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范例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大師的作品,對陶藝活動感興趣。
2.嘗試運用陶藝綜合技能,模仿大師的作品,學制茶壺。
3.初步了解的茶文化。
活動準備:
1.收集大師的作品(各種各樣的.茶壺)并制作成課件。
2.普通茶壺一個。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普通茶壺,導人活動。
(l)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2)教師:你們知道古時候的人喝茶用什么茶具嗎?(教師簡要介紹我國茶文化)
2.欣賞課件中的茶壺,集體交流、討論。
(1)教師:這些茶壺造型怎么樣?有什么特點?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
(2)鼓勵幼兒自由講述,并適時進行。
3.幼兒模仿大師制作茶壺。
教師:請你們用以前學過的技能,模仿大師的作品制作一把茶壺,好嗎?
通過討論、交流和模仿設計,幼兒受到啟發(fā),其動手能力和模仿造型能力得到發(fā)展。
4.展示、、反思。
(1)展示幼兒作品,師幼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2)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模仿的是哪位大師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2
幼兒園小班美術手工活動教案
小小棒棒糖
洪 麗
設計思路:
根據(jù)小班幼兒認知的特點,這階段的幼兒認知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兒觀察的目的性較差、缺乏順序性和細致性,不會有意識地識記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喜聞樂見能引起強列情緒的事物才易記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我深信幼兒只要聽到“棒棒糖”這三個字,幾乎都會把眼睛瞪得大大的。這份模擬棒棒糖的操作材料,不僅在認識顏色、發(fā)展小手精細到作、鍛煉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方面都對幼兒有幫助,而且深得小班幼兒的喜愛!
活動目標:
1、能兩手較協(xié)調(diào)地揉搓橡皮泥。
2、學會在球體上安裝小棒。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看,老師的口袋鼓鼓的,里面會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
“聽,還有聲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觀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點
“老師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描述:上面一顆糖果是圓圓的,下面的棒棒是長長的,老師還給它編了一個順口溜:方的糖,圓的糖,安根小尾巴變成棒棒糖,這種是小朋友經(jīng)常吃的,噢,那老師要問小朋友有沒有吃過其它樣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過這種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沒有做過呢?今天老師也想動手做一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然后你們自己動手做一個屬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嗎?
先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兩手對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小球,咦!老師把它按一個漂亮的小尾巴,這樣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棒棒糖,老師很開心。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動手做一做,在動手前老師要說一下游戲規(guī)則:
A、做手工時小嘴巴不能發(fā)出聲音,要安安靜靜的。
B、不能搶別人手里的東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咦!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舉起來,看看和老師的是不是一樣的,你們的糖沒有小尾巴,現(xiàn)在請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老師請幾個小朋友的作品拿上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看看他們做得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師覺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師:小朋友今天開心嗎?
幼兒:開心。
教師:小朋友有了開心的事情呀,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下面請我們拿起棒棒糖送給后面的聽課老師,讓他們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快樂心情吧。
請小朋友排好隊跟老師出去洗手。
五、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并品嘗過的一種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xiàn)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從目標上看完成的很好,每個目標幼兒表現(xiàn)的都很棒。就活動過程來說,整節(jié)課幼兒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教師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時間:“幼兒有沒有做過棒棒糖?幼兒說有的時候,老師認為孩子撒謊或者孩子吃過誤認為自己做過!边@時老師反復地強調(diào)幼兒沒有做過,把幼兒的思想往老師的思想上拉。其實這時應該順著孩子的思路隨機應變說:“今天老師也做一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樣,好嗎?”這樣會更好些,也能讓孩子明白到底什么是做,什么是吃,教師能通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在觀察中學會欣賞美的事物,美的樹林。在欣賞中嘗試理解美。
實踐目標:
、龠\用基本圖形進行創(chuàng)造性樹林圖畫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及動手能力。
、趶乃、拼、貼的過程中,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細心工作的作風。
情感目標:通過制作美麗的樹林,激發(fā)學生熱愛樹木,保護樹木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運用各種基本圖形組織畫面。
難點:指導學生注意畫面整體效果。如構(gòu)圖的美觀,色彩的和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本掛圖、動物頭飾數(shù)個、剪刀、膠水、掛歷紙、彩紙。
學生準備:舊掛歷紙、彩紙、膠水、剪刀、白紙。
教學過程:
感知與體驗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音樂嗎?現(xiàn)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欣賞一段音樂(打開錄音機).問:你們聽到了什么?(小鳥的叫聲)同學們想象一下小鳥在什么地方鳴叫?(樹林里)
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剪貼制作這些美麗的小樹.
2、拼貼練習:
①談話:前幾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幾種基本圖形,現(xiàn)在請看(出示圖形),問:①這是什么圖形?②它們像什么?
②請三位同學到前面來選圖形,拼貼一棵漂亮的小樹.(提醒同學想一想,哪個圖形適合做樹冠適合做樹干)
、蹎:同學們想一想,樹林里還有什么?
④出示動物頭飾,請幾位同學扮演小動物.
、荻嗝赖男,現(xiàn)在老師就教你們做一棵美麗的.小樹.
。1)學生觀察回答:橢圓形、半圓形、梯形、長方形、三角形、樹干和樹冠.
(2)學生拼貼小樹.其余學生觀察.
。3)小動物在樹林里蹦來蹦去.
3、示范制作過程
。1)構(gòu)思:老師先想一想做一幅什么樣的圖畫?
。2)選材:(出示掛歷紙)根據(jù)掛歷紙上的圖案的顏色勾畫出需要的圖形.
。3)剪或用手撕.
。4)拼貼:(出示白紙)在作業(yè)紙上拼貼一棵美麗的小樹.
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
1、出示范例.談話:老師這里有很多小樹,都是用掛歷紙和彩紙做出來的,你們覺得漂亮嗎?
2、作業(yè)要求:同學們,你們做的時候也要這樣構(gòu)圖大方,色彩鮮艷.
4、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輔導.
展示與:
1、學生將作業(yè)放到小樹林里,請同學們評議自己喜歡的作品.
2、教師從設計、色彩等方面進行全班性講評.
3、將小動物頭飾送給優(yōu)秀小設計師.
4、課外引申,教育.我們共同在這美麗的樹林里欣賞到了美,又用我們的手創(chuàng)造了美.樹林是人類的朋友,樹林能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樹林能使我們的地球更美麗,我們應該保護它,愛護它.這樣,我們的世界將會比今天更美麗.
5、想一想,能不能用廢舊物品做出更多美麗事物呢?
板書設計: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jù)瓜的外形特征進行合理想象,并利用輔助材料進行創(chuàng)意造型活動。
2.發(fā)展想象力及動手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瓜果造型的'圖片若干。
2.幼兒收集瓜果等材料;教師準備剪刀、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牙簽、豆子、扭扭繩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借物想象。
教師手持黃瓜,引導幼兒從各個角度(橫、豎、斜等)觀察、想象,說說像什么。
二、結(jié)合圖片,欣賞多幅瓜的生動造型圖。
說說這是什么瓜變成的?變成了什么?是怎樣變的?你喜歡哪個造型?為什么?
三、 幼兒自由挑選一個喜歡的瓜,與同伴互相說說像什么?可以怎么變?
四、了解輔助材料。
五、自選需要的輔助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觀察個別指導。
六、展示作品,分享、評價。
1. 分享交流。說說自己把什么瓜變成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做的過程中碰到了什么問
題?是怎么解決的?說說別人的作品變得巧妙的地方在那里?
2. 評價。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造型獎、最佳滑稽獎、最佳色彩獎、最佳牢固獎。
七、活動結(jié)束。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無限,一個個普通的瓜果在孩子們的巧手下神奇的變成了娃娃、鱷魚、汽車等等。一件件藝術品栩栩如生,惹人喜愛。孩子們在活動中再一次獲得了與瓜果相關的知識和經(jīng)驗、嘗試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方法,并且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增強繪畫技能。
3.學習小牛的擬人畫法,能為畫面添加上喜慶的色彩。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小牛的擬人畫法。
難點:掌握好牛的比例關系。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教師范畫、每人一套36色油畫棒、黑色水筆一支。
知識--簡單了解牛的外形特征,知道什么是“唐裝”。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入主題,出示教學范畫。
提問:今年是什么年?小牛長的什么樣?(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介紹牛的'外形特征)
過渡語:今天有位牛寶寶為小朋友們送來了禮物。(出示范畫)
二、展開:
1.根據(jù)牛的特征,示范牛頭的畫法。
指導語:先畫牛的大鼻子,像顆摔倒的大花生;鼻子上面畫牛臉,寬寬大大立中間;從上到下來添加,頭頂畫牛角,牛耳分兩邊,眼睛瞪得大,哞哞叫的歡。
2.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示范小牛的擬人畫法。
(1)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生活。
提問:過新年,小朋友會穿上什么樣的衣服?(紅紅的、嶄新的衣服,喜歡穿唐裝)指導語:我也給小牛做套漂亮的新唐裝吧。
。2)講解示范小牛的擬人畫法。
指導語:梯形變新裝,胳膊舉得高,一手掛燈籠,一手放鞭炮;男孩愛穿褲,女孩愛穿裙,新衣穿身上,小牛樂陶陶。
(3)觀察范畫,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的喜慶。
提問:看到這位牛寶寶,你有什么感覺?(很喜慶、很開心、紅紅火火)
指導語:牛年畫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畫開開心心過大年的牛寶寶。
3.指導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的繪畫姿勢,注意握筆和坐姿。
。2)提示幼兒起筆要把握好牛鼻子的畫法,牛鼻子的大小和位置,決定了牛寶寶的大小和位置。
(3)結(jié)合自己過大年時候的情景,為牛寶寶穿上漂亮的新裝,用色要均勻。
(4)及時對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作品進行點評,支持幼兒大膽的想象。
三、結(jié)束:舉辦“牛寶寶大聚會”作品展,比一比誰的牛寶寶最神氣。
活動反思:
充分肯定幼兒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我不做示范,讓幼兒根據(jù)對圖片上奶牛特征的認知,和老師一起總結(jié)出畫奶牛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放手讓他們大膽作畫。繪畫中我只要發(fā)現(xiàn)一點點與大家不同的特好的畫面或畫法,就及時拿起作品啟發(fā)大家學學或者也可以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更棒的作品。在老師的不斷肯定激勵下,孩子們會更膽大去創(chuàng)作,較好的作品效果也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