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合集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fā)探索科學的興趣。
4、感受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秘,展開想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的成因。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圖片或課件。
2、課前引導學生去生活中體驗回聲。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揭題:小時侯,老師很喜歡鉆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曠的山谷中,拉長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誰?誰在學我說話?然后總能聽到令人興奮而又好奇的回答。課前我也讓大家在生活中去尋找這個感覺,你談談自己的體會吧!(學生談感受)(板題:回聲)
(聯(lián)系課前實際,拉近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表達愿望,自然引入課文學習。)
2、揭題激趣:(板書:聲)你們看這是什么字?平時你們聽過什么樣的聲音?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課文《回聲》,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好,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讀課文。
。ㄒ蝾}質疑,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提問的能力。同時了解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動機及問題取向,有利于設計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率。)
對話平臺
自讀
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自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讀準每一個生字的字音,劃出帶有生字的新詞以及不懂的詞句。記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培養(yǎng)自讀能力,整體感知課文。)
識字
1、字卡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呱哩圈紋碰返。
結合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把識字與讀文聯(lián)系起來,強調重點字音。如:呱:讀什么?呱呱呱是誰的叫聲?課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讀句子、指導朗讀);圈、紋:課文中圈和紋可以組成詞語一圈圈波紋。(出示)看看課文的插圖,找找一圈圈波紋是怎么樣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這個詞語一句話?(出示課文插圖。一圈圈波紋碰到河岸又返回來。)
。ńY合語言環(huán)境,進行識字活動,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識用結合,提高了識字效率,訓練了學生語言。)
2、組內(nèi)識字鞏固。組織組間的識字比賽。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8個字,組織學生觀察,分類學習書寫。
2、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寬,哪些字左寬右窄?指名說(洞、紋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寫。生描紅,臨寫。同桌評一評。
3、觀察。兩個大口框的字圓,圍。大口框和口字的寫法不同(口字的左右豎和右邊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寫。生寫。
4、范寫倒、游提醒各部分應該寫的瘦長,緊湊一些。提醒寫字姿勢。
。ㄒ龑W生進行觀察,抓住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和特點,豐富識字寫字經(jīng)驗,提高書寫能力。)
朗讀
1、分組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評議,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幫助讀書有困難的同學共同進步。
2、指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一段,師生共同評議。
感悟
1、組織學生通過讀文,回答自己課前的問題或是在讀書中弄懂的問題;卮,讀相應的課文。
2、啟發(fā)思考:小青蛙聽到了什么聲音?把有關句子畫下來。想一想,這些聲音是小青蛙在哪兒聽到?媽媽是怎樣回答小青蛙提出的問題的?把有關的句子畫來。仔細讀一讀。
反思:
《回聲》是一篇科學性很強的文章,通過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形象地告訴了學生,和回聲有關的知識。網(wǎng)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點放在了向學生介紹回聲的形成這一塊上。但是我認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識字朗讀才是我們教學的重點。作為這課的第一課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識字和朗讀上。本課的生字是呱、哩、圈、紋、碰、返六個子,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且很有規(guī)律,呱(口+瓜)哩(口+里)圈(口+卷)紋(纟+文)返(辶+反),他們的讀音有類似的地方。而且有三個口字旁的字,識字是很有規(guī)律的。我的教案中設計了兩個合作的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識字和小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主要體現(xiàn)合作的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識字。在這節(jié)課中我花的時間最多的就是這個環(huán)節(jié),總結了一下,覺得原因還是有很多:
1、讓學生把方法寫出來比較耗時,可以改成口頭交流,比較省時,效果也應該會不錯。還有個別學生組詞時有錯誤。
2、反饋花了大量的時間,是否可以尋找更好的方法。
3、學生對這個方法掌握得還是不夠好。
4、任務分配還沒有到位。
我想通過這堂課,在以后的班級小組合作中,我還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找一些更為省時的方法,學生之間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嘗試琢磨。
第二課時
導入
復習鞏固字詞。同桌互考;看老師的口形說字,帶讀。
精讀
1、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
2、啟發(fā)小組合作讀書,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這是回聲的?媽媽不但告訴了小青蛙這是回聲,還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誰來說說這個實驗是怎么做的?從青蛙媽媽的話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師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導學生填空。)
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顆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紋(),又一圈圈地()回來。
(抓住課文的主要線索,突出重點部分,引導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合作討論,完成填空等活動,初步了解了回聲現(xiàn)象。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水平。)
3、教師運用多媒體或圖片等,進一步解釋聲波,加深學生對回聲現(xiàn)象的理解。
4、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結合課件或圖片,同桌或與周圍的同學互相講解。
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本班學生實際選擇如下方式進行提示:(1)聲音的()碰到橋洞的(),要()回來。這樣,小青蛙就能聽到()啦。這返回來的聲音就是()。(2)你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青蛙為什么能聽到自己的回聲嗎?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媽媽帶著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們來到山頂上,小明對著大山喊:喂,我來啦!對面的大山也喊了起來:喂,我來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媽媽笑著說:___________。
小朋友都來做小明的媽媽,對你的同桌說說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訓練學生語言,發(fā)展學生思維,鞏固學生對回聲現(xiàn)象的認知。)
2、平時生活中你認為哪里還可以聽到回聲?你能來解釋一下嗎?
3、小結:關于聲音還有許多奧秘,同學們課下去尋找吧!
反思:這篇科學童話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回聲。課文語言淺顯,情節(jié)生動,引人入勝,內(nèi)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教學中我從文章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出發(fā),通過多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大多數(shù)學生對回聲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因此,在課前我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豐富學生的感知。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運用圖片或多媒體等手段,揭開回聲的奧秘。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課前準備
1.拜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進行觀察或記錄,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準備。
2.《成語故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在本組教材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著精神光輝的人,有十七世紀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癡如醉全神貫注工作的羅丹,勤奮專注讓魚游到了紙上的聾啞青年,堅持不懈、勤勞樸實的農(nóng)民。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這次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小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紹給大家。
3.在小組內(nèi)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敬佩的人。
4.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說得最具體生動的同學。
5.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他把事例說得清楚具體。
全班交流
1.各組代表輪流說,全班同學進行評價:一是評價說的內(nèi)容是否清楚具體,能否表達出敬佩之情;二是評價表達時是否態(tài)度大方,聲音響亮,情感濃厚。
2.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評價,雙向互動,既可以接受同學和老師的建議,重說某一部分內(nèi)容,也可據(jù)理力爭,說得真實自然。
3.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寫在黑板上,說一說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是什么風范。
延伸拓展
小組同學共同辦一張手抄報,把“觀察記錄”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報上。
第二、三課時習作
激發(fā)習作興趣
上節(jié)課,通過口語交際我們認識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的人,這節(jié)課,讓我們把這些人物寫下來,并編輯一本《我們敬佩的人》班級作文集。
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自讀習作提示,明確要求:通過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內(nèi)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寫完后要認真修改。
精彩回顧
1.回憶口語交際時,自己在小組里說的受到組員認可的部分。
2.回憶在全班交流時,被老師和同學稱贊的同學是怎樣說的。
習作
1.學生試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2.要求按照要求寫完后自己修改。
評議
1.先輕聲讀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認為寫得較好的段落做上標記。
2.與小組內(nèi)同學互換習作,找一找對方寫得好的段落做上標記,并寫幾句評語;找到對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標記,并幫助對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組內(nèi)朗讀欣賞,每組推選出一篇完整習作和一個優(yōu)美片段,參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人物描寫能夠表現(xiàn)人物特點等。[
謄抄習作,編輯班級作文集《我們敬佩的人》
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1.自由讀文中的三個句子,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想想這三句話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話中的引號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義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稱謂)
3.再翻閱學過的`課文找出類似的句子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4.想想你讀過的課外讀物中是否有這樣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過引號嗎,是發(fā)揮它的哪一種作用?
日積月累
1.自讀成語,要求讀得正確。
2.你發(fā)現(xiàn)這些成語有哪些特點?(都是描寫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兩個意思相反,第四行從反面寫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選一個成語說說意思。
4.多種形式開展讀的競賽,使學生熟記這些成語。
閱讀
1.自由閱讀,自學生字新詞,體會“鵬程萬里”的含義。
2.指名朗讀。
3.交流讀后的啟示,(人要有遠大的目標)并練習用成語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學習目標
1.同學相互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跡。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jù)口語交際的要求表達和評議,內(nèi)容清楚具體。
2.寫自己敬佩的一個人,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認真修改。
3.發(fā)現(xiàn)引號的不同用法。
4.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成語。
5.閱讀成語故事,大致了解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熟讀古詩,熟背古詩,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味。
2、理解古詩的含義,著重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所蘊涵的深義和喻義。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4、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思母情懷;并能用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學過程:
一、閱讀圖片,情感鋪墊(5-6分)
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真地閱讀《母子圖》,你從圖畫中看出了什么?(學生反饋,教師點評)
。A案:1、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祝愿孩子遠行平安,并希望早日歸來。3、這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
師述: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母子圖,你就會想怎樣的一首詩?
。ㄒ觥队巫右鳌、作者:孟郊,唐朝詩人。)
師述: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后,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寫就的。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古詩。
二、節(jié)奏朗讀,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詩,指導朗讀,初步導出學生的感情。(用反復誦讀的方式來激動學生的情感)
。1)請學生來朗誦。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讓聽的學生說出她讀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來?
。A案: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懷的感覺)
(3)帶全體同學朗讀,全體學生齊讀、朗誦,也同樣來讀出這樣一種感情來。
三、理解詩意,揮發(fā)情感(7分)
再讀一讀古詩,你說說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ㄗ杂勺x,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直接向參考書尋求答案)
(1)、你認為在這首詩中,哪幾句是比較容易理解的?(1-4句)說說你的理解,并告訴老師你是借助什么來理解的`?
。ń柚簠⒖假Y料、圖畫、想象、以前的舊知識)
(2)、最后一句話最難以理解。
方法:
A、先來讀一讀。
B、這句話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點的詞語:
意恐心里擔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兒女的心意;
三春暉三月里春天溫暖的太陽。
D、最后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母親像春天對小草般的恩情,誰說子女能報答的完呢?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的。誰說那些綠茵茵的小草,就能報答太陽母親的光輝呢?
四、情讀體驗,深入悟情(10分)
師述: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這幅圖畫,當年邁的老母親在油燈下,眼睛昏花,動作遲緩,但由于對兒女的愛牽動著她心,堅持到底,一定要為孩子縫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們就會油然地對這位母親產(chǎn)生一種崇敬的感情,請你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預案:一位慈祥的母親、一位愛子如命的母親、一位關心孩子的母親)
表達了她的一種怎樣的感情?
。A案:把自己對兒女的愛心與關切全部融入了一針一線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團圓;游子穿在身上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顆母親的愛心)
師述: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古代吳越民間有一種風俗,家中有人要出遠門,母親或妻子要為他做衣服,針線一定要縫得細密,這樣出門人才會早早歸來。你能再來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詩嗎?
師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遠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著母親為你連夜趕制的衣服你會怎樣想?
(預案: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恩情不能報以萬一,對母親無限的熱愛與崇敬,這是孟郊的心聲。)
是啊,母愛難忘,母情難舍,請你再來讀一讀最后兩句詩。(讀出一種深情而感激的語氣來。)
五、嘗試實踐,延續(xù)情感(6分)
。1)、母愛是純真的,母愛是無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今天當你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體會到孟郊和母親之間的互敬,這是一種天倫。同學們,現(xiàn)在就以您的筆,寫寫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板書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十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再聽剛才的音樂,進入情境后,嘗試書寫)
。2)、寫好一段話,交流這段話。
六、評價交流,深化情感(6)
1、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自己所寫的文字,簡要評價。
2、在課后可繼續(xù)學習另外的一首古詩《游子吟》。
附1:
游子吟
鄉(xiāng)井土,舊田地,幾丘幾池;
人已異,景依稀,幾回夢里。
山千仞,水萬里,阻斷歸期;
一根煙,一支筆,一紙鄉(xiāng)思。
誰能會,游子意,點點滴滴;
待何日,歸故里,落紅春泥。
附2:游子吟的圖片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種筆畫“豎鉤”和1個偏旁“土”。
2.知道“多—少”、“大—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二、過程與方法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體驗。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認識一些水果、家禽、家畜,感受熱愛自然之美。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量詞的正確運用。
【教學方法】
合作、誦讀、交流、探究。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各種動物、水果圖片。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
1.比尾巴: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在大森林里,參觀了六種動物在比尾巴,他們比的是——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就像一把傘?誰的尾巴彎?誰的尾巴扁?誰的尾巴最好看?通過比較我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尾巴都各有特色。現(xiàn)在老師再帶你們?nèi)ヒ粋農(nóng)家小院,這里也出現(xiàn)了一場熱鬧的比較。你們想去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比一比”的現(xiàn)場吧。
2.板書課題:比尾巴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課本圖片: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片,看看圖上有哪幾種動物?有哪幾種水果?
生:觀察圖片,口述在圖上找到的的動物和水果。
師板書:黃牛、花貓、鴨子、小鳥
杏子、桃子、蘋果、紅棗
2.師生共同點數(shù)以上動物、水果。
課件順次出示注音詞語,生多讀幾遍。
3.課件出示以上動物、水果放大圖片及動物、水果的名稱注音詞語。
學生學習認識這幾種動物、水果,讀出詞語。
不同方式認讀:黃牛、花貓、鴨子、小鳥、杏子、桃子、蘋果、紅棗
4.這些動物和水果在這里進行了哪些比較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1)畫出課文的生字。
。2)找一找,課文中出現(xiàn)的意思相反的詞。
。3)看看這些動物、水果是誰和誰比的?比的什么?
生: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2.學習識記字詞:
。1)生:讀一讀本課的生字:黃、貓、杏、桃、蘋、紅、邊、多、少、群、顆、堆
師:課件出示注音生字。
生:不同方式認讀(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摘果子、爬高山)
。2)師:指導讀音“蘋”是后鼻音,“少”是翹舌音。
指導字形“杏、桃、”等字的偏旁“木字旁”,意思和樹木有關;
學習偏旁,“堆”,是“土字旁”。
。3)你能給生字找個朋友,組詞一個詞語嗎?
生:組詞黃牛、花貓、杏子、桃子、蘋果、紅棗、一邊、多少、一群、一顆、一堆
變換不同方式認讀詞語。
3.比一比:
。1)生讀課文,找到課文中的兩組反義詞!按蟆薄靶 、“多”——“少”
師:找到這兩組反義詞,我們就知道了這些動物在比什么了。原來他們有的在比“大小”,有的在比“多少”呢。下面我們看一看誰和誰在比大。空l和誰在比多少?
(2)生細讀課文,找出誰和誰在比大小?誰和誰在比多少?
師:配合學生,結合課件。比大。阂粋大,一個小,一頭黃!恢回。
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蘋果——一個棗。
比多少:一邊多,一邊少,一群鴨子——一只鳥。
一邊多,一邊少,一堆杏子——一個桃。
(3)生:不同方式反復誦讀。
4.學習使用量詞:
。1)量詞: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有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那就是我們在點數(shù)東西的時候,點數(shù)的東西不同,我們用來表示數(shù)量的單位也不同。像我們在數(shù)“!钡臅r候,用“頭”,數(shù)“貓”的時候,用“只”。你還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生:結合實際,進行量詞舉例。
(2)不確定的多個(集體)量詞:
師:課件圖片解釋“群”、“堆”,表示不好確定的多個組成的集體。像“一群鴨”“一堆杏”。你能照例子再說幾個嗎?
一群_________一群__________一群__________
一堆_________一堆___________一堆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看看你家里(或者你的書包里)有哪些東西?用上量詞說一說。也可以學習課文自編一首“比一比”的兒歌哦。
五、課堂練習
1.結合課文填空:
一個(),一個(),一()黃牛,一()貓。
一邊(),一邊(),一()鴨子,一()鳥。
一個(),一個(),一()蘋果,一()棗。
一邊(),一邊(),一()杏子,一()桃。
2.填寫反義詞:
多——()早——()遠——()
大——()長——()高——()
3.填上合適的量詞,再讀一讀:
一()牛一()貓一()鴨一()鳥
一()蘋果一()棗一()杏子一()桃
4.寫一寫:
書寫“牛、羊、小、少”四個字。
學生觀察四個字的`豎畫,都要壓在豎中線上,豎畫兩邊的部分基本對稱。
“小”,第一畫是“豎鉤”。
“少”,第一畫是“豎”,右邊的“點”畫稍高一些,在橫中線以上。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在農(nóng)家小院又認識了許多小動物,還認識了許多水果。通過比較我們知道了什么動物大,什么動物小,還知道了多少是怎么比較的;同時我們學習了好多的量詞。原來農(nóng)家小院是這么有趣。
七、作業(yè)布置
1.朗讀背誦這篇課文。
2.正確使用量詞,說說課后的那些物品。
【板書設計】
比一比
一(頭)黃牛(大)——一(只)花貓(。
一(群)鴨子(多)——一(只)小鳥(少)
一(個)蘋果(大)——一(顆)紅棗(小)
一(堆)杏子(多)——一(個)桃子(少)[來源:學?。網(wǎng)Z。X。X。K]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但在教學時,教師還是應該根據(jù)學生實際,讓學生通過學習明白這些動物、水果的大小和多少是怎么比較的,并且學會使用常用的數(shù)量詞。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夜幕、降臨、懸掛、曾經(jīng)、奧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計、年齡、神秘、探索”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知識點梳理
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 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可以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學生在小組內(nèi)認讀。
3. 鼓勵質疑,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整體感知,展示朗讀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提到的未解開的月球之謎和已解開的月球之謎。
2. 找出你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讓你的學習伙伴也對它感興趣。
3. 小組合作,展示朗讀。
四、理解詞語,書寫生字
1. 讀課文過程中,相機指導理解詞語。
2. 指導書寫詞語“懸掛”“奧秘”“努力”“估計”中所含生字:懸、奧、努、估。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nèi)容: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感悟
1. 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
。1)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 ;
。2)我們要找到相關的段落讀一讀;
(3)讓我們合作劃出重點詞句;
(4)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
2. 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并相機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積累。
3. 在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時,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段落,教師指導朗讀。
三、拓展延伸,鼓勵質疑
1. 課文中提到了許多有關月球的知識,還有令你費解的嗎?(鼓勵學生質疑)
2. 你所提的問題人類是否已經(jīng)解開?
如有學生知道可當堂解決,如不了解,鼓勵學生課余查閱資料。
四、指導寫字,引導學生比較“菌”“藻”,書寫“菌”“藻”“項”“遐”。
五、積累詞語 鼓勵學生課余把詞語表里的詞語及課文中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課后反思
在朗讀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學生的朗讀具有層次性。如月球上奇異景色的朗讀指導,幾個月球之謎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在具體的語境里感悟文本內(nèi)容,拓展自如。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第四自然段。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6.魯班和櫓板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有什么辦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nèi):抄寫生字、口述故事。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魯班
介紹魯班。
2.繼續(xù)板書:和櫓板(領讀,指插圖):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櫓板。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看哪寫詞語的意思你已經(jīng)理解了。
3.重點指導理解:吃力、對岸、盯著、撲通、安。
4.認讀要求只識不寫的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力岸已經(jīng)盯
四.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3.寫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認讀字詞。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
。1)魯班造的櫓板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好處?
結合插圖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內(nèi)容。
(2)他怎么想到造櫓板的?
a.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魯班怎么想到櫓板的.樣式的?哪幾個詞告訴我們他看得很認真?
2.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小結:櫓板的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3.練習概括各自然段所寫的內(nèi)容。
輕輕讀課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坐船—想—看鴨子撥水—做櫓板—后人稱呼)
4,練習口述《魯班和櫓板》的故事。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口述故事。
3.學習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第三課時
一.指名認讀生字詞
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哪個句子、告訴我們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動作。用簡筆畫畫出河兩岸,要求指出“對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換個說法,怎么說?演示動作。
三.各自想辦法記住生字
指名學生說說各字的記法。
著重指導“安”的寫法。
四.總結談話
1.魯班怎么發(fā)明櫓板的?
2.講述故事《鋸子是怎樣發(fā)明的》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
(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
2、指導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教程:
一、揭示課題
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課件:
。3)鞏固識字。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
六、教學后記:圓和園會混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3)課件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鞏固識字。
2、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三、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的寫法。
2、交流并質疑。
3、示范、指導。
4、描紅、臨寫。
四、小結
五、教學后記:
學生學會了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問題。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guī)范書寫。
2、認識“程、閉、駛、劃、穩(wěn)、軟、折”這7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guī)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野 巧 專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請學生聽歌曲《北京的橋》,邊聽邊記憶歌中有哪些橋。
2、教師出示潛水橋和塑料橋的插圖,讓學生進行初步觀察,說說他們什么樣?
3、揭示學習內(nèi)容:今天老師就要帶大家走上這兩座橋看一看,板書課題《蘭蘭過橋》,全班齊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蘭 橋 座 結 實 丁 野 急 巧 提 專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原野 提包 橋梁 專家 驚奇 取出 輕巧 結實 野花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急:上面是“刀”字頭,下面是橫折,橫, 橫,不是“山”字,最下面是“心”字底。
橋:左右結構,部首是“木”字旁,右邊是“喬”字。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最原始的橋是用木頭做的,所以是“木”字旁。
野: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里”最后一筆是“提”右邊的筆順是:橫撇,點,橫鉤,豎鉤。注意與“矛”字區(qū)分。
巧:第五筆是豎折折鉤,一筆寫成。
專:獨體字,筆順是:橫,橫,豎折撇,點。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蘭蘭的爺爺是一位橋梁工程師。一天,他開車帶蘭蘭去玩,過大河的時候來到潛水橋上,他們看到了魚和船;要過小河時,爺爺取出塑料管子充好氣,就和蘭蘭走上了塑料橋。過橋后,爺爺把雨衣一樣大小的塑料橋放回提包里。
四、練習
1、指導學生
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2、讀一讀,并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語。
原野 野花 橋梁 專家 橋頂
提包 結實 輕巧 取出 驚奇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9 蘭蘭過橋
蘭 橋 座 結 實 丁 野 急 巧 提 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讓學生讀這篇科幻故事,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的欲望,從小賦予創(chuàng)造精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造福于人類。
2、結合課后第四題,指導學生理解句子,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知識
1、讓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
蘭 橋 座 結 實 丁 野 急 巧 提 專
2、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讀詞語。
原野 提包 橋梁 專家 驚奇 取出 輕巧 結實 野花
3、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介紹了哪些橋?(潛水橋和塑料橋)
二、學習新課
1、學生根據(jù)學習提示進行自學,老師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學習。
投影打出學習提示:
。1)自己默讀課文,在書中標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讀課文,而后說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見大家進行交流。
3、師生共同歸納:哪幾個自然段是介紹過潛水橋的?哪幾個自然段是介紹過塑料橋的?
(一至四自然段介紹了過潛水橋,五至九自然段介紹了過塑料橋。)
4、抓住重點學習一至四自然段:
。1)學生小聲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組織好語言做好發(fā)言的準備。
。2)學
生間開展交流。在交流時先讀出有關的語句,而后說明自己讀懂的地方。
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A.“波浪滾滾”這個詞語說明這是一條大河。
B.遇到河水,爺爺不但不停車還繼續(xù)開,說明這座橋的用處:這座橋架在水中,可以在水中行駛。
C.蘭蘭的表現(xiàn):“嚇得閉上了眼睛……才敢睜開眼睛”
D.這座橋是用什么做的?什么樣?(這座橋是用玻璃磚造的,就像一座長長的房子。這座橋很長。)
。3)指導學生朗讀
A.與同桌一起分角色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在哪應加重語氣,結合有關語句談自己的想法。
B. 聽配樂朗讀,結合自己讀書情況找出問題。
C.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議。
5、抓住重點學習五至九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在讀書的過程中標出不懂的問題。
(2)在小組內(nèi)交流,組長負責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問題。
B.小組內(nèi)解決問題。體現(xiàn)學生間的互動學習。
C.提出共性的問題,參加全班交流。
。3)以小組為單位介紹學習情況。(小組成員談解決了哪些問題,相同的問題其他小組在交流的.時候就不要再重復。)
(4)大家一起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
。5)教師參與學習:為什么說這是一座輕巧的橋?
。(lián)系生活實際談游泳時用到的救生圈,救生艇,游泳床;漂流時的小船。想象塑料橋的樣子。使用完畢后能把它放進提包里,說明了橋的簡單實用,它很小,不占空間。)
。6)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朗讀。
指導:
爺爺把塑料橋放回提包里。
爺爺把(像雨衣一樣大小的)塑料橋放回提包里。
括號里的內(nèi)容要加重語氣。作者這樣寫能進一步說明塑料橋的大小,非常形象逼真。
6、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讀
。2)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重點體會: “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
三、開展交流活動
1、文中介紹的兩座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
2、假如你是一位橋梁專家,將會設計什么樣的橋?
這些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談,展開豐富的想象。
四、總結
同學們,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造福于人類。
五、布置作業(yè)
1、聽寫詞語。
2、自己設計一座橋,解決人們生活中的難題。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一)
教學內(nèi)容:小學語文蘇教版(國標本)第二冊《鮮花和星星》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書,感受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兒童生活的情趣,引發(fā)兒童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和熱愛。
教學重點:認識七個生字,一個只識不寫。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感受兒童生活的樂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準備:媒體課件,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ㄒ唬┘とぃ诓轮i中導入課題。
1.小朋友們,今天這堂語文課,老師先給大家猜一個謎語:它是天空的小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猜到了嗎?(板書:星星)(出示:星空圖)
2.瞧,這就是夏天的星空,多美!其實,夏天不僅星星美,地上盛開的鮮花也很美。(板書:鮮花)(出示:鮮花圖)你們喜歡這兩樣事物嗎?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欣賞鮮花和星星。(板書:和)
(二)認識字詞,初讀課文。
1.聽。ㄇ榫撤蹲x課文)
2.多好聽的課文呀,想不想學呀?那我們打開書本,自己先試著讀一讀課文,仔細讀讀課后的生字朋友,可別把它們的名字給叫錯了啊。▽W生自讀課文)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讀了課文,自學了生字,你覺得哪個字的讀音應該提醒大家注意的呢?(指名說,指名讀,再開火車讀,齊讀)
4.去拼音讀生字。
5.讀帶生字的詞語。(重點好輕聲音的詞語)
6.認識了剛才的朋友,現(xiàn)在我們可以很輕松地來學習課文了,請小朋友們再打開書本,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7.齊讀課文。
8.說說你讀了課文想到了什么?
。ㄈ┚x訓練。
教學第一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
2.指名讀,其他小朋友想想,聽了他的朗讀,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或是你想到了什么?
3.學生交流。
4.把自己想到的花多或是花美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大家,你也可以加上你的動作來告訴我們。
5.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對花的喜愛。(出示鮮花圖,情境讀)
教學第二自然段
1.夏天的夜晚,更美!看。ǔ鍪荆盒强請D)繁星滿天,來吧,我們一起來唱星星的歌,好嗎?
2.輕松一刻:《閃爍的星星》。
3.課文也把星星寫得很美。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
4.大家可以自己讀讀,也可讀給你的前后小朋友聽。
5.指名讀。
6.誰來說說他讀得怎樣?(指名試著評評)
7.齊讀這一段,讀出對星星的喜愛。(出示星星圖,情境讀)
8.出示兩句“真比……還多”,比較突出花多、星多。
9.小結:白天,那么多的鮮花美麗極了,夜晚,天黑了,花兒看不清了,但又有美麗的繁星點綴著天空,大自然多美!你們喜歡著大自然的景色嗎?(聽課文情境讀,學生閉眼想象)
10.我們一起來把這課文讀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你們讀出這美景,也讀出自己的喜愛,好嗎?
。ㄋ模┩卣咕毩
1.課件出示羊群圖。
2.小朋友們,這圖上畫的是什么。
3.老師想給這圖寫一首小詩,可還沒有寫完,今天你們學了《鮮花和星星》這篇課文后,老師相信你們能幫老師完成。出示:
草原上到處是_________,
這里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________。
4.評出“優(yōu)秀小詩人”。
5.總結:今天,我真高興和大家一起欣賞了鮮花和星星,但使我更高興的是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里有許多小詩人?墒侵绬?做一個優(yōu)秀的詩人必須要有一手漂亮的字,下面我們就來寫好剛才我們認識的那幾個字,好嗎?
(四)寫字
1.出示:真朵最
2.打開書本,自學筆順表。
3.指名說說寫“真”時應注意什么?
4.老師強調長橫的寫法。
5.學生書空“真”。
6.看看電腦老師怎么寫“真”字的。
7.學生描紅:真朵最
8.學生臨貼,在自己的田字格本中每個練習2遍。
(二)
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在朗讀中體會課文。
教學內(nèi)容: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草地、星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詞
出示:滿真數(shù)顆朵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人們繼續(xù)學習第十三課-------鮮花和星星。
。1)上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還記得嗎?讓我們兩列火車一起開。(生開火車讀生字詞)
。2)這些字寫得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3)看到這個“顆”,我們想到了另外一個“棵”,這兩個“ke”有什么不同呢?(生比較)
做個小填空:
一()大樹一()星星
2、復習課文
看來小朋友們的生字掌握得不錯,那課文你能不能讀得既準確又流利呢?(指名讀)
二、細讀課文第一段
1、大自然真美!一年四季都開滿了美麗的鮮花,漂亮極了!你知道夏天有哪些鮮花嗎?(茉莉、葵花、荷花、虞美人、夜來香……)
2、老師請小朋友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把自己喜歡的花兒用最美的顏色把它們畫下來,然后放到草地上來。(生畫,把畫好的鮮花貼在黑板的草地上)
3、小朋友們畫得花兒真美啊,看到這么美的花兒,老師想到了一個詞,就是“五彩繽紛”,你也想贊贊這些美麗的花兒嗎?(生討論)
4、在小朋友們的贊美聲中,花兒們開得更鮮艷了,這么美的花兒你喜歡嗎?
出示:我最喜歡夏天滿地的鮮花
5、誰來讀讀這一句?她讀得怎樣?你覺得應該怎么讀?你讀試試看!
6、“滿地”是什么意思呢?從哪兒我們可以看出鮮花是“滿地”盛開的'?
7、夏天啊,到處開滿了鮮花,可多了,多得引讀“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8、夏天的鮮花不僅多,而且更美,誰來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自由讀、指名讀/評、齊讀)
三、細讀第二段
1、到了晚上,花兒睡了,一顆顆小星星們眨著眼睛從天邊跑了出來,小星星們都出來吧。ㄕn間操:一閃一閃亮晶晶)
2、哇!這么多可愛的小星星。⌒⌒切,你叫什么名字啊?(北斗星、牽牛星、織女星……)
3、天空中還有很多的星星是沒有名字的,等小朋友們長大以后,就可以去探索宇宙的秘密,到時給這些無名的星星都取上好聽的名字,好嗎?
4、好了,小星星們,都回到天空中去吧!(生把手中的星星貼到黑板上的天空中)
5、夏天的夜晚,我們最喜歡搬把小竹椅在院子里乘涼了,乘涼的時候你都做些什么呢?(講故事、捉瑩火蟲、做游戲……)
6、老師小的時候最喜歡做得事就是數(shù)星星了,你數(shù)過天上的星星嗎?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呢?
其實啊,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出示“這里一顆,那里一顆,真比地上的花兒還多”
7、滿天的星星閃啊閃,就像是小朋友們的大眼睛,你們喜歡這滿天的星星嗎?那就把你心中的歡喜讀給你的同桌聽聽吧。ㄍ阑プx)
8、看著如此美麗的星空,你都想了些什么呢?(生想象)
9、花兒多,星星也多,都是數(shù)不勝數(shù),閃爍的星星,美麗的鮮花,美極了!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這首詩吧!
10、這么美的小詩,想把它永遠記住嗎?(背)
三、遷移練習
學過了《鮮花和星星》,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也當一回小小詩人。
出示:
我喜歡
我喜歡
秋天滿地菊花:
這里()
那里()
真比()
草原上,遍地都是牛羊,
這里()
那里()
真比()
1、自由討論;
2、指名;
3、齊讀。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美麗的鮮花,閃爍的星星,并且還當了一回小詩人呢!課后,請小朋友們搜集一些兒童詩,并且把詩中的內(nèi)容用畫筆畫下來,下節(jié)課交流好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學習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從“一到十”十個數(shù)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因此在進行這一課第一課時教學時我主要是不斷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認識這些漢字。
具體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1、 復習。
αi iu αn in inɡ un er jiɑ cun
zhi yun shi wu yi qu li huɑ
(設計這一道復習題的目的是復習學過的韻母和音節(jié),這些韻母和音節(jié)都和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生字有關,給學生學習本課生字打下基礎)
2、 激趣導入。
從開學到現(xiàn)在,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里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了,你們高興嗎?
二、 數(shù)字引路,認識漢字
1、出示數(shù)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指名讀,全班齊讀。
剛才我們認讀的是阿拉伯數(shù)字,我們在數(shù)學課上經(jīng)常見到,可是我們學習語文時要用到數(shù)字時可不這樣寫,你們想知道怎樣寫嗎?
2、出示漢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ㄟ@些漢字和數(shù)字相對應,目的是想讓學生由認識的數(shù)字聯(lián)想到不認識的漢字)
。1)誰認識這些漢字朋友?指名讀
。2)請認識的小朋友說說是怎樣認識的?
(目的是鼓勵學生提前認識字,教給認識字方法,激發(fā)識字興趣)
。3)這些漢字有些小朋友提前認識了真是愛學習的.好孩子,沒有認識這些漢字的小朋友也不要著急,我們請拼音朋友來幫忙,好嗎?
3、 出示拼音。
。1) 提出要求
不認識漢字的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來認讀漢字,已經(jīng)認識的小朋友也可以借助拼音在鞏固一下,好嗎?
(2) 學生練讀,教師巡視。
(3) 開火車讀
。4) 去掉拼音讀指名讀
(5) 去掉數(shù)字指名讀
。6) 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三、 學習童謠
小朋友們,這些數(shù)字不但在數(shù)學上用處很大,在學習語文時他也很有意思,你們知道嗎?古時候就有一位詩人就巧妙地把這些數(shù)字寫到了一首是童謠里,題目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去二三里》(板書課題)
1、揭示課題。
(1)誰會讀課題?
(指名讀課題,強調“一”的變調情況)
(2)會讀的同學說說哪個字是“去”(老師加拼音)再指名讀,組詞。
(3)哪個字是“里”呢?(老師加拼音)再指名讀,組詞,用自己組的詞說話。
。4)齊讀課題。
2、學習童謠。
。1)讀。
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快來讀讀這首童謠吧!不過在讀之前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大家,如果你碰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
。ㄌ嵝褜W生可以讀拼音,問同學,問老師等)
a、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首童謠,教師巡視隨時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
b、指名讀,表揚讀的好的學生,糾正學生的讀音。
c、看同學們讀的那么熱鬧,老師也想讀一讀,可以嗎?不過老師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仔細聽,看看老師在哪個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咱們比比看誰的耳朵尖。師范讀
d、你們愿意像老師這樣讀嗎?學生練讀
e、指名讀,學生評價。
f、全班齊讀
g、教師引讀,同桌表演讀。
(2)體會、觀察。
a、同學們,讀了這首童謠,你能告訴老師童謠里都有什么嗎?
。ㄓ写迩f四五家,有亭臺六七座,有八九枝花)
b、對。∵有人專門為這首童謠配了一幅畫呢!咱們一起看看。指導看書中的插圖
c、你能在畫里找到你剛才說的內(nèi)容嗎?學生找說。
d、看圖再讀童謠,會背的小朋友可以背。
四、識字檢測
1、出示詞語。
一心一意 二龍戲珠 三令五申 四面八方
五光十色 六神無主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不認識的字都加上了拼音)
。1)學生自己先練習讀,不會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2)開火車讀,糾正讀音。
。3)齊讀
。4)讀了這些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ㄟ@些詞語里都有數(shù)字)
2、出示數(shù)字詩。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飛,飛入蘆花都不見。
。1)自由讀,讀給同桌聽。
。2)齊讀
。3)能告訴老師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ㄟ@首詩里也有數(shù)字)
3、放錄音。
同學們學了這么長時間了,也該休息一會了,我們來聽一首歌好嗎?
。ǚ拧稊(shù)鴨子》歌曲)
告訴老師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ㄟ@首歌里也有數(shù)字)
五、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多有意思的數(shù)字啊,你們記住他們了嗎?如果你對這些數(shù)字也感興趣,也可以用他們來編兒歌,好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生字新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德育目標 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創(chuàng)新目標 認識雨前自然的基礎上,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分析與處理:
重點:理解小燕子、小魚和螞蟻回答小白兔的話。
難點:認識下雨前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
關鍵:是抓住好詞、好句進行理解。
處理: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了解這些自然現(xiàn)象。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激發(fā)情趣
1、題目講什么時候的事?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
為什么?(討論)
二、創(chuàng)造條件,主體參與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這篇童話里都有誰?(用“這篇童話里有____和_______”的句式說話。)
(2)這篇童話主要講了誰?
。3)“要下雨了”這句話在課文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
都是誰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2、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nèi)容
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不做過多的課文分析
3、初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圖文對照。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讀文。
三、研究學習,體驗發(fā)現(xiàn)
1、讀了這幾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雨下起來了,下得怎么樣?說明了什么?
3、學習生字。找出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四、引導創(chuàng)新,應用實踐
讀文:思考你還知道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現(xiàn)象能幫助我們做事情?說給大家聽。(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1、練讀生字,糾正字音。書寫生字。
2、完成課后練習。
3、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說一說。
六、研究性作業(yè):
課外讀一讀關于自然方面的書籍,如《十萬個為什么自然版》
板書設計:
16 要下雨了
燕子飛得很低
要下雨了 小魚都游出水面
螞蟻往高處搬家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02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24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8-10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8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7-27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7-22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7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9-01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18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