放在顯著的位置上,再添加當時的環(huán)境(以家為主,教師為同學提供一些家具、家用電器等的圖片資料)提示同學注意主體與背景間的色彩搭配。
活動六:
在充沛肯定同學大膽、自由表示的基礎上,進行互相欣賞和交流。
收拾整理。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向同學展示一幅表示媽媽的畫,向同學展現(xiàn)這幅畫是怎樣“變”成一幅賀卡的。啟發(fā)同學回憶自身還見過哪種賀卡形式。
活動二:
欣賞馬蒂斯、夏加爾等藝術家的粘貼作品,體會其畫面的構成。
活動三:
小組為單位討論、研究如何為媽媽制作一幅賀卡?用何種形式、哪些資料、表示什么主題和賀卡的打開方式等。
集體交流: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活動四:
分組合作送給媽媽的賀卡。鼓勵同學大膽運用各種資料包括廢舊物品,并盡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諧。
活動五:
欣賞交流,鼓勵同學把自身的作品作為禮物送給媽媽。還可以獨立的再做一份。
收拾與整理。
教學評價:
。、是否通過繪畫表示了自身的愿望。
。、是否認同自身的作品。
。场⑹欠窀矣谠谝粡埉嬌鲜褂枚喾N表示方法。
札記:
在第二課時中,我教了同學一種心形的鏤空賀卡的做法,沒想到同學們自身由此進行發(fā)散思維,制作出了各種半鏤空、半立體、各種圖形的賀卡。小朋友們長大了,真不能小瞧他們了?磥碓诮窈蟮慕虒W中,要適當的提高教學要求了。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經典】美術教案08-07
美術教案(精選)08-09
美術教案【經典】08-06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美術教案(精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