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科學教案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增進數數的能力。
2、獲得扮演開店游戲的樂趣。
3、在游戲中學習以認真的態(tài)度工作。
活動準備:
1、布置“商店”的道具,如收款機、紙制錢幣、貨物架、海報紙、卡紙、色紙、漿糊、彩色筆、卷標貼紙。
2、事先選擇一家商店,并和商店主人聯系參觀事宜。
3、活動前一天,請家長為幼兒準備幾枚一元硬幣帶到幼兒園。
活動過程:
1、參觀前,與幼兒討論參觀時應遵守的規(guī)則,如不能買超過多少元的東西,買好后記得索取發(fā)票或找零錢。
2、實際到店里購物,并觀察店里出售商品的種類以及老板是如何為顧客服務的。
3、回園后,請幼兒分享購物過程中的'趣事。然后問幼兒:如果你開了一個小商店,你想賣些什么東西?你會取什么樣的店名?你準備如何招呼客人?
4、將幼兒分成數組,各組決定所要開的店,并著手布置商店。然后實際進行扮演游戲。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辨別不同物體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引導幼兒根據指示牌要求行動,并能隨音樂較有節(jié)奏的表演。
3、讓幼兒體驗聲音給人帶來的快樂。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罐子32個、紅豆若干、核桃若干、米若干。
2、指示牌紅豆、米、核桃。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出示空罐子,搖一搖
師:看看今天顧老師帶來了好多好多的罐子?
師:罐子里面有東西嗎?(幼:沒有!)
師:你怎么知道沒有?(幼:沒有聲音)
師:沒有聲音可能罐子里沒有東西,打開罐子看看到底有沒有東西哦!
2、老師轉身在罐子里放進一個核桃,搖一搖
師:顧老師要來變魔術了,你再來聽聽里沒有聲音?
師:現在里面有東西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有聲音所以有東西)
3、師小結:有聲音了,有聲音就是里面有東西了對嗎?
二、聽一聽、猜一猜。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辨別不同物體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1、游戲挑罐子——教師請幼兒用耳朵找一個有東西的`罐子玩一玩。
師:我這兒呀有這么多的罐子,考考小朋友的耳朵誰的最靈?找一個里面有東西的罐子。罐子都封住的不可以打開的噢!今天用耳朵找一找哦!
師:誰的罐子里有東西的?
師:大家都有的啊!
師:罐子寶寶保護好,罐子寶寶一直發(fā)聲音聲音也會啞掉的哦!
2、聽辨聲音,為自己的罐子找聲音相同的朋友,教師根據罐子的聲音把幼兒分成三組坐下。
師:罐子寶寶都有聲音對吧?里面的聲音一樣嗎?聽聽,你的東西和他的東西一樣嗎?那我們來給罐子寶寶找找朋友。
、龠x出一名幼兒找聲音相同的罐子寶寶。注:先請一個罐子里是核桃的寶寶上前,因為核桃的聲音最容易辨認。
師:我們先來請一個朋友,給你罐子里的東西找一個好朋友,找不到好朋友很孤單的哦,仔細聽哦!
師:先聽聽他的,他來給你找了,誰是他的朋友?是他好朋友趕快站上來。
、诮處熌么竺坠拮诱遗笥,因為大米與核桃聲音差別大。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能充分調動他們動手,動腦和動口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力和聽覺能力。能達到教學目的。
不足:可能在最后加上一些品德教育效果會更好一些。(如:聲音雖然好聽,但在別人休息或工作的時候,我們不能發(fā)出太大的聲音,以免影響別人……)
小百科:聲音作為一種波,頻率在20Hz~20kHz之間的聲音是可以被人耳識別的。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橡皮泥沉浮起來的奧秘。
2、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3、培養(yǎng)多動腦,勤動手的探究精神。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水,幾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橡皮泥,引導幼兒探究橡皮泥沉下去也可以浮起來的奧秘。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出示橡皮泥和水),老師請小朋友把捏成各種形狀的橡皮泥放到水里,去看看橡皮泥是會浮起來還是沉下去。
2、分享玩橡皮泥的經驗。
請幼兒個別講述并示范橡皮泥沉下去和浮起來的操作。
教師小結:橡皮泥既能沉下去也能浮起來。
3、幼兒自主探究橡皮泥浮起來的方法。
師:橡皮泥改變形狀后能夠浮起來,F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想想,橡皮泥變成什么形狀后可以浮起來呢?我們看看誰想到的辦法最多。
教師觀察和指導,協助個別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分享幼兒成功的快樂。
4、總結、分享經驗。
幼兒談談自己想到的辦法和操作的經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教師表揚幼兒肯動腦和大膽動手嘗試的好習慣,與幼兒一起分享他們努力嘗試后獲得的成功快樂。
活動延伸:
1、繼續(xù)讓幼兒探究讓橡皮泥浮起來的辦法,讓他們理解橡皮泥浮起來所要具備的條件,并初步學會歸納和記錄。
2、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并動手嘗試橡皮泥更多的新玩法。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找線、玩線等活動,對生活中的各種線條產生興趣。
2、能大膽與同伴交流、表述自己在玩線過程中的發(fā)現。
3、積極參與線的造型活動,充分體驗創(chuàng)造想象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孩子們收集的各種長短不一的線繩:塑料繩、毛線繩、彩線、彩帶、皮筋、能彎曲變形的絨線魔術棒,還有家長和孩子一起搓的紙繩等、各種形狀的彩色底板(泡沫板、KT板等)及雙面膠、透明膠、膠水、剪刀、大頭針等材料教學過程:
一、找線活動師:“這幾天,我們小朋友發(fā)現線條非常的有趣,那除了這些線條,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趣的線條,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很多小朋友都說不知道,有小朋友建議:“我們可以去找一找呀!”于是,連續(xù)幾天大家都積極參與到了找線活動中,每天都有孩子來報告自己的新發(fā)現:“老師,這是我找到的包裝線,是在媽媽給我買的新鞋盒子上找到的!薄澳銈兛!這是我找到的尼龍線,我爸爸說可以織漁網的!”一釩帶來的絨線魔術棒更是引發(fā)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老師,一釩帶來了一根魔術線,能變圖形的!”……(孩子們找線的興趣有增無減,找來的線繩也越來越多,于是我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組織孩子們交流自己的發(fā)現。)老師:“這幾天,大家發(fā)現在我們周圍有許多許多的線。小朋友,你們找到了什么樣的線?”
(由于每個孩子都認真參與了找線的過程,他們講述興趣很高,講起來有聲有色,很多孩子都把在哪里找到的、和誰一起找到的講得清清楚楚。在交流過程中還反映出,孩子們在找線過程中對一些線的名稱及用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玩線活動(在孩子們找來了各種各樣的線以后,我發(fā)現不僅孩子們相互間的交流沒有終止,而且很多孩子已在進行玩線活動,而且非常的投入。為引導孩子們更好的探索,我就為孩子們提供了這一活動空間與時間。)
師:“今天我們就來玩玩我們找到的線,小朋友可以自己選線玩,玩的時候可以試試用不同的方法讓它變成有趣的曲線,再講講它像什么!
(此活動,為了讓孩子們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玩線,我允許孩子可以在周圍的操作桌上操作、也可以在活動室地板上自由操作。)其間,我注意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變出有趣的曲線圖,并鼓勵幼兒間的相互觀察講述。如當我發(fā)現有的.孩子變出有趣的圖形時,我以驚奇的口吻說:“你變出了什么有趣的東西呀?是怎么變出來的?”“你真能干!讓我也來試試!”“你好朋友看到了嗎,趕快告訴他!看他有沒有你能干!”……(在自由、寬松的空間里玩這些有趣的線,這正是孩子們當前興趣點所在,因而孩子個個活動熱情高漲。他們有的趴在桌前擺弄、有的跪在地板上擺弄……當孩子變化成功時,他們更是顯得非常興奮:“老師,你猜我變的是什么?”“看!我用這根毛線變出了一頂帽子!”“哈哈!煙囪里的煙升起來了!”“這根魔術絨線棒真好玩,我把它彎成了一座山!”……寬松的活動氣氛,使孩子充分體驗了嘗試、探索的樂趣,更促進了孩子相互間的交流與交往。如當有的孩子發(fā)現同伴變化出有趣的形狀時,他會積極地詢問是用什么方法變出來的,并自己也去嘗試。在這過程中,我發(fā)現孩子們玩線的方法還挺多,有的是直接把線條放在桌上或地板上擺放出形狀、有的是把住線條的一頭左右甩動進行變化、有的是把線條往上拋讓它自然落地成形等等,可見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在幼兒玩線過程中,老師要善于觀察指導,當有的孩子能用兩根線繩進行變化時,要及時表揚、肯定,并鼓勵其他孩子也能多選幾根線繩玩一玩、講一講,或者和好朋友合作玩線、編講。
。ù嘶顒訒r間安排可根據幼兒興趣而定,我這一活動時間較長,因為孩子們一再表示還想多玩一會。其間,孩子們充分地操作想象,有的孩子用幾根線繩變出了花、樹、還有小河,有的還和好朋友合作編講了“小蝸牛爬山”的故事,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合作意識等都得到了充分發(fā)展。)
三、線的造型活動(設計安排這一活動是由于我發(fā)現孩子們在玩線過程中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如當有的孩子發(fā)現毛線繩象蚯蚓時,很多孩子都爭著看,結果“蚯蚓”擠掉了,看到的和沒看到的都很失望,孩子們的想象思維無疑中斷了。這一活動安排將有利于孩子們進一步的創(chuàng)造想象、創(chuàng)造藝術的發(fā)展。)
1、師:“這線可真奇妙,能變出這么多有趣的東西,小朋友你們想不想把這些有趣的圖案留下來,讓大家都來欣賞,都來看一看、想一想、講一講?”
組織幼兒討論:可以用什么辦法把它留下來?
(在討論過程中,有的孩子說可以用膠水粘、有的說可以用透明膠貼、還有的提出用雙面膠,當周海晨說用大頭釘釘時,很多孩子覺得很新鮮,有的則用疑問的眼神望著老師。而老師把小朋友建議的材料都拿了出來,并鼓勵大家說:“我們試用一下就知道了呀!”大家都顯得躍躍欲試。這時有孩子提出:“那我們把有趣的圖案留在哪里呢?”“當然是很漂亮的紙上!”“對!把它做成一幅漂亮的畫!”大家都這么認為。當孩子們看到老師準備好的各種形狀的、顏色鮮艷的底板時,更是想馬上大顯身手了。)
。、簡單介紹材料,提醒幼兒使用剪刀和大頭釘時當心手。
。、幼兒自由創(chuàng)造活動,老師注意鼓勵大家能積極動手動腦,讓線變出更有趣、更漂亮的圖案來。
。ê⒆觽兌寄芊e極參與創(chuàng)造活動,就連班上幾位能力較弱的孩子操作時也顯得很專注、很愉快,甚至有的孩子仍是跪在地板上進行操作也不覺得累。對于用什么材料將圖案固定,孩子們更是進行了一番探索。當有的孩子問我:“老師,我的線怎么用膠水粘不。俊蔽殷@奇地說:“是嗎?讓我來試試!”……結果,他們發(fā)現用毛線彩線、紙繩變出的圖案用膠水粘貼比較容易、用塑料繩或皮筋變出的圖案則用透明膠固定比較有用、而用彩帶或包裝帶變出的圖形用大頭針固定既快又好。)
4、鼓勵幼兒相互欣賞、講述,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此環(huán)節(jié)是本活動的又一次高潮,當作品完成時,孩子們臉上的興奮和愉悅表露無疑:“看!這是我的‘大海里的故事’。”“我變的是我的媽媽在星期天燙了一頭卷頭發(fā)。”“我的是蛇寶寶出來曬太陽!”……在相互欣賞和交流中,孩子們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獲得了滿足感。我看到屠景江小朋友是用毛線在橢圓形的泡沫底板上彎了兩個圈,“這是什么有趣的東西呀?讓老師猜猜!是蘋果?桔子?太陽?……”孩子微笑著反復搖頭,后來他漲紅著臉告訴我是裝著饅頭的盤子!把!真像!老師怎么沒猜著?等一會讓其他小朋友也猜一猜!碑敃r他眼中流露的神采很使我難忘,我想這對于他將會同樣難忘,以后他也會更加自信。)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通過硬幣小實驗,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具有的慣性。
2、體驗科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硬幣和小紙條若干、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教師:"小朋友每天是怎樣來幼兒園的?"教師:"那你們有沒有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1播放視頻,讓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你們看看這輛車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人們都向前傾倒了呢?"
2、教師給幼兒展示實驗。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答案就在這個實驗當中。"
(2)操作過程:出示硬幣和紙條①手握成拳狀;②將紙條放在拳心上;③在紙條的一端(拳心的部分)放一枚硬幣(3)實驗暫停,讓幼兒猜一猜會有什么結果。
教師:"將硬幣放在紙條的一端,另一只手握成拳,在將紙條和硬幣放在拳心的位置(指給幼兒看),如果老師用力拉紙條的這一端,你們猜猜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硬幣會怎么樣?"(對幼兒的猜想給予鼓勵)(4)繼續(xù)實驗,另一只手拉住紙條的另一端,迅速的拉出,教師:"你們看到了什么?""這個硬幣還在老師的拳頭上呢。"(可以再演示一遍)(5)教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讓個別幼兒上前試試,成功與否沒關系,"咦?為什么他的硬幣掉在地上了,老師的硬幣沒有掉在地上呢?""老師是怎樣完成這個動作的?"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結果:只有快快的、穩(wěn)穩(wěn)的向外拉,才能讓硬幣不掉下來。
3、總結:當硬幣下面的紙條快速的抽出去之后,硬幣還是穩(wěn)穩(wěn)地呆在拳心上,沒有掉下來,這個就叫做"慣性"。我們剛才看的公交車突然剎車,人們就向前傾倒的原因就是"慣性"。
4、提供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操作,在操作過程中,讓幼兒多次嘗試,教師給予指導。
5、操作結束,送硬幣寶寶回家。
三、結束部分帶領幼兒到戶外活動,玩蕩秋千、快跑等游戲,進一步感受慣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火鍋里的食物,知道冬天吃火鍋可以暖和身體。
2.體驗大家一起“吃火鍋”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前墻面和語言角張貼“火鍋”的圖片;幼兒有品嘗“火鍋”的經驗;故事錄音;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冬天里我們有什么辦法讓自己身體暖和起來?
2.欣賞故事
(1)聽聽故事里的小動物們是怎么讓身體暖和起來的?(吃火鍋)
(2)火鍋里都放了些什么呀?為什么?(重點:各動物喜歡的食物對應起來)
3.說說議議
(1)你們吃過火鍋嗎?
(2)在吃火鍋時你最喜歡吃什么?
(3)大家一起吃火鍋感覺怎樣?
小結:冬天吃火鍋,大家圍一桌,又暖和,又開心。
4.操作體驗
(1)今天我們也來“吃火鍋”。請你選擇能放進火鍋的東西把它撕下來黏貼到火鍋里。
(2)幼兒操作。
(3)交流分享
你的火鍋里放了些什么?
4.延伸活動
(1)為什么這些東西不能放火鍋里面燒?
(2)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也不能放火鍋里燒?
活動生成及建議
1.幼兒進行操作時在桌上墊上報紙,避免漿糊粘到桌面。
2.活動結束后,可以在娃娃家放置相關的火鍋材料,對活動進行延伸。
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在指導幼兒觀察自然角時,我發(fā)現了一個現象:許多小朋友把那些裝有各種豆子的瓶子拿著搖晃,發(fā)出各種響聲,有的小朋友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較少,因此瓶子發(fā)出的聲音較大,而有的卻因為瓶子里裝滿了花生發(fā)不出聲音。有個小朋友急著跑過來問我:“老師,為什么他的瓶子會響,我的卻不會?”新《綱要》指出:要以問題引領幼兒進行探索,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為幼兒探索和經驗的建構提供適宜的支持性引導。我沒有直接回答幼兒的問題,而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幼兒回家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究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主要引導幼兒探究瓶中豆子的多、少、軟、硬、大、小與所發(fā)出聲音大小的關系。運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比較豆子的大小、軟硬、多和少在瓶中產生的'聲音大小的關系,使幼兒明白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在學習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2、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操作中發(fā)現問題、獲取經驗。
3、積極參與交流,樂于把探究各種各樣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各種瓶子,花生、綠豆、黃豆、紅棗、米、湯匙、紙張、盤子等。
知識準備:
1、幼兒對所提供的農作物已認識,能說出名稱。
2、請家長與幼兒查閱資料或與幼兒一起做實驗。
活動過程:
1、以問題“豆子裝在瓶子里,為什么有的會響,有的不會呢?有的聲音較大,有的聲音較小呢?”引入,請幼兒談談自己回家尋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兒自己提出的問題,所以許多幼兒回家后都很積極的尋找答案,有的問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實驗。當然,老師在其中是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把今天的發(fā)現讓父母做一個了解,以便父母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大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2、向幼兒介紹各種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操作,驗證幼兒的答案。
、 介紹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感知豆子的軟硬、大小。
、 根據幼兒提出的方法,請幼兒選擇一種豆子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 重點在幼兒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指導幼兒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軟硬、大小、多少在瓶中產生聲音的大小的關系。
(在操作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又有了新的問題的提出:怎樣才能更好地豆子裝到瓶子里,而不讓豆子掉下來呢?)
3、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把自己裝好的瓶子與同伴進行交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瓶子,試試對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實驗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4、①得出結論: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卺槍Σ僮鬟^程中幼兒發(fā)現的問題—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來呢?引導幼兒提出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
5、請幼兒利用手中的瓶子與教師一起隨音樂起舞。
6、活動延伸: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2、對動物的生存方式感興趣。
活動準備:動物小卡片、動物頭飾等。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
——“用筷子去碰烏龜和田螺的時候,它們會怎么樣?”“為什么它們都縮到殼里?”
2、看圖交流:
。1)、找圖片:
——“找一張動物圖片,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它們怎樣保護自己的?”
。2)、看圖片與旁邊的同伴交流。
。3)、動物自我保護方法分類:
快跑逃生的:兔、羚羊、鹿等。
保護色蒙蔽敵人的:變色龍、青蛙、鴕鳥、斑馬。
釋放氣味的`:放屁蟲、黃鼠狼、臭鼬。
裝死的:毛毛蟲、狐貍、金龜子。
。4)、幼兒分類擺放圖片。
(5)、對動物用保護色、快跑、裝死、釋放氣味等方法來覓食和保護自己的方法作小結。
3、游戲——動物王國探秘:
。1)、扮演各種動物,戴好頭飾,到動物王國探秘,每個關口都有兇猛的動物把關,我們小動物要想辦法闖關并保護好自己。
。2)、出示動物王國探秘路線圖,帶領幼兒闖關。遇到兇猛的動物,做相應的保護自己的動作。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典)07-20
【精選】科學教案08-12
[精選]科學教案08-21
科學教案【經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7-28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