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薦]中班科學教案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會借助各種材料制造聲音。
2、初步感知材料與聲音的關(guān)系。
3、感受探索聲音的樂趣。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點:
借助材料制造聲音,制造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
幼兒操作常規(guī)。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初步的科學操作經(jīng)驗。
物品準備:
各種空瓶子、罐子、盒子,小石塊、豆豆、米粒、小紙片,樂音與噪音的錄音。
活動過程:
一、制造聲音。(6分鐘)
1、幼兒嘗試制造聲音。(4分鐘)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瓶子、罐子、盒子等很多東西,請你們用它們來制造聲音。你們會嗎?"幼兒自由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2、集合,交流怎樣制造聲音。(2分鐘)提問:"你制造出聲音了嗎?你是怎么制造的?"教師簡單小結(jié):"物體通過碰、打、敲、搖……發(fā)出聲音。"
二、探索聲音。(9分鐘)
1、 啟發(fā),提問:"剛才制造聲音過程中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1分鐘)2、探索材料與聲音的關(guān)系。(3分鐘)(1)教師出示分別裝著石塊、豆豆、米粒的鐵罐,依次搖動鐵罐,讓幼兒聽辨。
請幼兒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并出示給幼兒看。小結(jié):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2)教師出示裝著不同量米粒的兩個鐵罐,搖動鐵罐,讓幼兒聽辨。小結(jié):同樣的東西放得多與少發(fā)出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
(3)教師出示裝著紙片的鐵罐,搖動鐵罐,讓幼兒聽辨。請幼兒猜猜里面有沒有裝東西?并出示給幼兒看。小結(jié):有的東西會發(fā)出很響的聲音,有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很輕,有時幾乎聽不到。
3、 幼兒操作,再次制造聲音,探索材料與聲音的關(guān)系。(5分鐘)幼兒自由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樂音與噪音。(2分鐘)
教師播放不同的錄音,請幼兒聽聽有什么不同的感覺?知道避免制造噪音,活動室里應(yīng)輕輕地說話。
活動反思:
此節(jié)課的主要設(shè)計意圖是讓幼兒通過學習操作而感受自制聲音帶來的樂趣。從而能主動借助各種材料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此次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是"聲音可以制造"。通過教師用瓶子制造出的聲音引起幼兒興趣。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體驗到原來聲音是可以制造出來的。只要愿意動腦筋,許多的東西都是能發(fā)出聲音來的。此環(huán)節(jié)下來,讓幼兒們能感受自制聲音帶來的樂趣,充分的體現(xiàn)了師生互動。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分組制造聲音。教師通過在不同區(qū)域內(nèi)分放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索,嘗試制作不同的聲音。第三環(huán)節(jié)是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幼兒分別圍坐在老師的身邊,說說自己創(chuàng)作,制造了什么樣的聲音,是怎么制造出來的并在同伴前演示。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能大膽的發(fā)言,鍛煉了幼兒的觀察力及表現(xiàn)力。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落葉植物,讓幼兒對樹葉感興趣。
2.積發(fā)幼兒想象力,進行制作活動。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裝飾秋天的樹
2.樹葉圖片(梧桐、冬青、柏樹)
3.幼兒用美術(shù)工具。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這是什么樹葉?
1.說一說:請你找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
告訴大家,這是誰的樹葉?你為什么喜歡它?
2.你們知道你喜歡的樹葉,是從哪棵大樹媽媽的樹枝上落下來的嗎?
去找找,找到了就站在這棵大樹的前面。
(站在樹的圖片前面)
3.請幼兒說說,你給自己的樹葉找的大樹媽媽是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梧桐樹的樹葉像爪子,冬青樹葉像小船、柏樹樹葉像針或刺)
4.不認識的樹葉
。1)教師:其實,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別的樹葉呢,這片樹葉認識嗎?
這棵樹叫什么名字?它們都是在秋天里落葉子的嗎?
你們可以看看有關(guān)樹葉的書,還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到公園里去找一找自己不認識的樹葉,
讓爸爸媽媽告訴你們。
。2)出示衫樹、銀杏樹等樹葉,讓幼兒觀察。
二、想一想:我把樹葉當什么?
1.欣賞兒歌:秋葉
2.教師:除了你們喜歡的樹葉,還有許多小動物也喜歡落葉呢。
3.提問:小動物們撿起落葉當什么?
4.想一想:你想把你的樹葉變成什么?
三、做一做,秋葉玩具
1.想象制作:裝飾-秋天的樹
秋天的'樹非常漂亮,你們把它做出來把。
2.介紹自己的作品
四、游戲:秋天樹葉飛
1.教師:你們的葉子都是從大樹媽媽高高的樹枝上飄落下來的。
我們讓樹葉從大樹媽媽的身上飛下來好嗎?怎么飛呢?你們看。
2.介紹游戲玩法:聽到梧桐樹葉飛,手執(zhí)梧桐樹葉的孩子,將樹葉使勁網(wǎng)上拋,其他樹葉玩法相同。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任意彎折扭扭棒,大膽折出多種造型。
2.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扭扭棒站起來。
活動準備:
1.扭扭棒若干、記錄表人手一份。
2.積木、彩泥、瓶蓋、泡沫、夾子等。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引導觀察想象。
1.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耸裁矗?/p>
2.教師將扭扭棒彎曲成“o”形。
3.師:細細長長的扭扭棒除了變成圓形,還可以變成什么呢?
二、玩一玩,鼓勵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幼兒自由想象彎曲扭扭棒,教師觀察指導。
2.師:你把扭扭棒變成了什么?
三、做一做,啟發(fā)思考探索。
1.師:你能想出什么辦法讓扭扭棒站起來呢?
2.幼兒自由講述讓扭扭棒站起來的方法。
3.出示各種材料,引導幼兒觀察。
4.幼兒嘗試操作,運用不同材料讓扭扭棒造型站立起來,并記錄。
5.幼兒看著記錄表,交流操作情況。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猜測故事內(nèi)容,感受繪本畫面中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
2、初步感知、了解地底下的常見植物和小動物,在“看一看、猜一猜、說一說”的語言游戲中體驗觀察、探索、交流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簡單了解小鼴鼠的生活習性。
物質(zhì)準備:PPT課件《啪啦啪啦—砰》;紅薯、蘿卜實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子圖書第1頁:熟悉故事主角“小鼴鼠”。
1、觀察:它是誰?我們叫它什么名字呢?(小鼴鼠)
2、猜測:小鼴鼠在干什么呢?
師:小鼴鼠使勁在挖泥土,發(fā)出“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的聲音,它在找什么呢?
二、集體翻閱電子圖書,了解地底下的常見植物。
1、觀察畫面細節(jié)①:猜一猜,這一種植物可能會是什么呢?
2、知識豐富與拓展①:地面上的紅薯綠葉、地面下的紅薯果實
師:紅薯的葉子綠綠的,長在地面上;紅薯的果實紅紅的,長在地底下,我們的小眼睛看不見。秋天的時候,人們把紅薯的果實挖出來,可以把紅薯做成甜甜的紅薯湯喝,也可以把紅薯做成烤紅薯吃,味道又香又好吃。
3、游戲情境體驗①:嘗一口香噴噴的紅薯,喀嚓、真甜哪!
4、觀察畫面細節(jié)②:猜一猜,這一種植物又會是什么呢?
5、知識豐富與拓展②:地面上的蘿卜綠葉、地面下的蘿卜果實。
師:蘿卜的葉子綠綠的`,長在地面上;蘿卜的果實也是長在地底下,我們的小眼睛也看不見。秋天的時候,人們把地底下的蘿卜挖出來。蘿卜的品種很多,有白蘿卜、大紅蘿卜、胡蘿卜。蘿卜的營養(yǎng)也很豐富,可以放在湯里煮,做成蘿卜湯,也可以把蘿卜炒著吃,又好吃又有營養(yǎng),我們小朋友要經(jīng)常吃蘿卜,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壯壯的,變得更健康。
6、游戲情境體驗②:咬一口大大的蘿卜,啊嗚!好辣!呸呸!
7、知識豐富與拓展③:原來,紅薯、蘿卜,它們都生長在地底下,我們小眼睛看不見,只能看到綠綠的葉子,看不見果實。那么,哪個小朋友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也是生長在地底下的呢?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剝花生的方法,有序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花生若干盤、課件、花生制品
重難點:
探索剝花生的方法有序感知花生的特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傩∨笥眩蠋熃裉旖o大家?guī)硪粯訓|西,讓我們來看看是什么?(花生)
、趲:小朋友知道花生長在哪里嗎?幼兒討論教師小結(jié):(出示圖片)花生長在地里,這是花生的果實、葉、莖、根,我們吃的花生就長在根部。
二、認識花生
①看一看、摸一摸、搖一搖、嘗一嘗花生
、盼覀儊砻幻ㄉ,摸上去有什么感覺?(粗糙)
、瓶匆豢椿ㄉ嫌惺裁?(花紋)
、菗u一搖花生會怎么樣呀?(響、動)嘗一嘗,什么味道?
、谔剿鲃兓ㄉ姆椒á呕ㄉ锩孢有秘密呢,猜一猜?
⑵花生可以怎么樣打開呢?幼兒討論并嘗試(剝、咬、敲)花生娃娃穿小紅衣,住在麻子屋里。有天,手指一捏,屋子從中間敞開,花生娃娃就跳了出來出示幻燈片。
三、認識花生米
、呕ㄉ锩嬗惺裁囱?(花生米)
、茢(shù)一數(shù)你的花生殼里有幾;ㄉ?
T:花生里的花生米有的少有的多。
、俏覀冊賮砜纯椿ㄉ状┲裁搭伾腵衣服?(紅衣服)T:花生米的紅衣服呀營養(yǎng)可豐富了可以吃、可以治病。
、痊F(xiàn)在請小朋友把花生米的紅衣服脫掉,看看里面有什么?(果仁)T:哦,一棵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殼,花生殼里有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著一件紅衣服。
四、討論花生的用處
(1)討論花生可以怎么吃?有哪下花生制品?花生殼、花生米還可以做成什么?
(2)和聽課教師互動,品嘗花生思考空間秋天到了,許多干果都已成熟,花生是孩子們的最愛,為了讓孩子們了解花生、學剝花生,知道花生的作用,所以就選擇了《好吃的花生》這一教學活動。
希望通過這節(jié)活動孩子們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自我操作解決問題,從而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科學教育的目標是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我就設(shè)計了這么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摸一摸、看一看、搖一搖花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能充分運用感官去感知、操作和體會。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探索剝花生的方法,充分調(diào)動幼兒動手動腦的積極性,讓幼兒剝、搖敲來打開花生。為了養(yǎng)成幼兒探究問題的好習慣,設(shè)計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認識花生米,拋出一些問題,讓幼兒去思索。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吃花生米包含了《綱要》中社會教育的目標樂意與人交往,合作和分享,突出了與人交往和分享,讓孩子與人交往、與老師交往、分享花生米。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并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征。
2、能按不同條件給葉子分類,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感受葉子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3、培養(yǎng)細致的觀察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采集的葉子。
2、不同的葉子實物和圖片。
3、分類盒、紙、筆。
4、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采集葉子的成果。
。ㄓ變旱淖郎详惲杏胁杉瘉淼母鞣N葉子)
師:大家來相互說一說,你采集到了什么葉子,它是什么樣的?
2、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征。
(1)師:這些葉子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出葉子的不同之處,并透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比較有關(guān)葉子。
教師小結(jié):葉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邊緣都不一樣。
。2)師:葉子有共同的特征嗎?
教師小結(jié):每片葉子都有葉肉、葉脈和葉柄。
3、給葉子分類
(1)教師:你會給葉子分類嗎,看看誰和誰一家?為什么要這樣分,給他們做個標記。
幼兒在分類盒中將葉子分類,并制作分類標記。
。2)請幼兒講述分類狀況。
4、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
。1)了解能夠吃的葉子。
師:葉子能夠吃嗎?你吃過什么樣的葉子?
教師(出示一些蔬菜):你吃過這些菜的葉子嗎?你還吃過哪些菜的葉子?
。2)了解有特殊本領(lǐng)的葉子。
教師(出示盆栽含羞草、豬籠草和毛氈苔、合歡的圖片):你認識這是什么植物嗎?他們的葉子可有著特殊的本領(lǐng)。
教師演示、介紹這四種植物葉子的特殊本領(lǐng)。
5、總結(jié)性談話。
師:你看了那么多搞笑的葉子,覺得大自然奇妙嗎?大自然中是個神奇的大寶庫,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等著我們?nèi)ヌ剿靼l(fā)現(xiàn);顒友由欤
孩子收集不同的樹葉,使孩子積累有關(guān)葉子的經(jīng)驗。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01-15
中班科學教案12-0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5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2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2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2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