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歡迎大家分享。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
活動目標:
1.了解肚臍的作用,體會生命的傳承與血緣的聯(lián)系。
2.知道正確的保護肚臍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3.加深對媽媽的情感,愿意愛護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胎兒發(fā)育圖和胎兒生長視頻,"高人矮人"的游戲牌,背景音樂,玩具娃娃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看圖揭曉謎底。
教師:一只小眼睛,不會看東西,長在肚子上,衣服藏好它。
二、結合課件,了解正確保護肚臍的'方法。
1.觀看圖一,猜測腹痛的原因。
教師:請你猜一猜他為什么會肚子痛呢?
2.觀看圖二,討論腹痛的起因。
教師:醫(yī)生給他做了檢查,檢查結果很快出來,看看診斷書上都寫了什么呀?
3.觀看圖三,了解肚臍與腹痛的聯(lián)系。
教師:為什么用手摳肚臍、睡覺露肚臍會肚子痛呢?聽聽醫(yī)生是怎么說的。
4.觀看圖四,了解保護肚臍的方法。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肚臍?
5.幼兒討論,掌握其它保護肚臍的方法。
教師:除了不用手摳肚臍、睡覺時用被子蓋好肚臍,你還知道哪些保護肚臍的方法?
三、集體游戲,掌握衣服護臍的方法。
1.集體游戲:高人走矮人走。
2.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解決辦法。
教師: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假如白天小肚臍露在外面吹到了風,我們的肚子也會痛的,那怎么樣在白天也不露肚臍呢?
3.個別幼兒示范,教師指導。
4.幼兒操作,掌握衣服護臍的方法。
四、觀看圖片,簡單了解肚臍的作用。
1.自由講述對肚臍作用的了解。
教師:你知道肚臍在我們的身上有什么用?
2.幼兒自由參觀,教師指導。
3.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情感升華,愛媽媽愛自己。
五、體驗活動,加深寶寶愛媽媽的情感。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餅干的形狀是多種做樣的。
2、幼兒能用搓、團、揉、捏的方法制作餅干。
3、幼兒在手工活動中體驗泥工制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橡皮泥(每人一盒)
2、各種印花工具
3、餅干盒兩個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美工區(qū),在美工區(qū)組織幼兒朗誦兒歌《吃餅干》,引入今天主題。
兒歌:吃餅干
餅干圓圓,圓圓餅干。用手掰開,變成小船。
你吃一半,我吃一半。啊嗚一口,小船真甜。
2、教師創(chuàng)設“為美羊羊做餅干”的情境,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
過幾天就是我們美羊羊的生日了,她呀特別想要一盒美味的餅干,我們一起來動手做一盒好吃美味的餅干送給美羊羊做生日禮物吧!
3、教師啟發(fā)幼兒回憶和思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一想餅干的形狀和花紋有哪些,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1)小朋友們,你們吃過什么餅干嗎?你能說出你吃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嗎?
(2)你想為美羊羊做一些什么樣的餅干呢?
。3)你們覺得美羊羊喜歡吃什么口味的餅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為美羊羊做餅干吧!
4、幼兒用搓、團、揉、捏等方法動手制作餅干,教師巡回指導,給幼兒啟發(fā)和幫助。
5、教師組織幼兒將自己制作的餅干整齊的擺放在餅干盒子里。
四、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按照餅干的形狀和大小,進行分類游戲。
五、資料庫
餅干歌
餅干餅干圓圓,我最喜歡吃餅干。
餅干餅干甜甜,我最自己做餅干。
揉一揉團一團,餅干餅干圓又圓。
搓一搓捏一捏,餅干餅干扁又扁。
餅干餅干真香,輕輕放進熱烤箱。
餅干餅干真甜,啊嗚一口變小船。
六、活動總結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帶領幼兒動手制作真實的餅干,同事家長在家有機會也可以和孩子做餅干,用烤箱進行烘焙,教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品嘗自己親手做的餅干,體驗成就感和幸福感。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3
活動總目標: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和爸爸媽媽、小朋友、老師一起品嘗月餅,欣賞月景,感受集體過節(jié)的快樂。
3、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jié)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jié)的信息,進一步產(chǎn)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4、學習用鍵盤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5、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網(wǎng)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
活動一:節(jié)日的由來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2、知道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在家收集有關中秋節(jié)的資料、圖片。
2、教師收集的有關中秋節(jié)的電子圖片及網(wǎng)絡資料。
活動過程:
1、講述有關中秋節(jié)的傳說。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小結。
2、了解各地過中秋的習俗。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向幼兒介紹各地過中秋的風俗習慣。
活動二:各種各樣的月餅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
2、了解制作月餅的工藝。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家里各式各樣的月餅盒子教師收集有關制作月餅的電子圖片、網(wǎng)絡資料。
活動過程:
1、布置中秋月餅展。
2、了解月餅的制作工藝。
活動三: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歌唱自然。
2、產(chǎn)生對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興趣。
活動準備:月餅制作過程的圖片和歌曲
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制作過程圖片活資料。
2、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引導幼兒欣賞。
3、組織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指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活動四:親子活動歡度中秋節(jié)
活動目標:
1、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和爸爸媽媽一起品嘗月餅,感受集體過節(jié)的快樂。
2、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jié)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jié)的信息,進一步產(chǎn)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3、學習用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4、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網(wǎng)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
活動準備:月餅、水果若干網(wǎng)絡教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家長參與)
教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感謝各位家長的參與。我們今天的活動共有兩塊內容,首先我們邀請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網(wǎng)上查找有關中秋節(jié)的資料,第二個活動是慶;顒印皻g度中秋”。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我們班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是“歡度中秋”,就孩子們收集到信息來看,大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口說的,也有一些有關中秋的圖片,內容不是很豐富。我們覺得網(wǎng)絡是一個資源豐富的信息庫,所以邀請大家陪同我們的孩子一起到網(wǎng)上去看看各個地方是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向親戚朋友發(fā)送電子賀卡以示慶賀。讓我們的孩子感受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的樂趣。家長們可以用幫助孩子們打字、讀資料的方法想孩子們介紹,也可以根據(jù)孩子們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歡度中秋”資料搜索(以下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
小朋友們,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今天的月亮最最圓,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爸爸媽媽今天會幫助我們了解許多有關中秋節(jié)的知識,小朋友想知道中秋節(jié)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都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到網(wǎng)上去查,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向親戚、朋友送上中秋節(jié)的電子賀卡。
三、資料展示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展示家長們搜索到的資料。
四、慶;顒印皻g度中秋”
1、下面我們先一起來唱一首歌《爺爺為我打月餅》。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團團圓圓過中秋,品嘗月餅和水果,欣賞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欣賞活動中活動中請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吧衩氐脑铝。”啟發(fā)幼兒講述節(jié)前、節(jié)后月亮的大小變化。
3、網(wǎng)絡游戲:嫦娥奔月(用左右鍵控制嫦娥的移動去接住樹上掉下來的月餅,每接到10個月餅嫦娥就往上升一階,直到爬上月亮。如果不小心接到炸彈,嫦娥就要掉到地上,重新開始。)射日賞月:傳說中月亮里有一只小兔子,它在干什么呢?森林里的小兔子想模仿月亮里的小兔子,它想的對不對呢?小兔子
活動五:繪畫《歡度中秋》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金山畫王繪畫工具中的鉛筆、油漆桶等表現(xiàn)過中秋節(jié)的活動場景。
2、喜歡電腦繪畫,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活動準備:幼兒園網(wǎng)站、網(wǎng)絡教室
活動過程:
1、回憶過中秋節(jié)的事情。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使用鉛筆工具勾畫輪廓線,使用油漆桶涂色。
3、將幼兒作品保存在幼兒園網(wǎng)站的班級主頁中,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欣賞評價自己的作品。
活動設計意圖:
“一切為了孩子的和諧發(fā)展”是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認為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起來,有利于擴充孩子的知識經(jīng)驗,同時信息技術也能解決許多傳統(tǒng)媒介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如認識微小的物體形狀,了解物體的變化過程等。本活動擬通過各種逼真的電子圖片向幼兒介紹各種有關中秋節(jié)的知識和信息。它通過有趣的網(wǎng)絡游戲鍛煉幼兒的信息技術技能,通過中秋電子賀卡傳輸祝福。在游戲孩子也認識到電腦是我們游戲的伙伴,更是我們學習的伙伴。今天我為孩子們準備的這些多媒體、網(wǎng)絡資源就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數(shù)字化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中秋節(jié)》的活動,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jié)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jié)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例如:在活動時,有小朋友問:“老師,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狀。”
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并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fā)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發(fā)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
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
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嘗
活動內容:
一、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
二、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三、親子游戲
游戲一:手指游戲:《變變變》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戲。
游戲二:韻律游戲《拍手點頭》
玩法: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游戲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后面的主持人可隨機說。
游戲四:擊鼓傳花
玩法:一人在敲鼓,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時,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四、談話品嘗:
1、中秋節(jié)吃什么?
2、分享: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5
活動目標:
1、愿意關注周圍生活,發(fā)現(xiàn)和尋找周圍生活中方的或圓的物品。
2、知道物體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它們各有各的功用。
3、能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并能說出故事的大意。
活動準備:
1、方的和圓的自制機器人各一個。
2、各種圓形、方形的物品若干,方形、圓形胸卡與幼兒數(shù)相等。
3、象棋子、軍棋子,實物投影儀,自制故事圖片,錄音機、故事磁帶、音樂磁帶。
4、幾何圖形若干、白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機器人的出現(xiàn)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出示圓機器人和方機器人,請小朋友為機器人起名字師:今天有兩位機器人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我們一起來歡迎它們。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兩個機器人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請小朋友說出兩個機器人的特征)機器人今天到我們班來,想請小朋友們幫他們倆起個好聽的名字,它們有個要求,起出來的名字要象它們的樣子。(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為機器人起名字)
二、說一說、找一找周圍生活中的方的和圓的物品。
1、說一說周圍生活中方的東西機器人方方說:我的頭是方的、我的身體是方的、我的手臂也是方的,世界上所有的方的東西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小朋友們,你們的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是方的?(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回答)
2、說一說周圍生活中圓的東西聽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方的.東西,機器人圓圓不服氣了,它說它的兄弟姐妹也很多,請小朋友們說給方方聽一聽。誰來告訴方方,我們的周圍哪些東西是圓的?
。ㄓ變焊鶕(jù)生活經(jīng)驗講述)
3、通過“我的朋友在哪里”游戲,在活動室內尋找方的或圓的物體,并將它們歸類方方和圓圓看到小朋友們說出他們的這么多伙伴,心里真高興。它們說呀,今天它們還帶來了許多好朋友到中三班做客呢?墒乾F(xiàn)在它們的朋友不知道躲到哪兒去了,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一找,好嗎?我們來玩一個“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游戲,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胸卡,請小朋友們任意挑選一個掛在自己的脖子里,然后去找一找和你的胸卡相同形狀的東西。(幼兒戴上胸卡做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請小朋友把找到的物品送到貼有相應標記的筐里,第二次進行游戲。
三、講述故事《圓圓和方方》,懂得其中的寓意:圓有圓的優(yōu)點,方有方的長處。
1、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把教室里的東西都收拾干凈了。有一個小朋友叫小明,他特別喜歡下棋,可就是不會收拾總是到處亂扔,這不有幾個棋子被賈老師撿到了,你們想不想看看?在實物投影儀上出示象棋子和軍棋子,提問:誰知道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小明把象棋子圓圓和軍棋子方方胡亂地堆在一起就去睡覺了,方方和圓圓在一起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師就來講一個故事,名字叫《圓圓和方方》。
2、幼兒聽錄音故事《圓圓和方方》,教師運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圖片演示。
3、提問理解故事內容圓圓和方方為什么要吵架?圓圓做了什么夢?有沒有把方方趕走?為什么?方方夢見了什么?有沒有把圓圓趕走?為什么?最后圓圓和方方為什么不吵了?它們是怎么合作的?你還見過哪些東西既有圓的又有方的?
四、活動延伸,分組活動
利用物品或幾何圖形進行操作活動。提問:除了圓形和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形狀?這些形狀組合在一起可以拼搭出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一起來利用這些物體和圖片來玩一個“小小設計師”游戲。
1、各種形狀的圖片,小朋友們來拼一拼。
2、筐子里各種各樣的物品,小朋友可以把它們當成積木來搭一搭。
3、圓形的象棋和方形的軍棋,小朋友們可以來玩一玩。
4、生活中還有許多各種形狀的物品,我們可以用水彩筆在紙上畫一畫。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6
活動目標:
1、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會朗誦詩歌。
2、嘗試用繪畫、語言的形式來創(chuàng)編詩歌的中間部分,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3、體會好朋友之間相親相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教具:表格一份;和詩歌內容相關的圖片一套(小朋友頭像、圈圈、太陽、搖鼓、氣球、蘋果、枕頭等);錄音機、磁帶;紅色和黑色蠟筆個一支。
學具:用詩歌內容設計的表格人手一張,第三段氣球后面的兩個格子為空格(幼兒繪畫創(chuàng)編);繪畫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找朋友》
教師提問:好朋友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心里會怎么樣呢?
二、新授詩歌:
教師:和你的好朋友做在一起,我們來一起做游戲,學本領。
1、游戲:找房子
(1)分發(fā)圖片,提問:圖片上是什么?
。2)出示表格,提出要求:為你手里的圖片找房間。(教師示范第一句:“有個圓圓”,把小朋友的頭像放在第一格。)教師分句朗誦詩歌,幼兒按詩歌內容送圖片到相應的空格內。
。3)教師再次朗誦詩歌,同時整理格子里的圖片。(每個格子留一張圖片就可以了)
2、教師提問:詩歌中有哪些好聽的詞語呢?請你來找一找。(再次欣賞錄音詩歌)
3、為詩歌起名字,找一找什么地方應該高興地念?什么地方要顯得難過一點?(教師用紅色和黑色蠟筆做記號)和幼兒一起連起來有感情地朗誦1――2遍。
4、讓幼兒發(fā)現(xiàn)“?”教師說明它在這里的.實際意義(如果幼兒在前面就發(fā)現(xiàn),教師可讓幼兒知道它的名稱,在這里再作說明):圈圈在圓圓的夢里除了會變搖鼓和氣球,還會變什么圓形的東西呢?(幼兒講述)
5、幼兒比較老師和小朋友的圖片的不同(小朋友的后面有兩個空格),來畫一畫圓形的東西。
三、幼兒操作、講述
1、請1――2位幼兒把畫好的材料拿上來,連著前面的詩歌朗誦一遍。
2、和好朋友相互交流創(chuàng)編好的詩歌,比比誰的詩歌更美。
延伸活動:
圈圈變成了什么?它可以怎么玩呢?請你們再仔細想想,把玩法也編進詩歌里。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7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體會兒歌短小精練、詞匯豐富的特點。
2、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按照兒歌的重復結構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續(xù)編兒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
3、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筋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活動準備
布置“圓圓”的家,里面有各種圓形的物體。兒歌、投影儀、畫紙、彩筆。
三、活動過程
(一)以玩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邀請幼兒到“圓圓”家玩,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活動,體會圓的特點和用途?梢钥从嘘P圓形物體的圖書和圖片,和同伴玩球,玩車輪,玩其他圓形玩具。
(二)集體講述,交流玩法和經(jīng)驗!皥A圓”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怎樣玩的,“圓圓”家里有些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有些什么特點。
(三)欣賞兒歌,談談自己的體會。指導語:“兒歌里說了幾樣圓的東西?他們是什么?圓的車輪怎樣動?兒歌里用了哪些動詞來形容它的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動詞形容車輪的動作!蓖ㄟ^提問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兒歌里新運用的動詞,進一步認識兒歌的結構特點。
(四)學習朗讀兒歌,加深對兒歌的理解與記憶。
(五)續(xù)編兒歌,擴展想像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1、請幼兒把所看、所想到的有關圓形的物體畫出來。指導語:“還有什么物體是圓的,兒歌沒有提到的?我們把它畫下來,編成一首兒歌,看誰想得多,編得好!”
2、請幼兒依據(jù)自己觀察得來的經(jīng)驗和畫好的作品嘗試續(xù)編兒歌的后半段。鼓勵幼兒用形象、生動、貼切的動詞來描述這些圖形的物體,掌握兒歌的.句式特點,要講清楚:圓的什么,它能怎樣動起來。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小物體做仿編的示范。
3、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創(chuàng)編。
鼓勵幼兒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內或“圓圓”的家,根據(jù)自己以往的經(jīng)驗大膽想像,創(chuàng)編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詩句。
(六)結束
讓幼兒把自己續(xù)編的部分大聲地在集體面前朗讀出來,讓每個幼兒都有發(fā)言的機會。老師把幼兒的朗讀錄下來,最后放出來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增強自信心。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教幼兒認識圓柱體和球體,了解圓形物體的用途。
藝術:用圓形的色紙拼貼各種物體,發(fā)揮幼兒的想像力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
語言:進行動詞歸類,看看在這首兒歌里我們用了哪些動詞,還可以怎樣運用。聽故事《圓圓和方方》,了解圓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驕傲、居功是不可取的。
健康:開展“我和圓圓做朋友”的主題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各種圓形的體育器械創(chuàng)造各種玩法。
五、生活中滲透
在乎時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和區(qū)分圓形、球體、圓柱體、半圓形、橢圓形,并學習歸類,增長知識,積累經(jīng)驗。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在室內墻面提供各種圓形紙片,供幼兒拼貼圖畫和續(xù)編兒歌。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觀察周圍的事物,繼續(xù)創(chuàng)編兒歌。
八、活動評價。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8
教材分析:
兒歌《圓圓圓》中講述到的東西:皮球、鈴鼓、桔子等都是孩子們經(jīng)?吹降,對此經(jīng)驗非常的豐富,因此在熟悉兒歌時,我不是機械的讓孩子看著圖片去學,而是先將這些物品一起出示,讓孩子自由的進行講述,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在潛移默化中熟悉這些物品,進而熟悉這首兒歌;此外,圓形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將給予孩子創(chuàng)編和聯(lián)想的空間,讓孩子編一編屬于自己的兒歌《圓圓圓》。
活動目標:
1、 在看看、說說中熟悉兒歌內容。
2、 能根據(jù)原有兒歌格式替換兒歌中圓形物體的形象,仿編出新的兒歌。
3.感知圓形物體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活動重點:
熟悉兒歌內容。
活動難點:
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 根據(jù)兒歌內容制作的PPT《圓圓圓》。
2、 圖譜《圓圓圓》。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皮球、鈴鼓、掛鐘、盤子和桔子,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圖片,你們認真它們嗎?(幼兒看看說說。)
2、 教師幫助幼兒學習用普通話說說它們的名字如:皮球、鈴鼓、掛鐘、盤子桔子。
3、 教師:這些東西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鼓勵幼兒仔細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都是圓形的`。)
4、 小結過渡:真有趣呀,這些東西都是圓形的,今天老師還要給你們念一首兒歌,它的的名字就叫《圓圓圓》。(引起幼兒傾聽兒歌《圓圓圓》的興趣。)
二、組織幼兒熟悉兒歌。
(一)教師朗誦兒歌一遍。
1、 教師:你聽到老師說了什么呀?(鼓勵幼兒結合自己聽到的進行反饋。)
2、 教師進行相應的總結。
。1)如:幼兒說到:皮球。 教師:還說了皮球什么?再想想?
小結:皮球圓圓。(并出示相應的圖片,帶領幼兒一起說一說。)
(2)其他的引導方式同上。
。3)若幼兒不能將所有內容都反饋出來,教師可以朗誦第二遍。
(二)教師朗誦兒歌第二遍。
1、 教師:剛才我們聽到了XX和XX,現(xiàn)在還聽到了什么呀?(鼓勵幼兒繼續(xù)結合自己聽到的進行反饋。)
2、 教師進行相應的總結。
重點:引導幼兒說說好最后一句“看看桔子,還是圓圓圓!
。ㄈ┙M織幼兒完整朗誦兒歌內容。
1、 第一遍:
教師:我們一起來念念這首有趣的兒歌吧!(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
2、 第二遍:
教師:這一次老師不念了,寶寶自己念好嗎?(教師播放PPT,引導幼兒自己看著圖片進行朗誦,不會的地方教師給予及時的幫助。)
3、 第三遍:
教師:寶寶們剛才有幾句你們不會,老師幫助了你們,這一次自己念好嗎?(教師出示完整的圖片:引導幼兒自己看著圖片響亮的念。)
三、組織幼兒仿編兒歌。
1、 教師除了剛才這些東西是圓圓的,你們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呀?(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述如:蘋果、太陽、月亮、輪胎、方向盤、西瓜等等。)
2、 教師將幼兒說的東西用簡筆畫的方式畫出來。
3、 出示大圖譜:
(1)教師:看,這是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我們把自己想到的圓的東西放到這張圖里,就可以變成自己的兒歌《圓圓圓》了。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意愿,將圖片分別放入圖譜內,然后組織幼兒一起念念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延伸活動。
1、 組織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兒歌《圓圓圓》。
2、 組織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方方方》
活動反思:
整首兒歌的內容較簡單,易于幼兒理解學習,但是在在學習兒歌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受兒歌題目《圓圓圓》的影響,在學習時,總是把“皮球圓圓,鈴鼓圓圓……”說成 “皮球圓圓圓,鈴鼓圓圓圓……”這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非常正常了,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他們念錯了,而是通過示范朗誦、打拍子、延長聲音等方式進行引導,雖然一開始孩子還是出現(xiàn)錯誤,但是經(jīng)過我一次次的引導,慢慢的出現(xiàn)錯誤的孩子少了,到最后集體練念時絕大部分孩子都能夠念正確了。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兒歌,念兒歌時吐字清晰。
2、感知圓形物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活動重點:
能用完整的話回答問題。
活動準備:
1、常見圓形物體的簡筆畫若干。
2、《圓圓圓》兒歌的符號圖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 師:“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一位客人,讓我們看看是誰吧?”
2、 出示圖片
師:“原來是圓圓國王來做客了,我們跟圓圓國王打個招呼吧!”
幼:“圓圓國王你好!
師:“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要聽仔細啊。”
二、老師完整念兒歌《圓圓圓》
1、 師:“剛才圓圓國王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好聽的一首兒歌,讓我們謝謝圓圓國王。”
幼:“謝謝圓圓國王。”
三、幼兒回憶兒歌內容。
1、出示圓的圖標,這是什么?(圓)
2、師:“剛才圓圓國王給我們帶來的兒歌名字叫什么呢?”(圓圓圓)
2、師:“那首兒歌里有哪些圓圓的物品呢?”
3、幼兒回憶兒歌內容,教師根據(jù)幼兒回憶的內容,出示相應的物品。
四、朗誦兒歌。
1、 教師根據(jù)《圓圓圓》兒歌的符號圖譜,讓幼兒邊看圖邊朗誦。
2、 請幼兒個別朗誦、分組朗誦。
五、感知圓形物體
師:“圓圓國王還給我們小朋友準備好許多禮物!庇變赫f自己的禮物是圓圓的什么,請個別幼兒在回答。
六、結束活動
師:“今天和圓圓國王玩游戲學本領開心嗎?我們一起跳個舞吧!”
一起唱《拉個圓圈走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先出示圓圓國王的.頭,調動孩子興趣,然后以國王的口吻教孩子學習兒歌。再出示兒歌的圖譜,看上去簡潔明了,聽老師說完幾遍后,有的孩子就能自己看圖譜初步說出兒歌。最后用圓圓國王送禮物的形式,讓孩子了解更多我們生活中圓形的物體。過程中,老師是挨個讓幼兒去找蔬菜而不是一擁而上。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3個新部件。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優(yōu)美、歡快的語言,展開想象。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和課文插圖或課件等。
學生:觀察月亮的變化,把形狀畫下來,并收集有關寫月亮的兒歌。
教學重點
激發(fā)閱讀興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4個生字。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月亮的各種形狀圖。
2、小朋友,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你們喜歡圓圓的`月亮嗎?為什么?
4、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自主識字,先畫出生字,再把難度的字多讀幾遍,同桌互讀,記住生字。
4、教師采用不同形式,檢查學生掌握生字情況。
5、讓學生用生字口頭組詞。(你能給“石、邊、過、還”找?guī)讉朋友嗎?
6、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個新朋友,應記住它)
7、全班交流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指導朗讀,感悟課文
1、通過自由讀、齊讀、比賽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抓住圓又圓像玉盤,結合有關句子想像體會)。
2、邊看課件,邊聽老師描述課文內容。
3、根據(jù)文意,展開想像,師生交流。(想一想月亮還像什么?)
(1)說說月亮還像什么。(2)畫畫你想像中的月亮。(3)評評,比比,看誰畫得好。(4)賽一賽,看誰最先讀好課文。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交流如何記住生字,寫好生字的關鍵點。
2、學生練習,展示評議。
五、仔細觀察,想像拓展
1、課后觀察,什么時候月兒圓?什么時候月兒彎?
2、收集寫月亮的兒歌,全班交流。
3、找《十萬個為什么》查閱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1
【學習目標】
1、能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能正確拼讀并運用多種方法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想猜謎語嗎?
(出示課件:池中有個小姑娘,從小生在水中央。朵朵笑臉朝天看,只只綠船逐波浪。)
2、結合荷葉圖課件,請學生說出荷葉的形狀,并引出課題。
3、齊讀課題。
4、你們想知道荷葉的故事嗎?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引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巧設懸念,將學生帶進如童話般的荷葉世界,了解荷葉的故事,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為后面的學習營造恰當而良好的氣氛。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會讀的'字,與同桌交流。
2、學習生字:
、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課件。
、 自由拼讀。
、 檢查學生拼讀并正音。
⑷ 開火車拼讀。
3、請學生回憶記住生字的方法。
(猜謎語、做動作、換一換、加一加、減一減、編兒歌、組詞造句等。)
4、小組討論:
該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討論后,師出示生字卡請學生說,說對了就把卡片送給學生。)
5、再學生字:
⑴ 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課件,請學生認讀。
⑵ 請“小老師”領讀。
、 請“小老師”抽查學生的認讀情況。
、 拓展:找形近字。
(如:搖―瑤、謠、遙;膀―榜、傍、螃。)
⑸ 小結:
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每天都能認識新的漢字朋友。
6、游戲:
給音節(jié)、生字找朋友。
設計意圖:自主朗讀的同時強調合作的精神,使學生處于互動的動態(tài)學習狀態(tài)中。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梳理課文,初悟文章蘊含之美,并讀準字音,識讀生字,運用各種方法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字,識記生字,避免生字教學落入枯燥、乏味的教學之中。
7、再讀課文,想想:
荷葉有哪些小伙伴?
、 學生找出來后,師出示相關圖片。
、 出示小伙伴的課件。
、 學生選擇喜歡的段落朗讀。
(生讀后師隨機抽查。如:小魚兒。學生朗讀;指導朗讀;學生再讀;學生競讀;喜歡本節(jié)的學生齊讀。)
、 用同樣的方法學完余下的三個小伙伴的段落。
⑸ 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小伙伴的相關段落讀給同桌聽。
8、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輔助學生分角色朗讀,有利于學生感悟課文,然后盛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增進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給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體現(xiàn)民主教學,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并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拓展
1、這么美的荷葉,還會有哪些小伙伴呢?
2、結合課件,請學生模仿課文說幾句話:
( )說:“荷葉是( )!薄
設計意圖:發(fā)揮正遷移的積極意義,構建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即從課文出發(fā),結合生活實際,有層次有目的地模仿課文,直至日后獨立地表達自己的語言能力。
四、課后思考
跟家里人說說:荷葉還有哪些小伙伴?也可以畫出來。
設計意圖:源自課文,卻又跳出課文,使學生明白到一切知識源于生活。課后延續(xù)思考的興致,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求知的興趣。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2
目標:
1、能根據(jù)原有兒歌格式替換兒歌中圓形物體的形象,仿編出新的兒歌。
2、感知圓形物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準備:
1、在日;顒又幸龑в變赫艺覉A形的東西,積累感性經(jīng)驗。
2、幼兒已初步學會兒歌。
3、常見圓形物體簡筆畫圖片若干。
4、《圓、圓、圓》兒歌的符號圖例。
過程:
1、復習兒歌。
(1)集體朗誦兒歌《圓、圓、圓》。
(2)看符號圖朗誦兒歌。
2、看圖例替換兒歌中的圓形物體,仿編兒歌。
(1)提問: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
讓幼兒每說出一樣圓形的物體,教師立即出示該物品的簡筆畫圖片,覆蓋原有兒歌圖示上的圓形物體,每五個組成一首新的兒歌。
(2)集體朗誦新編兒歌,體驗共同仿編兒歌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積極參加仿編活動。
3、展示和朗誦仿編的兒歌,激發(fā)幼兒繼續(xù)仿編的興趣。
4、引導幼兒回家尋找圓形的物品,繼續(xù)仿編,并請家長及時記錄。
反思:
圓形是小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形狀,它也是孩子在接觸形狀時最先能夠畫成功的一種圖案。緊緊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體現(xiàn)“生活即教育”,從基本形狀入手,利用兒歌的'形式,讓幼兒能夠感知不同的形狀,小班語言是一段不錯的兒歌,短小、精練,瑯瑯上口。所以在第一次活動后,每個孩子都能基本掌握這首兒歌。而在這次活動中更側重于讓幼兒感知其它各種形狀,進行嘗試性地仿編。
一、符號替代,直觀明了
小班幼兒年齡小,對于不同的物品記憶不是很好,所以我使用了形象鮮明的符號圖案。幼兒在符號圖的暗示下熟練地掌握了兒歌的內容。同時在仿編時我把整個活動室布置成了圓的世界(活動室四周張貼擺放各種圓的圖片及實物)讓幼兒到室內尋找圓的物體并通過看圖例替換兒歌中的圓形物體進行仿編。幼兒的思維一下子打開了,學的非常的有趣也非常投入。
二、探索和仿編
“教學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承過程,而是探求知識、建構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在自己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與環(huán)境、教師及同伴的互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獲得語言及其他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在本次活動中,設計了創(chuàng)編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想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尋找,感知圓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皮球圓圓,氣球圓圓,小鼓也是圓圓,燈籠圓圓……在活動室里孩子們找到許多圓圓的東西。孩子們興致盎然地把自己找到的圓東西嵌入兒歌,儼然是一個個小作者。
不足之處:
在活動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不太善于去主動學習,如在復習兒歌的時候,請某一個幼兒誦讀兒歌,幼兒積極性不高,這與幼兒在平時的活動息息相關,告訴我們要多利用各類形式提高幼兒表達的積極性;在尋找圓東西時,有些孩子很開心,他找到了什么,就樂于與同伴和老師分享,會有意識地把這些說出來,而有些孩子找到了,卻不愿意開口。
活動結束后,大部分幼兒都樂于去說兒歌,仿編兒歌,我也把問題拋給了孩子,請他們回家尋找圓形的物品,繼續(xù)仿編,并請家長記錄下來,這又一次調動了幼兒的“胃口”,更好地讓幼兒在生活中提高。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運用畫圖工具繪畫大熊貓,掌握操作技能。
。2)在信息的收集與整理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感,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并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畫圖工具和菜單命令的使用。
教學難點:
“復制”和“粘貼”命令的操作。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網(wǎng)絡,F(xiàn)lash課件。
授課時數(shù):
第二課時
教法與學法:
情境教學,課件演示,示范講解,任務驅動,交流評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畫圖的有關知識,熟悉和掌握了一些菜單命令和畫圖工具的使用技巧,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種動物。(問學生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們都知道哪些小動物?)那么我們今天要畫的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呢,同學們可以通過老師的描述來猜一猜?……
生回答:大熊貓
。ń處熢谡勗捴卸嗌婕坝嘘P于大熊貓的一些信息,一方面讓學生初步了解這種動物的一些知識信息,另一方面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件展示導入新課(教師: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畫大熊貓。)
二、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
。ㄒ唬┝私獯笮茇
1、啟示補充,適時教育
。1)教師:大家可能還記得,20xx年央視春節(jié)晚會上有一對熊貓寶寶的名字曾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你們知道它們叫什么嗎?
生:團團、圓圓
。2)(教師課件展示“團團”、“圓圓”的游戲圖片)
教師:對,不久以后它們將被送到祖國的寶島臺灣,團團圓圓,多好聽的名字呀,與其說這是兩個名字還不如說是一個愿望,這是你我的心愿,也是大家的心愿,更是海峽兩岸所有華人渴望和平和企盼祖國早日統(tǒng)一共同心聲。
(補充知識,并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2、任務驅動,增強了解
(1)教師:看來同學們對大熊貓還是有一些了解,但如果想對大熊貓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認識,我們還需要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來了解一下。
(展示課件:了解大熊貓出示三個問題:一大熊貓長的什么樣;二大熊貓生活在哪些;三大熊貓喜歡吃什么。)
。2)教師:結合這三個問題同學們可以邊查閱邊討論交流,好現(xiàn)在開始。(學生查閱,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好同學們就查到這里,下面我找同學來說一下,通過查閱,你了解到了大熊貓哪些方面的知識?(學生匯報:(1)大
熊貓是一種非?蓯鄣膭游,數(shù)量很少(2)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3)大熊貓被稱為“活化石”,它原來是食肉的動物;(4)大熊貓喜歡吃竹子,生活在深山老林里)
(4)教師肯定:好,回答的都非常好,看來同學們都進行了認真仔細的查閱。
。ǹ偨Y: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回答,我們知道了大熊貓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四川、陜西和甘肅等省,目前野外生存的大熊貓總數(shù)還不到1000只,所以又被稱為“活化石”。大熊貓原本屬于食肉動物,后來為適應環(huán)境的需要,食物結構逐漸發(fā)生變化,喜歡吃竹子一類的植物,生活在深山竹林里。)
(通過對大熊貓相關的知識的收集和整理,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二)觀察大熊貓
1、教師:好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我們了解了大熊貓的一些情況,下面我們還要對大熊貓作一下近距離的觀察(打開課件:觀察大熊貓)
2、展示課件,提出問題:①大熊貓的身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學生回答是由頭、軀干和四肢來組成的)
②它身體的顏色有哪些?(學生一起回答有黑色和白色)
、劢處煟耗奈煌瑢W們能說一說大熊貓身體的哪些部分是黑顏色的呢?(學生回答:耳朵、眼睛、四肢、鼻子是黑色的,其它部分是白色的)
、芙處熆隙ǎ亨,答的非常棒,觀察的也非常仔細,同學們來點掌聲鼓勵一下好不好?(學生鼓掌)
、萦^察:大熊貓的體形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胖胖的壯壯的)
(三)繪畫大熊貓
1、教師:好了,現(xiàn)在我們對大熊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繪畫大熊貓了。
2、畫前準備:課件展示,在畫的時候,可能會用到哪些工具?(學生根據(jù)觀察,思考后回答)
3、教師:嗯,觀察的非常仔細,回答的也很好,同學們來點掌聲鼓勵一下。
4、教師:我們應該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畫呢?(學生回答可以由上到下,也可以先主后次。
5、教師演示,并提出問題。(好,下面就由老師來演示一下大熊貓的畫法,在教師畫的過程中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計算機繪畫和手工畫畫有什么不同?)
6、重點演示大熊貓頭部的畫法,特別強調“復制”和“粘貼”命令的使用。
7、教師總結,并向學生提出要求。(計算機畫畫與手工繪畫相比,使用會更加方便,但由于是用鼠標間接控制,不易操作,所心同學們在畫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認真,要有耐心。)
8、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9、展示學生作品,教師評價作品。
10、先由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再做評議和肯定。
11、保存作品,演示操作。
三、總結回顧,談談收獲
1、教師:好,通過我們今天的學習,你都得到了哪些收獲?
2、學生回答:我學會了……。我知道了……。我知道……。
3、播放世界瀕危動物資料課件。
3、教師總結,深化主題內涵,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教育。
四、課后延伸
1、繼續(xù)了解和關注一下“團團”和“圓圓”現(xiàn)在的生活;
2、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有關于大熊貓形象的作品,下次我們來個熊貓形象設計的大比拼,好嗎?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4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體會兒歌短小精練、詞匯豐富的特點。
2、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按照兒歌的重復結構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續(xù)編兒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
3、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筋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4、領會兒歌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布置“圓圓”的家,里面有各種圓形的物體。
2、兒歌范文、投影儀、畫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玩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
1、邀請幼兒到“圓圓”家玩,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活動,體會圓的特點和用途。
2、看有關圓形物體的圖書和圖片,和同伴玩球,玩車輪,玩其他圓形玩具。
二、集體講述,交流玩法和經(jīng)驗。
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怎樣玩的?
“圓圓”家里有些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有些什么特點?
三、欣賞兒歌,談談自己的體會。
1、教師:兒歌里說了幾樣圓的東西?他們是什么?圓的'車輪怎樣動?
兒歌里用了哪些動詞來形容它的動作?
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動詞形容車輪的動作。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兒歌里新運用的動詞,進一步認識兒歌的結構特點。
四、學習朗讀兒歌,加深對兒歌的理解與記憶。
五、續(xù)編兒歌,擴展想像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1、請幼兒把所看、所想到的有關圓形的物體畫出來。
教師:還有什么物體是圓的,兒歌沒有提到的?
我們把它畫下來,編成一首兒歌,看誰想得多,編得好!
2、請幼兒依據(jù)自己觀察得來的經(jīng)驗和畫好的作品嘗試續(xù)編兒歌的后半段。
鼓勵幼兒用形象、生動、貼切的動詞來描述這些圖形的物體,掌握兒歌的句式特點,要講清楚:
圓的什么,它能怎樣動起來。
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小物體做仿編的示范。
3、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創(chuàng)編。
鼓勵幼兒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內或“圓圓”的家,根據(jù)自己以往的經(jīng)驗大膽想像,創(chuàng)編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詩句。
六、結束
讓幼兒把自己續(xù)編的部分大聲地在集體面前朗讀出來,讓每個幼兒都有發(fā)言的機會。
老師把幼兒的朗讀錄下來,最后放出來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增強自信心。
活動反思:
本活動旨在通過圖譜的運用來揭示兒歌的結構,幫助幼兒理解仿編兒歌。本節(jié)活動的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活動的教具準備得很充分,學具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的玩具,能利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開闊幼兒的視野,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的說話環(huán)境,調動了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并讓幼兒動靜結合,使語言活動趣味化游戲化、生活化。活動中幼兒的傾聽習慣很好,并能積極發(fā)言,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5
一、情況分析: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的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在數(shù)學領域中要學習認識幾種簡單的幾何圖形,結合我班幼兒對圖形認知的情況,設計了這個認識和辨別圖形的活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動腦辨別,并嘗試大膽的在集體面前用語言表達自己操作的過程和結果,從而在中獲得圖形知識。
二、活動目標:
1、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2、能正確辨別圓形、正方形
3、嘗試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圓圓和方方”幻燈片,圓形、方形的物品若干,圖形寶寶圖片
四、活動過程
1、觀看幻燈片,認識圓形和方形的.特征,幼兒邊看邊說一說圓形和方形的特征。
2、請幼兒為圓形和方形找朋友,將圓形和方形物品擺放在相應的圖形的家里,并說一說自己找的物品是什么圖形的。
3、送禮物。每名幼兒獲得一個圖形寶寶,并說出是什么圖形。
4、圖形寶寶回家。
5、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哪些是方形的?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6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菊n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背誦全文。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給小朋友也帶來了歡樂。
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4、品德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頭飾、一片荷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我很想和大家交朋友,希望咱們成為學習上的好伙伴。大家愿意嗎?
2、今天我就叫大家小朋友,大家喊我大朋友或者老朋友,好嗎?
3、那咱們上課,小朋友們好!大(老)朋友您好!
4、今天大朋友帶來個子新朋友,你們想和它交朋友嗎?請大家熱情地喊喊他嗎。ê扇~)
這位新朋友長得什么樣?誰能用最簡單地語言來說一說?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4課《荷葉圓圓》
5、你們還想知道荷葉有哪些伙伴嗎?好,大朋友就帶小朋友去見見荷葉的伙伴(出示掛圖)現(xiàn)在請你們把荷葉的`伙伴請出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這些小伙伴和荷葉一起玩得可開心了,你們想看看嗎?
6、小水珠剛才跟大朋友說了,它讓大朋友表演給大家看。(老師把荷葉鋪在地上。走上荷葉,聯(lián)系課文內容邊演邊講)“我是一顆小水珠,荷葉是我的大搖籃。我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大眼睛!
大家說,好玩嗎?(好玩。
誰想和大朋友一樣到大荷葉上來表演呀?
要想表演好,就要把課文讀好,最好能夠記住課文中的句子。大家能做到嗎?
嗯,真是好孩子!大朋友要仔細看你們的表情、聽你們的聲音,哪些小朋友表情好、讀得又好,大朋友就請他到臺上來表演。好了,打開書62頁練習朗讀吧。(學生反復讀課文)
二、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A、讀課文之前,必須先過生字關。讀帶拼音的生字卡片。
B、讀沒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說說怎樣記住生字,說得好送蘋果。
2、看來生字難不倒大家,真了不起。課文會讀了嗎?要不要老師幫忙?
好,請小朋友自己讀讀,然后小組討論:
、耪n文給我們介紹了哪幾個小伙伴?⑵它們分別把荷葉當作了什么?
3、小組匯報?磥斫裉斓男』锇橛懻摰锰貏e認真,誰來說說課文介紹了哪幾個伙伴?它們分別把荷葉當作了什么?師貼卡片:搖籃、停機坪、歌臺、涼傘
大朋友把“立”貼在這里,這幾個又貼在哪兒呢?
學生說完整話,做動作,貼卡片――躺、蹲、游。
三、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看來小朋友把課文讀懂了,老師說前一句,你們能不能接后一句?(結合板書,師生合作讀。)
2、小朋友讀得非常流利,老師覺得大家讀課文時如果把自己的感情讀出來就更感人了。怎樣算有感情呢?讀時該笑就笑,該做動作就做動作,有辦法嗎?大家試試讀一下,你愛讀哪段就讀哪段?學生自己練習。
3、出示頭飾:老師這里有4頂神奇的帽子,是什么呢?生回答。(它們可神奇了,只要你戴上它就能變成這個小伙伴。)
誰喜歡小水珠?指名戴上,現(xiàn)在你戴上小水珠的頭飾就變成誰了?想想,小水珠的聲音、動作、表情是怎樣的?生走上臺你把荷葉當作搖籃玩得開心嗎?現(xiàn)在就請你表演,下面的小觀眾注意聽他是否把高興的心情讀出來,有沒有動作和表情。表演,生評價。誰喜歡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指名3個同時上臺,戴上頭飾,你們在荷葉上玩得開心嗎?那你們也要把高興的心情讀出來,F(xiàn)在你們想一想,該怎樣出場,怎么讀,怎么做動作。分別表演,師生合作相互評議。
其他小朋友敢像他們那樣讀吧?誰敢?敢的請站起來。好,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指導書寫:
1、認讀“是、朵、機”,學生觀察再描紅。
2、教師示范。
3、學生自由練習。
五、拓展延伸:
圓圓的荷葉綠得可愛,它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帶來了歡樂,F(xiàn)在,老師要帶你們到另一個很美的地方――荷花池,想去看看嗎?
出示數(shù)張荷花圖片,圖片上有成語,詩詞句。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成語、詩句,并朗讀。
六、作業(yè):
畫畫寫寫:荷葉是我的……
附板書:
14荷葉圓圓
小水珠搖藍躺
小蜻蜓說停機坪立
小青蛙歌臺蹲
小魚兒涼傘游
荷葉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7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了解生活中的圓。
2、喜歡聯(lián)想,發(fā)展幼兒擴散思維品質,大膽想像。
3、喜歡探索,在體驗中體驗創(chuàng)新思維的樂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喜歡繪畫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圓圓樂園的圖片,羊角球,皮球、鐵環(huán)、陀螺、呼啦圈、小籃球架等,添畫示范畫:花,太陽等,圓形拼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講述故事《圓圓樂園》
。ǘ⿺U散思維活動:讓幼兒充分發(fā)揮想像力,近距離地感知生活中的.圓。
“孩子們,剛才我們看到了圓圓樂園里有好多東西是圓形的,動動小腦筋想一想,你還見過什么東西是圓的?
。ㄈ┠嫦蛩季S活動:提出假設:寶寶們想一想,如果把汽車的車輪變成三角形的,行不行呢?為什么呢?引出圓的特性。
。ㄋ模┳尯⒆觿邮植僮鳎禾硖懋嫯嫞變涸趧邮植僮鞯倪^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大膽想像和繪畫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
孩子們,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魔術師,他有一塊神奇的魔板,能讓一個圓變成一樣東西,他會變出什么呢?讓我們來看一看。(教師操作電腦繪圖)
孩子們,你能把一個圓變成什么呢?幼兒自由說,那讓我們也來做魔術師,看看能把一個圓變成什么,好不好?讓幼兒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
。ㄎ澹┙處煶鍪径鄨A的拼圖?,孩子們,剛才我們用一個圓變成了好多東西,老師用好多個圓,變成了什么?(蝴蝶、毛毛蟲、小雞等)
。┗顒芋w驗:玩一玩,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新圓的各種玩法,看誰玩的花樣多,讓孩子在玩過程中,認識圓的特性。
剛才我們認識了好多圓的東西,它們可好玩了,今天老師準備了好多圓形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看誰玩的花樣多?與幼兒一起活動。
活動延伸
室外游戲
在活動室里地方太小了,讓我們到院子里一起玩,好不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緊扣教學目標開展活動,設計結合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玩一玩等多種方式展開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主動參與想像、操作的能力。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添畫,放手去玩,使幼兒從不同角度發(fā)散思維,體驗發(fā)散思維的樂趣。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8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在完整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創(chuàng)編童謠。
2.初步了解問答歌一問一答的形式,體驗問答童謠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圓歌》大幅圖片布置的場景。
活動過程:
1、進入《圓圓歌》圖片場景,觀察圖片。
指導語:圖片上有什么,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2.在圖片的'提示下,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創(chuàng)編童謠。
指導語:什么圓圓紅彤彤?什么圓圓響咚咚?什么圓圓蹦蹦跳?什么圓圓空中飄?
3.完整念童謠,感受問答歌的獨特形式,體驗問答童謠的樂趣。
(1)欣賞童謠,知道童謠的名稱。
(2)完整朗誦童謠《圓圓歌》。
(3)運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朗誦童謠,體驗問答童謠的樂趣。
4.擴展想象,激發(fā)創(chuàng)編童謠的愿望。
指導語: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呢?
活動結束:
附:
圓圓歌
什么圓圓紅彤彤?太陽圓圓紅彤彤。
什么圓圓響咚咚?小鼓圓圓響咚咚。
什么圓圓蹦蹦跳?皮球圓圓蹦蹦跳。
什么圓圓空中飄?氣球圓圓空中飄。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19
活動總目標: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和爸爸媽媽、小朋友、老師一起品嘗月餅,欣賞月景,感受集體過節(jié)的快樂。
3、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jié)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jié)的信息,進一步產(chǎn)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4、學習用鍵盤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5、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網(wǎng)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
活動一:節(jié)日的由來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2、知道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在家收集有關中秋節(jié)的資料、圖片。
2、教師收集的有關中秋節(jié)的電子圖片及網(wǎng)絡資料。
活動過程:
1、講述有關中秋節(jié)的傳說。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小結。
2、了解各地過中秋的習俗。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向幼兒介紹各地過中秋的風俗習慣。
活動二:各種各樣的月餅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
2、了解制作月餅的工藝。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家里各式各樣的`月餅盒子教師收集有關制作月餅的電子圖片、網(wǎng)絡資料。
活動過程:
1、布置中秋月餅展。
2、了解月餅的制作工藝。
活動三: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歌唱自然。
2、產(chǎn)生對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興趣。
活動準備:月餅制作過程的圖片和歌曲
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制作過程圖片活資料。
2、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引導幼兒欣賞。
3、組織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指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活動四:親子活動歡度中秋節(jié)
活動目標:
1、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和爸爸媽媽一起品嘗月餅,感受集體過節(jié)的快樂。
2、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jié)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jié)的信息,進一步產(chǎn)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3、學習用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4、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網(wǎng)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
活動準備:月餅、水果若干網(wǎng)絡教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家長參與)
教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感謝各位家長的參與。我們今天的活動共有兩塊內容,首先我們邀請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網(wǎng)上查找有關中秋節(jié)的資料,第二個活動是慶祝活動“歡度中秋”。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我們班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是“歡度中秋”,就孩子們收集到信息來看,大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口說的,也有一些有關中秋的圖片,內容不是很豐富。我們覺得網(wǎng)絡是一個資源豐富的信息庫,所以邀請大家陪同我們的孩子一起到網(wǎng)上去看看各個地方是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向親戚朋友發(fā)送電子賀卡以示慶賀。讓我們的孩子感受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的樂趣。家長們可以用幫助孩子們打字、讀資料的方法想孩子們介紹,也可以根據(jù)孩子們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歡度中秋”資料搜索(以下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
小朋友們,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今天的月亮最最圓,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爸爸媽媽今天會幫助我們了解許多有關中秋節(jié)的知識,小朋友想知道中秋節(jié)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都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到網(wǎng)上去查,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向親戚、朋友送上中秋節(jié)的電子賀卡。
三、資料展示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展示家長們搜索到的資料。
四、慶;顒印皻g度中秋”
1、下面我們先一起來唱一首歌《爺爺為我打月餅》。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團團圓圓過中秋,品嘗月餅和水果,欣賞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欣賞活動中活動中請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吧衩氐脑铝。”啟發(fā)幼兒講述節(jié)前、節(jié)后月亮的大小變化。
3、網(wǎng)絡游戲:嫦娥奔月(用左右鍵控制嫦娥的移動去接住樹上掉下來的月餅,每接到10個月餅嫦娥就往上升一階,直到爬上月亮。如果不小心接到炸彈,嫦娥就要掉到地上,重新開始。)射日賞月:傳說中月亮里有一只小兔子,它在干什么呢?森林里的小兔子想模仿月亮里的小兔子,它想的對不對呢?小兔子
活動五:繪畫《歡度中秋》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金山畫王繪畫工具中的鉛筆、油漆桶等表現(xiàn)過中秋節(jié)的活動場景。
2、喜歡電腦繪畫,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活動準備:幼兒園網(wǎng)站、網(wǎng)絡教室
活動過程:
1、回憶過中秋節(jié)的事情。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使用鉛筆工具勾畫輪廓線,使用油漆桶涂色。
3、將幼兒作品保存在幼兒園網(wǎng)站的班級主頁中,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欣賞評價自己的作品。
活動設計意圖:
“一切為了孩子的和諧發(fā)展”是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認為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起來,有利于擴充孩子的知識經(jīng)驗,同時信息技術也能解決許多傳統(tǒng)媒介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如認識微小的物體形狀,了解物體的變化過程等。本活動擬通過各種逼真的電子圖片向幼兒介紹各種有關中秋節(jié)的知識和信息。它通過有趣的網(wǎng)絡游戲鍛煉幼兒的信息技術技能,通過中秋電子賀卡傳輸祝福。在游戲孩子也認識到電腦是我們游戲的伙伴,更是我們學習的伙伴。今天我為孩子們準備的這些多媒體、網(wǎng)絡資源就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數(shù)字化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中秋節(jié)》的活動,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jié)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jié)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例如:在活動時,有小朋友問:“老師,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狀!
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并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fā)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0
【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詩歌以擬人化的形式,讓孩子們去感受充滿童趣的夏天,去觸摸生機勃勃的荷葉,去體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們的快樂心情。
【設計理念】
1.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感悟,引導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2.教學中以讀為主,讓“讀”這一主要的語文教學方式貫穿教學始終。結合教材美文的特點,引導學生讀出文字美、意境美。
3.扎實體現(xiàn)語文工具性、人文行統(tǒng)一的特點。在進行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達到師生與文本與自己對話,充分體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荷、珠等生字,會寫朵、機等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態(tài)度目標:體會小伙伴的快樂,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朗讀是教學重點。
2.體會小伙伴的快樂,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是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借助多媒體,步入文境
1.談話導入,學生認讀生字卡“荷葉”一詞。
2.識記“荷葉”二字。教師邊板書邊引導學生說。
3.揭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匯報學習生字的情況。
。1)指名讀。
。2)齊讀、男女對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3)哪些字是以前就認識的?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記住它的。以前不認識的字,你會用什么辦法記住它?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同桌讀課文,糾正錯誤。
3.指名分段讀課文。
4.交流讀了課文后知道了什么?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認讀本課生字。
2.重點交流易錯字或難寫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識寫生字
導入:小朋友們,學過《荷葉圓圓》嗎?請伸出小手我們再次書空課題。作手勢,齊讀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字寶寶可想大家了,誰來跟他們打個招呼。
課件出示生字。
指名分行讀。齊讀。
課件出示兒歌。自由試讀,齊讀。
師小結:小朋友們字記得又快又準,我相信咱們的字也會寫得很棒的。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寫過幾個字,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寫兩個字“朵”和“機”。
師范寫。同時講解生觀察。
生說。同時出示課件。
生寫。寫在書上或者是練習本上。
同桌相互交流。
二、創(chuàng)設情景,進入新課
過渡:小朋友們識字快、寫字好。作為對你們的'獎勵,楊老師帶大家到荷塘里玩玩好嗎?
播放課件。
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把你看到的荷葉是什么樣子地說出來?師畫荷葉。
引導學生用“荷葉圓圓的,綠綠的”來贊美贊美荷葉。這句話反過來還可以怎么說?
師小結。同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法。
三、品讀課文,感悟文本
過渡: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吸引了許多的小伙伴來玩耍,自由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中都有誰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它們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生讀,師巡視。
反饋:課文中都有誰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師隨即畫出來。
小水珠:
小水珠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出示課件)示范讀,生聽?纯葱∷檎f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生回答,讀出對荷葉的喜歡。
“搖籃”是干什么用的?荷葉是搖籃,小水珠是什么?
小水珠們,趕快躺到搖籃里去吧,怎么舒服就怎么躺。荷葉說:“睡吧,睡吧,我心愛的寶貝,媽媽用雙手輕輕搖著你!笨墒切∷樘B皮了,它是怎么做的?指名說。
從小水珠眨著亮晶晶的眼睛,你能感受到這是個什么樣的小水珠?指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小蜻蜓:
不光小水珠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小蜻蜓也喜歡。(出示課件)小蜻蜓說了些什么?
生回答。讀出對荷葉的喜歡。
小蜻蜓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
小蜻蜓立在荷葉上,怎么立呢?聯(lián)系《小池》來講。
從“立”“透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除了朗讀之外,你有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小蜻蜓的動作輕盈?做動作。
看到小蜻蜓在空中忙碌的捉蟲子,很辛苦,荷葉會怎么說?生自由表達。
小青蛙:
小青蛙也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你瞧,它蹦蹦跳跳地來了,小青蛙說了些什么?
小青蛙在干什么?
聽到小青蛙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荷葉會怎么夸它呢?
小青蛙聽到荷葉的贊美聲,唱得更歡了。這只唱,那只唱,一起唱。美麗的荷塘里蛙聲一片。(出示課件)讀出小青蛙的喜歡,結尾快活地唱三聲。
小魚兒:
圓圓的綠綠的荷葉也吸引了小魚兒,(出示課件)小魚兒是怎么說的?
荷葉聽了小魚兒的話,把傘撐得更大、更圓了。
荷葉說:“小魚兒、小魚兒,你在我的傘下干什么?”
小魚兒回答(要求學生模仿老師的樣子來說并做出動作)
小魚兒那么的喜歡荷葉,指導學生美美地讀一讀。
出示課件:誰能模仿這個詞組來說?比美還要美的,生活中還有很美很美的什么?
1.很美很美的水花;
2.很---很---的西瓜;
3.很---很---的---;
四、引導背誦
很圓很圓的荷葉,很綠很綠的荷葉,也可說成是荷葉-------荷葉太美了,吸引了許多的小伙伴,小水珠-------(引導學生背誦)
師小結。
五、拓展延伸
在美麗的荷塘里,有圓圓的綠綠的荷葉,有小伙伴盡情的玩耍,也有美麗的像小姑娘一樣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會說什么?荷花在荷葉上面做什么?
課件出示:
荷花說:“荷葉是我的_________!焙苫ㄔ诤扇~上_________。
師小結。
六、總結全文
荷塘里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很美很美。小朋友們,讓我們再次到荷塘里,給美麗的荷塘配上動聽的聲音,加上優(yōu)美的動作來個表演朗讀吧。
出示課件。生表演。
小朋友們識字快,寫字好,書讀得美,還是個小小表演家,可真了不起。因為你們豐富的想象,賦予了荷葉那么童真的故事,荷葉也說謝謝大家。今天的課到此結束,謝謝小朋友!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1
《荷葉圓圓》是一篇講讀課文,語句優(yōu)美,也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學 習這篇課文會讓我們感受到充滿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 小魚兒快樂的心情。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機”、“朵”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子,初步感受荷葉給小伙伴們帶來的快樂。
3、練習規(guī)范地說一句話,(什么)是(誰)的(什么)。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看看這是什么?(荷葉)喜歡嗎?(喜歡)能送個詞給它嗎?出示:荷葉()的
2、聽出來了,你們喜歡它,有一個人他比你們更喜歡荷葉,他一下送了兩個詞語。
出示: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誰想讀?如果你把圓圓的――綠綠的――讀得再慢一點,我們更能感覺到他特別喜歡這荷葉。(真圓,真綠,你真會讀書。)咱們一起來告訴大家。
3、在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上發(fā)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題目是――荷葉圓圓(板書),齊讀。(用一個圓還不夠,用了兩個,看來這荷葉真的很圓。)
4、這么圓的荷葉,把幾個小伙伴都給吸引過來了,聽老師講講這個故事,等會兒告訴我是哪幾個伙伴來了?出示要求。(師講故事后反饋貼: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二、學習生字
1、這么美的故事你想讀嗎?它就藏在我們的課本第62頁,現(xiàn)在請你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生字多讀幾次。
2、小朋友們,喜歡荷葉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著好朋友一起來玩了,自己先跟他們打打招呼吧!(出示詞語,生自由練讀,小老師帶讀,去拼音開火車)現(xiàn)在好朋友們都一起躲起來了,有兩個生字寶寶還在這荷葉上玩呢!("機"和"朵")你瞧瞧它們兩個,哪兒長得特別像?仔細看看,還是覺得有不像的地方?師范寫,小朋友們觀察得仔細,說得又好,肯定也寫得特別好,請在63頁的生字表中把"機"和"朵"描一個,寫一個。
3、這回呀,生字又排進了長長的.句子隊伍中,你能把這些句子讀正確嗎?
(評:真好,每個字都讀得很準;“翅膀”讀得很好;這么長的句子都讀對了,真不容易)
三、走近課文
1、現(xiàn)在小伙伴們都到荷葉上去玩了,還對荷葉說起悄悄話來了呢,你再去讀讀課文,請用――畫出小伙伴們說的話。
2、反饋出示: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貼:搖籃)
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停機坪!(貼:停機坪)
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歌臺。”(貼:歌臺)
小魚兒說:“荷葉是我的涼傘!(貼:涼傘)
3、現(xiàn)在老師的手一揮,你們就變了,小水珠在這兒,(一組)小蜻蜓在這兒……師引讀。
4、有趣嗎?請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小伙伴,讀讀它的那一段。
5、師:小水珠在哪兒?
小水珠:(1)請你讀一遍小水珠這段
(2)小朋友們,小水珠是怎么在荷葉上的呀?(躺)
出示:小水珠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學生回答后補充完整。
(3)此時此刻,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感覺怎么樣啊?(舒服)
你能把“躺”送回句子里,讀出舒服的感覺嗎?(你讀書的聲音很好聽,如果“躺”字再讀重一點,長一點會更好;讀得真好,特別是這個“躺”,我仿佛真的看見了那么一滴舒服的小水珠)還有誰想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
(4)是啊,小水珠躺在荷葉上就像寶寶躺在搖籃里一樣。(出示圖)誰來讀讀“搖籃”這個詞?(“搖籃”搖得慢一點,小寶寶會更舒服)
(5)風兒輕輕一吹,荷葉像搖籃一樣左搖右擺,小水珠忍不住說――誰來讀讀小水珠的話?(聽出來了,小水珠很舒服)這么舒服,這么溫暖,咱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師:小水珠正享受著這舒適的搖籃,遠處飛來一只蜻蜓,誰喜歡小蜻蜓的?
小蜻蜓:(1)小蜻蜓覺得荷葉是它的停機坪,停機坪是什么?(出示圖)
(2)如果荷葉像這停機坪,那小蜻蜓是什么?(飛機)
(3)小蜻蜓像飛機一樣,飛過高山,飛過森林,飛過草地,飛過大海,這時候,它看見了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它就會――(立在上面),飛了這么多地方,終于可以休息一會兒了,小蜻蜓感覺怎么樣?(舒服)
(5)誰愿意讀出這份舒服?(指名1)讀好“立”字很重要,想想剛才怎么讀“躺”的?(指名2)
(6)多舒服的小蜻蜓呀,怪不得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停機坪。女同學來試試看。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2
活動目標:
1、愿意關注周圍生活,發(fā)現(xiàn)和尋找周圍生活中方的或圓的物品。
2、知道物體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它們各有各的功用。
3、能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并能說出故事的大意。
活動準備:
1、方的和圓的自制機器人各一個。
2、各種圓形、方形的物品若干,方形、圓形胸卡與幼兒數(shù)相等。
3、象棋子、軍棋子,實物投影儀,自制故事圖片,錄音機、故事磁帶、音樂磁帶。
4、幾何圖形若干、白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機器人的出現(xiàn)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出示圓機器人和方機器人,請小朋友為機器人起名字
師:今天有兩位機器人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我們一起來歡迎它們。
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兩個機器人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請小朋友說出兩個機器人的特征)
機器人今天到我們班來,想請小朋友們幫他們倆起個好聽的名字,它們有個要求,起出來的名字要象它們的樣子。(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為機器人起名字)
二、說一說、找一找周圍生活中的方的和圓的物品。
1、說一說周圍生活中方的東西
機器人方方說:我的頭是方的、我的身體是方的、我的手臂也是方的,世界上所有的方的東西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小朋友們,你們的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是方的?
(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回答)
2、說一說周圍生活中圓的東西
聽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方的東西,機器人圓圓不服氣了,它說它的兄弟姐妹也很多,請小朋友們說給方方聽一聽。誰來告訴方方,我們的`周圍哪些東西是圓的?
(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講述)
3、通過“我的朋友在哪里”游戲,在活動室內尋找方的或圓的物體,并將它們歸類
方方和圓圓看到小朋友們說出他們的這么多伙伴,心里真高興。它們說呀,今天它們還帶來了許多好朋友到中三班做客呢?墒乾F(xiàn)在它們的朋友不知道躲到哪兒去了,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一找,好嗎?
我們來玩一個“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游戲,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胸卡,請小朋友們任意挑選一個掛在自己的脖子里,然后去找一找和你的胸卡相同形狀的東西。
(幼兒戴上胸卡做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請小朋友把找到的物品送到貼有相應標記的筐里,第二次進行游戲。
三、講述故事《圓圓和方方》,懂得其中的寓意:圓有圓的優(yōu)點,方有方的長處。
1、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把教室里的東西都收拾干凈了。有一個小朋友叫小明,他特別喜歡下棋,可就是不會收拾總是到處
亂扔,這不有幾個棋子被賈老師撿到了,你們想不想看看?
在實物投影儀上出示象棋子和軍棋子,提問:誰知道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
小明把象棋子圓圓和軍棋子方方胡亂地堆在一起就去睡覺了,方方和圓圓在一起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師就來講一個故事,名字叫《圓圓和方方》。
2、幼兒聽錄音故事《圓圓和方方》,教師運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圖片演示。
3、提問理解故事內容
圓圓和方方為什么要吵架?
圓圓做了什么夢?有沒有把方方趕走?為什么?
方方夢見了什么?有沒有把圓圓趕走?為什么?
最后圓圓和方方為什么不吵了?它們是怎么合作的?你還見過哪些東西既有圓的又有方的?
四、活動延伸,分組活動
利用物品或幾何圖形進行操作活動。
提問:除了圓形和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形狀?
這些形狀組合在一起可以拼搭出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一起來利用這些物體和圖片來玩一個“小小設計師”游戲。
1、各種形狀的圖片,小朋友們來拼一拼。
2、筐子里各種各樣的物品,小朋友可以把它們當成積木來搭一搭。
3、圓形的象棋和方形的軍棋,小朋友們可以來玩一玩。
4、生活中還有許多各種形狀的物品,我們可以用水彩筆在紙上畫一畫。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兒歌,念兒歌時吐字清晰。
2、感知圓形物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重點:
能用完整的話回答問題。
活動準備:
1、常見圓形物體的簡筆畫若干。
2、《圓圓圓》兒歌的符號圖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 師:“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一位客人,讓我們看看是誰吧?”
2、 出示圖片
師:“原來是圓圓國王來做客了,我們跟圓圓國王打個招呼吧!”
幼:“圓圓國王你好!
師:“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要聽仔細啊!
二、老師完整念兒歌《圓圓圓》
1、 師:“剛才圓圓國王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好聽的一首兒歌,讓我們謝謝圓圓國王!
幼:“謝謝圓圓國王!
三、幼兒回憶兒歌內容。
1、出示圓的圖標,這是什么?(圓)
2、師:“剛才圓圓國王給我們帶來的`兒歌名字叫什么呢?”(圓圓圓)
2、師:“那首兒歌里有哪些圓圓的物品呢?”
3、幼兒回憶兒歌內容,教師根據(jù)幼兒回憶的內容,出示相應的物品。
四、朗誦兒歌。
1、 教師根據(jù)《圓圓圓》兒歌的符號圖譜,讓幼兒邊看圖邊朗誦。
2、 請幼兒個別朗誦、分組朗誦。
五、感知圓形物體
師:“圓圓國王還給我們小朋友準備好許多禮物!庇變赫f自己的禮物是圓圓的什么,請個別幼兒在回答。
六、結束活動
師:“今天和圓圓國王玩游戲學本領開心嗎?我們一起跳個舞吧!”
1、 一起唱《拉個圓圈走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先出示圓圓國王的頭,調動孩子興趣,然后以國王的口吻教孩子學習兒歌。再出示兒歌的圖譜,看上去簡潔明了,聽老師說完幾遍后,有的孩子就能自己看圖譜初步說出兒歌。最后用圓圓國王送禮物的形式,讓孩子了解更多我們生活中圓形的物體。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在完整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創(chuàng)編童謠。
2.初步了解問答歌一問一答的形式,體驗問答童謠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圓歌》大幅圖片布置的場景。
活動過程:
l、進入《圓圓歌》圖片場景,觀察圖片。
指導語:圖片上有什么,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2.在圖片的提示下,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創(chuàng)編童謠。
指導語:什么圓圓紅彤彤?什么圓圓響咚咚?什么圓圓蹦蹦跳?什么圓圓空中飄?
3.完整念童謠,感受問答歌的獨特形式,體驗問答童謠的樂趣。
(1)欣賞童謠,知道童謠的名稱。
(2)完整朗誦童謠《圓圓歌》。
(3)運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朗誦童謠,體驗問答童謠的樂趣。
4.擴展想象,激發(fā)創(chuàng)編童謠的愿望。
指導語: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呢?
活動結束:
附:
圓圓歌
什么圓圓紅彤彤?太陽圓圓紅彤彤。
什么圓圓響咚咚?小鼓圓圓響咚咚。
什么圓圓蹦蹦跳?皮球圓圓蹦蹦跳。
什么圓圓空中飄?氣球圓圓空中飄。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5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夏季散文詩。荷葉圓圓的,綠綠的,是那樣惹人喜愛。小水珠喜歡她,小蜻蜓喜歡她,小青蛙喜歡她,小魚也喜歡她。這綠色的跳動的音符,在召喚小朋友走進夏季,感受夏季,感受小伙伴們快樂的心情。
【師生學習目標】
1、通過結合課文的詞句、創(chuàng)設情境來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充滿童趣,在學習過程中重在激趣,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感受,重視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師生互評。課文、生字都在一定的情境中愉快地學習。獎勵、評價的方法也與課文緊密結合,如設“荷葉金獎”、“開心荷花”等。教學過程適當運用課件輔助教學,使教學入情入境。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看我寫兩個字,書寫:荷葉。能讀出來嗎?再讀一次會更好。(給葉注音)加一個詞你們能再讀一讀嗎?板貼“圓圓”。生讀。真好,讀得再圓些。(生讀)
師:這美麗的荷葉長在什么時候。可合募。同學們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夏天,誰愿意把畫拿出來同大家一起分享?(小組交流,師隨機展示圖畫。)
師:同學們的`夏天真美,今天我要和同學們一起去池塘里找夏天,因為那里有美麗的荷葉姑娘等著我們呢。úシ庞捌⿴煟耗阆雽扇~姑娘說一句什么話?生自由表達,師隨機板畫,并請同學讀第一段。師:真美啊,我還想聽一遍。生再讀第一段: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二、初步感知課文
。薄⒖磮D說
“這美麗活潑的荷葉姑娘,有許多好朋友和她在一起玩,同學們把眼睛閉上,聽,他們來了”。師配樂范讀課文。
師:你聽到了什么?都有誰在說話?我這里有許多的小伙伴,同學們能把他們找出來,送到玩的地方嗎?生板貼,師:你們真是能干的孩子,荷葉姑娘感謝你們,這是她送你們的禮物。送荷葉。
。病⑸宰x課文
師:這么美的故事,同學們快美美地讀一讀吧,荷葉姑娘今天還設了荷葉金獎,獎勵讀得認真的小組,看哪組能拿到。得了金獎組的小朋友,如果讀完后對自己很滿意,就拿一片荷葉,那是荷葉姑娘的禮物,開始。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6
活動目標
聽故事,了解中秋節(jié)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jié)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活動準備
節(jié)日故事《中秋節(jié)的起源》。
日歷。
活動內容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
1、講述故事《中秋節(jié)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時翻松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獲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歷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后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嘗美食。后來,農歷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jié)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jié)的起源。
至于吃月餅的習俗,傳說和蒙古人當了中國皇帝有關。那時蒙古人非常野蠻和殘暴,常常欺負老百姓,有時會強搶人們在路邊擺攤要賣的東西,不肯付錢,又隨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計劃在中秋節(jié)那天趕走蒙古人。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動,他們想出用餅來傳遞消息這個好方法。他們先在紙條上寫上“中秋節(jié)晚上趕走蒙古人”,然后把紙條放在餅里,送到家家戶戶去。結果,大家在吃餅時都發(fā)現(xiàn)了紙條,于是便在中秋節(jié)這天合力趕走了蒙古人。從此以后,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便成為中秋節(jié)的習俗。
2、與幼兒討論:
農作物到什么季節(jié)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高興。全家人一起吃飯。)
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么節(jié)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
你認為在月餅里藏字條的方法有什么好處和壞處呢?(自由回答。)
3、出示一個日歷,請幼兒說出中秋節(jié)的日期,并請一位幼兒在日歷上指出農歷八月十五。
評價
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能說出中秋節(jié)的起源。
能說出中秋節(jié)的日期。
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
活動建議:
活動后可以和幼兒一起制作月餅,分享月餅。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2、能力目標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jié)的各種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中秋節(jié)是盼望合家團圓的日子,激發(fā)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jié)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學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ji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二、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jié)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過中秋節(jié)的風俗
1、欣賞圖片了解中秋節(jié)。(與課本圖片結合)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jié)。
八月十五賞月節(jié),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jié),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jié),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傳統(tǒng)節(jié)日記心間。
(兩個環(huán)節(jié)穿插、進行)
四、向八月十五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敬
1、欣賞圖片,了解有許多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團圓,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用自己與親人的分離贏得了更多人的快樂和幸福。
2、激發(fā)學生對這些勞動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課堂小結(機動)
1、復習課堂上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jié)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教學反思:
一、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1、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持續(xù)短,認識事物時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制作了視頻、圖片、歌曲等多媒體課件,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在無意中獲得了有關中秋節(jié)的知識,受到尊重、熱愛勞動者的教育。
2、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品德與生活》生活化的特點,時時處處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教學,學生上課時有話說,新知識的接受和內化也迅速。一上課,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嬰兒時期坐搖搖車就到處能聽到的旋律《爺爺為我打月餅》,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我讓學生回憶剛過完的中秋節(jié)自己家里是怎樣過的,自然過渡到中秋節(jié)的'習俗;我讓中秋節(jié)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有休息的學生說說為什么、自己的心情,進而讓小朋友們知道許多勞動者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棄了休息,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謝他們。
3、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又不會寫字,為了讓課堂內容在學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學內容編寫成兩句兩句朗朗上口的童謠,先教師領讀,再讓學生讀,這樣的內容反復出現(xiàn);出示節(jié)日勞動者堅守崗位的圖片以后,也是每出示一個圖片就讓學生跟著老師道聲感謝,這樣,整節(jié)課回環(huán)往復,課堂既有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美,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4、上課時,兼顧了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級學生正是對課堂紀律初步認識感知、初步形成習慣的時期,我在課堂上很注意這方面的引導,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示意舉手回答時,有的學生總是爭先恐后亂回答,這時,我總是要指出“你看同學真守紀律、舉手發(fā)言,讓他來說吧”,這樣,整整一節(jié)課秩序井然,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5、對教學內容、文本內容的處理做到了詳略得當。對學生一看就懂的內容,看看就可以,對學生看了說了也不懂的內容,就重點講解重點突破。比如,學生對課本圖片上出現(xiàn)的“糧倉”就比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寫圖,加上老師的講解,學生就明白了。
二、教學的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
1、課堂上注重了嚴謹、有序,但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嚴謹有余而活潑不足。雖說學生整節(jié)課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學生學的會更輕松,例如,課中就可以加個活動,讓學生站起來,拍手讀兒歌,既活動身體,又活躍氣氛。
2、由于是一年級學生,我感覺他們的認識水平、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課堂上預設的環(huán)節(jié)要多一些,留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空間不夠多,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以后要盡量相信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空間,營造寬松的氛圍。
3、教師上課時的激情不夠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學生。以后要在上課時要融入更多的熱情,打造精彩課堂。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8
【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4課。本教材每個單元都是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同樣,這一單元的課文是以快樂的夏天的專題組織材料的,內容十分豐富,既有寫夏天美景的,又有寫夏天情趣的,還有寫夏天的氣象常識的。
《荷葉圓圓》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fā)想象。課文文字優(yōu)美,語言生動有趣,每個自然段結構相近,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愜意,瑯瑯上口,適合背誦。
【設計思路】
依據(jù)課改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人文素質,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指導,設計要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根據(jù)學生的需求興趣安排教學,盡可能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領進一個觸目可及的`童話世界中。
2、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對美的向往,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3、在美讀課文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能根據(jù)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復習生字導入
師: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看誰做的漂亮?老師也做了生字卡片漂亮嗎?我們一起做游戲:看字卡,嘴巴張得大大的,不出聲,讓老師猜一猜,你們讀的對不對?
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有一個小青蛙它把大荷葉當什么了嗎?(歌臺)這節(jié)課我們小朋友把大荷葉當展示臺,展示我們的朗讀課文的水平和寫字的水平,有信心嗎?
把學生從課前的狀態(tài)迅速帶入情境中,將入境和復習生字結合起來。
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師:小朋友,先來展示我們的朗讀水平吧!
出示:“我會讀”。什么叫我會讀?我們先把課文讀懂好不好?用不用老師幫忙?
分小組讀:先讀后討論。
1、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小伙伴?
(板書:水珠 蜻蜓 青蛙 小魚兒)
2、這幾個小伙伴把大荷葉當作了什么?
板書:搖籃 停機坪 歌臺 涼傘
師:小朋友,剛才讀了“小蜻蜓立在荷葉上”我這有個“立”字把它貼在這。
(貼在小蜻蜓的后邊)
我這還有“蹲、躺、游來游去”誰來貼一貼?
師:小朋友,我說上一句,你能說出下一句來嗎?不會說的看看書。
師:展示咱們的朗讀水平,這回用不用老師幫忙?
(自由讀)
師:剛才大家讀的都很認真,讀:“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的眼睛!蹦阋舱R徽Q劬貌缓,誰來試一試?
師:小蜻蜓:“展開透明的翅膀,多美啊!”你們可以一邊讀一邊展開胳臂。
師:小青蛙呱呱地放聲歌唱,讀完后你們也可以唱兩句。
師:下面看小魚怎么游的,能不能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誰來讀一讀。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個最難的,我想找同學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都讀出來。誰來試一試?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授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這樣做,就使得學生的認識不斷得到完善和升華,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三、學寫生字
師:展示我們的寫字水平。
出示“我會寫”:
想一想寫字時注意什么?
觀察“朵、機”寫時注意什么?
書空,最后學生在書上書寫生字。
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結果會掌握得更好,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了解學生掌握課文的情況
出示:你會連嗎?
小水珠的 停機坪。
荷葉是 小蜻蜓的 搖籃。
小魚兒的 歌臺。
小青蛙的 涼傘。
【板書設計】
14 荷葉圓圓
小水珠 搖籃 躺
小蜻蜓 停機坪 立
小青蛙 歌臺 蹲
小魚兒 涼傘 游來游去
【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教學本課時,我積極地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始終處在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里,在學習中感悟,是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這也是符合語文教學要求及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中要注意給足學生練習、準備的時間,小組合作絕不是走走樣子。另外,當學生讀不好的時候,要再給他們機會,進行指導,讓他們自信地坐下。這一點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2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連貫的說出兒歌的內容。
2、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圓形物體,理解并朗誦兒歌內容。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兒歌瑯瑯上口的特色。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5、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活動準備】
皮球鈴鼓等圖片,瓶蓋,鏡子等圓形的工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引出課題
出示圓形圖片:這是一個神奇的圓,它會變魔法,他能變成很多東西,我們一起說:圓圓圓。
二、基本部分。
1、以問答式學習兒歌,同時豐富詞匯:鈴鼓,掛鐘。
小朋友你們知道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圓的嗎?(出示一些事前準備的圓形物品圖片)引出兒歌需要的圖片。
(對于鈴鼓,掛鐘等幼兒不熟悉的詞匯,要帶領幼兒朗讀)
(引出圖片后)現(xiàn)在我們知道皮球,鈴鼓,掛鐘,盤子
都是圓的了,我們一起來說:皮球圓圓,鈴鼓圓圓,掛鐘圓圓,盤子圓圓。
最后引出橘子,大家來看看句子是什么形狀的?(看看橘子,還是圓圓圓!)
2、教室先朗讀一遍兒歌,再引導幼兒與自己一起來一遍。
3、為兒歌取名。
師:我們說的都是什么形狀的東西?那這首兒歌可以取個什么名字呢?
4、改編兒歌: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這首兒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改編吧。(拿出剛剛使用過的物品)
三、結束部分。
擴散經(jīng)驗。
師:除了兒歌里說到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是圓的呢?我們回家再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圓的東西,然后把它編到兒歌里去吧!
兒歌:《圓圓圓》
圓,圓,圓。
皮球圓圓,鈴鼓圓圓。
掛鐘圓圓,盤子圓圓。
看看橘子,還是圓圓圓!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先出示神奇的圓形圖片,調動孩子興趣,讓孩子了解更多我們生活中圓形的物體。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3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圓形上聯(lián)想出多種物體,并通過添畫表現(xiàn)其主要特征,激發(fā)想象力。
2、能主動參與創(chuàng)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語言,豐富聯(lián)想。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間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實物:一個圓圈的圖片人手一張。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對圓圈進行初步想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一個圈圈)
這個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傘、屋頂、臺燈……)
二、對西瓜皮想象并添畫,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師:這個圈圈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么?(秋千),誰會在上面玩呀?(小花貓、小朋友……)
聽,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圓圈圈,變秋千,小朋友、小花貓和我一起玩的真開心!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圈圈變個魔術?;變好魔術后想一想,在的旁邊還有誰?可以把你想到的畫下來,并且也編成幾句好聽的話。
幼兒自由想象添畫并講述。(提醒幼兒相互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
三、引導幼兒再次對圓圈圈展開想象,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有趣的圈圈》的故事
師:現(xiàn)在我要請你們每人找個好朋友把你們手上的畫拼在一起,變成一幅大畫,然后兩個人一起編一個好聽的故事出來,兩個人你先編,再他編,大家接龍一起編個動聽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師簡單小結
請個別小組講述、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
活動反思:
將幼兒的興趣、求與活動內容有機整合起來。在主題活動中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和關注是我們教師實施教育的基礎,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幼兒的好奇心強。常常對這件事感興趣,對那件事感興趣,有的孩子個性差異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關注點,同時根據(jù)課程的需要不斷提煉和分析有價值的內容。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31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體會兒歌短小精練、詞匯豐富的特點。
2、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按照兒歌的重復結構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續(xù)編兒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
3、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筋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4、領會兒歌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布置“圓圓”的家,里面有各種圓形的物體。
2、兒歌范文、投影儀、畫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玩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
1、邀請幼兒到“圓圓”家玩,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活動,體會圓的.特點和用途。
2、看有關圓形物體的圖書和圖片,和同伴玩球,玩車輪,玩其他圓形玩具。
二、集體講述,交流玩法和經(jīng)驗。
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怎樣玩的?
“圓圓”家里有些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有些什么特點?
三、欣賞兒歌,談談自己的體會。
1、教師:兒歌里說了幾樣圓的東西?他們是什么?圓的車輪怎樣動?
兒歌里用了哪些動詞來形容它的動作?
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動詞形容車輪的動作。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兒歌里新運用的動詞,進一步認識兒歌的結構特點。
四、學習朗讀兒歌,加深對兒歌的理解與記憶。
五、續(xù)編兒歌,擴展想像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1、請幼兒把所看、所想到的有關圓形的物體畫出來。
教師:還有什么物體是圓的,兒歌沒有提到的?
我們把它畫下來,編成一首兒歌,看誰想得多,編得好!
2、請幼兒依據(jù)自己觀察得來的經(jīng)驗和畫好的作品嘗試續(xù)編兒歌的后半段。
鼓勵幼兒用形象、生動、貼切的動詞來描述這些圖形的物體,掌握兒歌的句式特點,要講清楚:
圓的什么,它能怎樣動起來。
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小物體做仿編的示范。
3、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創(chuàng)編。
鼓勵幼兒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內或“圓圓”的家,根據(jù)自己以往的經(jīng)驗大膽想像,創(chuàng)編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詩句。
六、結束
讓幼兒把自己續(xù)編的部分大聲地在集體面前朗讀出來,讓每個幼兒都有發(fā)言的機會。
老師把幼兒的朗讀錄下來,最后放出來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增強自信心。
活動反思:
本活動旨在通過圖譜的運用來揭示兒歌的結構,幫助幼兒理解仿編兒歌。本節(jié)活動的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活動的教具準備得很充分,學具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的玩具,能利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開闊幼兒的視野,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的說話環(huán)境,調動了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并讓幼兒動靜結合,使語言活動趣味化游戲化、生活化;顒又杏變旱膬A聽習慣很好,并能積極發(fā)言,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32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愛幻想,又非常喜歡小動物,所以他們對這篇童話充滿了好奇心。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一些活潑、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識記生字卡、朗讀感悟、表演誦讀、激情想象等,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形成互幫互助、互比的學習氛圍,既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和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學習目標:
1、認識“荷、蹲”等12個生字,會寫“朵、葉”等6個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朗讀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對美的向往,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貼圖。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朋友又和大家見面了,你們還認識嗎?開火車讀生字。 (利用生字卡片)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夏天里的一處美景圖,你們想看嗎?(多媒體出示文中的插圖)好看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圖的感受)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談話引入新課。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有一只小青蛙它把大荷葉當什么了嗎?(歌臺)這節(jié)課我們小朋友把大荷葉當展示臺,展示我們的朗讀課文的水平和寫字的水平,有信心嗎?
2、學生自讀課文,小組討論。
3、師生討論學習。四個調皮的小伙伴分別把荷葉當作了搖籃、停機坪、歌臺、涼傘,那么,它們是怎樣在荷葉上玩的?(讓學生有感情讀文中相關的句子,并利用多媒體演示,同時讓學生貼圖。)
4、讀課文找4個動詞。再指名用完整的'話回答,做動作,貼圖。
三、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師生合作引讀課文并配上音樂:看來,小朋友把課文讀懂了,現(xiàn)在老師也想讀讀課文,和你們一起進行比賽,好嗎?要想賽過老師,你們的眼睛可要盯好大屏幕,注意老師的手勢,看誰接得好! (多媒體出示美麗的圖,音樂渲柒氣氛)
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小水珠在圓圓的荷葉上滾來滾去,小水珠說:“……
荷葉圓圓的,平平的,就像飛機坪,小蜻蜓說:“……
荷葉圓圓的,就像圓圓的歌臺,小青蛙在荷葉上興高采烈地跳來跳去,小青蛙說:“…… 荷葉圓圓的,就像一把撐開的涼傘,為小魚兒擋住了刺眼的陽光,小魚兒說:“……
2、朗讀感悟
(1) 小組內想辦法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不懂的地方可求助老師,也可挑戰(zhàn)其它組賽讀一個小節(jié),小組力爭第一。
(2) 教師巡視、指導、質疑。 (3)出示頭飾:老師這里有4頂神奇的帽子,它們可神奇了,只要你戴上它就能變成書中這個小伙伴了。 誰喜歡小水珠?指名戴上,現(xiàn)在你戴上小水珠的頭飾就變成誰了?(讓生想想小水珠的聲音、動作、表情)讓生上臺表演。誰喜歡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指名上臺,戴上頭飾,你們在荷葉上玩開心嗎?(讓生想想各自角色的聲音、動作、表情)該怎樣出場,怎么表演。(分別表演,師生合作相互評議。)3、背誦課文
四、拓展延伸:
圓圓的荷葉綠得可愛,它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帶來了歡樂,F(xiàn)在,老師要帶你們到另一個很美的地方--荷花池,想去看看嗎?(多媒體出示美麗的荷花池)同時出示數(shù)張荷花圖片,圖片上有成語,詩詞句。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成語、詩句,并朗讀。
五、指導書寫:
小朋友剛才欣賞了很美很美的圖片,背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那么,你們能寫出很美很美的字嗎?出示“機、葉”,觀察結構,說說要寫好這兩個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什么?范寫,學生描紅,作業(yè)展示,評議 。
六、作業(yè): 1、熟讀背誦課文2、畫畫寫寫:荷葉是我的……
七、板書
荷葉圓圓躺 小水珠搖籃
立 小蜻蜓停機坪
蹲 小青蛙歌臺
游來游去 小魚兒涼傘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33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全文共分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描寫了荷葉的美麗。以下4個自然段,用敘述的語言描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魚兒、小青蛙對荷葉的喜愛。全篇課文充滿童趣,教學時可讓孩子反復吟誦,能體會小動物們的快樂心情。
【教學目標】
1、品德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夏天的美好及小水珠、小蜻蜓、小魚兒、小青蛙的快樂心情。
2、知識目標:
認識12個生字,寫好6個漢字。
3、語感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光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重點】
1、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識記課文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小動物的心情。
【教學準備】
1、教師:
光碟。
2、學生:
課前認真讀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識記部分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3、體會水珠、小蜻蜓、小魚兒、小青蛙的'快樂心情。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通過播放光碟,讓學生一邊欣賞,一邊觀察美麗的荷塘。
2、觀后自由發(fā)言,重點說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初讀要求:
讀準字音,了解文中講了哪幾種動物,劃出文中的生字。
2、播放光碟。
3、看后先抽學生讀課文:
注意正音,再讓學生說說課文中講了哪幾種動物,然后對孩子們劃出的生字進行學習。
三、細讀課文
1、觀看光碟,邊觀看邊想:
課文中的小動物,你喜歡誰?它們會對荷葉說些什么?
2、觀后對照學習檢查:
、 學習小水珠一段:
、 小水珠對荷葉說了什么?文中是怎么說的?
、 為什么小水珠把荷葉比作搖籃?
、 小水珠在搖籃里會看到什么?
、 指導讀。
、 小組學習小蜻蜓、小魚兒、小青蛙幾段:
、 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 交流匯報。
四、指導背誦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畫面指導背誦。
3、抽生背誦。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3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與習俗,感受與教師、家長、同伴共同慶祝佳節(jié)的快樂,萌發(fā)愛老師、父母、同伴的情感。
2、樂于交往與分享,能積極、主動、大膽地表達與表現(xiàn)。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共同收集有關資料。開展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活動。
2、物質準備:與幼兒共同制定慶祝中秋節(jié)親子活動的計劃、確定布置方案后,共同準備布置活動會場所需要的材料,月餅及分享食物等;顒忧坝變和ㄟ^張貼海報、制作邀請函的形式,邀請父母來園參加慶祝活動。
活動過程:
1、慶典活動(幼兒主持活動):
。1)、幼兒交流觀察月亮邊哈的情況,進一步感知月亮變化的奧秘。
(2)、請家長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
。3)、開展親子活動:師、幼、家長共同表演自己編排的節(jié)目。
2、團團圓圓過中秋,賞月、分享活動。
3、結束:舉辦化裝舞會。(扮演自己喜歡的形象并跳邀請舞)
活動反思:
今天是中秋節(jié),手機中的短信從昨天開始便不斷地閃現(xiàn)著,有同事、有學生,更多的是朋友的'問候。雖然有許多明顯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但此時,心中還是裝滿了溫暖的感覺。因為忙碌,有的好朋友,已經(jīng)許久沒有聯(lián)絡了。此刻,一聲問候,表明心中的牽記:老友,我沒有忘記你哦!
真的挺感謝中秋節(jié)的假期,和家人在一起,才有了節(jié)日的感覺。雖然沒有看到月亮,但在飯桌上吃著傳統(tǒng)的芋艿、鴨子,品嘗著月餅,其樂融融的,家的感覺真切而幸福。
都說要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但真正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許只有在此時,才會潛移默化地滋生發(fā)芽吧,地地道道的,只有中國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
此時,心中有一輪圓月,正掛在當空向著我們微笑呢!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35
為了讓孩子在學習詩歌的基礎上感受作品快樂的情緒,學習詩歌語言,發(fā)展幼兒想象力,下面小編分享了圓圓和圈圈的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會朗誦詩歌。
2.嘗試用繪畫、語言的形式來創(chuàng)編詩歌的中間部分,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3.體會好朋友之間相親相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教具:表格一份;和詩歌內容相關的圖片一套(小朋友頭像、圈圈、太陽、搖鼓、氣球、蘋果、枕頭等);錄音機、磁帶;紅色和黑色蠟筆個一支。
學具:用詩歌內容設計的表格人手一張,第三段氣球后面的'兩個格子為空格(幼兒繪畫創(chuàng)編);繪畫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找朋友》
教師提問:好朋友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心里會怎么樣呢?
二、新授詩歌:
教師:和你的好朋友做在一起,我們來一起做游戲,學本領。
1、游戲:找房子
。1)分發(fā)圖片,提問:圖片上是什么?
。2)出示表格,提出要求:為你手里的圖片找房間。(教師示范第一句:“有個圓圓”,把小朋友的頭像放在第一格。)教師分句朗誦詩歌,幼兒按詩歌內容送圖片到相應的空格內。
。3)教師再次朗誦詩歌,同時整理格子里的圖片。(每個格子留一張圖片就可以了)
2、教師提問:詩歌中有哪些好聽的詞語呢?請你來找一找。(再次欣賞錄音詩歌)
3、為詩歌起名字,找一找什么地方應該高興地念?什么地方要顯得難過一點?(教師用紅色和黑色蠟筆做記號)和幼兒一起連起來有感情地朗誦1——2遍。
4、讓幼兒發(fā)現(xiàn)“?”教師說明它在這里的實際意義(如果幼兒在前面就發(fā)現(xiàn),教師可讓幼兒知道它的名稱,在這里再作說明):圈圈在圓圓的夢里除了會變搖鼓和氣球,還會變什么圓形的東西呢?(幼兒講述)
5、幼兒比較老師和小朋友的圖片的不同(小朋友的后面有兩個空格),來畫一畫圓形的東西。
三、幼兒操作、講述
1、請1——2位幼兒把畫好的材料拿上來,連著前面的詩歌朗誦一遍。
2、和好朋友相互交流創(chuàng)編好的詩歌,比比誰的詩歌更美。
延伸活動:
圈圈變成了什么?它可以怎么玩呢?請你們再仔細想想,把玩法也編進詩歌里。
教學反思:
一年一度的優(yōu)質課評比又開始了,雖然年紀大點,但也樂此不彼,積極地準備起來。 自認為自己是老教師了,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就不必用了,能把一節(jié)課上好就行。 課的前半部分,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能根據(jù)我的引導很快地就熟悉了“圓圓和圈圈”的詩歌內容。 接下來就是學習詩歌和仿編詩歌了,很遺憾,這兩方面都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效果。 一、幼兒在學習詩歌時,形式單一,(只借助圖片),當然激不起興趣,又怎能學得愉快呢。 二、幼兒在仿編詩歌時,我沒有耐心地去啟發(fā),而是顯得有點急躁,影響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深刻地反思自己,就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接受新鮮事物的挑戰(zhàn),與時俱進,繼往開來。
【圓圓圓兒歌教案一等獎】相關文章:
《荷葉圓圓》教案06-13
荷葉圓圓教案12-08
《動物兒歌》教案06-24
學兒歌教案02-02
動物兒歌的教案03-09
兒歌中班教案01-13
小班兒歌教案11-04
中班兒歌教案04-01
兒歌《理發(fā)》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