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小班教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沿直線撕,按顏色為天線寶寶進行裝飾。
2.積極參與活動,在情景式的游戲活動中發(fā)展綜合能力,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天線寶寶四個、平衡木一個、墊子一個、塑料圈四個。
2.紅、黃、綠彩紙,圓形、方形、彩紙。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游戲,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ń處煱缪萏炀寶寶出場)師:小朋友們好,我是丁丁,今天媽媽給我做了一件新衣服,漂亮嗎?想不想知道新衣服上花紋是怎么做出來的呀?(撕出來的)
二、老師示范講解
1.出示操作紙,老師:看老師這兒有一張*形狀的紙,紙上有什么呢?(一條線)我們現(xiàn)在就要沿著這條直線撕下來。
念兒歌:伸出食指和拇指,變成小雞尖尖嘴,咬住紙片不放手,沿著直線撕-撕-撕-。
2.再選另外一種形狀的圖形再撕,幼兒跟學兒歌邊學習徒手動作
三、幼兒操作,進行穿新衣游戲。
1.出示三個天線寶寶請小朋友給他們穿衣服。
師:丁丁還有哪些好朋友呀?(依次出示拉拉、迪西、小波)他們也想要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呢,我們一起來幫忙好嗎?
要求:(1)看清是哪個天線寶寶?他是什么顏色的?我們就給它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2)說說去天線寶寶家的不同小路的走法(爬、跳、平衡)
方法:幼兒自愿選擇一種圖形,沿直線撕開并經(jīng)過小路貼到相應的天線寶寶身上。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幼兒順利完成任務。
四、慶祝自己的成功,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師生一起聽天線寶寶音樂自由舞蹈。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聽說游戲的方式學習兒歌。
2.學習兒歌《拉大鋸》,發(fā)準“j、x”的音。
3.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事先與配班教師進行兩人合作的拉大鋸游戲:(第一、二句)手拉手前后晃動身體,(第三句)用手指著對方,(第四句)拍手。
活動重點:
學習朗誦兒歌《拉大鋸》,發(fā)準“j、x”的音。
活動難點:
換詞仿編兒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讓幼兒感知“拉大鋸”的含義。
二、教師表演,引導幼兒整體感知兒歌。
1.兩位老師表演兒歌“拉大鋸”,同時師隨著拉大鋸的'節(jié)奏朗誦三遍兒歌。
2.提問:老師表演得好嗎?誰知道老師玩的是什么游戲?好玩嗎?為什么在姥姥家門前拉大鋸?(引導幼兒說出兒歌的內容)
三、通過自然模仿學習兒歌。
1.鼓勵、引導幼兒與身邊的同伴結伴,邊玩“拉大鋸”游戲邊念兒歌。
2.鼓勵幼兒大膽念兒歌,邊“拉大鋸”邊念。
四、換詞仿編兒歌。
1.引導幼兒將兒歌中的“姥姥”改成自己喜愛的“爺爺、奶奶”等詞,讓幼兒再次在快樂中游戲、念兒歌。
2.可以帶幼兒到戶外的場地上,兩兩結伴邊做游戲邊念兒歌。
附兒歌:
拉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
姥姥家門前唱大戲。
你也去,我也去;
大家一起去看戲。
小班教案 篇3
太陽公公
活動目標:
1.閱讀第12頁圖畫,觀察到太陽公公紅彤彤的臉龐和下方的小字點,能大膽猜測小字點旁邊紅心的含義,
2.在觀察圖畫的過程中喚起天氣變化與冷、暖的感知經(jīng)驗。
3.學習主題字“太陽”,練習使用“暖和”。
活動準備:
1.《啟蒙閱讀》第二冊太陽公公大范例,錄音機,磁帶。
2.圖畫:晴天、下雨、下雪。
3.太陽牌子,蠟筆,字卡“太陽”。
活動過程:
一、導入,猜一猜。
教師:“天空中有一個圓圓的、亮亮的東西照到人的身上很暖和,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出示太陽牌子)
二、圖畫閱讀。
1.教師:你們知道嗎?有一幅太陽的畫就在我們的書里。”出示幼兒用書第12頁。
2.“老師的大書里也有這一頁”出示大范例。
3.請幼兒觀察圖畫。
。1)指一指太陽在哪里?(出示字卡“太陽”)
。2)紅彤彤的太陽像誰的`臉?我們稱太陽是誰?(太陽公公)
。3)圖畫中還有誰?小字點在做什么?仔細看看她旁邊還有什么?猜猜這幾顆紅心是什么意思?
。4)我們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吧。ǔ鍪咎枺
5.請幼兒完整描述圖畫。
三、游戲:冷和暖。
(一)玩法:感受冷和暖。
1.教師依次出示圖畫:太陽笑瞇瞇的出來了、陰天刮大風,下起雨來了、下雪了。
2.請幼兒說說看了這幅圖有什么感覺?
。ǘ┨柟α
1.教師指著圖畫(晴天、下雨、下雪)問:什么天氣我們感覺很暖和?什么天氣感覺很冷?
2.幼兒指著相應的圖片說:“太陽出來了,我感覺很暖和!保ú慌蛘呃洌┱f的對,出示太陽笑臉以示鼓勵。
四、圈一圈。
1.幼兒人手一本書,請幼兒用蠟筆把“太陽”字寶寶圈起來,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你一共圈了幾個太陽字寶寶。
2.結束。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愛護指甲的重要性。
2、通過相互討論和相互觀察,知道如何愛護指甲。
3、感受親親指甲鉗的溫馨氣氛,樂意使用指甲鉗剪自己的手指甲。
活動準備:
1、一把指甲鉗。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1)教師做手捂肚子,臉上表情痛苦的樣子,問:小朋友猜猜我怎么了?為什么會肚子痛呢?(幼兒自由討論后)小結:因為常常自己咬指甲。
(2)引導幼兒討論了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有指甲嗎?你知道指甲有什么用嗎?
小結:指甲有保護手指和腳趾的作用,有幫助人們做事的作用,還有幫助人們行走的作用,通過指甲還可以看出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等。
2、討論:如何愛護自己的指甲。
(1)教師:大家都知道指甲對我們有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們應該怎么保護自己的指甲呢?
(2)幼兒進行自由討論并得出一些結論,如:指甲長了要及時剪掉,要用指甲鉗剪,手臟了要及時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長長了,我們不剪,這樣做會怎么樣呢?
小結:不及時剪指甲,指甲會斷掉,還會傷害別人;不及時洗手,指甲中會有許多臟東西;經(jīng)常咬指甲會使手指變形,還會將病菌帶入口腔;還會影響手指的生長等等。
3、游戲:親親指甲鉗
(1)出示指甲鉗,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呀?這是用來做什么的呀?
(2)這個指甲鉗最喜歡和誰親一親呢?
(3)教師用指甲鉗剪自己的`指甲,邊剪邊說:親親我的手,親親我的手。
(4)誰也讓指甲鉗親親他的手呢?
延伸活動
教師和阿姨一邊給幼兒剪指甲,一邊用兒歌的語言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附兒歌:
指甲鉗,真漂亮,
親親我,親親你。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故事情節(jié),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故事中的句型:XXXX的,一定很好吃,啊嗚一口吃下去。
3、知道好吃的東西不能貪吃,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小蛇圖片2張;背景圖1張貼在黑板上用布遮好;香蕉、桔子、蘋果、西瓜圖片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知道小蛇怎樣走路;幼兒用書;投影儀;四種已切好的水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蛇,引出主題
1、(出示小蛇)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呀?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小蛇多多,我們跟小蛇多多打個招呼!
2、你們猜小蛇多多是怎么來的?(游來的)
3、小蛇多多今天要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出去玩,高興嗎?那我們一起學小蛇多多游著去。(聽音樂游一圈)老師引導幼兒:看到朋友點點頭……
二、出示大蛇
1、呀,玩了一圈回來,小蛇多多怎么啦?(幼兒說)肚子怎么會大的呢?(幼兒猜測)
2、真的是這樣嗎?請你們用小耳朵聽、用小眼睛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3、(出示背景圖、小蛇)老師講述故事第一段至:啊嗚一口吃下去。小蛇多多游啊游看到了什么?(香蕉)香蕉是什么樣的?(軟軟的)好吃嗎?(好吃)小蛇多多也是這么想的,它想:香蕉軟軟的,一定很好吃,啊嗚一口吃下去。(仔細引導幼兒集體學習這句話、分男女說、個別說)
4、多多的肚子有沒有變大?(沒有)它還吃了什么東西呢?(拿著小蛇往前走)小蛇游啊游啊,又看到了什么?(桔子)桔子什么味道?(酸酸的,請個別和前后幼兒說說)一定很好吃,小蛇是怎么吃的?(學說:啊嗚一口吃下去)
5、小蛇多多還會看見什么水果呢?我們一起跟著小蛇多多去看一看。(老師帶領幼兒聽音樂游到桌子邊,桌子上有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蘋果和西瓜)哇,看到了什么水果?(蘋果和西瓜)恩,我來嘗一嘗(老師示范:蘋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啊嗚一口吃下去)老師貼在肚子上。幼兒一起嘗試邊吃邊說,并貼在肚子上,老師指導,。
6、吃好了游回去嘍。剛才你吃的什么?是怎樣的?(幼兒說說)請吃蘋果的幼兒一起站起來說一說。西瓜同前。
7、(出示大肚子小蛇)看,小蛇多多吃了這么多水果肚子變得好大啊。它游也游不動了,不能回家了,好著急啊。這可怎么辦,小朋友快幫它想想辦法(幼兒猜測)
8、這時候來了一只小螞蟻,它爬呀爬呀,爬到了小蛇的鼻子上,小蛇多多覺得癢癢的,就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阿嚏,咦!一個香蕉噴了出來。小螞蟻有撓啊撓啊,又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留有空白讓孩子學)噴出一個桔子。同樣的方法:蘋果、西瓜。
9、這下小蛇多多舒服多了,它把水果送給了小螞蟻,自己輕松地回家了。小蛇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游不動了,你們覺得好嗎?你們想跟小蛇多多說什么?
三、完整講述故事
1、出示幼兒圖書老師適當退位,引導幼兒一起參與講述故事
四、水果分享小蛇多多現(xiàn)在知道了,有了好吃的不能一個人吃太多,要大家一起分享,為了感謝小朋友,要請我們分享水果呢(出示水果)一起聽音樂出去品嘗。
活動反思:
對于我們班的孩子來說,集體教學形式仍有太多的束縛。從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來說,他們喜歡自由自在地講述,而不是受束縛于教學課堂中的種種要求?紤]到既不能束縛了孩子的思維,又不能使他們流離于教學活動之外。我從以下四方面展開設計:
1.利用操作教具,激發(fā)幼兒傾聽興趣。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故事是孩子們非常愛聽的,也是他們深感興趣的。因而在故事講述形式上就得首先吸引幼兒的目光,只有這樣,才能將故事教學有效開展。孩子們看到具體形象的教具操作,對故事進一步理解。
2.利用猜測形式引出故事。孩子在傾聽故事的`時候,其實也有很多想法產生,也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只是一味的壓抑孩子的想法,那效果將適得其反。利用猜測形式,孩子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猜測,并且想出更多我們成人所想象不到的辦法。
3.利用圖譜,學說短句。在學說短句時,孩子對枯燥的教學方式總會感到乏味。通過形象的表情與手勢,并且利用圖譜,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短句。孩子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能夠很快學說出短句,并且大多孩子能說出"甜甜的"、"酸酸的"等詞。
4.利用游戲創(chuàng)編短句。其實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創(chuàng)編短句有一定的難度。但通過前面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孩子有基本的水果經(jīng)驗,孩子們就能創(chuàng)編出來。于是利用情境,將小蛇多多融入到孩子們中間一起進行游戲?赡苡捎谔鞖庵饾u的轉涼,孩子們水果也吃得較少了,因此對說過種類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造成在創(chuàng)編短句時,有的孩子講的句子還是圍繞在剛才的四種水果中。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故事簡單有趣,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小朋友剛入園禮貌教育必不可少,因此設計了動物間的問好情境,便于加強禮貌教育,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在活動中借助各種游戲,達到并促進小朋友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還讓幼兒體驗小伙伴間互相幫助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看看,想想,猜猜動物們摘蘋果的方法,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體驗小伙伴間互相幫助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鳥、小猴、大象、小老鼠圖片、蘋果若干、故事錄音。
活動重點:
理解不同的動物吃到蘋果的本領。
活動難點:
感受互相幫助和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是誰師:今天崔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好多朋友,想知道他們是誰嗎?一起來猜一猜,看仔細啰。
(老師模仿大象甩長鼻的動作,小猴撓腮爬樹的動作,小鳥飛的動作,請幼兒猜出動物的名字)
二、誰能吃到蘋果師:小動物們今天來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你怎么知道它們是來吃蘋果的?
2、蘋果長的什么樣?
3、它們誰能吃到蘋果?怎樣吃到的`?
。ǜ鶕(jù)幼兒的回答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小動物怎樣用自己的本領吃蘋果)用動作邊模仿邊學說:大象用長鼻子卷了一個蘋果,小猴爬到樹上摘了一個蘋果,小鳥飛到樹上啄了一個蘋果4、小動物們都摘到了蘋果,非常高興,大家一起唱起了蘋果歌(幼兒集體演唱)三、想辦法幫助小老鼠師:一只小老鼠看到了剛才發(fā)生的事,它走過來輕輕的說:"我也想吃蘋果!"可是大家都在吃蘋果沒有聽到它的聲音,寶寶們你們聽見小老鼠說什么了?(幼兒學說小老鼠的話)提問:誰能幫助小老鼠吃到蘋果呢?(幼兒猜想并回答)四、欣賞故事小老鼠吃到蘋果了嗎?是誰幫助了它?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聽錄音)提問:小老鼠吃了蘋果了嗎?是誰幫助它的?大象對小老鼠說什么的?(學說大象的話)怎樣幫助它的?
五、分享小動物們都吃到了蘋果,真開心,聽說我們也很喜歡吃蘋果,它們就用自己的本領把蘋果都摘下來送給我們,一起分享,小動物幫助了我們,大家一起說謝謝(品嘗水果)
小班教案 篇7
大班科學活動:《會吹氣球的瓶子》
――――執(zhí)教教師:周亞
一.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學現(xiàn)象,了解產生氣體多少與材料的用量有關。
2.對科學實驗感興趣,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
二.活動重點:
發(fā)現(xiàn)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學現(xiàn)象。
三.活動難點:
了解產生氣體多少與材料的用量有關。
四.活動準備:
每組一份活動材料,透明杯子,小蘇打,白砂糖,醋,漏斗,課前幼兒學會套氣球。
五.活動過程:
。ㄒ唬.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氣球,激發(fā)探索的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做一個好玩的科學游戲,游戲的名稱是《瓶子吹氣球》,你們看….出示瓶子吹起的氣球,思考:氣球里面的氣體是從哪里來的?瓶子里面裝的是什么?
。ǘ.以趣激學---尋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的氣體。
師:瓶子里裝的不是水,是由兩種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泡泡溶液,這兩種材料是什么?出示材料:幼兒聞一聞,看一看:醋,小蘇打,白砂糖。
出示實驗表格,集體猜想哪兩種材料在一起會產生氣體?(幼兒操作驗證),醋和誰在一起能產生神奇的泡泡溶液?
小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會發(fā)生反應,產生空氣,把氣球吹起來。
。ㄈ.學以致用:
1.嘗試用瓶子吹氣球,更加直觀的感知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了氣體。
師:我們找到了能夠產生氣體的這兩種材料,你打算怎樣用它們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
2.教師講解操作過程(套氣球速度快點,用手捂一捂瓶口)
3.展示結果,分享經(jīng)驗,為什么氣球有的大,有的?幼兒第二次實驗。
總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產生的氣體能吹起氣球,而且兩種材料用的越多,氣球就會吹得越大。
六.活動結束
小朋友你們真了不起,我們把這個神奇的禮物送給中班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吧!拿著瓶子一同走出活動室。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兒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初步感知漢字:月亮、星星。
3、能積極、大膽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月亮和星星》課件。
2、月亮、星星圖片及漢字卡片。
3、星星頭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星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老師邊唱邊出示“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咦!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
“今天星星也來做客了,我們一起和他打個招呼吧!”
幼兒:“星星好!”
“那什么時候能看到星星?”——“晚上”
“星星住在哪里?”
“那晚上天上除了星星還有誰?”——“月亮”
2、觀看課件、初步欣賞詩歌,感知詩歌內容。
老師:“晚上的天空中真漂亮,不僅有彎彎的月亮還有許多許多星星,老師這里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月亮和星星》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聽吧!在聽的時候,想一想,兒歌里都有誰?”
第一遍傾聽后提問:
。1)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都有誰?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月亮”和“星星”。
第二遍傾聽:
“我們再來聽一聽,兒歌中的月亮和星星都分別扮演了誰?”
。1)兒歌中的月亮是誰?幼兒學習詩句:月亮月亮是媽媽。
教師采用等待、留空的方法引導幼兒初步學念詩歌。
(2)星星是誰呢?幼兒學習兒歌:星星星星是娃娃。
。3)月亮的.嘴巴會怎么樣?(笑一笑)
我們一起來學學月亮是怎樣笑一笑的。
。4)星星的眼睛又會怎樣呢?(眨一眨)
誰來學一學星星眨眼睛?
3、學習朗讀兒歌。
(1)“這首兒歌真好聽,我們一起來看著課件跟著念一遍兒歌吧。”
幼兒看課件學習朗讀一遍。
。2) “小朋友念得真好,用好聽的聲音來念這首詩歌。”
4、感知漢字:月亮和星星。
“今天月亮和星星的漢字寶寶也到我們教室里來了,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它們吧!
(1)出示漢字卡片,幼兒認讀二遍。
。2)教師手持卡片,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幼兒邊讀邊拍漢字卡片。
。3)“電腦里也有這兩個漢字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
看課件,認讀漢字。點擊圖片跳出相應的漢字。
5、在音樂活動中結束活動。
“星星看到小朋友們這么聰明,可高興啦,他說要來和我們小朋友跳個舞,你們愿意嗎?”
放音樂《閃爍的星星》,幼兒帶頭飾邊唱邊跳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進行上、中、下的空間方位辨識。
2、讓幼兒理解符號的含義、按照符號的指示對簡單的方位進行對應判斷,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3、進行手口一致的計數(shù)活動,初步理解數(shù)量的對應關系。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種顏色的上衣磁性教具若干;
2、自制表格、
活動過程:
一、情境主題導入:
1、教師以談話形式進入主題。
“小朋友,上一次貝貝兔、美羊羊、嘟嘟牛和胖胖豬帶我們去參觀了哪里啊?”(幼兒)“嗯,那在小動物新村里你們有沒有看到美羊羊開的花店啊?”(幼兒)“今天,仇老師想告訴你們,在小動物的新村里又開了一家新的服裝店。你們想不想去看呀?”(幼兒)
2、出示自制表格
“咦,怎么只有一個柜子呀?衣服都哪去了?”“哦~~原來服裝店的阿姨還沒把衣服好呀!嗯,小朋友,既然我們來了服裝店,就幫幫服裝店的阿姨衣服吧,你們愿意幫忙嗎?”(幼兒)
二、布題,互動
(一):衣服
1、請幼兒觀察衣柜有幾層;
“好,那我們先來看看這衣柜有幾層?(上、中、下三層)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一樣顏色的衣服放到同一層里面!
2、互動(二):選衣服
“哇,小朋友們真能干很快就幫服裝店的阿姨好了衣服,叮~~咦,有小動物來買衣服啦!我們一看是誰來啦!”
、 出示小動物美羊羊、胖胖豬、嘟嘟牛
“哦,原來是美羊羊它們來了呀,它們來選衣服啦!它們想買哪一件呢?
、诔鍪尽啊獭币龑в變簩W會看符號的指示對簡單的空間方位進行對應判斷,并計數(shù)。
“我這有一個法寶(出示“√”)一會它跳到哪,它們就選哪一層的衣服!
A、“美羊羊說要買這一層的衣服,(放在第一層)小朋友快看一看美羊羊買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數(shù)一數(shù)有幾件?服裝店的阿姨說它們買的衣服都要記錄一下,現(xiàn)在我們幫阿姨做一下記錄。(請幼兒上來記錄)
B、“嘟嘟牛說它要選這一層的衣服(教師把“√”放到最下一層)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顏色的?有幾件?請小朋友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記錄。”
三、練習。
“恩,小動物們買完衣服后它們也想去玩具店買一些玩具回去玩,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它們買,你們愿意嗎?”(幼兒)
1、請幼兒觀察書本的圖標,仔細看清楚他們要買的是第幾層的玩具,是什么顏色的,然后記錄下來。
2、幼兒的練習,給予幼兒肯定。
小班教案 篇10
目標:
1、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并學說短句“我躲在xx下面”。
2、體驗游戲給人帶來的快樂。
準備:小貓頭飾每人一個,貓媽媽一個,關于小貓躲起來的圖書一本,布做的'小老鼠一個,手帕疊好的老鼠隨意放在教室內任何地方。
小班語言游戲教案《躲起來》
過程:
一、游戲《貓媽媽睡覺醒不了》
1、老師:看我是誰呀?(貓媽媽)那你們是我的誰呀?貓寶寶,我們一起來玩〈貓媽媽睡覺醒不了〉的游戲。
2、請貓寶寶聽好了,等到最后才能找個地方躲起來,媽媽喊你們,你們一定要到媽媽這里來告訴媽媽,你們躲在哪里了?請貓寶寶說出“我躲在ⅩⅩⅩⅩ”
3、游戲過后請貓寶寶說說,自己躲在哪里了?
4、請貓寶寶來做媽媽進行游戲。然后相互之間說說自己躲到哪里去了?
二、出示圖書《躲起來了》
1、老師:看我這里還有許多寶寶呢?今天我沒有帶貓寶寶來,有幾只貓寶寶?
2、看他們現(xiàn)在在干什么?貓寶寶躲在哪里了?
3、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畫面,相互說說,再請小朋友上來講述給其他小朋友聽。
三、游戲《貓捉老鼠》
1、老師:貓寶寶你們肚子餓了嗎?貓寶寶喜歡吃什么?
2、那我請貓寶寶去找老鼠,看看哪個貓寶寶厲害能找到老鼠,老鼠都躲在哪里去了?
3、請貓寶寶去找,看看哪個貓寶寶最厲害能捉到許多老鼠?
4、媽媽肚子也餓了,我也想去捉老鼠了,來舔飽我的肚子,然后媽媽去找,在一個隱蔽的地方捉到一個大老鼠,讓寶寶看,這老鼠大不大?
5、喲,這么大的老鼠,我捉也捉不住,它又要跑了,然后由老師拖著大老鼠到外面去,寶寶就跟著在后面追老鼠。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03-2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31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小班教案07-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7
小班教案(精選)08-10
[精選]小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