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10篇【優(yōu)秀】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祖國各地風光雪景和家鄉(xiāng)冬天的迷人景色,知道冬天的特征。
2、通過探討冬天“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和“冬日疑案”的告白,指導幼兒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得體驗。
【活動準備】
冬爺爺頭像一個,關于冬天的圖片,故事視頻,彩筆,青蛙、蛇、烏龜、刺猬動物圖片若干,玻璃杯、玻璃片若干,熱水。
【活動過程】
(一)冬天來了
1、教師問幼兒,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
2、冬天已經(jīng)來到我們身邊,但是冬天到底在哪里呢?前段時間,老師布置大家開展尋找冬天的'活動,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說說冬天,找到了嗎?(貼冬爺爺頭像)
(二)尋找冬爺爺
1、冬爺爺來了,你們看,他從北到難經(jīng)過了哈爾濱、來到東北、來到黃山、來到玄武湖(展示圖片)冬爺爺帶來了多美的景色呀!
2、冬爺爺也來到了我們家鄉(xiāng),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冬爺爺已經(jīng)來了?
3、介紹我見到的冬爺爺。
4、教師提出問題;ú輼淠居惺裁醋兓刻鞖夂蜌鉁赜钟惺裁醋兓。出示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周圍 的變化。
。ㄈ⑿蕾p關于冬天的故事
1、看圖讀故事
黑貓警長是破案專家,這一次他又接到了報案,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2、看故事視頻。
3、我們一起來當黑貓警長的小助手。
討論:(1)《冬日疑案》中有哪些“?”(2)你能回答這些“?”嗎?(3)想想怎樣“破案”?
(四)涂色——尋找“失蹤者”
1、指導幼兒按要求完成涂色,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討論:(1)冬天里青蛙、蛇、烏龜、刺猬等一些動物為什么要躲藏進洞里?
。2)什么叫“冬眠”?
(3)你知道哪些“動物怎樣過冬”的知識?
。ㄎ澹┣善啤鞍讱狻敝
1、過渡:看來這次不是“一只耳”干的壞事,那他嘴里的白氣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做個小實驗。
2、按組分發(fā)玻璃杯、玻璃片,教師分組倒入熱水,學生觀察。
3、考考你:想一想,為什么玻璃片上有水汽?
教師小結: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十萬個為什么”,只要我們小朋友能帶著“?”去多觀察就能尋找到答案。有些問題,我們還可以采用像剛才小實驗那樣的方法,來驗證和揭示生活中的問題,這些都是探究問題、學習科學的好方法。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實驗中的變化現(xiàn)象,激發(fā)幼兒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3、對科學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玻璃杯三個、茶水、硫酸亞鐵、草酸、筷子、小勺
活動過程
1、看一看,魔術師的表演
(1)出示操作材料,提問:這是什么?
。2)猜測魔術咒語,教師變魔術。重點句:我的魔術需要有咒語的,猜猜看,我的咒語是什么?一起念咒語,我們看它變不變。
。3)觀看魔術表演,激發(fā)活動的興趣。
2、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
。簽槭裁床枞~水會變成黑色,又變成黃色?
。1)幼兒大膽猜測。
。2)揭露謎底,其實是加入了不同的化學藥品。
。3)觀察:兩種不同化學藥品的顏色和形狀。
。4)再次實驗,觀察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
3、試一試,大膽操作并細心實驗
。耗阆氩幌胍瞾懋斈g師,用茶葉水變魔術?
。1)強調(diào)操作的幾點要求:(教案來源:)1、杯子放置的正確位置。2、加入藥品的量。
。2)幼兒細心實驗,認真觀察實驗變化。
(3)教師巡回指導,提問幼兒所用的方法及觀察到的'有趣現(xiàn)象。
4、說一說,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盒∨笥言趯嶒炛邪l(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和?
。1)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在實驗時發(fā)現(xiàn)的有趣現(xiàn)象。
。2)提出問題:最后變成的茶水能喝嗎?為什么?
5、記一記,實驗中我是這樣做的
:請小朋友看看這張紙上的記錄,你能看懂嗎?哪里看不懂?
。1)要求:桌子后面有油畫棒及記錄紙,請小朋友把你剛才的實驗記錄下來。
。2)操作:幼兒認真記錄。
:
今天我們動腦筋想辦法,當了一回魔術師,把茶葉水變成黑水,又變成飲料水,觀察到了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并且實驗時認真操作,沒有把杯子弄打,很能干,提出表揚。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動物的尾巴,并了解幾種常見動物尾巴的妙用。
2、通過不同的途徑收集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在看看,說說,問問,畫畫的過程中交流對動物尾巴的認識。
3、愿意傾聽他人的發(fā)言,初步積累傾聽和交流學習的方法。
活動過程
1、參加動物尾巴展覽會,了解常見動物尾巴的用處。
教師:歡迎小朋友到展覽會上來參觀,參觀的時候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動物的尾巴是什么樣的?象什么?猜猜它的尾巴有什么用處?有什么問題或不明白的地方,請小朋友記在心里,等參觀結束的時候我們一起來解決。
。1)幼兒自由參觀展覽會上的一些圖片,書籍等,并自由交談。(教師傾聽并輕聲與幼兒交流:看看它的尾巴是什么樣的?猜猜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如果幼兒向老師提出了問題,老師可以輕聲回答,并提醒他等參觀結束后再去考考其他小朋友。)
。2)結束后交流:你看到的動物的尾巴是什么樣的?象什么?
教師:動物們的尾巴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各不相同。那么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呢?
。3)教師有重點地請幾個帶魚、牛和松鼠、袋鼠尾巴圖片資料的幼兒介紹自己帶的是什么動物,它的尾巴有什么用處,并回答參觀者(幼兒)的自由提問。
教師:歡迎小小講解員來介紹動物尾巴的用處。等講解員說完后,如果參觀的小朋友有什么問題可以向講解員提出來。
該幼兒在介紹的時候,老師有意識地提醒他結合圖片來介紹。如果回答不出,可請別的同伴幫忙,或由老師補充。
。4)請帶其他動物尾巴資料的幼兒上來介紹。
2、再次參觀展覽,鞏固對常見動物尾巴用處的認識。
教師:通過小小講解員的介紹,小朋友知道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用處。請小朋友再去參觀一下動物尾巴展覽,想一想,如果動物的尾巴互相交換,行不行?為什么?
。1)自由參觀,互相交流,教師個別詢問,了解幼兒的掌握情況。
(2)結束后交流:動物的尾巴互相交換行不行?為什么?
教師:小朋友說的都非常好,每個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處,有的尾巴能使自己平衡,比如松鼠;有的尾巴能掌握前進的方向,比如魚;有的尾巴能驅趕蚊蟲,比如牛等等。尾巴對每種動物的生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教師以問答歌《小朋友想一想》,總結幼兒所探索到的動物尾巴的妙用。
教師:小朋友,想一想,誰的尾巴象扇子?
小朋友,想一想,誰的尾巴象把傘?
小朋友,想一想,誰的尾巴象鉤子?
小朋友,想一想,誰的尾巴象板凳?
……
3、觀看錄像,了解更多動物尾巴的妙用。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其他動物的資料,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
。1)教師播放錄像,幼兒安靜觀看。
。2)請幼兒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提問:“你喜歡誰的尾巴?”“它的尾巴有什么用?”
延伸活動
幼兒以繪畫“我最喜歡的動物尾巴”的形式記錄自己參觀后的收獲,并將自己的作品布置到圖片展區(qū),自由交流欣賞。
在區(qū)域活動中增添“動物找尾巴”的材料,讓幼兒把動物和它的尾巴進行匹配,鞏固對動物尾巴的認識。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
2.了解蠟燭燃燒的原理以及空氣助燃的特性
3.探索做科學小實驗的方法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大小相同和不同的廣口瓶,大小、粗細相同和不同的蠟燭,火柴,記錄表,彩筆。
活動重點
了解蠟燭燃燒的原理以及空氣助燃的特性。
活動難點
探索做科學小實驗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孩子們準備了一個有趣的謎語,聽好了。
心細如線,胸懷大志,燃盡自己,照亮別人。(打一日常用品)
小結:孩子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出來了,謎底就是蠟燭。
師:蠟燭是做什么用的?摸上去是什么樣的感覺?有什么用途呢?
小結:蠟燭是來照明用的,摸上去滑溜溜的,硬邦邦的。蠟燭點燃后可以幫我們照明。
二、教師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蠟燭的變化
師:孩子們,老師點燃這根蠟燭它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請你仔細觀察,看看蠟燭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小結:蠟燭中間的細線點燃后,蠟燭中心出現(xiàn)了像水一樣流動的液體,而且還緩緩地順著蠟燭一側流了下來,凝固在蠟燭側面。
三、實驗一:讓幼兒初步感受空氣對燃燒的作用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老師要就請你們來做實驗了,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大小相同和不同的廣口瓶,大小、粗細相同和不同的蠟燭、火柴、記錄表、彩筆,下面就請孩子們按照老師的要求,我們一起去探索蠟燭的變化。
2.教師介紹實驗一的操作步驟與方法:
實驗一:點燃蠟燭,讓幼兒探究燃燒的蠟燭被罩上廣口瓶后,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師:在實驗之前我想先請孩子聽清楚操作要求,每兩個人一份操作材料,不要講話,安安靜靜地動腦認真操作,當聽到老師結束活動的口令后,要及時放下材料,然后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你的`實驗結果。說一說燃燒的蠟燭被罩上廣口瓶后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好,現(xiàn)在就請孩子們把小板凳輕輕地面向小桌子,開始操作吧。
3.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4.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小結:在燃燒的蠟燭上罩上廣口瓶,蠟燭過一會就會熄滅。這是因為燃燒的蠟燭把瓶子里的氧氣都用完了,這說明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
四、實驗二:讓幼兒通過實驗進一步感受空氣的量對燃燒時間長短的影響
1.實驗二:點燃兩根相同的蠟燭,然后分別罩上大小不同的廣口瓶,讓幼兒猜想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提出要求。請幼兒分組做實驗,驗證猜想。(教師巡回指導)
3.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小瓶中的蠟燭先滅了,這是因為大瓶子里面的空氣較多,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較長;而小瓶子里面的空氣少,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短。
五、實驗三:讓幼兒通過實驗探究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的粗細、長短以及廣口瓶大小的關系
1.實驗三:點燃兩根粗細、長短不一樣的蠟燭,然后分別罩上兩個相同大小的廣口瓶,讓幼兒猜想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提出要求。請幼兒分組做實驗,驗證猜想。(教師巡回指導)
3.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小結:粗而長的蠟燭燃燒用掉的空氣多,用得快,先滅掉了。
六、出示火災圖片,教育幼兒注意安全不能亂玩火
師: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不能隨意玩火和蠟燭,注意保護自己的生命和家庭財產(chǎn)的安全。
活動延伸
把操作材料投放在科學區(qū),引發(fā)幼兒思考與繼續(xù)探究的愿望。如果點燃兩根粗細、長短不一樣的蠟燭,分別罩上兩個不同大小的廣口瓶,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幼兒認識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即有物體、光的照射,并且物體擋住光。
2.豐富詞匯:照射。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
教學準備:
玩具動物一只、幻燈機一臺、 “手影”輔助道具若干。
教學過程:
1、猜謎語: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陽光下面跟著你,就是從來不開口。
2、教師出示玩具動物,請小朋友想想怎樣讓小動物出現(xiàn)影子。
3、教師:剛才小朋友想了許多辦法,你們說為什么用這些方法能出現(xiàn)影子?
4、教師利用幻燈機做若干實驗,說明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a 打開幻燈,讓光線照射在墻上。問:現(xiàn)在墻上為什么沒有影子? (因為沒有物體)
b 出現(xiàn)小動物,不開幻燈,問:為什么沒有影子? (因為沒有光的照射)
c 打開幻燈,把小動物放在幻燈機后面,問“為什么沒有影子”? (因為物體沒有擋住光線)
d 打開幻燈,把小動物放在幻燈機前,問“為什么出現(xiàn)影子了”?
通過實驗,使幼兒歸納出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物體,光的照射,物體必須擋住光。
e 請幼兒談談在什么地方見過影子?影子有哪些用途?
教師鼓勵幼兒充分地想象,并進行啟發(fā),如:小朋友可以利用影子玩、“踩影子”游戲,還可以做手影等。
f 教師做“兔子”、“孔雀”、“螃蟹”,讓幼兒猜是什么小動物。
g 幼兒兩人一組用手影創(chuàng)編故事,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刍顒幽繕耍
1、幼兒能有興趣地進行推斷并參與科學實驗。
2、感知冰加熱變成水,繼續(xù)加熱變成蒸汽,而蒸汽遇冷變成水,繼續(xù)降溫變成冰的過程。
。刍顒訙蕚洌
(1)幼兒學習用書《玻璃哪兒去了》。
。2)故事錄音《玻璃哪兒去了》。
。3)冰塊、燒杯、鐵架臺、石棉網(wǎng)、玻璃片、酒精燈(依分組數(shù)確定,保證每組一套)。
。刍顒舆^程]
一、開始部分: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ń處煷黝^飾出場)
師:“小朋友們,小兔奇奇,昨天我遇到一件怪事,想也想不明白,想請聰明的你們幫我解決一下,行嗎? ”
師:“那咱們就一起來聽聽小兔奇七=奇到底遇到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幼兒學習用書“玻璃哪里去了”),并放故事錄音,一起邊看邊聽故事。
2、討論:
。1)請幼兒發(fā)表意見,幫奇奇找玻璃。通過關鍵詞“小河里”(只有河面結冰小兔才能走到河里)、“添了幾根柴火”、“一攤水”等引導幼兒猜出那是冰快,而非玻璃。后來屋子里溫度升高逐漸化為水,變?yōu)樗魵庹舭l(fā)了。
。2)將小朋友們的答案告訴奇奇。
教師:“小兔子,知道了吧?那是冰塊,不是玻璃。”(裝與小兔子對話)“你說什么?噢!原來這樣呀!薄靶∨笥褌儯⊥米诱f小朋友們只是嘴說,誰能證明給它看?”
。ㄓ變河懻撚惺裁茨茏C明的辦法)
3、分組實驗:
。1)做實驗。師“今天,咱們就來做個實驗,讓奇奇心服口服。”
出示實驗器材:冰塊、酒精燈、石棉網(wǎng)、鐵架臺、燒杯、玻璃片,并做一一介紹。
。2)觀察冰塊,看看(透明的),摸摸(滑滑的,涼涼的),敲敲(硬硬的),與玻璃有很多相同之處,所以奇奇誤當作玻璃。
。3)分組實驗,觀察冰塊在加熱時的變化:部分融化、完全融化、有汽冒出。反之,汽遇玻冷璃片有水滴落下變成了水、結合水放入冰箱會結冰。感知水的由于溫度的變化而產(chǎn)生的三態(tài)變化。
(4)請幼兒自己將這個結果告訴小兔子。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幫奇奇找到了玻璃的去處,也認識了水的奇妙變化。其實,在我們美麗的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奇妙的事物,這就需要每個小朋友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讓我們都有明亮的眼睛好嗎?”
溫馨提示:
1、在做實驗時要注意安全,可分組進行實驗。
2、本次活動還可以延伸到區(qū)域活動中進行,可讓幼兒學講故事,也可讓幼兒在科學區(qū)做小實驗。
附故事:
寒冷的冬天來了,小兔奇奇在它的蘑菇房子里安靜地坐著,開門一看,呀,下雪了!好漂亮的小雪花!奇奇興奮地接著小雪花,與它玩耍?蓻]一會兒,“阿嚏!”好冷呀,把奇奇都凍感冒了,于是,奇奇趕緊把門關上?墒,關上門以后,就看不到美麗的雪景,這可怎么辦呀?想呀想,想呀想,奇奇終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在墻上開一扇小窗,再裝上透明的玻璃就能看到雪花啦。
想到這兒,奇奇便拿出工具來開窗戶,不一會兒,一扇漂亮的.小窗就做好了。正在欣賞這扇小窗,一陣冷風吹來,又是好幾個噴嚏。“不行,得趕緊找玻璃!逼嫫姹愠鲩T找玻璃。
走呀走,走呀走,終于在小河里發(fā)現(xiàn)了一塊“玻璃”,量一量, 比一比,奇奇樂了,原來,和窗戶的大小正好合適,奇奇便抱著 “玻璃”回家去了。
安好玻璃后,奇奇也有些累了,它往爐子里放了幾根柴火,便躺在床上睡著了。“阿嚏”睡夢中的奇奇被凍醒了,它趕緊又往爐子里添幾根柴火。咦?奇怪,怎么還有些冷?一看窗戶,玻璃不見了,只有地上的一攤水,過一會兒,地上的水也不見了,這下,奇奇可真糊涂了。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能告訴奇奇它的玻璃哪兒去了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對數(shù)數(shù)的興趣,體驗幫助小豬的快樂。
2、感受5以內(nèi)的數(shù)量,學習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shù)到5。
3、能夠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shù)5以內(nèi)的事物并能說出總數(shù)。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活動重點
感受5以內(nèi)的數(shù)量,學習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shù)到5。
活動難點
能夠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shù)5以內(nèi)的事物并能說出總數(shù)。
活動準備
1、自制教具小拖車一個(4節(jié)車廂);
2、操作卡片:西瓜、菠蘿、桃子、蘋果若干;
3、小貨車操作紙人手一份;
4、小紅花每人一個;
5、環(huán)境創(chuàng)設:5個氣球、紅綠燈、4個小汽車、2位老師、一架鋼琴。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生、家長互相問好。
師:“小朋友,今天爸爸媽媽也來到幼兒園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大家高興嗎?”
幼:“高興!”
師:“那我們先跟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打聲招呼吧!”
2、出示小拖車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帶來了什么?”(幼兒回答)
師:“我們一起數(shù)數(shù)小拖車有幾節(jié)車廂?”(復習4以內(nèi)的點數(shù),點數(shù)過程中要引導準確點數(shù),右手食指從左向右點一個數(shù)一個。)
師:“小朋友知道這輛小車是誰的嗎?”(出示三只小豬圖片)
師:“有幾只小豬,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復習3以內(nèi)點數(shù))
師:“有誰知道小拖車來干什么了么?
(幼兒大膽想象、發(fā)言)
師:現(xiàn)在小朋友認真聽故事,就知道小拖車能干什么了。
二、聽故事,操作探索手口一致點數(shù)5以內(nèi)數(shù)量
1、老師講述故事。
(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綠綠的西瓜”)
師:“豬老大發(fā)現(xiàn)西瓜,小朋友,豬老大一共發(fā)現(xiàn)了幾個西瓜?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引導幼兒一個一個的數(shù),然后說出總數(shù)5。)
師:“可是西瓜太重了,不知該怎么辦了?你們有辦法嗎?”(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發(fā)言)
師:“那我們就幫小豬把西瓜放進車廂里。小朋友看看我們的小貨車有沒有跟西瓜顏色是否一樣的車廂?一節(jié)車廂放一種水果!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一個一個數(shù)出2個西瓜,放在自己的小車廂里吧”(引導幼兒一個一個的數(shù),然后說出總數(shù)5)
2、故事講到“他爬上樹一看,啊!有3個菠蘿”,師:“怎么辦?”
(引導幼兒發(fā)言)
師:“我們一起幫豬老二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菠蘿,再裝菠蘿!(重點引導一個一個手口一致點數(shù)。)
(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看看有沒有跟菠蘿顏色一樣的車廂?”
3、師:“他們又繼續(xù)往前走,豬小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再幫豬小弟數(shù)一數(shù)桃子,好嗎?看看有沒有跟桃子顏色一樣的車廂?現(xiàn)在我們一個一個數(shù)著裝進車廂里!
(引導孩子動手點數(shù)桃子, 再裝進小拖車里。)
4、師:“這時候,三只小豬都走累了,它們坐下來休息一下,突然豬小弟哎呀叫了一聲,低頭一看原來看到幾個蘋果。小朋友我們再幫三只小豬一起數(shù)一數(shù)蘋果吧!
(幼兒動手操作)
5、師:“小朋友們都太能干了,三只小豬在你們的幫助下,撿了滿滿一車水果,他們非常高興,要送給每一位小朋友一個小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
6、師:“在送禮物之前,老師有一個想法,我們再幫小豬把撿來的水果從車上幫他們卸下來好不好?”(復習5以內(nèi)的點數(shù))
7、師:“我們先把西瓜卸下來”(引導幼兒一個一個數(shù)著放回原處,看看水果和盒子的`顏色不要放錯了)其他水果同上。
8、師:“現(xiàn)在看看小豬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9、師:“小花的花瓣有幾瓣?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一會跟爸爸媽媽一起數(shù)一數(shù)你的小花有幾片花瓣?”
10、師:“我們也跟小豬說一聲‘謝謝’。”
三、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跟數(shù)字有關的事物,看一看我們活動室里有沒有數(shù)字是1、2、3、4、5的事物?跟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好嗎?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究幾種線的特性。
2、用前書寫的方式記錄探究的結果。
3、激發(fā)幼兒對手工創(chuàng)作活動的探究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毛線、紅線繩、電線、鐵線、橡皮筋線、毛條線、彈簧、筆若干。
2、神秘箱、字卡、實驗記錄表、有關線的手工圖。
活動過程:
一、師幼一起隨音樂做律動動作進場:《線啊線》。
師:小朋友,你們的歌聲真好聽,現(xiàn)在請你們安靜地、有序地坐到椅子上。
1、以談話的形式開場,吸引幼兒的興趣。
師:在剛才你們的歌曲里嚴老師有聽到很多好玩的東西,你們還記得有什么嗎?(請幼兒回答)師:你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做什么做出來的嗎?(線)
二、師幼一起認識各種各樣的線。
師:今天,嚴老師帶來了幾個神秘的箱子,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不是你們剛才說到的線呢?
1、在每組的桌子上都放有一個神秘箱,分別請各組的幼兒觸摸和形容自己摸到的物品的感覺,由其他組的幼兒進行猜測。
2、教師展示各種各樣的線,總結各組幼兒對線的形容,讓幼兒進一步地感知各種線的特性。
師:這些線我們以前都用得比較少,你們有在別的地方見過嗎?它是用來干什么的?
三、將幼兒分組,每組幼兒都分得自己的操作用具,通過實驗游戲,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這些線的基本特征,并請幼兒記錄實驗的結果。
1、交代幼兒進行實驗游戲的要求和規(guī)則:每組幼兒需要完成兩個任務。任務一:需要幼兒自己獨立完成,并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任務二:以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一個簡單的手工品。
2、幼兒實驗操作時間。
任務一:
、僬页鰰冮L的線:請把各種線按順序排列整齊,從中找出會變長的線。
、谡页鰰䴗y量的線:請幼兒利用各種線測量出畫紙上兩條線的長度,從中找出能最準確測量長度的線。
、壅页瞿茏鰪椈傻木:請幼兒玩一玩彈簧并找出幾種線中哪一種線是可以做成彈簧的。
3、教師歸納總結幼兒的實驗情況:
、傧鹌そ罹會變長,是因為它是用橡膠做的,有很好的彈性。
、诿蘧可以準備的'測量,是因為它最細、最柔軟,可以完全按照紙上的曲線的彎曲度擺放,將它拉直之后就是曲線的長度了。
、垆X線能做彈簧,是因為它的柔韌性最好,既可以彎曲又可以定型,而且還有一定的彈性。
任務二:
1、教師出示用線做出來的成品圖,交代幼兒第二個需要完成的任務。
要求:幼兒利用老師提供的各種線,以組為單位制作一個簡單的手工品。
2、幼兒操作時間。
3、展示幼兒的手工品。
四、活動結束及延伸。
1、組織幼兒整理好各實驗操作用具,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
2、帶領幼兒去尋找更多有趣的線。
師:小朋友,嚴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其實在我們的幼兒園里還藏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線,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尋找更多的線回來,好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一天,我在給小朋友們做“水蒸氣”的試驗,孩子們看到水通過加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玻璃又凝結成小水滴,都很好奇。后來,我問孩子:“我們用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好多孩子都回答“是從天上來的”,孩子們說的沒有錯,但為了讓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用水的來源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讓小班的孩子有一個直觀的'印象,于是,我們就開展了“參觀水廠”的活動。由于孩子們太小,到水廠去有一定的危險性,于是,我們決定邀請個別家長和我們一起參加活動,也讓家長和孩子們一同接受有關水知識的教育。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活動,讓孩子了解生活用水的來源,初步了解水庫的重要性,建立幼兒愛護水資源的意識。
2、提醒幼兒和家長在生活中注意節(jié)約用水,自覺參加到節(jié)水行動中去。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與水廠的領導取得聯(lián)系,取得工作人員配合。
2、與家委會的家長商量,討論活動的內(nèi)容,形式及注意事項。
3,向家長說明活動的目的和具體時間,鼓勵家長帶孩子參加。
4、對孩子進行參觀前的安全、禮儀方面的教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向家長說明車輛的安排和活動中的注意事項。
1、大家乘車到閔行水廠
2、 觀看水廠的簡介,并請水庫的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參觀時要注意的問題
二、參觀水庫的全貌后討論:
水庫有什么作用? 水庫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人們可以在水庫里游泳嗎?為什么?
三、 參觀水廠。
1、 水廠的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參觀時的注意事項和要求。
2、大家參觀水的處理過程
制水流程:
黃浦江——泵房——沉淀池——濾池——清水池——吸水井——泵房——千家萬戶
首先看到的是從黃浦江抽上來的臟水,到沉淀池沉淀垃圾,接著流到過濾池,工作人員操作過濾網(wǎng),請大家觀看水從沙網(wǎng)過濾后變得清亮的過程……。 最后,大家拿水庫的水和水廠的水做比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加工的水變得干凈了很多。
3、 討論:
水廠的水是怎么變得清亮的? 如果沒有水,我們會怎么樣?你有什么節(jié)約用水的好方法?
4、延伸活動 :
請小朋友把今天看到的水庫和水廠畫下來,讓爸爸和媽媽幫你們把你們的感受說出來,作為我們的“環(huán)保日記”。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夏日里滿樹鮮艷絢麗的合歡花,以及滿地的落英繽紛,總是吸引著孩子們欣喜、探究的眼球;谒麄儽憩F(xiàn)出的對合歡花的濃厚興趣,我決定安排一堂綜合認識合歡的活動課。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合歡的花、樹、皮。
2.簡單了解其各部分的功用。
3.培養(yǎng)鍛煉幼兒的動腦動手及想象思維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查資料,搜圖片,制作幻燈片。
2.紙筆、顏料、膠水。
3.合歡的花、葉若干(分別放在小筐里)。
【活動方法】
觀察法、講解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操作法等。
【活動過程】
先放幻燈給孩子們看,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活動興趣和探究欲望;然后組織全體聚到合歡樹下,從觀察入手,一步步來引導他們認識合歡樹,了解合歡樹。
1.提問幼兒合歡樹的名稱,簡單了解它的別名:夜合樹、馬纓花、絨花樹、扁擔樹、芙蓉樹。
2.對照實物,觀察、講述、認識。
樹干:樹干的顏色一般是淺灰褐色。
樹皮:樹皮輕度縱裂。
樹枝:枝粗而疏生,幼枝帶棱角。
葉子的`顏色:綠色;
葉子的特性:葉奇,日落而合,日出而開,給人以友好之象征;
葉子的生長方式:葉為偶數(shù)兩面羽狀復葉,互生。
花的形狀、顏色:花美,形似絨球,花絲上部為紅色或粉紅色絲狀,簇結成球。
花的氣味:清香襲人(讓孩子們親自聞一聞,說一說。)
果實:果實為莢果,成熟期在十月。(留下懸念:小朋友可要留心觀察啊,看它什么時候結莢。)
(對于知識點比較難的地方只讓幼兒簡單了解。)
3.簡述其價值。
合歡樹姿態(tài)美觀,花葉清奇,綠蔭如傘,氣味芳香,可供觀賞;
木材堅實,紋理通直,結構細密,經(jīng)久耐用,可供制家具、農(nóng)具、建筑、造船之用;
合歡樹陰陽有別,被稱為敏感性植物,被列為地震觀測的首選樹種;
合歡皮、合歡花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4.撿落花。
老師和孩子們一塊撿拾落在地上的合歡花,一邊撿一邊數(shù)數(shù)。
5.粘貼、添畫。
讓幼兒大膽想象、自由發(fā)揮,利用花、梗和葉片進行粘貼、添畫。
6.展評幼兒作品。
【活動延伸】
繼續(xù)觀察合歡樹,并做簡單記錄。
【活動反思】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是增長知識的手段,動手動腦是探索發(fā)現(xiàn)的途徑。這次活動課,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性極高,不但知道了合歡樹各部分的名稱,而且對其特點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滿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兒對觀察到的不能運用比較合適的語言來表達,還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說多練。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11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1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12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25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25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04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1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31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