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3篇[薦]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圓形的基礎上添畫各種物體,使幼兒在添畫過程中知道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不同的畫有圓的作業(yè)紙。
2、由圓變成的物體的各種范例。
3、圓形臉手偶。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客人,出示手偶,他的名字叫圓圓,圓圓特別喜歡圓的東西,請他來說說他喜歡什么圓圓的東西?手偶說:我喜歡玩圓圓的皮球,愛照圓圓的鏡子,愛吃圓圓的餅干,還會變圓的魔術。什么是變圓的魔術呀?你能變給我們班小朋友變變嗎?
2、表演變圓魔術
小朋友你們知道,圓圓是怎么把紅色的圓變成蘋果的呀?教師引導式的說出在紅色圓上畫上綠色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你們會變嗎?你們會變什么呢?怎么變呢?教師:圓圓,你還會變什么?圓圓:我還會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呢。圓圓表演把兩個圓變成了小雞,三個圓變成了小花,四個圓變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的圓變成什么呢?讓幼兒自由討論,發(fā)揮想象。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我們今天也來學圓圓變圓的魔術。老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材料,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畫有圓形的紙。請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么東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圓,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后,要告訴老師和小朋友。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添畫圓。
4、評價:鼓勵幼兒大膽的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用幾個圓添畫了成了什么東西。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除了認識圓還認識什么形狀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它們也想讓我們小朋友來變魔術,以后我們請它們都來,變出更多,更美的東西好嗎?
活動反思:
1、本活動指導幼兒在圓形的基礎上添畫各種物體,使幼兒在添畫過程中知道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引導幼兒關注周圍事物,學習尋找、觀察的方法,獲取各方面的知識,符合中班幼兒年齡。
2、在活動開始環(huán)節(jié)用情景對話導入,吸引幼兒興趣,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和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幼兒的好奇心強。常常對這件事感興趣,對那件事感興趣,有的孩子個性差異不同會產生不同關注點,我們及時引導。
3、在活動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我們?yōu)橛變禾峁┝顺渥愕臅r間、空間。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而且鼓勵幼兒更多的.嘗試。體驗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幼兒更積極更關注自我實踐獲得的過程。鼓勵他們動腦用各種材料制作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對于中等水平的幼兒,我啟發(fā)引導他們添畫出簡單的作品,而相對能力弱的幼兒降低難度,讓他們添畫點簡單的,主要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這樣有利于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和指導。
4、動的評價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提高他們語言表達能力。
5、幼兒都畫出了不同的圓作品,還有個別幼兒比較慢,我們要多給他們創(chuàng)作的時間,耐心的完成作品。
中班教案 篇2
一、主題的產生與說明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是花草樹木變換的季節(jié)。在小朋友的周圍,都悄悄的發(fā)生著變化,為了讓幼兒進一步認識秋天,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以及秋季的氣候、植物的變化,欣賞秋天的美陶冶幼兒的審美情趣,我們預設了"美麗的秋天"的主題活動。
二、主題教育目標
1. 能運用各種感官和途徑認識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一個美麗和豐收的季節(jié)。
2. 能用說、朗誦、唱、跳、繪畫、制作、剪貼等各種方式表征秋天,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3. 在欣賞與秋天有關的文學作品中體驗文字的優(yōu)美,學習創(chuàng)編與秋天有關的故事或兒歌。
4. 愿意把自己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同伴交流分享,體會彼此分享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準備
1. 請家長協(xié)助收集有關秋天的圖片、故事、詩歌、光盤、圖書等資料。
2. 帶幼兒觀察周圍自然景物的變化,滲透有關秋天的知識。
3. 聯(lián)系賞菊地點,做好賞菊準備。
4. 提供幼兒用來表征的物質材料,如:畫紙、筆、顏料、棉簽、皺紋紙、插花、樹葉、剪刀、膠水等。
四、主題網(wǎng)絡的構建
(一)活動一--秋天在哪兒
活動目標:
1. 在觀察、體驗中感受秋天的特征和美好。
2. 能夠主動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勇敢大方地說出自己的見解。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秋天的熱愛,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兒歌、籃子等。
活動過程:
為了讓幼兒對秋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我們組織幼兒來到戶外找秋天。
1. 戶外談話: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2. 找秋天:幼兒四散開結伴在院子周圍找秋天,看誰找到的秋天景象多。
3. 復習兒歌《秋風吹》(秋風吹,樹枝搖,紅葉黃葉往下掉。紅樹葉,黃樹葉,片片飛來像蝴蝶!)。創(chuàng)編秋天的兒歌:如"秋姑娘,工作忙,讓樹葉換新裝"。
4. 撿拾樹葉。
(二)活動二--樹葉舞會
活動目標:
1. 初步掌握將樹葉粘貼在身上的基本方法。
2. 能根據(jù)樹葉的形狀,顏色進行聯(lián)想和創(chuàng)作。
3. 樂意與父母共同制作,增進親子間感情。
活動準備:樹葉若干、剪刀、膠帶等。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引趣幼兒興趣。
師:我們收集了許多的樹葉,你收集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它是什么樹上的?這些樹葉可以用來做什么?
2. 教師示范將樹葉粘貼在身上的方法。
提問:用漿糊怎樣貼?用膠帶有怎樣貼呢?
教師總結:用漿糊就要把漿糊抹在樹葉的背面,然后貼在身上,用膠帶就要把膠帶的一頭貼在樹葉的上端,然后把另一端的膠帶貼在身上。
3. 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幼兒打扮父母,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孩子用拼、剪、貼的方法將樹葉的形狀改變,然后打扮爸爸媽媽。
(三)活動三--小樹葉變顏色
活動目標:
1. 通過感知秋天許多樹葉發(fā)生了變化。
2. 了解樹葉變黃的'原因。
活動準備:故事、籃子
活動過程:
1. 欣賞故事:想一想
1)說一說:小樹葉是怎么變黃的?
2)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變綠?
3)小樹葉能不能變成其他的顏色?
4)你覺得什么顏色的葉子最漂亮?
2. 討論:你看到了哪些葉子是黃色的?
3. 戶外撿黃葉
1)找一找:黃色的葉子在哪里?
2)撿葉子,將撿來的葉子放在籃子里。
3)注意戶外的安全和衛(wèi)生。
4. 集體裝飾樹葉和教室。
(四)活動四--兒歌《小樹葉》
活動目標:
1. 體會小樹葉和大叔媽媽的情感。
2. 學習用連貫、舒緩和斷頓、跳躍的歌聲表達兩段歌詞的不同情感。
活動準備:錄音、人手一片樹葉。
活動過程:
1. 熟悉歌曲旋律
1)幼兒聽音樂自由舞蹈。
2)幼兒手拿樹葉模仿樹葉飄落的動作。
3)師以故事導入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熟悉歌詞。
4)隨音樂朗誦歌詞,理解歌詞內容。
2. 學習歌曲
1)討論兩段歌曲的處理,第一段輕柔,第二段快而有力。
2)幼兒完整學唱
(五)活動五--豐收的秋天
活動目標:
1. 了解常見水果、糧食作物的名稱和特征,能區(qū)分出水果和糧食。
2. 初步了解水果和糧食作物的營養(yǎng)價值,能夠做到多吃水果和糧食。
3. 在活動中體驗共同勞動和大家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水果、糧食作物、兒歌等。
活動過程:
1. 豐收了秋天到了,各種各樣的水果、農作物成熟了,家長們在帶來秋天資料的同時,有的還從鄉(xiāng)下帶來了玉米、高粱、大豆、地瓜、花生、柿子、山植、栗子、蘋果、石榴等農產品,我們逐一讓孩子們認識,并教他們如何分類,同時又讓他們品嘗部分水果,其他的放在自然角讓孩子們觀察、認識。接下來我們學習了兒歌《秋姑娘的禮物》,同時針對個別幼兒不愿吃水果和挑食的不良習慣,我們請了保健大夫向幼兒做蔬菜、水果的營養(yǎng)宣傳。
2. 快樂的秋收活動我們請家長帶幼兒到農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秋收活動,讓幼兒體驗勞動是很辛苦的,但同時又是很快樂的。
1、 活動器械(廢舊報紙制作的旋轉魔棒)每人一件。
2、 音樂:行走-節(jié)奏樂"打獵";隊形變化-墨西哥圓舞曲"草帽舞";器械操-加伏特舞曲"地毯上的游戲;互動游戲-幼兒整合課程"火車過山洞;放松運動-歌曲"親親美人魚";活動結束-快樂拍拍手"拉特斯基進行曲"
活動過程:
一、 練習行走,變換隊形。
1、 幼兒站成四路縱隊隨音樂"打獵"進行隊列練習,由四路縱隊接龍變成正方形進行行走練習。
2、 音樂"草帽舞"變換十字路隊形,隨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變換四個圓圈。
二、 器械操:旋轉魔棒1、 幼兒隨音樂"打獵"還原成四路縱隊,接龍去拿活動器械。
2、 幼兒隨音樂"地毯上的游戲做旋轉魔棒操。
三、 互動游戲:
1、 幼兒隨音樂"火車過山洞"用旋轉魔棒兩組合作搭山洞,另兩組幼兒玩"鉆山洞"游戲。
2、 游戲進行兩遍,幼兒互換角色。
3、 幼兒成四路縱隊將旋轉魔棒放在地上,玩"跳格子"游戲。
4、 幼兒隨音樂"打獵"還原四路縱隊,按接龍游戲將魔棒整齊擺放,變成大圓圈進行"我拍拍,你追追"游戲。
四、幼兒隨音樂"親親美人魚"做形體放松舞蹈。
五、集體互動:拉特斯基進行曲。
1、幼兒兩人為一組隨音樂做柏手律動。
2、幼兒互動變換位子。
3、幼兒隨音樂的強弱,進行動作表演。
五、活動結束:幼兒隨音樂"打獵"進行接龍行走退場。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形成,知道5個添上1個就是6個。
2、理解6代表的實際意義,并認讀數(shù)學"6"。
3、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4、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5、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我的數(shù)學》第12頁。
2、相同的小魚若干,每個小魚上固定一個回形針。
3、每名幼兒一個帶有磁鐵"魚竿",3~4個塑料盤做的釣魚池。
活動過程:
1、出示釣魚竿及魚,引起幼兒興趣。
--請幼兒分組釣魚。
--提出釣魚的要求:每個小朋友釣6條魚,釣完后,數(shù)給老師看。
--請幼兒給其他幼兒數(shù)一數(shù)自己釣到的魚。
2、出示數(shù)字6,說說6像什么?認讀數(shù)字6。
3、翻到《我的數(shù)學》第12頁,看看誰釣到的魚是6條,把它圈起來。
課后分析:
幼兒只對小魚有興趣,忽略小魚的數(shù)目。
活動延伸:
利用餐前游戲、戶外活動時間,建議幼兒玩結伴游戲。提醒幼兒互相合作、遵守規(guī)則,不能自顧自或違反規(guī)則。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教學,課前無論是教具的準備或是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準備都很充分,以情景的模式組織教學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本節(jié)活動幼兒的操作性高,在自己的操作中感知添上、去掉。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難點;顒拥牟蛔阒幵谟诨顒拥慕M織上應加入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以提高幼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本節(jié)教學能更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精選)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精選]08-11
中班教案【精選】07-21
中班教案(精選)08-04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