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優(yōu)選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能夠了解兩位大師的生平及代表作特色。
2、能賞析比較傳統(tǒng)油畫與現代油畫的異同。
3、能積極探索時代與文化背景對藝術作品產生的深遠影響,及兩位大師創(chuàng)新的軌跡。學習重點:達·芬奇和畢加索的藝術生平及其代表作特色。
學習難點:如何讀懂畢加索的藝術作品。
教學環(huán)節(jié):師:收集兩位大師的`代表作品掛圖、作品資料和視頻資料等。
生:課前布置作業(yè),分組收集兩位大師的不同資料。1、提問導入:達·芬奇和畢加索的圖片導入。
提問:你認識這兩位美術家嗎?他們的藝術特征有何不同,我們應該向他們學些什么呢?
2、板書課題:達·芬奇畢加索。1、欣賞感受:達·芬奇和畢加索代表作品欣賞。
2、重點分析:達·芬奇作品《蒙娜麗莎》與畢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圖片對比。提供簡明的表格讓學生填寫比較報告。
想一想:為什么同樣是女人像,表現出來的完全不一樣?你更喜歡哪種表現風格?為什么?
3、欣賞分析:通過宗教故事引導學生從構圖、色彩、內容、人物表格等角度分析討論《最后的晚餐》。
4、創(chuàng)設情境:視頻播放:“二戰(zhàn)”視頻片斷。畢加索作品《格爾尼卡》欣賞,以《悲愴奏鳴曲》為背景音樂,并加入馬嘶叫的聲音、母親呼喊女兒的聲音等。
5、我們向達·芬奇、畢加索學到了什么?展示:分小組展示自己最喜愛的一幅大師作品。
評價:評選出本節(jié)課的最佳評論者,看誰描述得最清楚、最準確、最精彩。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選取本單元介紹的兩件美術作品作為欣賞內容,撰寫一份簡明的欣賞比較報告,比較項目可任選一兩個,如構圖、構思、題材、人物形象、表現手法等,看看有什么特點,
有何異同。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美術活動《有趣的兔子》對大班幼兒來說是一個比較感興趣的教育活動內容。在本次活動中,小兔子可以采用不同的繪畫方式來完成:如先用拼擺、繪畫的方式進行裝飾。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對事物有一定好奇心和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尤其是對小動物很感興趣,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美術活動課。因為《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⑴中明確指出:“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睂τ诤唵蔚膭游镌煨停瑧撜f幼兒掌握的都很好。因此這節(jié)課我選的是擬人化的兔子,主要讓幼兒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拼擺,表現兔子的動態(tài),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
活動目標:
1.幼兒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拼擺,表現兔子的動態(tài),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2.嘗試用各種線條表現兔子的有趣動作,并添畫相關背景。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表現小兔的特征。
難點:通過拼擺,表現小兔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具一套(內有兔子的耳朵、頭、身體和四肢。)
2.幼兒繪畫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入場。
1.問好!(孩子們看一下,教室里今天是不是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一起跟他們打聲招呼吧!)
二、觀察導入——尋找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
師:哎呀!客人老師都認識你們了,今天我們班里還有一位小動物它也來了。這個小動物它很頑皮,他想讓大家先猜一猜?瞧!它先露出了他的兩條腿?吹搅诉@兩條腿,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呢?
幼:幼兒通過觀看、自由交流相互說一說小兔的特征。
師:哦!你認為他是小熊、小狗、小猴的腿……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呢?瞧!他又調皮的把他的小肚皮露出來了。那這下你們能不能看出來他是誰呢?
幼:幼兒自由討論說出答案。
師:哦!你們認為是……我們來看看他到底是誰呢?呦!他又把他的小門牙也露出來了。咦!這下能不能看出來他是誰?
幼:幼兒異口同聲的回答出是小兔子。
師:嗯!都覺得他是小兔,是吧。那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
幼:從嘴巴,因為小兔子的嘴巴是三瓣嘴。
師:哦!小兔子有三瓣嘴。是不是呢?(師把布拿開,露出可愛的小兔子和小兔的長長的大耳朵)。你們還真能干呀,真的是一只可愛的小兔子呀。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跟小兔子打聲招呼吧!
幼:小兔子好!
師:我們大一班小朋友真懂禮貌。小兔子呀也想用這個動作來跟你們打聲招呼!那我們來幫幫他吧!誰來試一試?
幼:幼兒上來拼擺兔子打招呼的動作……
師:哦!平時呀我們打招呼的時候,我們的手是彎過來的,小兔子也學會了這樣跟大家打招呼。哎呀!小兔子真開心呀!小兔子說,HELO大一班的小朋友你們好。很高興認識你們。
。ù谁h(huán)節(jié)主要通過談話導入,主要是引導幼兒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激發(fā)興趣,在說小兔主要特征的同時,請幼兒拼擺小兔打招呼的動作。不僅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
三、請幼兒表演兔子的動作。
師:剛剛你們都認識了小兔子,小兔子也認識了你們。誰來學一學小兔是怎么走路的?
幼:上臺表演兔子走路時的樣子。
師:哦!你覺得他走路是這樣的,那你能不能來擺一擺小兔的動作呢?(哦!他是這樣擺的,小兔子的一只腿抬的高高的,另一只腿還彎了過來。兩只手來回晃動的。)嗯!很棒!還有不一樣的么?
幼:再請一位幼兒上臺來拼出不一樣的動作。
師:哦!他擺的兔子在跑。(要仔細觀察哦!待會兒老師要有任務的哦!)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擺的小兔前面的'這只腿步子是不是跨的很大呀,另一只腿也彎了過來。兩只手都用力的在擺動。看來兔子跑的是很快的?隙ㄊ且宜幕锇閭兺婺亍T瓉硌阶屚米拥母觳埠屯榷紕右粍,就會做出很多有趣的動作。還有不同看法的么?你覺得兔子還會做什么有趣的動作呢?
幼:幼兒自由想象兔子的有趣動作。
師:哦!你覺得兔子會跳。那你來擺擺看。
幼:幼兒上臺拼擺兔子的動作。
師:哎呀!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擺的兔子做了一個什么造型啊?(他擺的小兔子是很開心的跳了起來!兩只手開心的都舉起來了,他又調皮的把他的兩只腳也都翹起來了。看來這只兔子是很開心的)
師:剛剛你們幫小兔擺出了這么多的造型,都是通過兔子的四肢來改變他的動作。胳膊和腿動一動就會做出更有趣的動作。你們想想看,小兔子除了會走、會跑、會跳,還會做什么動作呢?
。◣熆商崾居變合胂肟葱⊥米映詵|西時是什么樣子的呢?誰來試一試?)
幼:幼兒上臺擺出小兔吃東西時的動作。
師:哦!他是這樣擺的。小兔的兩只手都放在了嘴巴的下面,手里還拿了一根胡蘿卜呢,就好像在吃東西一樣!嗯!不錯!給她鼓鼓掌。你們想一想?小兔子還會不會像我們人一樣會做運動呢?比如說倒立。
幼:幼兒自由想象小兔子倒立時的動作。
師:哦!原來小兔子也可以像我們人一樣可以倒立哦!也真有趣啊!哎呀!孩子們你們想想看,兔子累了他會想干嘛。
幼:想躺下來休息一會。
師:誰來擺一擺我躺下來休息的時候會擺出什么有趣的動作呢?
幼:幼兒上臺擺出小兔休息時會做出的有趣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看小兔子躺下來休息的時候他的四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呀。◣熯呏v邊用手比劃一下)小兔子休息的時候呀,兩只手枕在了自己的頭下面,一只腿放在了另一只腿上面。嗯!這個動作還真有趣!你們想一想兔子最喜歡躺在哪里休息?
幼:草地上……
師:哦!兔子呀他呀想要躺在舒服的地方睡覺,可能躺在床上休息呢,也可能呀是躺在草地上休息呢。(師邊講邊添畫相應的背景)
師小結:咦!孩子們我們來觀察一下,要小兔做出不同的動作,我們除了可以移動他的頭,更重要的移動它的是四肢來改變他的動作,這樣小兔子就會做出不同的動作,就會更有趣!哎呀!剛剛你們幫小兔子擺出了這么多漂亮的、有趣的動作,王老師沒有來得及用相機拍下來,那么接下來你們就用手中的畫筆把它畫下來,然后送給他的伙伴們,好嗎?
。ù谁h(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幼兒在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之后,想象小兔的各種有趣的動作,在反復拼擺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知道只要改變小兔的四肢就會做出許多有趣的動作。既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又讓孩子全方位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孩子們你們想一想,我們在畫小兔子的時候,可以畫剛剛小兔子做出的很多漂亮的造型,然后把他畫下來。也可以畫一下剛剛小兔沒有做出來的動作。只要讓小兔的的胳膊和腿動一動,就會做出很多有趣的動作。你們在畫小兔子的時候,一定要讓他的四肢都扭動起來,這樣你的小兔才會更有趣。畫好后可以給小兔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后面有紙和筆,請畫吧。ù谁h(huán)節(jié)主要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大膽想象和畫出小兔的各種有趣動作。)
五、欣賞交流——說說小兔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玩接龍游戲依次介紹自己的兔子在干嘛)
師:你的兔子在干嗎?
幼:我的兔子在跳舞。
師:真棒!告訴客人老師你叫什么名字?
師:哎呀!還有的小朋友沒有畫好,沒有畫好的小朋友現在你們就拿著自己的畫回到教室里繼續(xù)畫,畫好后送給小兔的伙伴們,好嗎?
。ù谁h(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討論的空間,孩子們有充足的時間和大量的機會介紹作品,記錄下來的話作為作品說明供家長和其它幼兒參觀交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展示并獲得成功的價值體驗。)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主要通過談話導入,主要是引導幼兒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激發(fā)興趣,在說小兔主要特征的同時,請幼兒拼擺小兔打招呼的動作。不僅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緊接著通過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幼兒在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之后,想象小兔的各種有趣的動作,在反復拼擺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知道只要改變小兔的四肢就會做出許多有趣的動作。既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又讓孩子全方位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探究新知的興趣,還使幼兒體會到有趣的兔子來源于生活,感知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中,讓幼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的主動探索來加深對小兔的認識,并能準確地擺出小兔的各種有趣動作。此環(huán)節(jié)不僅讓幼兒準確的認識小兔,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整節(jié)活動幼兒都表現得興趣盎然。
(一) 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正好結合我們今年領的課題《美術與五大領域整合運用的研究》,活動中涉及了此方面的知識。如在在開始的部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猜是誰來了?通過動物的主要特征來猜這個動物是誰。滲入了科學方面的知識。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拼擺,表現小兔的有趣動態(tài)。滲入了健康方面的知識。緊接著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孩子畫你覺得兔子會做出一個什么有趣的動作,當然整節(jié)課主要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孩子畫出自己覺得小兔會做出什么有趣的動作,然后添畫相關的背景。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也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給幼兒創(chuàng)造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理念。
。ǘ┨峁C會,搭建動手操作的舞臺
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發(fā)現小兔是由哪些動作變來的。主要是給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在認識兔子的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能力;顒又忻恳淮蔚陌l(fā)展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每一次的前進既是上一步的發(fā)展,又是下一步的準備,為此我們必須要由易到難。在設計活動時,我把重點放在表現小兔的特征。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力。活動難點定位為引導幼兒通過拼擺,表現小兔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地將健康與美術聯(lián)系起來,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
。ㄈ┙處熤笇,評價、交流。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討論的空間,孩子們有充足的時間和大量的機會介紹作品,能有效地與家長、同伴交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展示并獲得成功的價值體驗,也為家長打開一扇窗:原來美術與健康的整合,可以產生如此奇妙的作品!
總之,在整節(jié)課中我力求把課堂變?yōu)榛顒拥恼n堂,把各知識點的教學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串聯(lián)在一起,如:游戲“看一看、說一說”中,使幼兒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幼兒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認識有趣的兔子。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努力傳遞各項知識;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將健康與藝術更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更好的達到教育目標。
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對冬眠的小動物感興趣,萌發(fā)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2、通過繪畫學習,能畫出冬眠動物睡眠時的突出特征。
3、了解冬眠動物的特征。
二、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對部分需要冬眠的動物有所了解,了解冬眠的含義。
2、冬眠動物的相關圖片;教師范畫“誰在冬眠”背景圖;彩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冬眠的小動物。
。1)教師激發(fā)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問題。
師:你知道的冬眠小動物有哪些?
。2)討論:什么是冬眠?有的小動物為什么需要冬眠?
。3)教師“動物的冬眠”。
2、出示冬眠動物圖片,讓幼兒了解冬眠動物的特征。
(1)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中的小動物冬眠的特征。
。2)討論:為什么小動物冬眠的姿勢要那樣?
3、出示“誰在冬眠”背景圖,引導幼兒構思。
。1)教師提出要求,讓幼兒將冬眠的動物圖片貼到背景圖的正確位置上。
。2)師幼共同檢查。
4、教師提出繪畫要求,請幼兒構圖繪畫。
。1)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2)重點:讓幼兒繪畫冬眠動物的睡眠特征。
5、分享交流作品。
四、活動結束
1、
2、
五、活動延伸
可以將自己繪畫的冬眠動物剪下來,布置一個冬季主題墻中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欣賞,感受不同季節(jié)的絲瓜的不同水墨表現效果。
2、樂意并能正確使用繪畫工具個材料進行水墨畫創(chuàng)作。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絲瓜》。
2、毛筆、墨、宣紙、國畫顏料等。
3、幼兒認識、觀察過絲瓜。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見過的絲瓜。
教師:你見過絲瓜嗎?是什么時候見到的?天氣怎么樣?你見到的絲瓜是什么樣的?
2、出示教學掛圖中得圖一,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畫上有什么?絲瓜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葉子是什么樣的?又是什么顏色的?看到這樣的絲瓜葉子,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3、出示教學掛圖圖二,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畫上有什么?絲瓜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葉子是什么樣的?又是什么顏色的?看到這樣的.絲瓜葉子,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4、引導幼兒對比欣賞兩幅作品。
教師:這兩幅畫畫得都是絲瓜,我們看了以后會有什么不同的感覺呢?
5、鼓勵幼兒在欣賞的基礎上進行水墨畫創(chuàng)作。
教師:如果讓你花絲瓜,你會畫什么時候的絲瓜?周圍還會畫些什么呢?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正確使用繪畫工具。
6、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探索環(huán)境,讓他們邊操作邊探索,邊探索邊收獲。孩子們對活動內容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有的在仔細觸摸比較,有的在細細品嘗味道,有的在認真觀察外形…不久,他們就都有了自己的發(fā)現:顏色不同,味道不同,長短不同,手感不同等等。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內容:美術活動《樹》
教學目標:
1. 學習用點、線及簡單圖案有規(guī)則地裝飾樹。
2. 萌發(fā)對黑白畫的興趣和美感。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范畫兩幅;線描畫作品若干。
2.《幼兒畫冊》、勾線筆。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用點、線及簡單圖案有規(guī)則地裝飾樹。
難點:萌發(fā)黑白畫意識。
教學手段與方法:
示范法、觀察法、操作法等。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特別的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畫中的樹和我們以前畫的樹有什么不一樣?
二、基本部分
1. 教師講解示范,引導幼兒學習作畫過程。
出示范作,提問:
這兩幅畫美嗎?是怎樣裝飾的呢?用到了哪些圖案?
除了這些圖案可以裝飾外,你覺得還能用哪些圖案進行裝飾?
2. 提出作畫要求。
今天,小朋友們也來當一個小小設計家,把樹打扮得漂亮些。
。1)畫的時候要先畫一棵樹的樹干,再畫上樹杈。樹干可以畫得大一些,粗一些,這樣可以有地方進行裝飾。
。2)然后在樹干、樹杈、樹葉部位,分別用圓點、短線及各種幾何圖案進行裝飾,裝飾的.要密一點。
3. 組織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作畫。
。2)根據個別幼兒的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或幫助。
三、結束部分
1. 欣賞作品,相互評價。
2. 提問:你做喜歡誰的作品呢?他是怎樣進行裝飾的?
教學反思:
冬天的樹葉子掉了,于是活動采取線描畫的形式來組織幼兒繪畫冬天的樹。雖然沒有色彩,但是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使幼兒從黑白線描畫中體會到:沒有其他顏色,黑白也可以這么美,從而了解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在活動開始前,我下載了許多孩子的線描作品,有靜物、人物、植物等,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幼兒感受到了線描畫與眾不同的美感,激發(fā)幼兒對線描畫的興趣,感到線描畫是如此有趣,也為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因為之前接觸得很少,很多小朋友對于線描畫還不是很了解,在作品的反應中可以看到,還要平時多加練習。
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藝術活動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在桃花盛開的春天,很多優(yōu)美的景色對于中班的孩子恐怕很難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果用傳統(tǒng)的繪畫方式,有些孩子可能又不太感興趣。在《桃花瓣兒》這節(jié)活動中,我嘗試運用借形想象的方法讓孩子將拓印的桃花瓣兒進行添加想象的,這一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是本節(jié)活動的特色。幼兒只有對感興趣的活動才會注意力集中,主動參與,本節(jié)活動旨在讓幼兒充分體驗繪畫樂趣的基礎上,掌握新的技能,例如:我會用“調皮的”、“捉迷藏的”等語言引導幼兒初步的感知“出穴”和“遮擋”的表現方法,提高幼兒審美水平和藝術表現力。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將拓印的桃花瓣兒添畫成各種形象。
2、能用語言大膽地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背景音樂。
2、紙、水粉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
2、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粉色的水粉,春天什么是粉紅色的?
3、我們用這些粉色的水粉在紙上印出美麗的桃花瓣兒吧!
二、自由拓印
1、教師邊說兒歌邊示范。
(通過兒歌將拓印的規(guī)則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幼兒)
技法學習:拓印出“出穴”和“遮擋”的桃花瓣兒。
2、幼兒嘗試拓印
(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幼兒合理的安排畫面的布局)
三、經驗積累
1、課件播放:剛才故事里的小動物把桃花瓣兒變成了什么?如果你也撿到一片桃花瓣你會把它變成什么?
(啟發(fā)引導幼兒大膽的想象講述)
3、一起看看剛才我們拓印的桃花瓣兒都能變成什么?
四、借形想象
1、出示部分拓印作品,提問:你覺得這片桃花瓣兒的形狀像什么?
2、我們換個角度看看,說不定有其它的發(fā)現?
3、教師示范“借形想象”。
(要求幼兒按色快的形狀勾出輪廓并加以添加想象)
重點指導:(1)色塊的勾邊(2)眼睛的畫法
4、請你把你的發(fā)現也畫出來。(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5、讓我們給桃花瓣兒送去春雨吧!
技法學習:用兩支筆沾上顏色,貼近畫面輕輕敲打,讓顏色“灑”在紙上
五、講述作品
我們來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請你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它在做什么?
教學反思:
剛開始借助語言和動作帶領幼兒感受桃花的優(yōu)美意境,非常的合理。我只帶領幼兒做了一遍桃花飄落的動作。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覺得在創(chuàng)編動作的時候可以讓個別幼兒上前示范,但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把握,畢竟還要節(jié)約更多的時間用于散文的欣賞。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欣賞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夠剪制一種以上的拉花,并能設計出多種用途。
2.通過活動,增進相互合作意識及師生、生生間的情感、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及美化環(huán)境的意識。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孩子感知、觀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動嘗試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種造型方法。
活動準備
彩紙、剪刀、膠棒、釘書機、拉花裝飾的環(huán)境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請幼兒欣賞拉花。
二、展開
1.教師展示拉花,激發(fā)孩子探索欲望,并鼓勵孩子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請幼兒說一說: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2.合作學習、自主探索
。1)教師引導孩子觀察剪制圖,想一想、試一試,應該怎樣疊紙,用什么紙比較容易剪制
。ㄓ變河懻摚
。2)教師應到孩子分類進行剪制,教師巡視,提示孩子想一想:
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對疊紙剪制拉花方法的探索。
3.對剪制拉花方法的進一步探索
。1)教師檢查孩子剪制的拉花是否有剪斷的,如有請孩子討論剪斷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怎樣避免?改進剪制方法。
。2)教師示范一種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
引導孩子進行觀察“那里和書上的.不一樣“,啟發(fā)孩子說一說,可以怎樣變?
4.自由創(chuàng)作、大膽發(fā)表
。1)孩子嘗試新的剪折法,教師巡視,給予指導及鼓勵。
(2)請孩子說一說感受:你的拉花還有什么用途,它怎樣美化了生活?
孩子欣賞以拉花美化環(huán)境及人們生活的圖片拓寬思路。
三‘結束
分小組展示拉花,共享成功的喜悅。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種身邊常見的物體,熟練的運用“加”“減”的方法,根據想象和變化,創(chuàng)造出藝術作品;整個教學是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造型藝術的興趣。教學中以學生獨立思考,共同探討,觀察嘗試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
教學目標:
1.情意領域: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lián)想而創(chuàng)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表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2.認知領域:將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變化,并嘗試繪制完成不同的藝術作品。
3.操作領域:根據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和變化,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
課前準備:
1.課前教師準備一些根據不同物品變化出來的美術形象和作品。
2.教師和學生在課前收集藝術家對形象進行變化的創(chuàng)作作品。
3.《西游記》片段以及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欣賞與分析)
情趣導入,贈送禮品(展示課件):欣賞動畫片《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大戰(zhàn)二郎神的部分片段,讓學生感受到變幻無窮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喜歡老師給你們準備的禮物嗎?喜歡動畫片中的孫悟空嗎?為什么?想有孫悟空變幻無窮的本領嗎?那我們就來學習第14課吧!
課件出示課題《變幻無窮的形象》
二、講授新課(觀察與嘗試)
觀察:學生觀察課本上范圖
課件展示書本優(yōu)秀圖片,師生共同思考和討論。
欣賞時思考3個問題:
a.物體本身是什么?
B.物體變成了什么?
C.用什么方法變幻?
2.觀察:教師準備的范圖
拖鞋(貼在黑板上)
這是什么?你能聯(lián)想到什么?怎么使它變幻呢?
學生討論回答。
大家看(貼在黑板上),這是什么?
你能想到嗎?
學生討論回答,怎么變并運用了什么方法?老師總結歸納。
掃帚(貼在黑板上)
現在我們變換一個角度,大家看這張作品是由什么變幻出來的?
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總結歸納。并出示掃帚最原始圖片。
同學們,還可以嘗試不同的角度變幻呢!你們都能想到嗎?
剛剛我們在欣賞作品之前老師有交代欣賞時思考3個問題,前面2個問題在我們欣賞的同時就已經解決了,現在我們要仔細的思考,運用什么方法可以變換物體的形象呢?大家想一想!暢所欲言,鼓勵同學們、同桌之間大膽、積極的互相討論、交流!選出幾位學生代表發(fā)言。
師生討論、交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耐心的引導和提醒,總結出方法:
a.形狀聯(lián)想
b.形狀改變(加一加、減一減,通過點、線、面)
c.色彩改變(水彩筆、油畫棒)
這也是本課的.學習重點。
欣賞:優(yōu)秀的變幻作品
老師這還有許多優(yōu)秀的變幻作品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觀察欣賞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各種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造型藝術。
了解各種圖形的變幻過程和方法,學習京劇臉譜的相關知識。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先想到才會做到,再次鞏固學習重點。
三、布置作業(yè)(實踐與操作)
。ㄕn件展示作業(yè)圖樣、播放輕音樂)
圖形王國要舉行一個變變變的“選美”大賽,有10個小伙伴正焦急的等待著大家的幫忙,來!我們來為它們設計設計!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想象,幫助你最喜歡的一個小伙伴進行富有創(chuàng)意的加工美化,讓它變換出奇妙、獨特的形象來!
比一比,看看誰變幻的形象最美!
作業(yè)要求:
1.嘗試: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試著用各種形象變化出其他的造型。
2.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變幻出來的造型最多,最美。
3.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好的作品。
四、評價與反思
1.自己評,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2.互相評,誰的作品最有趣。
3.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說說他作品的優(yōu)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五、延伸與拓展
課件展示藝術作品,欣賞變幻的魅力。
生活中有許多許多藝術作品,都是身邊經?梢砸姷降奈锲吠ㄟ^想象變化創(chuàng)作出來的,請同學們用你們善于觀察的眼睛去找一找,看一看,你將會有更多的發(fā)現、更大的收獲,原來生活能給我我們帶來這么多的美好和驚喜。
六.宣布下課!
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將花瓣擠壓出汁液,初步感受汁液的色彩美。
2.學習運用滴管壺進行創(chuàng)作。
3.體驗用多種材料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吸收性強的紙,水粉顏料,滴管壺,花瓣。
2.春天主題的圖片,教師的示范畫。
3.春天主題的音樂。
活動過程
1.隨著春天的旋律踏人春的花園。
(1)請幼兒欣賞春天主題的音樂,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美好感覺。
(2)請幼兒欣賞春天主題的圖片(小動物的圖片、花草樹木的圖片、冰雪融化的圖片等)。
2.花兒也開在畫面上。
(1)教師出示示范畫:猜一猜,這幅畫是怎么畫出來的'?
(2)教師講解并示范操作步驟與方法
灑一灑(用裝有顏料的滴管壺將顏料滴在紙上,顏料會如同藤脈一般蔓延開來,可以多種顏料混合,不做硬性規(guī)定)。
印一印(用尋找來的花瓣、花粉等作為元素放入畫面,壓出其中的汁液,豐富畫面的色彩)。
吹吹干(將顏料吹干)。
撕一撕(根據印染好的圖形想象事物,并把它撕出來,為了切合春天的主題,可以是蝴蝶、花、草等)。
(3)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評比最美麗的花園。
(1)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聞聞畫中的花香。
(2)教師和幼兒一起評選出最美麗的花園。
【評析】
畫筆是常用的工具。拋開畫筆,用自然界的花朵作為創(chuàng)作元素,形式新穎,有趣。孩子還可以輕松隨意地涂抹顏料,變化出許許多多的東西,對色彩的聯(lián)想成為現實。這對孩子來說,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面具的由來和演變發(fā)展的過程,了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對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點及表現形式和方法。
3、了解現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
設計出具有新意、藝術效果獨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表、面具光盤。
(2)面具相關文字資料及圖片資料。
(3)學生制作面具的海綿紙,膠水等。
。4)學生表演節(jié)目用的道具和音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激發(fā)興趣與合作探究第二課時學習與制作第三課時展示、體驗、交流。
分組合作,討論節(jié)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資料(圖片、實物、文字資料等)與同學交流自己對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賞中外面具作品。學習面具的設計制作方法。設計有創(chuàng)意的面具以小組為單位表演節(jié)目,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面具及節(jié)目的設計。
引導學生觀看錄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位要演節(jié)目及角色,引導學生查找資料。講解面具知識,面具的歷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點講面具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指導學生設計出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面具。正確引導學生評價教學過程設計
(一)第一課時激發(fā)興趣與合作探索
1、影片欣賞:播放童話劇《馬蘭花》錄像資料
2、教師總結:看了錄像中戴面具表演的節(jié)目。我們也要開一場聯(lián)歡會。要以小組的形式每個同學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歡的節(jié)目。
3、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思考:a、你和誰一組?b、表演什么節(jié)目?c、我演誰?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樣的?e、你如何給角色設計面具?
4、請你用形象或語言描繪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請同學查閱有關面具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實物等。(通過書籍、網絡、電影、錄像等)
(二)第二課時:面具知識的講解與面具設計與制作
1、面具知識的介紹
引導學生把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對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內容應包括:
(1)古代面具的由來、意義、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面具的造型特點及風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點。
。4)現在面具的功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驅鬼怪,除病魔。
提問:現在社會中面具都運用在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家居裝飾、表演道具、狂歡節(jié)、物品的設計等,F代面具是人們除舊迎新、歡歌勁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裝飾。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現代面具圖片,加深對現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師講解面具的設計制作方法,步驟。
3、學生制作面具
在教師介紹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生展開設計與制作。學生思考:
(1)設計什么風格的面具?(粗獷、奔放或細膩。寫實或抽象)
。2)運用什么樣的色彩表現人物的個性?(色調統(tǒng)一、色彩對比強烈)
(3)采用什么樣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體)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張獨特,符合節(jié)目的角色。
。ㄈ┑谌n時展示、體驗、交流
根據上節(jié)課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學展示、體驗、交流。
1、分別以組為單位,上臺表演本組設計好的節(jié)目。同時,體驗角色的內心情感。為了使節(jié)目更生動,可以考慮音樂、旁白、服裝、道具等。
2、發(fā)給每人一張評價表。每組表演完節(jié)目后,給以評價。
3、全班同學的面具貼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同學評價。(從面具及表演兩方面評價)
教師提出問題: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設計的面具?為什么?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表演的節(jié)目?為什么?
4、學生交流體會,贊美他人的優(yōu)點,欣賞他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