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8篇(精選)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公雞、母雞和小雞,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2、愿意與小動物親近。
活動重難點:區(qū)分公雞、母雞和小雞,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雞的一家》,公雞、母雞、小雞的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教師用謎語引出話題:
——“頭戴紅帽子,身穿花花衣,每天早上喔喔啼!
幼兒猜謎語。
看小雞的剪影,猜測動物;出示母雞的局部猜測,請幼兒說出小雞一家的名稱:
“今天來了三個客人,它們是一家人,請你猜一猜,它們會是誰?”“原來是雞的一家,雞的一家有誰?”
2、看一看: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雞的一家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教師引導幼兒從身體的大小、羽毛、雞冠等方面觀察。
——“它們的叫聲一樣嗎?怎樣叫的'?”(學一學)
“它們是怎樣走路的?”(走一走)“它們愛吃什么?你喜歡雞的一家嗎?”
教師歸納小結:雞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
3、學一學: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裝扮公雞、母雞小雞,聽到相應指令做出不同的動作、叫聲等。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數(shù)量的條件下骨牌的傾倒與路線、排列、間隔有關。
2、能夠通過觀察、合作、比較,大膽的進行有目的有規(guī)律地探索。
3、培養(yǎng)幼兒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體驗游戲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三張路線圖、兩張記錄表各5份、骨牌若干數(shù)量、筆、投影儀、課件、錄像、地墊。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木塊。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積木,想玩嗎?去玩一玩。
二、老師演示推多米諾骨牌,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排出8塊,輕輕推第一塊,你們猜這些積木會怎樣?是這樣嗎?我來試試。你們想玩嗎?
三、幼兒玩多米諾骨牌。
1、你成功了嗎?為什么會倒?你的為什么沒有倒?
2、幼兒再次玩。排成彎的。
出示兩條線,大拐彎和小拐彎。討論哪種更容易倒。
四、幼兒合作玩多米諾骨牌。
1、看圖片。
多米諾骨牌除了排成直的和彎的.,還可以排成各種圖案呢,看。你們能排出其它的圖案嗎?
2、合作玩多米諾骨牌。
交代要求:我們一個人的木塊不夠,怎么辦?怎么合作呢?找好朋友,5個人一組,選一個組長,討論排成什么圖案。最后請他來介紹后并且推倒。
五、游戲:人體多米諾。
生活中除了用積木,還可以用麻將牌、硬的香煙殼子來玩多米諾。更有趣的是還可以用我們的人體當多米諾骨牌呢。
科學教案 篇3
科;顒印蹬菖
教學目的:1、幼兒通過實踐操作,掌握配制泡泡水的方法。
2、學會觀察泡泡的大小與泡泡水的濃度及材料口大小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探索實踐的需要。
教學準備:
1、提供洗潔精、水、塑料杯、小勺、小盆子等。
2、粗細不同的吸管和單孔、多孔、斜孔、口開叉的吸管。
3、每人一份圖表,筆
4、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泡泡水秘密。
1、教師吹泡泡,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在干什么?你們玩過吹泡泡嗎?吹泡泡要用什么材料?(泡泡水、吸管)
2、老師給你們提供了三種泡泡水,請你們去試試,我看看誰
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秘密。
3、讓幼兒嘗試用三種不同的泡泡水吹泡泡。
4、小結
教師:小朋友這三種泡泡水有什么不同?(1號吹的泡泡有時吹不出有時吹得很小,2號吹的泡泡一次只能吹一個泡泡,3吹的泡泡每次可以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這是為什么?其實1號泡泡水老師加了一點點洗潔精和很多的水洗潔精的濃度小,2號泡泡水老師加的洗潔精和水是對半的。3號泡泡水老師加了很多的洗潔精和很少的水洗潔精的濃度大。原來洗潔精的濃度越大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又多又大。
5、小朋友都知道怎樣調配泡泡水了吧?請你們自己去調一杯泡泡水。
二、用不同管口的吸管吹泡泡進行比較。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不同管口的吸管有細吸管、粗吸管、斜口的、口開叉的和多孔吸管。小朋友都去試一試,看看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同,并用記錄卡記錄在相應的表格里。
2、幼兒吹泡泡,教師指導。
3、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用細吸管和粗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一串串的泡泡。提問:為什么粗吸管吹的泡泡比細吸管吹的泡泡大呢?(因為管子的孔眼大,吹出的泡泡就大)。
4、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用一樣粗的平口吸管和斜口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提問:為什么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呢?(是因為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的管口大)。
5、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小朋友出來用一樣粗的口開叉吸管和斜口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了解口開叉的吸管管口最大所以吹的泡泡最大。
6、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表演吹一串串的泡泡,讓幼兒了解一串串的`泡泡是用多孔的吸管吹出的。
7、教師小結:
粗吸管吹的泡泡比細吸管吹的泡泡大是因為管子的孔眼大,所以吹出的泡泡就大。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吹出的泡泡大也是因為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的管口大。而口開叉的吸管管口最大所以吹的泡泡最大。原來吸管口越大吹的泡泡就越大。
三、想一想
教師說:小朋友們剛才你們是用洗潔精調的泡泡水,你們再想想還有什么東西可以調出泡泡水的?還有這么多東西可以調出泡泡水的,那請小朋友晚上回家去試一試,看看你所想的到底能不能調出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來。現(xiàn)在我們到外面一起來玩泡泡吧!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感知冰的特點,并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
2、通過操作能夠知道解救小動物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顒訙蕚洌
每人1小塊冰幾盆熱水積木空盒子熱水袋抹布動物冰塊每人1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冰塊,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點,吸引幼兒興趣。
1、請幼兒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冰像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冰放在手里怎樣了?
二、教師小結:
冰摸起來冷冷的、滑滑的,捏在手里硬硬的,它沒有顏色、透明的,看起來像玻璃,冰化了還能變成水。
三、通過操作知道解救小動物的方法,進一步探索冰的特點。
1、森林里有一群小動物被一場冷風暴給冰凍起來了,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把它們從冰凍里救出來。請小朋友來說一說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它們解救出來。
2、教師提供輔助材料,幼兒進行探索活動。在幼兒操作時,請幼兒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
師幼交流:是用什么方法救出小動物的?
3、教師小結:
用熱水袋和熱水的方法可以把小動物們順利解救出來。
四、活動結束
小動物都順利解救出來啦,但小動物們剛從冰凍里出來,全身還很冷,我們帶它們一起到外面曬曬太陽,幫他們暖和暖和身體吧。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生成
玩水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但對于小班孩子來說,了解水的特性是不容易的。應該通過實驗、操作,借助某些材料,設法使水的特性一一顯露出來,讓幼兒在親眼目睹、親身體驗中理解水、認識水。
物質在水中溶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理現(xiàn)象。本活動旨在通過體驗水的味道的變化讓幼兒探究、了解某些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現(xiàn)象。采用變魔術的形式,是依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的;讓幼兒在探索后通過標記記錄兩種“變”的方法,實際上是對科學探索方法的隱性引導,激發(fā)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相同的結果。孩子們在活動中始終充滿好奇,積極探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溶解在水里后水會變味。
2.通過操作感受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現(xiàn)象,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表達出來。
3.愿意參加實驗活動,對實驗操作有興趣。
活動準備
1.水壺,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標記圖。
2.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察、嘗試活動,導入主題。
1.讓小朋友品嘗白開水。
師:這是小朋友們平時喝的水。有沒有什么味道?
介紹:這是白開水,淡淡的,沒有味道。我們每天都要喝適量的白開水,身體才會健康。(很多孩子不喜歡喝白開水,所以有必要在生活中經(jīng)常提醒孩子多喝白井水,知道這樣有利于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師變魔術: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后將白糖和水混合,然后讓小朋友猜猜水會變成什么味道。
教師語言參考:我是魔術師,我來變魔術:“搖搖搖,變變變,一二三,變!”
(用變魔術的方法能激起小朋友更大的興趣,還可以不讓他們看到老師的操作過程,避免他們操作時都按老師的方法,沒有自己的探索和思考。用兒歌形式的語言實際上是讓糖有溶解的時間。)
請個別小朋友嘗一嘗,告訴大家水變成了什么味道。
(讓小朋友嘗時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每人一只杯子。)
3.交流談話:淡淡的水怎么會變成甜甜的水?
根據(jù)幼兒的反應再次加入糖:用小勺取一點糖,放在杯子里,“搖搖搖,變變變,一二三,變!”觀察糖到哪里去了?
4.小結: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見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嘗就能嘗到它的甜味。
二、幼兒探索:變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只杯子,用白糖把淡淡的水變出甜甜的水。
(提供的杯子上可以貼上不同的標記,便于小朋友在二次操作時都認好自己的杯子,保持衛(wèi)生。并提醒孩子:“輕輕地拿哦,太用力了杯子的肚子會癟的。”)
2.交流:你剛才是怎么變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標記圖表示出幼兒操作的過程。(空杯子一加糖一加水一糖水;空杯子一加水一加糖一糖水。)
(科學活動是為了激發(fā)孩子探究的興趣,科學規(guī)范的操作是孩子學習的基礎。用標記圖展示兩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們直接感受到不同的順序,同樣的結果。)
3.小結: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變成了甜甜的糖水。
三、再次探索:變不同味道的水
1.談話:你還喝過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變成的?
2.出示橘子粉、草莓粉:這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讓幼兒聞一聞、猜一猜。
師介紹:這是飲料粉,可以做飲料。淡淡的水中加入它們會變成什么味道呢?
(讓孩子們看看、聞聞兩種飲料粉顏色、氣味的不同,激發(fā)孩子操作的欲望。)
3.幼兒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淡淡的.水中加入它們會變成什么味道。
(提示幼兒邊操作邊說“搖搖搖,變變變……”的兒歌,讓飲料粉有溶解的時間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溶解的過程。在小朋友交流水變成了什么味道時,由于每個幼兒放的飲料粉量不一樣,味道就有不同;有的說甜甜的,有的說橘子粉酸酸的,都是表達了個人的感受。)
4.小結:淡淡的水中加入黃色的橘子粉,水就變成橘子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淡淡的水中加入粉紅色的草莓粉,就變成草莓味道了,甜甜的。
四、活動總結
淡淡的水中加入糖、橘子粉、草莓粉,就會變成不同的味道。
活動延伸
提供食鹽、咖啡、豆奶粉等,讓幼兒品嘗變成各種味道的水。也可以嘗試把兩種飲料粉同時加入水中,觀察水會變成什么顏色,品嘗一下水的味道。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的形式,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2、大膽想象,并用動作表現(xiàn)出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
3、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從而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難點:向老師提出關于自己媽媽肚子里的問題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向父母了解自己從哪里來。
物質準備:關于小寶寶孕育生長過程[從受精卵到出生]的課件,
“在媽媽肚子里的我”ppt,皮球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我從哪里來”,幼兒了解我從哪里來。(8分鐘)
1、師:“你知道你是從哪里來的嗎?”
2、幼兒相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3、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小寶寶孕育生長過程的課件,看了之后就知道我們是從哪里來的了”
4、播放[從受精卵到出生]的課件,幼兒觀看。
二、幼兒大膽提問:”在媽媽肚子里”,了解更多孕育生長過程的知識。(10分鐘)
1、師:“你們已經(jīng)知道了很多關于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秘密,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大膽的提問,你們的問題越多,知道的`秘密就越多!
2、根據(jù)幼兒回答播放“在媽媽肚子里的我”ppt,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
3、師:“你在媽媽肚子里都做什么了?”
三、游戲:我來做媽媽,體驗做孕婦的辛苦(7分鐘)
1、請幼兒說說做孕婦的感受。
。病⒂螒颍何襾碜鰦寢
請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個大皮球!唇處煱凑章鸫病⌒淖呗贰獜澭驋咝l(wèi)生———扶著肚子散步———彎腰撿東西———輕輕坐下〉
3、請小朋友談做媽媽的感受,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不同味道,嘗試運用圖表記錄,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了解各種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發(fā)展對食物的辨別能力。
3、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來感受味道。
活動準備:
1、設置“味道王國”的情境,擺設各種味道的食品,如檸檬、糖果、山楂、咸鴨蛋、辣椒、咖啡、咸菜、苦瓜等。
2、為幼兒準備每桌一套分別裝有白開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鹽水的品嘗杯和品嘗棉簽。
3、味道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表情,導入活動。
1、今天老師請來一些表情寶寶,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出示表情圖片)
2、這是甜寶寶,和甜寶寶打個招呼,看看甜寶寶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吃到什么東西時會有這樣的表情?(引導幼兒模仿表情)
這是咸寶寶,和咸寶寶打個招呼,看看咸寶寶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吃到什么東西時會有這樣的表情?
這是酸寶寶,和酸寶寶打個招呼,看看酸寶寶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吃到什么東西時會有這樣的表情?
這是苦寶寶,和苦寶寶打個招呼,看看苦寶寶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吃到什么東西時會有這樣的表情?
二、品嘗各種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味道王國”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請你們嘗一嘗,在品嘗之前先洗洗手。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去品嘗,在品嘗的過程中,你要記住自己品嘗的是哪一種食品,它是什么味道,把你嘗到的味道記錄下來,等一下大家說一說。(教師示范品嘗的方法)
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幼兒自由品嘗食品味道)
2、組織幼兒談自己品嘗的感受。
小朋友,“味道王國”里都有什么食品?剛才小朋友品嘗了什么食品,它是什么味道的?嘗到酸味時,你有什么感覺?這種味道會使你想起什么事情?嘗到甜味、苦味、辣味、咸味時,又有什么感覺?你會想到什么?
三、通過操作感受,使幼兒了解舌頭的品嘗作用。
1、小朋友,咱們剛才品嘗了那么多的味道,這些味道是怎么嘗出來的?
2、下面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品嘗杯,請小朋友再嘗一嘗,它們分別是什么,你是怎么嘗出來的?(為幼兒提供實驗材料,教師示范并指導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品嘗)
3、小朋友告訴老師剛才你是怎樣實驗的?各種味道是靠什么品嘗出來的?
4、小朋友真聰明,通過實驗我們知道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舌頭為什么會嘗出味道呢?原來我們的舌頭表面有許多小突起,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過味蕾品嘗出來的。別看我們的舌頭不大,可是它的各個部位卻有不同的分工。舌尖對甜味比較敏感,舌頭的兩側前端對咸味比較敏感,舌頭兩側后端對酸味比較敏感,舌根對苦味和辣味比較敏感。
四、進行發(fā)散思維,了解更多的味道。
1、你還吃過什么東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導幼兒說出更多酸、甜、苦、辣、咸味道的東西。)
2、除了甜、咸、酸、苦,你還知道其它的味道嗎?(引導幼兒說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剛才咱們說出了許多的味道,下面咱們來做“小小調味師”來制作各種不同味道的飲料,看誰調的飲料味道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制作出和別人不同的味道。)
小百科:味道一般意義上的味道指味覺,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夏天熱了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自己涼快一點以適應夏天的生活,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多思考的習慣。
2,使幼兒理解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夏天仍辛勤勞動,為大家服務,培養(yǎng)幼兒尊敬和關心他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內容為幼兒防降溫的一些方法的掛圖。內容為幼兒關心父母的`掛圖。
活動流程:出示掛圖----幼兒討論----教師小結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夏天天氣熱如何使自己涼快。
“現(xiàn)在天氣熱,大家感覺怎樣?”我們想辦法使自己涼快一點。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討論,使每個幼兒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拔覀兛纯磮D上的小朋友想了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
出示掛圖
。1)多喝開水身體好。夏天熱了,多喝開水,喝水后身體就冒汗,熱量就從汗里帶走了,人就涼快。
。2)吃冷飲。夏天吃冷飲也能使人涼快,但多吃冷飲不好,會影響消化。
。3)自己抹汗。這個小朋友自己在抹汗,你們也會自己抹汗嗎?
。4)洗澡。洗澡可以使自己涼快。
。5)玩水。小朋友喜歡玩水嗎?玩水會很涼快。
。6)安靜地看書作畫。
師生共同小結各種使自己涼快的方法。(如游泳,乘涼,洗澡,吹電風扇等方法,都能涼快)
組織幼兒討論夏天很熱,但叔叔阿姨都在勞動,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
幼兒自由發(fā)言。
出示掛圖。
(1)爸爸媽媽吃點冷飲吧。這幅畫上畫的是什么?為什么小朋友要給爸爸媽媽吃冷飲?
(2)爸爸媽媽擦擦汗吧。這幅畫上畫了什么?你們在家會幫爸爸媽媽擦汗嗎?
師生共同小結,夏天天很熱,但叔叔阿姨,爸爸媽媽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務,我們小朋友要關心他們,為他們做些事,做一個好孩子。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6
[精選]科學教案08-21
(精選)科學教案08-14
【精選】科學教案08-12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