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5篇[優(yōu)秀]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
2、能在總結證據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解釋。
3、能對探究的問題做出初步的結論。
科學知識:
1、知道晝夜變化與地球的關系。
2、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
3、了解晝夜變化對人及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敢于大膽想象。
2、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1 、太 陽 和 影 子能夠連續(xù)觀察記錄物體的影子變化。
科學知識:
1、知道一天中陽光下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
2、懂得一天中氣溫和影子與太陽的運動有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觀察品質。
2、 意識到完整的觀察記錄對結論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影子的形成及變化規(guī)律。
認識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準備
教師——課間帶領班級幾個學生給影子的位置、長短做記號
分組——記錄紙,粉筆,橡皮泥。鉛筆,溫度計,白紙,尺子,指南針,手電筒,細鐵絲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是開學的第一節(jié)科學課,老師要帶同學們到操場看太陽,觀察陽光下的影子。
(板書:太陽和影子)
二、學習新課
1、觀察陽光下物體的影子:
。 1 )提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觀察陽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選擇一些影子用粉筆把它畫在地面上
。 2 )分組活動;
( 3 )教師巡視并提問: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影子? 影子和實物有什么不同?
。 4 )游戲:踩影子
、俳榻B規(guī)則:兩人一組,一個人踩另外一個人的影子,一分鐘后交換,盡量不讓別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趯W生自由組合進行游戲活動。
( 5 )回教室討論心得并匯報;
。 6 )師生共同小結:影子的產生有 2 個條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體。
( 7 )討論:從早上太陽升起到傍晚太陽落山,物體的影子有變化嗎?
2、了解影子變化規(guī)律
。 1 )出去觀察剛才做記號的影子
。 2 )觀察老師事先做記號的'影子
。 3 )匯報發(fā)現:一天中影子的長短、位置是變化的。
3 、模擬太陽運動過程中影子的變化
。 1 )談話:一天中影子是怎樣變化了?由于時間的問題,我們不能馬上在課堂上觀察到。但是,我們可以進行模擬實驗。
。 2 )看書,了解實驗方法
。 3 )學生講述實驗過程,教師補充;
。 4 )分組實驗;
( 5 )匯報: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影子的長短和太陽的高度有什么關系?
( 6 )預測:氣溫的變化和太陽的運動會有關系嗎?
第二課時
三、鞏固總結:
1 、提問: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有什么疑問? 課堂上沒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2 、課后研究活動:實際觀測一天中物體影子的變化;
。 1 )教師講解器材、方法,及記錄紙的使用
( 2 )小組商量實驗時間及分工
科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小學科學教材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課。這是一節(jié)通過測量的方式,發(fā)現科學規(guī)律的探究課。教材從三個層面展開,第一層面,要求學生對他們發(fā)現的問題,想出證實的辦法;第二層面,運用測量的方法,對學生的推測進行驗證;第三層面,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實驗中教師組織學生思考怎樣才能使測量的數據更精確。在研究擺的擺動快慢和擺錘重量、擺繩長短、擺動幅度是否有關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起到“扶、引、放”的作用。教師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通過三個實驗,不斷強化學生對實驗變量的控制,對實驗數據及結果作出科學的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
學情分析
本課的特點是經歷一個驗證猜測的科學探究過程。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學生們在玩擺的過程中猜測出了影響擺的快慢的有關因素,在猜測過程中學生們的原有認知發(fā)生了矛盾,有的認為有關系,有的認為沒關系。從這里開始就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探究興趣。認真思考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實驗后的數據分析都是學生們極其感興趣的。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控制變量和分析誤差成為本課的亮點。也是五年級學生學習的主要導向。
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進行假設——制定計劃——實驗
驗證——收集數據——表達與交流——總結歸納”等探究活動,經歷改變擺錘重量、擺動幅度、擺的長短對擺動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過程。
二、科學知識
1、通過自己的實驗,初步了解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2、運用對比實驗,在實驗中控制不變條件,保證研究問題的準確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意識到:得到精確測量結果是需要反復測量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2、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實驗的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并且根據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確結論。
教學重點和難點
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線長短有關,擺線越長,擺得越慢;擺線越短,擺得越快。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份禮物,大家認識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和它交朋友。
2、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也像它一樣運動的?
3、(課件依學生舉例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擺)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種裝置。
[設計意圖]根據新課程“用教材教”的理念,本課對《用擺計時的鐘》、《測量擺的快慢》兩課時進行整合,為了在一課時中讓學生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我們側重與學生個人及生活經驗相聯系,不完全依靠教材安排活動,舍去發(fā)《用擺計時的鐘》中有關“觀察鐘擺”這部分內容,將該課中“問題與思考”并入《測量擺的快慢》一譚進行教學。
二、認識擺,了解擺的結構
1、演示講解:像這樣一條細線上掛著一個小重物,就做成一個簡單的擺。(板書課題)
2、不要看它很簡單,其實它隱藏著很深的科學道理呢!讓我們來聽聽這位新朋友怎么介紹自己的。
3、認識:擺線、擺錘、擺角(出示課件)。
三、研究擺,提出探究問題
1、談話:你們想不想做一個擺玩玩,下面分小組組裝一個擺。
2、提問:你們能讓擺擺動起來嗎?(學生練習操作,體驗擺動時不加外力)
3、交流討論:怎樣記錄算一次?(學生討論,明確擺擺動次數的計數方法)。
4、談話:你們想不想測自己的`擺,10秒鐘擺了多少次?
5、根據小組匯報的情況,填寫各組測得的數據。提問:這組數據是剛才各組的擺10秒擺的次數,面對這組數據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發(fā)現10秒內,不同的擺擺動的次數不同,從而提出為什么擺的快慢會不同的探究性問題。)
[設計意圖]從正確的操作實驗方法入手,收集10秒鐘各組擺擺了幾次,引導學生發(fā)現有價值的問題,有利于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張力的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極大興趣。
四、做出假設,制定實驗計劃
1、談話:為什么各小組在相同的時間內所測得擺的擺動次數不同?你們認為擺擺動的快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學生推測:擺錘重量、擺繩長短、擺角大小,師即時將這三個因素板書)。
2、講述:剛才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進行猜測,這三個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擺的快慢,怎樣才能知道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生:實驗)
3、提問:如果我們要研究擺錘這個因素,可以怎樣設計這個實驗?
4、小組選擇最感興趣的研究對象,設計實驗計劃。
5、小組設計實驗計劃,匯報交流。
6、每種實驗至少要做幾次?
7、提問: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可以怎樣改進實驗?
[設計意圖]科學課提倡“想好了再做”。有了可行的探究的計劃,學生的探究活動才有確定的指向性,需要學生自己思考的不能“代辦”,需要明確指出的,一定要說清楚。
五、實驗驗證,交流探究成果
1、談話:同學們設計的實驗方案很好,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呢?(出示課件:實驗中要注意的事項)
2、分組實驗,驗證假設。(教師巡視指導)
3、組織學生拿實驗記錄表到實物展示臺前進行匯報,交流擺擺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系。(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角的大小無關,與擺線的長短有關。)
4、談話:擺的快慢是不是真的與擺長有關呢?我們全班進行一次集體研究,請各組來取擺。(發(fā)給各組長短不同的擺)由老師來計時。(學生計數)
5、各組匯報10秒鐘內擺擺動的次數。并依次把擺掛在黑板上,請大家說說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擺越長擺的越慢,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
6、引入伽利略的故事。
[設計意圖]測量擺的快慢實驗是訓練學生觀察、比較、記錄等科學方法的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思維能力的一個極好的落腳點。在對比實驗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借助工具去測量,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區(qū)分判斷,意識到收集真實有效數據對得出正確結論的重要性,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合作交流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六、全課總結
1、談話:請同學們回憶我們這節(jié)課運用了什么學習方法(研究)。
2、體會與收獲。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感知光與影子的關系。
2、 體驗影子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圖畫、手電筒、玩具、幻燈機。
2、 將活動安排在有陽光的時間。
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
1、 通過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膽小的咪咪》。請大家仔細聽,故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師;咦,誰在哭呀?教師出示毛絨玩具小貓佯裝小貓在哭。講述故事《膽小的咪咪》。今天上午,小貓咪咪正在草地上玩,它玩的可高興了。突然,它發(fā)現身旁有一個黑黑的東西。咦,這是什么呀?咪咪很奇怪,它趕緊向東跑跑,可黑黑的東西也向東跑跑,它又向西跑跑,可黑黑的東西也向西跑跑。這下,可把咪咪嚇壞了,它急得大哭起來。媽媽,媽媽…
2、 聯系生活,請幼兒猜一猜黑黑的`東西是什么?(影子)。那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 動畫演示,探索影子形成。
1、 實驗
(1) 打開幻燈機,將光投到墻上。墻上有什么?(光)
(2) 教師用玩具狗擋住光線。墻上這黑黑的是什么?(影子)為什么會有影子?(幼兒自由回答)
(3) 教師關掉幻燈機,(感知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生影子。)墻上有影子嗎?為什么?
。4)教師總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會 留下黑影,這個黑影就是影子。
2、 看動畫——深層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課件:小貓咪咪是怎么擋住光線寶寶,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
3、咪咪還在哭呀,讓我們一起來告訴咪咪好不好?
三、 激發(fā)創(chuàng)新,敢于想象。
1、 小朋友知道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你們想不想看看自己的影子呀?請幾名幼兒在幻燈機前看影子。幼兒自由動作(或伸手、或彎腰、或跳舞、或踢腿……) (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看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一只小鳥飛來了,飛呀飛。一只小羊走來了,咩咩咩。一只大灰狼走來了,啊嗚啊嗚,我要吃了你們。呯,獵人來了,大灰狼嚇跑了,小羊跑了,小鳥也飛走了。(來時邊說邊做手影)
3、發(fā)給幼兒手電筒,讓幼兒自由分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看誰做得更像。
四、 戶外游戲,樂于探索。
1、影子多有趣呀,咱們到外面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好不好?
2、讓幼兒仔細觀察陽光下除了自己的影子,誰還能發(fā)現其他物體的影子。
3、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呢?讓別人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4、幼兒自由結組,每兩人一組用粉筆在地上互相記錄對方的影子,等兩小時看看影子是否發(fā)生了變化,探索影子與太陽位置的關系。
科學教案 篇4
在幼兒園,我們會將自己的物品寫上名字,或者畫上標記,這是為了防止小朋友物品混亂丟失的一種小手段,今天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小朋友認識自己的標志,知道哪些物品是屬于自己的。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號碼,并能找到它。
2.對屬于自己的新物品產生親切感。
活動準備
毛巾架,杯子,小床上提前寫上號碼。
活動過程
1.出示杯子、毛巾架。
教師:“在幼兒園里都有自己的小杯子,小床,小毛巾,那這么多小朋友,而且都是一樣的`,你怎么分別哪是自己的呢”(號碼不同)
幼兒自己找不同。
2.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號碼像什么。
“你的號碼像什么?”幼兒自由想象。
3.請幼兒找到自己物品的位置。
。1)“在你們喝水的杯子上,掛毛巾的地方,還有睡覺的小床上都是這個號碼,快去找一找,屬于你自己的是哪個呢?”
。2)讓幼兒明白貼著自己號碼的東西都是自己的。
“請你以后就用貼著這個號碼的小杯子喝水,小毛巾擦手,小床睡覺,好嗎?”
活動延伸
可以將這個號碼貼在幼兒身上,教師提醒并幫助幼兒根據自己的號碼去找到自己的物品。
科學教案 篇5
過程與方法:
●能夠自覺地開展一些保護生物的宣傳活動和實踐活動。
●能夠做一個簡單的生態(tài)瓶。
科學知識:
●知道生態(tài)平衡對于人類的重要性。
●了解;r業(y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
●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對于人類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本節(jié)課的課題,并問:“誰理解什么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什么是生態(tài)平衡?”
二、新課
1、理解生態(tài)平衡的'概念
師講述: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huán)境。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如果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數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變化不大,這種狀態(tài)叫做生態(tài)平衡。
出示圖片,請學生觀察圖片中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制作生態(tài)瓶
。1)魚缸養(yǎng)魚。
。2)種小草
要求:學生回家后選擇一種方式進行,并記錄生長過程。
同時各小組討論:
A不給魚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魚到魚缸里,情況會怎么樣?
B不打開瓶蓋,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C魚缸和魚缸里的東西、瓶子和瓶子里的東西是如何模擬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D各小組進行討論,并全班匯報。
3、生態(tài)平衡對人類的重要性
出示P38頁的三幅圖。講述在日常生活中,生態(tài)平衡經常遭到人為的破壞。這三幅圖片都反應了人類在破壞生態(tài)平衡,生態(tài)系統(tǒng)會有什么的變化?
各小組討論并匯報。
請同學們閱讀P39和資料并討論問題。
學生閱讀資料,討論并回答。
讀活動記錄上和圖表,說說你對鹿和狼的關系的看法。
4、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1了解各種動植物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作用。
2師講解我國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及我國怎么保護珍稀動植物。
3請學生們說說我們應該怎么保護生態(tài)平衡。
4師介紹生態(tài)農業(yè)和藍色農業(yè),并請學生課后查閱資料它們意義。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8-12
[精選]科學教案08-21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科學教案(經典)07-20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8-07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科學教案【經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