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必備[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jù)樹葉原有的形狀組合,拼貼圖案。
2、發(fā)展剪、貼、添畫的美工技能。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多種形狀顏色的樹葉,并進行壓制處理(葉子壓平整不要完全脫水)剪刀、膠水、雙面膠、畫紙。
2、粘貼畫范例。
3、《小樹葉》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一、游戲導入,觀察樹葉。
1、引導師:"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風把樹葉吹進了我們的教室里,小朋友們撿起樹葉放在手上的手上。"(教師活動前邊說邊把樹葉撒到到教室的角落,聽《小樹葉》音樂)"請小朋友揀起來一片樹葉,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葉子和小朋友的葉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新穎的導入讓孩子們欣喜不已,氣氛變得輕松活躍)2、觀察樹葉"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提示:形狀、顏色、和大。┧袷裁矗"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二、出示范畫,請幼兒觀察,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粘貼畫制作過程。
小樹葉真神奇,形狀不同,可以像那么多東西!看看我們把幾個樹葉拼擺在一起會變成什么?
1、出示范畫(金魚)這幅畫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貼的是什么?是有哪幾種樹葉粘貼成的?
請幼兒仔細觀察并回答。
2、教師現(xiàn)場做粘貼畫一幅師:(拿銀杏樹葉)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有一片什么葉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讓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說。(有小朋友說像孔雀,像花裙子,像扇子)"這么漂亮的樹葉,老師想用它做一幅畫,小朋友們幫老師一起做吧!"引導并示范孩子怎樣用剪刀、膠水、雙面膠等粘貼添畫。和孩子們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圖畫。
(讓孩子觀察樹葉畫制作步驟,對過程有整體系統(tǒng)的印象)三、制作粘貼畫1、幼兒自由選擇樹葉,初步嘗試拼擺。
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哪種樹葉,你想用樹葉粘貼什么呢?"請幼兒自由的選擇樹葉,構思自己的樹葉粘貼畫,在畫紙上拼擺,調(diào)整。
2、請幼兒跟同伴說說自己拼擺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啟發(fā)更好的創(chuàng)意。
3、讓幼兒粘貼,制作作品。
請幼兒適當調(diào)整或重新組合好的作品,粘貼,添畫,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膠水涂抹在葉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勻。樹葉要輕壓,防止碎裂。
教師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分層指導。
四、欣賞作品。
將幼兒作品貼在主題墻上,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欣賞粘貼畫作品,獲得美感與經(jīng)驗。放音樂《小樹葉》舞動身體學習小樹葉舞動,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辦成"會變的樹葉"作品展,讓大家欣賞。
活動反思:
1、對幼兒想象能力的保護和動手能力的提高
2、對自然環(huán)境的接觸和了解
3、整節(jié)課的課堂氣氛不好,沒有很好的調(diào)動孩子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通過這節(jié)課我認識到平時對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缺乏培養(yǎng),以及自己不能很好帶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以后的教學中對這幾點應加以重視。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春天氣候和樹木、花草的變化,初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美。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和集體協(xié)作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外出感受春天的變化;歌曲磁帶《春天來了》。
2、大背景紙一張;剪好的.春天各種景色的小圖片若干(太陽、云朵、燕子、布谷鳥、小草、各色花兒,柳樹葉兒,迎春花、蝴蝶、蜜蜂)。
活動過程:
1、談話:春天有什么變化?春天的美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2、欣賞歌曲《春天來了》并討論:歌曲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3、把春天搬到畫面上:教師在背景紙上示范貼出太陽、云朵和小燕子;幼兒自選并說出所喜愛的景色圖片,粘貼到背景紙上。
4、全體幼兒共同欣賞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大膽評價。
5、和小朋友們一起將作品貼到走廊的墻面上裝飾環(huán)境。
效果分析:
孩子們此時已不象以前那樣畏手畏腳,在討論時大膽發(fā)言,在自選圖片時也是積極主動,有的一下子選出好幾張小卡片,都爭著下來帖到背景紙上。當欣賞自己的作品討論春天的美麗時,有的孩子一口氣說出好多春天的美景。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說出“我喜歡春天的------”孩子的作品貼到了活動室外面的走廊上,在家長來接孩子離園時,有的孩子自豪地告訴自己的家長:“快來看,這是我貼的春天的花兒!”------在親子同樂的笑聲中,我們完成了所選課題的任務。
附:
1、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的發(fā)芽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
。2)請家長利用休假日領孩子到野外尋找春天或植樹。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將室內(nèi)墻飾換成“春天”。
。2)利用孩子的作品裝飾走廊。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觀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構成;流暢穩(wěn)定地畫出較長的線條,有意交織劃分田地;認識常用的顏色,有意味地涂畫田地的色彩,表現(xiàn)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
3、體驗線與色有機結合的造型樂趣,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認識顏色,用各種顏色涂畫出一片田野。
教學難點:
1、流暢的運用曲線或直線交織出田地;
2、運用各種顏色效果表現(xiàn)出不同的田地。
教學準備:課件、水彩筆、油畫棒、展示板
教學過程:
。ㄒ唬┯螒驅
1、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分格子—。
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分格子的游戲中把分割方法和畫線條的方法教授給學生
讓單調(diào)的分割練習變的有了趣味性。
(二)啟發(fā)想象
1、聯(lián)想與想象。把畫面想象成一塊肥沃的土地,而我們劃出的線就是一條條田間小路,那我們周圍全是莊稼地,今天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揭題《田野的色彩》
2、莊稼地有了,我們要在地里種些什么呢
3、色彩認知,參觀田野:
我們來向農(nóng)民伯伯學習學習。農(nóng)民伯伯說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識搶答。(課件出示幾種代表性的田地)認識它嗎?是什么顏色的?
1)、這幾塊田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田?——藍色,剛剛插秧的水田。
2)、這是什么顏色?生長的是什么?——綠色,沒有成熟的水稻
3)、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
4)、這是什么顏色?——棕色的土壤。
5)、這個呢?——油菜花、紅高粱、紫云英,這些都是田里的莊稼,沒想到
有這么多顏色!
。ㄈ┩慨嬏镆
看了農(nóng)民伯伯的田野,農(nóng)民伯伯也想看看我們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們的田野里種些什么呢,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心中的田野吧。
強調(diào)重點:
1、用直線或曲線分割田地(不要分的太多,線條要直)
2、上色(教師示范:一、握筆姿勢,二涂色方法,三、先淺后深,四、相鄰兩塊顏色不同。)
3、加裝飾(用點表示花、果子等,用小豎線表示禾苗、小樹等,用小三角表示麥堆、小松樹等。如果你想還可以在一個田里畫個田野守護精靈或者是收割機、稻草人、谷倉。)
(四)欣賞范作,明確目標:
(五)學生作業(yè),巡行指導
(六)展評作業(yè),在詩歌背誦《鋤禾》中結束本課。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立體造型和立體構成與立體圖形創(chuàng)作軟件基本創(chuàng)作特點。
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電腦繪畫軟件、圖像處理軟件與立體圖形創(chuàng)作軟件的有機結合。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
重點:充分認識和理解立體造型和立體構成特點的基礎上,嘗試如何巧妙地運用立體圖形創(chuàng)作軟件的特點為已有的平面創(chuàng)作增添光彩
難點:對空間立體概念的'認識,對立體圖形創(chuàng)作軟件的合理使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使用特別的教室來上美術課,高興么?讓我們在愉悅中學習吧。
二、新授
講述課前的預習構思
1、結合過去所學內(nèi)容,介紹立體造型和立體構成的特點以及基本的表現(xiàn)方法
2、講解立體圖形創(chuàng)作軟件的基本應用方法,介紹3DMAX的基本界面。
。1)認識工作區(qū)。
(2)認識工作欄中的選擇、移動、旋轉、縮放、渲染等工具。
。3)命令面板。
。4)結合工具欄中的工具,將創(chuàng)作的文本或模型在不同試圖中轉換位置或變換角度。
。5)將調(diào)整好的圖形在透視圖力渲染成JPEG格式的圖片。
三、課堂練習
根據(jù)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意,運用所學方法,完善自己的畫面,展示作品。
四、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彩繪、用對稱的方法來表現(xiàn)臉譜。
2.感受臉譜的藝術美,能大膽進行創(chuàng)作。
重點與難點: 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夸大表現(xiàn)臉譜特征。
活動準備: 課件、各色顏料、鉛畫紙、毛筆、水桶、抹布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1.(播放課件)小朋友剛才你們看的是一種什么表演?(京劇表演)京劇表演和別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樣呢?
2.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裝,你們知道臉譜是什么時候化的裝?(唱京劇的時候)
3.臉譜非常漂亮,有一些大畫家把他做成藝術品掛在家里,所以現(xiàn)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
4.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裝,(播放課件)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五官有了變化)
引導幼兒討論顏色、五官的`變化,臉上塊面的分割。
5.教師示范
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
1.今天你想畫一張什么樣的臉,五官怎么來變。
2.化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的,千萬不要把臉兩邊畫得不一樣。
3.看看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
4.小朋友可以根據(jù)需要可以選擇使用毛筆。洗筆時注意不要甩水,在毛巾上擦干。
5.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臉譜畫得大一些,注意五官的變化及位置。
三、活動講評
1.展出幼兒作品
2.幼兒之間相互欣賞。
3.教師主要從顏色上進行講評。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漿糊粘貼面狀紙形,發(fā)展其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對粘貼面狀材料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一串紫葡萄。
2、每組兩盒剪好的紫色小圓紙片,兩小蝶漿糊,兩塊濕抹布。
3、每位幼兒一張幼兒用書畫面“紫葡萄”。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東西,大家看看是什么?(出示葡萄) 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葡萄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一顆顆葡萄長在哪里?總結:葡萄石紫色的,圓圓的,一串串的,每一顆葡萄長在藤上。
2、引導幼兒學習粘貼技能。
師:今天老師要叫你們來貼一串葡萄。先看老師是怎么貼的。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貼之前,先要把小圓紙片紫顏色的一面朝下,放在桌子上,,把白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右手的中指蘸一點漿糊(請幼兒朗讀“漿糊”一詞),從小圓紙片的中心逐漸向外抹漿糊,一次不能抹得太多,要摸得均勻,抹完后,用抹布把手指搽干凈。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拿起來,貼在圖畫紙上畫好的藤的地方。貼的時候要把字顏色的'一面朝上,貼好,用食指把紙抹平。一顆葡萄就貼好了。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師: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們也來貼一串葡萄。每個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畫面,上面畫好了葡萄的藤,桌子上的小碟子里有許多紫顏色的小圓紙片,這就是葡萄?茨俏恍∨笥奄N的好,貼的多。
幼兒操作,師指導,注意提醒幼兒。
(1)漿糊要均勻抹在小圓紙片白的一面。
。2)葡萄要靠藤貼,紫色朝上。
。3)紙片要抹平。
4、教師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28
美術教案【精選】09-19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9-14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26
【精選】美術教案08-17
美術教案(精選)08-1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