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優(yōu)秀【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1、編輯指導思想
低年級美術造型與表現(xiàn),主要是引導學生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xiàn)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這是一節(jié)動手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能力。通過對舊畫報、海報、舊掛歷、蠟光紙進行粘貼、剪刻等方法進行制作。學生剪貼畫時,思維活動貫穿整個取材、撕、擺、組合、粘貼的全過程,如同積木游戲一樣是一種手、腦、眼的綜合訓練。
課本第38頁展示了學生剪貼的各種作品,風格多樣,稚拙有趣,充分表現(xiàn)出小作者熱愛生活的情感。
2、⑴、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
a、顯性內(nèi)容與目標
嘗試使用不同紙材,體驗造型快樂
b、隱性內(nèi)容與目標
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精神,對生活的熱愛
⑵、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在美術游戲中嘗試用不同紙材撕貼一幅《漂亮的建筑》
難點: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紙材賦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3、學習材料
廢舊掛歷紙 廣告紙 蠟光紙 剪刀 固體膠等
二、教學設計
1、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⑴、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建筑
今天學習《漂亮的建筑》,這里的建筑主要是指房子,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見過各種各樣的房子,請你和周圍的小朋友自由交流一下,說說你見過的最漂亮的房子是什么樣的?請幾名同學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說說、畫畫)向大家介紹自己最喜愛的建筑。
⑵、欣賞不同風格的建筑圖片
人類最初的'建筑物是遮風避雨的住所,雖然較其簡陋,但它凝聚了人的勞動與創(chuàng)造,使人感到舒適和安全。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人們在追求實用功能的同時,還要求它的外形和空間更加完美和理想化,由于不斷地追求和創(chuàng)造,使中國的建筑藝術形式多樣,并且具有鮮明的風格。師生共同欣賞建筑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建筑的名稱,回憶在哪兒見過,觀察建筑的形狀、色彩、裝飾特點。
《天壇祈年殿》北京三層圓頂、藍色琉璃瓦、紅色門窗、白色的基座和欄桿
《天安門城樓》北京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紅墻黃瓦、雕梁畫柱高臺基、大屋檐、多圓柱屋頂多樣,等級分明屋脊“仙人”、“走獸”
《黃鶴樓》武漢外觀層層飛檐,金黃色的玻璃屋面古樸富麗主樓凈高51.4米,共5層葫蘆形寶頂,
《高樓大廈》大都市造型簡潔、明快、莊重、錯落有致、布局合理
《鄉(xiāng)村民居》鄉(xiāng)村
《城堡建筑》游樂場等
⑶、欣賞學生作品
剛才我們欣賞了許多漂亮建筑的圖片,小朋友們是如何用撕貼畫的方法表現(xiàn)這些漂亮的建筑,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39頁學生作品:
。、說說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房子的形狀、色彩、裝飾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
。、憑自己的觀察和學習經(jīng)驗,你認為完成作品需要哪些工具材料?(剪刀、固體膠、廢舊掛歷紙、廣告紙、蠟光紙等)
⑷、聽故事《做房子》,學習房子的剪貼方法和步驟,體驗造型
在茂密的樹林里,有一座小屋,里面住著幸福的一家人,他們是爸爸媽媽和兩個兒子。等兒子們稍稍長大一點后,爸爸媽媽就決定讓他們出去獨立生活。有一天,爸爸媽媽叫到面前,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你們已經(jīng)長大了,再也不能依靠爸爸媽媽了,準備獨立生活吧!不過,在獨立生活之前,我希望你們首先要各自為自己建造一座房子。”兄弟倆一聽說要獨立,興奮得一晚上沒睡著,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起來忙著為建房做準備。一個月過去了,哥哥準備好做房子要用和各種材料,就開始建房子啦(教師邊講故事邊用剪貼畫的方法演示做房子的步驟)。第一天,只見他做了一個方形的墻體,第二天,他在墻體的上方蓋上梯形的房頂,到了第三天,他家房子安上漂亮的門窗和煙囪。望著新蓋成的房子,哥哥高興得合不攏嘴……
弟弟雖然也準備好了做房子要用的各種材料,但是他并沒有急著蓋新房,而是先到各地仔細考察了一番,并用手中的筆記下一些漂亮房子的圖案(教師展示房子線描圖例),他神氣地說:“我要建一座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子……”
討論:
你認為故事中的弟弟可能會建一座怎樣的房子?請兩至三名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⑸、作業(yè)要求
請你用撕貼畫的方法將想像中弟弟的房子表現(xiàn)出來
作業(yè)形式:獨立制作或是合作制作學生自由選擇
⑹、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輔導
輔導要點:
A、運用多種紙材撕貼一幅漂亮的建筑
。隆⒐膭顚W生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造(房子可以是見過的,也可以是想像中的)
C、根據(jù)畫面需要,可以適當添加環(huán)境(教師適時在范畫——哥哥的房前屋后添加花草樹木等環(huán)境,使畫面更完美)
、拧ⅱ屏私饨ㄖ嘘P知識,欣賞不同風格的建筑,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審美
、切蕾p學生作品,
⑷講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剪貼房子的方法和步驟;展示圖例,啟發(fā)創(chuàng)作思維,情境設疑,激發(fā)想象
、伞ⅱ拾l(fā)揮想象,自由創(chuàng)造
。、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通過觀察分析大量的圖片(實物圖片、學生作品),對比啟發(fā);情境設疑,聽故事學習剪貼方法步驟,活躍思維,啟發(fā)創(chuàng)造,寓教于樂。
3、學習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⑴、作品提倡立意造型的新穎,就是要抓住一切新意的苗頭,善加激發(fā)。
、、鼓勵用多種紙材進行組織畫面。
、恰⑿〗M合作,分工要明確。
、、教師可適當準備一些紙材,以備學生紙材的不足。
三、教學評價
1、(自我評價)鼓勵學生大膽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自己的畫面和創(chuàng)作體會
2、(互相評價)集中展示學生作品,欣賞、討論誰的作品好,為什么?教師請兩三位學生點評。
3、上了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美術教案 篇2
單元名稱:形狀的游戲
編者的話:找找、剪剪、拼拼、貼貼做張彩紙來畫畫,不涂顏色作品也會很漂亮。
體驗:在拼貼中感受類似色的和諧、對比色的強烈。
欣賞:感受色紙上作品的美感,激發(fā)同學學習的欲望。
活動一:
尋找顏色類似的彩紙拼貼成底紙,在描畫中體驗色彩的和諧美。
活動二:
在用類似色拼貼的底紙上剪貼小塊的互補色紙,感受色彩的和諧與對比。尋找身邊的物品寫生在拼貼的彩紙上,并用淺色的油畫棒裝飾,作品的色彩就更豐富了。
拓展:同學能依據(jù)繪畫的主題運用類似調(diào)和、對比調(diào)和拼貼底紙進行描畫,并添涂色彩豐富畫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拼貼中感知類似調(diào)和與對比調(diào)和,在描畫中掌握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繪方法。
過程與方法:同學在小組協(xié)作中找到色彩相似的紙剪一剪、拼一拼,感受色彩的和諧與對比。嘗試用水筆描畫、寫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中提高同學的協(xié)作意識,感受畫面色彩的整體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類似色和互補色,剪出不同形狀的彩紙拼貼組成和諧的底紙。
難點:能在色紙上,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繪事物,運用線的疏密、添畫粉色增加畫面的色彩。
教材分析:
本課屬造型要素單元的內(nèi)容,同學對色彩的和諧一般不容易感知,但是已經(jīng)了解了三原色,認識了三間色。借助游戲找一找類似的顏色容易激起同學對類似調(diào)和的感受,通過小組協(xié)作完成拼貼以此提高同學的合作意識,降低涂色的難度,提高同學學習的興趣。在和諧的底紙上描畫同學熟悉的內(nèi)容,掌握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畫方法,運用線的疏密豐富畫面的色彩,體驗底紙色彩的和諧美。
同學感知類似調(diào)和后,請同學找一找與類似調(diào)和的底紙相對比的色彩,嘗試剪貼小塊
互補色拼貼在底紙上,體驗色彩對比調(diào)和的美感。啟發(fā)同學尋找自身身邊的物品組成一組靜
物進行寫生,并能用淺色油畫棒裝飾作品豐富畫面的色彩層次。
欣賞導入:
1、 欣賞畫家的作品感知作品整體的色調(diào)。運用多媒體放大作品的局部,發(fā)現(xiàn)作品中的類似色和對比色。
2、 欣賞生活中的物品感知設計中色彩的和諧與對比。例如:超市的廣告、網(wǎng)頁、書包、鉛筆盒等等。
中間環(huán)節(jié)建議:
1、 色彩游戲找一找類似色:同學分成四人一組,每組提供一種色彩相同的底紙和一疊彩色紙,
要求同學找出和底紙相似或類似的色紙,比一比那組同學找到的色彩紙最多,并在討論交流中認識類似色。
2、 合作拼貼:每組選擇四張和底紙類似的色紙,每個同學一張。教師示范隨意的用一條直線分割彩紙,選擇一塊形狀貼在底紙上。自身貼好后可和同組學員交換類似色紙,繼續(xù)分割一次,選擇適合的形狀再貼在底紙上,豐富底紙的色彩。
3、 嘗試描畫:通過多媒體演示,協(xié)助同學回憶先前描畫過的事物,(例如:斑馬、長頸鹿、交通工具、高高的樓房)嘗試用單色水彩筆在有色紙上畫自身熟悉的事物,并學會運用線的'疏密表示畫面的色彩層次,體驗色彩的和諧美。
4、 色彩游戲找對比色:四人一組,復習拼貼一張類似調(diào)和的底紙,紙找一找與底紙色彩相對比的色彩。,比一比那組找到的對比色最多。在討論交流中認識對比色。選擇一組自身喜歡的對比色用直線剪下一小塊拼貼在底紙上,體驗“萬綠叢中一點紅”似的對比調(diào)和。
5、 組織靜物畫一畫:尋找身邊的物品(例如:書包和文具的組合,鞋的組合,瓶花,椅子的組合等等)每組布置一組靜物,可以是單個物體、可以是大小有對比,有前后的兩個物體,依據(jù)同學的自主布置進行寫生練習。先用鉛筆描畫出寫生物體的基本形,再用水筆直接在描畫的基本形上邊觀察邊描繪出物體的細節(jié),掌握由整體到局部的描畫方法。
6、 涂色裝飾:在描畫好的作品上用油畫棒皴畫上白色,增強畫面色彩的層次感。
教學評價建議:
1、 小組展示評價:每組的作業(yè)展示在同一版面內(nèi)構成色彩統(tǒng)一的組畫。欣賞各組的作品在討論交流中感受藍綠調(diào)的寧靜美、紅調(diào)的熱烈跳躍、黃調(diào)的明朗等不同的感受。
2、 對比欣賞:類似調(diào)和和對比調(diào)和的兩組作品擺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欣賞、感受類似色的和諧、對比色的跳躍。
3、 個別展示:開個小型的畫展,同學能品評不同色調(diào)作品的美感,能介紹自身作品的設計意圖。
拓展建議:
同學能依據(jù)自身的創(chuàng)作主題,主觀能動的拼貼有色調(diào)的底紙。能依據(jù)色調(diào)的意境描繪對象,能用有油畫棒皴畫上淺色,豐富畫面的色彩層次。
教學準備建議:
教具:多媒體、瓶花、展板。
學具:彩紙、鉛筆、水筆、油畫棒
背景資料:
色彩調(diào)和: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色彩有序、協(xié)調(diào)地組織在一起,使人的視覺和心里感到滿足的色彩搭配。
類似調(diào)和:包括同一調(diào)和近似調(diào)和兩類,都追求色彩的共性,使色彩關系趨于統(tǒng)一和諧。
對比調(diào)和:在強烈變化的同時,組成和諧統(tǒng)一的色彩。
色彩的面積與調(diào)和:小面積地使用高純度色彩可以使畫面和諧、統(tǒng)一。
色調(diào):對象在特定光源和環(huán)境條件下的畫面色彩相互對比相互影響形成多變統(tǒng)一的關系。
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泥工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分泥、搓長條等泥工技能。
4、培養(yǎng)幼兒從小愛惜糧食的好品質(zhì)。
二、活動重難點:搓面條用力要均勻
三、教學準備:
彩泥,盤子,碗,勺子,灶具,實物面條,音樂
四、活動過程:
1、談話:今天有幾位小娃娃到我們小班來做客(小娃娃坐在一排小凳子上),打招呼:小娃娃好,小朋友們好(小聲),小娃娃聲音小,沒勁,肚子餓了,那我們請他們吃什么呢?老師問問小娃娃,哦……,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放U盤,出示一碗香噴噴的面條,那我們今天就來當大廚師做面條給小客人吃吧。
。1)面條是什么做成的呢?(出示實物面粉)
放圖片:廚師揉面團——一個個面團——各種各樣的面
。2)面條的形狀?(細細的`、長長的)
師:看看這個是老師做的面條(原味白面條),你知道它是怎么做出來的么?
2、老師示范做面條的方法。
教師示范搓面條:
首先用把彩泥分成很多小團,然后用手掌將每個小團揉成小團圓,接著上下搓、前后來回的搓成細長條,用力要均勻,可不能讓面條斷額,面條的粗細要勻稱。
搓成各種品種:紅蘿卜面條、菠菜面條、蛋黃面條等。
附兒歌:小面團,手里拿,兩只小手揉揉它,上下輕輕搓,前后用力使勁搓,變成面條樂哈哈。
3、讓幼兒分成四組(橘紅色的紅蘿卜面條、白色的原味面條、綠色的蔬菜面條、黃色的雞蛋面條)自己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泡p音樂。
師:小朋友們趕緊一起來做面條吧,小娃娃們餓得等不及了。
4、煮面條
師:小朋友們,把我們搓好的面條煮一煮吧
5、一起請娃娃來吃面條吧。(喂面條)
師:小朋友在喂小娃娃吃面條的時候,地上掉了一些面條,地上掉這么多面條可不好哦,平時小朋友進餐時也不要掉飯粒,做面條的面粉和米飯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不能浪費哦。我們從小就要做個珍惜糧食的好寶寶。
五、活動延伸:
啟發(fā)幼兒想想,除了又細又長的面條,還能做出什么樣的面條?鼓勵幼兒自己做出來,如:寬寬的面條、彎彎曲曲的方便面、漂亮的蝴蝶面等等。
美術教案 篇4
六年制小學美術第一冊《蝸!方贪 概要:讓幼兒了解蝸牛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活動特征。教材說明:本課教材中的蝸牛主要是用螺旋線畫出不同動態(tài)的蝸牛,并添畫環(huán)境。教學目的:1.掌握蝸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確地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蝸牛。2.通過畫蝸牛,學生能掌握畫圓形動物的方法。3.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和善于想象的能力。教學重點:認識圓形并用基本形畫蝸牛。教學難點:畫出蝸牛的不同動態(tài)。教具準備:1.老師準備:彩色粉筆、蝸牛動態(tài)變化分析圖一幅、蝸牛在潮濕的草地上活動畫一幅。2.學生準備:塑料水彩筆、美術課本、圖畫紙。教學方法:講述法、演示法、練習法。教學過程:1.導語: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學們都見到過蝸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著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動的姿態(tài),真惹人喜愛。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愛的樣子畫下來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畫蝸牛。
2.板書課題:蝸牛3.新授:(1)講解怎樣畫蝸牛。演示畫法(邊演示邊講解)。畫法步驟(用彩色粉筆畫):請同學們練習兩遍畫法。(2)講解怎樣畫各種姿態(tài)的蝸牛。師:蝸牛喜歡在潮濕的地方活動。它們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頭的,有低頭的等各種不同的姿態(tài)。這些神態(tài)各異的蝸牛,我們該如何去畫呢?(出示蝸牛動態(tài)變化分析圖一幅)抬頭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頭的(教師設問,各種姿態(tài)的蝸牛哪里在變動?)(3)教師總結蝸牛動態(tài)畫法規(guī)律。強調(diào):蝸牛不同動態(tài)的畫法主要是肉體的變化,圓殼不動,因此畫蝸牛先畫圓殼,再根據(jù)蝸牛的不同動態(tài)畫出肉體及觸角。
美術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能夠了解兩位大師的生平及代表作特色。
2、能賞析比較傳統(tǒng)油畫與現(xiàn)代油畫的異同。
3、能積極探索時代與文化背景對藝術作品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及兩位大師創(chuàng)新的軌跡。學習重點:達·芬奇和畢加索的藝術生平及其代表作特色。
學習難點:如何讀懂畢加索的藝術作品。
教學環(huán)節(jié):師:收集兩位大師的代表作品掛圖、作品資料和視頻資料等。
生:課前布置作業(yè),分組收集兩位大師的不同資料。1、提問導入:達·芬奇和畢加索的圖片導入。
提問:你認識這兩位美術家嗎?他們的藝術特征有何不同,我們應該向他們學些什么呢?
2、板書課題:達·芬奇畢加索。1、欣賞感受:達·芬奇和畢加索代表作品欣賞。
2、重點分析:達·芬奇作品《蒙娜麗莎》與畢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圖片對比。提供簡明的表格讓學生填寫比較報告。
想一想:為什么同樣是女人像,表現(xiàn)出來的完全不一樣?你更喜歡哪種表現(xiàn)風格?為什么?
3、欣賞分析:通過宗教故事引導學生從構圖、色彩、內(nèi)容、人物表格等角度分析討論《最后的晚餐》。
4、創(chuàng)設情境:視頻播放:“二戰(zhàn)”視頻片斷。畢加索作品《格爾尼卡》欣賞,以《悲愴奏鳴曲》為背景音樂,并加入馬嘶叫的聲音、母親呼喊女兒的聲音等。
5、我們向達·芬奇、畢加索學到了什么?展示:分小組展示自己最喜愛的一幅大師作品。
評價:評選出本節(jié)課的最佳評論者,看誰描述得最清楚、最準確、最精彩。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選取本單元介紹的兩件美術作品作為欣賞內(nèi)容,撰寫一份簡明的欣賞比較報告,比較項目可任選一兩個,如構圖、構思、題材、人物形象、表現(xiàn)手法等,看看有什么特點,
有何異同。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工具,能在交通路口場景圖中將交通標志、人物、車輛以及道路的關系表現(xiàn)清楚。
2、在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有意觀察、記憶表現(xiàn)能力。
3、表現(xiàn)出關心社會的情感,增強社會體驗,獲得交通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1、交通標志的識記與掌握。
2、回憶并畫出小朋友放學回家時過交叉路口的情形,加深學生對交通知識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對人物以及場面的協(xié)調(diào)構圖的能力。
3、在游戲中體會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guī)則。
教學難點:
人物與環(huán)境的主次表現(xiàn)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識交通標志
1.放錄像
大街上多熱鬧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為什么大家都這么井然有序的呢?難道車不怕碰了人,人不怕碰車?快看,這是什么?請一個同學說一說。
2.剛才我們看到了許多的交通標志,都是老師在大街上拍下來的,你在平時的生活中還看到了與老師看到的不一樣的交通標志嗎?你能猜出它所表達的意思嗎?
3.你能試著將你所看到的交通標志畫下來嗎?
二、學生嘗試作業(yè)
1.將已經(jīng)畫好的標志貼在黑板上
2.老師再將表示同樣意思的交通標志貼在學生作業(yè)的旁邊,讓學生對比觀看,找出記憶中記得不完整的地方
3.小結:同學們剛才說了很多的交通標志,說明小朋友平時對生活觀察仔細,很好!交通標志像一個無聲的警察,默默的指揮著交通,讓人和車都有序的行走和行駛,在沒有交通警察的狀況下,能自動的'維護城市的交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標志設計簡單、易識別,顏色也有特殊的規(guī)定,如:紅色代表禁止,藍色代表說明,黃色代表警告。剛才小朋友已經(jīng)有所了解,一定要記牢,好嗎?
一、觀賞錄像帶
1.錄像帶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還有其他的人和物體嗎?
2.你能上臺來表演一下嗎?請幾位小朋友演過馬路的人,請一位小朋友演警察。
3.小結:同學們演得真不錯,紅燈一亮,不慌不忙排好隊過馬路,警察叔叔在一旁忙著指揮交通呢!還有的小朋友三個一群,兩個一起手拉手過馬路,他們表現(xiàn)得真棒,你們平時就是這樣過馬路的嗎?如果是那就是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孩子。
二、講解構圖以及畫面內(nèi)容
1.畫面人物的畫法。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畫一個背著書包走路的人。
2.老師在這個人物的基礎上再添畫出有遮擋關系的人物,也可以在這個人物的前、后添畫其他人物。
3.畫完人以后再畫出馬路上的車和建筑物。
4.最重要的交通標志也要畫,畫在哪里呢?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老師不說,等會兒在你的畫面中找答案。
美術教案 篇7
出自: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美術試用課本《教學參考用書》(上冊)
用線條表現(xiàn)物體的結構 初一美術(第六、七、周)
課時:2 課時教學目的:通過用線條表現(xiàn)物體的結構,進一步學習以線造型的作畫方法 ,加強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培養(yǎng)形體結構的觀察能力。作業(yè)要求:用線條正確表現(xiàn)物體的結構。教學重點:1、 觀察、分析、概括物體的形體2、 用線條正確地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結構。 教學難點:如何用線條來正確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結構。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組織教學: (1分鐘)按中學美術常規(guī)進行。
二、引入新課: (2分鐘)總結上一節(jié)課--用線生動地描繪物象,并展示優(yōu)秀學生作品。
三、講授新知識: (15分鐘)1、 分析物體的結構,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1) 體的形成:演示。(2) 體的構成結構 :分析幾何形體的長、寬、高。(3) 如何將復雜的物體用幾何形體加以概括。2、 講解和演示用線條表現(xiàn)物體結構的方法。
四、學生實踐,教師視導: (22分鐘)1、作業(yè)要求:(1) 臨摹課本第二頁學生的作品。(2) 學習作品中用線表現(xiàn)結構的方法和步驟。3、 輔導要點:(1) 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所臨摹作品。(2) 要求學生按方法步驟臨摹。(3) 引導學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關系。
五、課堂小結: (5分鐘)
肯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臨摹掌握了一些表現(xiàn)方法,為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準備。 第二節(jié)
一、組織教學: (1分鐘)
二、引入新課: (2分鐘)上一節(jié)課通過臨摹,學習了用線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結構。這一節(jié)課進行實物寫生。
三、講授新課: (15分鐘)寫生一組靜物,用線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演示寫生的方法和步驟:1、 用輔助線定出物體的大體輪廓,找出對應的中軸線。2、 勾出物體結構的輪廓線,比較各部份比例關系。3、 從形體結構出發(fā),進一步畫出具體形象結構特征。4、 用肯定的線條深入描繪。
四、學生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20分鐘)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精選】09-19
美術教案(精選)08-1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18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06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9-14
美術教案(精選)08-09
(精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8-17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26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