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勤于收集資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掌握勤于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
教學重點:
懂得“勤于收集資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掌握勤于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人,使學生明白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1.老師這里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同學們:老師打算寫一篇關(guān)于徐州歷史文化的文章。請問同學們,老師現(xiàn)在需要做些什么準備;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的辯論會,她該提前做些什么準備(收集有關(guān)資料等)
2.引導(dǎo)學生談?wù)勈占Y料的重要性。
老師小結(jié):收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們應(yīng)當養(yǎng)成勤于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指導(dǎo)觀察,適當講解,讓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
1.指導(dǎo)觀察第1頁的圖。
上面一幅圖的.女同學在哪兒?圓形圖上的女同學在干什么?態(tài)度怎樣?
下面一幅圖上的男同學在做什么?指導(dǎo)觀察第2頁上的圖片。
2.第2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覺得他們的態(tài)度怎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認真觀察第2頁下面的圖,然后,清你說說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
。ǹ梢酝ㄟ^看報刊、網(wǎng)絡(luò)、參觀展覽、采訪和訪問來收集資料)
3.除了這些,你認為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收集資料呢?(小組討論,交流)
4.講授收集資料常用的方法。
第3頁上面的四幅圖,都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資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筆記。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來,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摘抄。為了便于查閱,分類不要資料,激發(fā)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
1.展示優(yōu)秀的收集資料的作品,讓學生仔細觀摩。
2.教師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收集資料的主人優(yōu)秀的學習果實。
3.學生展開討論: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應(yīng)該怎么做?
二、引導(dǎo)學生嘗試收集資料。
1.分發(fā)課外閱讀材料,每個學生一份。
2.學生閱讀材料,收集資料。
要求:認真閱讀材料,用上常用的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教師巡視指導(dǎo),多作點撥。
3.學生小組交流所收集的資料,相互取長補短。
4.展示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
三、教師小結(jié)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重在鼓勵,希望同學們寶在堅持,養(yǎng)成勤于收集資料的習慣。
板書設(shè)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認識生字,學會生詞。
2、讀通課文,讀懂課文,理解課文中的句子。
3、教育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利用科學,了解現(xiàn)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學準備】
1、課件,收集有關(guān)現(xiàn)代科技的新成就。
2、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dǎo)入
同學們,我向問問大家,和你們的爺爺、奶奶小時候相比,你們的生活有什么變化?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生活變化的課文,讀題,理解課題,當看到呼風喚雨就想到誰?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風下雨,現(xiàn)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
現(xiàn)在我們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簡單介紹路甬祥。
二、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看請字形。
2、把讀不好的多獨幾遍。
三、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讀、理解,相機出示圖片幫助理解詞語:
農(nóng)耕社會、依賴、潛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騰云駕霧、歸根到底、出乎意料
2、讀句子,把自己讀不好的句子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糾正字音和斷句等。
(長句不好讀,外國人的名字不好讀、多音字易錯、翹舌音度不準……)
四、默讀課文
課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找中心句)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自學課文
把你能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勾畫出來,體會體會。
六、小組內(nèi)交流自學結(jié)果
七、全班交流,理解課文
1、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 找出句子體會:
如: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
作者是用什么樣的表達方法來說明我們這個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的?
(舉例子)
⑵ 拓展一下:
你還知道哪些現(xiàn)代科技新成就?
(生活、醫(yī)療、軍事、航空、交通等方面)
⑶ 出示收集的相關(guān)現(xiàn)代科技新成就的'圖片。
、 學習這段的后部分內(nèi)容:
過渡:
人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們的生活怎樣呢?
讀句子:
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zhì)生活。
體會作者是說明表達方法來說明我們這個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的世紀的?
(做比較)
體會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變化?
過渡:
我們現(xiàn)在的吸過來府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現(xiàn)實,古代還有哪些幻想都已變成現(xiàn)實的?
我們現(xiàn)在發(fā)明發(fā)現(xiàn)這么的新成就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嗎?
齊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學習第三段:
⑴ 讀句子,相機出示課后的句子體會:
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理解“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原指什么?現(xiàn)在指什么?
、 拓展一下:
古代還有哪些幻想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實了的?
(土行僧……地鐵,一日千里……飛機,想入!瓭撍А)
、 從這段中的哪兒還能感受到呼風喚雨?
出示句子體會:
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讀句子,說一說愿意,在聯(lián)系課文的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之快、之多)
體會的讀一讀。
在這近百年中我們?nèi)〉昧巳绱司薮蟮男鲁删,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嗎?
齊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
我們現(xiàn)代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到底是誰在呼風喚雨呢?
、 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⑵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板書:
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人類
、 理解“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沒有被人們知道。
發(fā)明:原本沒有這個東西,是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東西。
、 用“發(fā)現(xiàn),發(fā)明”說話練習。
⑸ 了解新成就,區(qū)別判斷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
出示課件:
X射線、 空調(diào)、 維生素、彩色膠片、青毒素、圓珠筆、激光、
雜交水稻、移動電話
、 在這段中還有類似的詞語嗎?找一找,理解一下:
改觀 改變
過渡:
20世紀人們利用科學成就使我們實現(xiàn)了古代人那么多的幻想,使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現(xiàn)實,是幻想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是努力讓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時,你們也插上想像的翅膀,當一名小小設(shè)計師,描繪一下你明日美好的未來。(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畫圖表現(xiàn))你現(xiàn)在就是小小設(shè)計師,描繪一下你心中明日的美好前景吧!
八、總結(jié)
同學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使你們的未來生活更精彩,只要你們大膽的想像就一定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更多的新成就。就用奇思妙想中董浩叔叔一句話來結(jié)束吧。
齊讀: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板書設(shè)計】
改變 改觀
現(xiàn)代科技 人類生活
發(fā)明 發(fā)現(xiàn)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用“商量”說一句話。
3、通過學習能知道小動物過冬的有關(guān)知識,體會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guān)心。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表演。
教學難點:
知道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不一樣,并能加上動作把小動物過冬的方式表演出來。
教學準備:
頭飾、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小動物過冬》這篇課文,認識了哪三個小動物?(指名答并在黑板上貼圖片)
師引讀: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他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想和他們做好朋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唱什么歌吧!
2
。c擊出示背景圖加生字卡。)
齊讀生字,開火車讀并組詞。
二、精讀
。ㄒ唬┙虒W第二自然段
1、師過渡:你們真是小動物們的好朋友,可是轉(zhuǎn)眼間,秋天到了(點擊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加背景圖)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一天,三個好朋友又聚在了一起,看看他們在干什么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3、出示“商量”,讀。小動物在商量什么?
4、師:前兩天我們幾個老師還在一起商量校運動會的儀仗隊該用什么形式呢!
還有,過兩天我女兒就要生日了,我和她爸爸也在商量今年該給她買什么生日禮物。
5、小朋友,你有沒有和誰商量過什么事?指名說。
。ǘ┙虒W第3-7自然段
1、師過渡:你們作為小動物的好朋友,想不想和他們一塊商量商量?自己讀讀3-7自然段,等會兒說說你們知道了什么?
2、指名交流,他們過冬的方式一樣嗎?
3、師:那他們到底是怎樣過冬的呢?先來看看小燕子的過冬方式吧!
1)(點擊出示第三自然段和背景圖)誰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指名讀。燕子的話你聽懂了嗎?
自己再讀讀,找一找文中哪些詞句告訴我們小燕子是怎樣過冬的。
2)
誰來說一說燕子是怎樣過冬的?指名答。
3)
指導(dǎo)。小燕子為什么要(點擊)“飛到南方去“?(點擊“暖和”“很多蟲子”)
4)出示:“暖和”,一起把這個詞讀一讀。你是怎樣理解這個詞的?
5)是!冬天南方比較溫暖,蟲子也比較多,所以小燕子就飛到南方去了,誰愿意來當當小燕子向大家介紹一下的?(飛上來)指名讀。
還有誰也想當小燕子的,就讓我們一起讀讀吧。
6)師總結(jié):小朋友,剛才我們讀了讀課文,找了找文中的詞語,最后又有感情朗讀了課文,學懂了小燕子是怎樣過冬的?
想不想看看青蛙和小蜜蜂是怎樣過冬的?
4、先來找一找課文哪一個自然段講了小青蛙是怎樣過冬的,寫小燕子的在哪一自然段?
1)下面,就請四人小組在這兩個自然段中任選一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讀一讀句子,找一找有關(guān)詞語,最后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教師巡視,并發(fā)放頭飾。)
2)小青蛙是怎么過冬的呢?哪一小組來交流一下?
誰先讀一讀句子?(點擊出示第5自然段)你們組找到了哪些詞?(根據(jù)學生回答點擊重點詞:“吃得飽飽的”,“睡上一大覺”)青蛙吃得飽飽的會是什么樣的,誰能學學它的樣子讀一讀句子?
是啊,青蛙吃飽了就鉆進泥土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大覺,這一覺呀一直睡到了什么時候?(理解“來年春天”)還有哪一組也是學習小青蛙的,那就一起來讀讀句子,讓你們的好朋友們一下子就知道你的過冬方式?
。◣熥叩酱餍⊙嘧宇^飾的學生身邊)問:小燕子,你想不想知道你的好朋友青蛙是怎樣過冬的?那就請你來問問青蛙吧?(點擊出示第四自然段)
你是怎么稱呼小青蛙的?(你真有禮貌!)哪只青蛙愿意回答它的?指名分角色讀。
還有誰想當燕子的,誰當青蛙?請到臺上來表演。(學燕子和青蛙的.樣子)
男女生合作讀。
師:知道青蛙是用什么方式過冬了嗎?老師也想當當小燕子(戴頭飾),你們一起當當青蛙回答我好嗎?(師生合作讀)
3
。⿴熯^渡:冬天到了,我還有一個朋友小蜜蜂在哪里呀?(邊說邊找,:噢,在這兒呢!還有的在哪兒呀?學習蜜蜂的小組讓他們戴上頭飾。)
師問:(點擊出示第五自然段)“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沒有鮮花,你怎么生活呢?”
(點擊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讀2-3
。N叶,你們聽出來了嗎,蜜蜂是怎樣過冬的?(根據(jù)學生回答,點擊重點詞:“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一個冬天”)我們一起把句子讀讀。
師小結(jié):蜜蜂真勤勞,它早早地把蜂蜜采好,藏到蜂巢里,這樣就能過個安穩(wěn)的冬天了。
哪只小燕子也想問問蜜蜂的?說話可要有禮貌呀!誰來回答?分角色朗讀。
4)三個好朋友過一段時間就要分開了,多么舍不得呀,于是他們商量好之后,有了一個約定,這是什么約定呢?(點擊出示第七自然段)我們一起讀一讀。
三、分角色朗讀全文。
1、師:這三個小動物多要好啊,有朋友的日子真不錯!下面讓我們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好好讀讀,等會兒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
2、指名分角色表演。用“我是(),冬天快要到了,我()”來說一段話。
五、總結(jié)
1、今天,我們學習了三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小燕子是(貼板書:飛到南方去)過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這種過冬方式叫(貼板書“遷徙”讀)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用這種方式過冬的?小青蛙的過冬是吃得飽飽的,(貼板書鉆到泥土里),美美地睡上一覺,這種過冬方式叫“冬眠”(貼板書),看看下面的圖片,你知道誰要冬眠嗎?(點擊出示圖片)那小松鼠和小螞蟻又是怎樣過冬的?對了,它們和小蜜蜂一樣,非常勤勞,早早地把糧食準備好,(貼板書:備糧、藏在自己的家里),這樣就能過一個舒舒服服的冬天了。
2、你們還知道其他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指名交流。
3、是!動物過冬的方法還有很多,小朋友只要多去收集,多做有心人,一定會掌握更多的知識。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guān)于《小動物過冬》第二課時教案之一,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注意“不”字的聲調(diào)變化。
3、寫幾個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4、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5、熟記成語,讀讀背背,作為積累。
6、說話:即興演講。
7、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一些語言故事的成語,熟記成語,讀讀背背。
擬訂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完成練習1——5題。
教學過程:
一、用鋼筆描紅。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生齊讀內(nèi)容,要求讀正確、通順。
3、練寫描紅,師巡視指導(dǎo)。
二、讀一讀,注意“不”字的聲調(diào)變化。
1、自由讀內(nèi)容,觀察比較,兩行讀音有何不同?(小組之間可討論討論)
2、指名回答。
3、師小結(jié):“不”字在前面的所有的詞語中,如果后面是第四聲的字,那“不”字就讀第二聲;若后面的字是其他三聲,“不”字仍讀本調(diào)第四聲。
4、齊讀詞語,進一步體會。
5、交流“不”字聲調(diào)變化的詞語。
三、寫幾個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成語是漢語寶庫里光彩奪目的明珠。它有多種來源。其中有一些成語來源于寓言故事。思考:找出這樣的成語。
3、競賽分組討論。板書成語。
4、集體評議。
5、自由讀成語。
6、摘抄成語。
四、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自由朗讀句子,回答兩個句子間有什么關(guān)系?
3、練習用關(guān)聯(lián)詞造句。
⑴指名口頭造句,是評講。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詠鵝》是我國唐代詩人駱賓王7歲時的作品,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詠鵝》教案1。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美麗的外形和輕盈的動作,表達了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yīng)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白、毛、水,認識5個字。
2、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3、能帶表情有節(jié)拍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聽老師說一則謎語:"頭戴一頂紅帽子,身披一件白袍子,腳穿一雙紅鞋子,唱起歌兒伸脖子。"學生猜。
。ɡ蠋熞砸粍t謎語作為開頭,引出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詠鵝》教案1》。)
2、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古詩(板書課題)《詠鵝》。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駱賓王十分聰明,7歲就能作詩,我們一起來學這首詩!
二、層層遞進,整體輸入。
1、讀一讀,說一說,初步感知大意。
①教師:“請同學們趕快把書打開,看看7歲時的駱賓王是怎樣寫鵝的?”
、谧x后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③師:“大白鵝呀,大白鵝,你彎著長脖子朝天叫著,好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一身潔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你用紅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中劃動著。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鵝呀!我們怎樣讀,才能讀出對大白鵝的感情呢?”
2、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①出示圖、文。(一幅大白鵝圖畫,白鵝的頭上脖子上,身子上和腳部分別貼著這首古詩的四個句子。)
、诮處煟骸懊渴坠旁姸加幸欢ǖ捻嵚晒(jié)拍,只有按照它的節(jié)拍讀才能理解得好,請認真聽錄音朗讀,仔細體會。”
、蹘煟骸奥犃虽浺簦愀形虺鏊墓(jié)拍了嗎?請自己練習讀!
④請學生有節(jié)奏地在全班朗讀。
。恳皇坠旁姸加幸欢ǖ捻嵚晒(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次意境,體驗情趣。但剛學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不懂這些,靠老師的講解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
3、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領(lǐng)悟古詩情趣。
、賻煟骸按蟀座Z看著藍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特別開心。駱賓王看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畫面,會在怎樣的感情中吟出這首詩呢?我們把他這種感情讀出來好嗎?”
、谏骸靶〗M讀、同桌讀者、指名配樂朗讀!
、蹘煟骸澳銈冋l愿意當大白鵝,表演給大家看?誰愿意做駱賓王,一邊觀賞一邊低吟小詩?”
、苌骸皩W生到前面戴著頭飾進行表演。然后全班一起邊演邊背!
、輲煟骸澳銈兿矚g這一只大白鵝嗎?請你按詩的內(nèi)容給你手中的"白鵝圖"(課前準備好的)涂上顏色!
三、識記生字,培養(yǎng)能力。
1、學生畫出詩中要求記住的生字。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
2、小組討論,匯報識字方法。
3、練習用字組詞,說話。
。ㄔ趯W生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記一記的整個學習活動中,時時體現(xiàn)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伴隨著學生的活動,教師適時調(diào)控,使學生的身心始終處在高度的興歷和激動之中。)
四、鞏固練習。(略)
1、找朋友讀生字。
2、男女生輪讀古詩。
3、背誦古詩比賽。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悠閑、松弛、尷尬、氣氛、感染、笨重、熟視無睹、彬彬有禮、沖鋒陷陣、翩翩起舞、搖頭晃腦”等詞語。
2、了解泰國的獨特風情與文化,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3、領(lǐng)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人與大象的親密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1、領(lǐng)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制作有關(guān)介紹泰國風情、大象及學習內(nèi)容的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導(dǎo)入:
同學們,在電視新聞節(jié)目里我們常會看到“紅衫軍”集會,你們知道是哪個國家嗎?今天的泰國是有些混亂,但課文中的泰國人和泰象相處得那么和諧美好,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美麗的泰國游玩吧!
二、出示課題,生讀課題。
三、匯報有關(guān)泰國的資料,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四、課件出示預(yù)習要求,檢查預(yù)習
1、開火車朗讀,師注意提示“馳、紳”讀翹舌音,“彬”是前鼻音,“摩”是二聲,“氛”是一聲。
2、學生認讀生字
3.詞句解析.先課件出示要讀讀記記的詞語,再請學生匯報對詞語的理解,師出示課件糾正。
4.了解課文大意,說說課文各段分別寫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國大象對人群熟視無睹,與人關(guān)系親密和諧。
第二自然段:講大象是泰國的國寶。泰國最初的發(fā)展和興盛,和象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第三自然段:通過描述大象的樣子與表情來表現(xiàn)泰國人與大象之間沒有距離。
第四自然段:講述了一些實例來說明象是一種很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
第五自然段:講最使作者難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5、生匯報:人與大象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從哪些句子看出來?
五、學習課文
1、抓住重點,深入了解
(1)、泰國人的生活已經(jīng)和大象融為一體。何以見得呢?自由讀課文,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2)、象是泰國的國寶,課文是怎樣具體寫的呢?你了解到大象還為當?shù)厝俗隽四男┦?你還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國,沒有大象行嗎?為什么?
(3)、課文是怎樣描寫大象的樣子、表情、動作的?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
(4)、課文哪些地方寫了大象的聰明、有靈氣?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讓大象按摩,你敢嗎?a、表演節(jié)目,踢球、倒立、行禮謝幕;b、為人按摩c、偶爾還會和人開開玩笑。
2、課文的表達方法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敘述的?先概述后分述的順序敘述的`。
(2)、課文2—5段的結(jié)構(gòu)有什么特點?
每一個自然段都有一個明確的表明該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該段的開頭,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體敘述的方式。
師小結(jié):這樣,大家讀起來就能比較快地抓住課文的重點,理清課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六、總結(jié)全文
1.說說學習這課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歡泰國大象的什么?
2.談?wù)勀阈哪恐械奶﹪莻怎樣的國家。
3、領(lǐng)會課文先概述后分述的寫法
七、布置作業(yè)
1、仿照課文的表達方法介紹家里的某一小動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0人,男生18人,女生12人。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接受能力也較強。經(jīng)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好多生字,積累了一些詞匯,語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但部分同學學習沒有自覺性,依賴性較重,所以班級中學習成績層次分明。對于這部分學生有待于今后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引導(dǎo)其主動地發(fā)現(xiàn)、探究。使他們感到學習語文的快樂,進而不斷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并逐漸使學習成為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設(shè)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nèi)容。依次是:美麗的
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jié)合作,關(guān)愛他人,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個專題的涵蓋都比較寬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內(nèi)容比較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每組教材都包括導(dǎo)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構(gòu)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的形式多樣,有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jīng)、對聯(lián)、兒歌等。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內(nèi)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本冊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注有漢語拼音并配有賞心悅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引導(dǎo)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及字詞的一些規(guī)律,掌握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dǎo)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yōu)秀段篇,復(fù)習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綜合練習;口語交際---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課內(nèi)外學習所得的舞臺。
(一)全學期教學目標總要求:
雙基:復(fù)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本冊要求認識常用漢字450個,要求會寫的漢字250個;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jié)合詞句了解意思就可以了,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通過練習,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準確運用。在此基礎(chǔ)上還能引導(dǎo)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認字。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逐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喜歡閱讀,對閱讀感興趣,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入情入境地閱讀,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二)思想教育:
每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專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中愉快的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扎扎實實的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加強與家庭,社區(qū)聯(lián)系,使學校,家庭,社區(qū)這三位一體形成強而有力的德育合力。
(三)教材分析簡要:
第一單元:
1、教學內(nèi)容:識字1、課文《秋天的圖畫》、《黃山奇石》、《植物媽媽有辦法》、《古詩兩首》、語文園地一。
2、教學目的:
通過閱讀與秋天有關(guān)的四字詞組、韻文、古詩等,結(jié)合生活實際,感悟、發(fā)現(xiàn)秋天的美好,領(lǐng)悟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隨文認識62個生字,寫好42個生字。通過看、找、畫、寫、做等各種有趣的活動,積累詞匯。
3、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與秋天有關(guān)的四字詞組、韻文、古詩等,結(jié)合生活實際,感悟、發(fā)現(xiàn)秋天的美好,領(lǐng)悟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隨文認識62個生字,寫好42個生字。第二單元:
1、教學內(nèi)容:識字2、課文《一株紫丁香》、《我選我》、《一分鐘》、《難忘的一天》、語文園地二。
2、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與學校有關(guān)的詞組,詩歌、故事,結(jié)合生活實際,感悟,發(fā)現(xiàn)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隨文和生活中會認57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學習部首查字法,學會按部首個漢字歸類,認識部首。
3、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與學校有關(guān)的詞組,詩歌、故事,結(jié)合生活實際,感悟?qū)W校生活的豐富多彩,會認57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學習部首查字法,學會按部首個漢字歸類,認識部首。
第三單元:
1、教學內(nèi)容:識字3、課文《歡慶》、《北京》、《我們成功了》、《看雪》、語文園地三。
2、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三字經(jīng)?這種語言形式,感悟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2)引導(dǎo)學生在讀中感悟蘊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3)引導(dǎo)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搜集有關(guān)資料,加深對祖國的了解。
3、重點難點:
。1)初步感知?三字經(jīng)?這種語言形式,感悟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2)引導(dǎo)學生在讀中感悟蘊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第四單元:
1、教學內(nèi)容:識字4、課文《坐井觀天》、《我要得是葫蘆》、《小柳樹和小棗樹》、《風娃娃》、《酸的和甜的》、語文園地四。
2、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2)引導(dǎo)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lián)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3)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編輯故事。
3、重點難點:
。1)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2)引導(dǎo)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lián)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第五單元:
1、教學內(nèi)容:識字5、課文《稱贊》、《藍色的樹葉》、《紙船和風箏》、《從現(xiàn)在開始》、語文園地五
2、教學目的:
。1)通過閱讀諺語,童話、兒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懂得團體合作的道理,領(lǐng)悟到在生活中與人友好相處。
。2)會認54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3)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的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重點難點:
。1)會認54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的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第六單元:
1、教學內(nèi)容:識字6、課文《假如》、《日記兩則》、《古詩兩首》、語文園地六。
2、教學目的:
。1)會認52個生字,會寫38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習慣的、獨特的方式識字,有識字的愿望和興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學習積累語言,訓(xùn)練查閱資料的能力。
。4)學習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在生活中體會關(guān)愛,理解真情。
3、重點難點:
。1)會認52個生字,會寫38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習慣的、獨特的方式識字,有識字的愿望和興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理解課文內(nèi)容
第七單元:
1、教學內(nèi)容:識字7、課文《?紅領(lǐng)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淺水洼里的小魚》、《父親和鳥》、語文園地七。
2、教學目的: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和實踐活動,讓學生逐步樹立環(huán)保意識。
。2)會認44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口語表達要說完整,說清楚。
3、重點難點:
。1)會認44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八單元:
1、教學內(nèi)容:識字8、課文《我是什么》、《回聲》、《太空生活真有趣》、《活化石》、《農(nóng)村的變化真大》、語文園地八。
2、教學目的:
。1)在識字、讀書的同時,吸引學生關(guān)注科學,愛科學。引導(dǎo)孩子們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動口,又動手,走出校門,擴展自己的視野。
。2)會認65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
。3)本單元的主題課文是帶說明和記敘性的,因此讀通,讀好,讀懂成了重要目標之一。
3、重點難點:
。1)會認65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
(2)本單元的主題課文是帶說明和記敘性的,因此讀通,讀好,讀懂成了重要目標之一。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倡導(dǎo)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適時采用?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2、繼續(xù)復(fù)習鞏固漢語拼音,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設(shè)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游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教學中給學生比較充分的讀書,交流閱讀感受的時間,重視朗讀指導(dǎo),讀中悟,讀中積累并學會運用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培養(yǎng),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口語交際教學要提前做好準備,教學時重視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和點撥引導(dǎo),放手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引導(dǎo)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yōu)秀篇段并復(fù)習鞏固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綜合練習。教學時,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主動積累詞句,將積累的詞語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語言之中。
6、充分利用教材,展開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將游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入課堂,也可以帶領(lǐng)學生走出校門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理解“數(shù)不清、飄落”等詞語,準確地讀準“雨點兒、地方”。
2、初步了解雨點兒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1、2、3、4、5自然段。
4、認識“點、數(shù)、清”等11個生字,會寫“方”字。
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數(shù)不清、飄落”等詞語,準確地讀準“雨點兒、地方”。初步了解雨點兒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1、云媽媽有許多孩,它們子特別愛唱歌,你聽,這會它又唱起了歌:滴答滴答,沙沙沙……它們是誰呀?
2、出示課題:雨點兒特別愛和小朋友交朋友,你來和它打個招呼吧!
指名讀、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真熱情,瞧,雨點兒來了。
.出示句子“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請你讀一讀這一句話。
2.這句句子里有幾個詞語你能把它們讀好嗎?按順序出示“數(shù)不清、云彩、飄落”三個詞語,指名讀。
3.請小朋友再讀讀這句話,你讀懂了些什么?
4.理解“數(shù)不清”、“云彩”、“飄落”。
①數(shù)不清: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shù)不清。
③飄落:慢慢輕輕地落下來。
5、看著雨點兒飄落下來可愛的樣子來讀一讀這句話。
自由練習,指名讀。
三、學習第2、3、4、5自然段。
(1)學習2、3、4自然段
1、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半空中……(師朗讀并出示相關(guān)句子)
2、交流:你聽到了些什么呀?
3、小朋友聽到了大雨點和小雨點在說話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原來是從這些提示語中知道的,那下次我們想知道是誰和誰在說話我們就可以看提示語了。
朗讀訓(xùn)練:
、傥沂切∮挈c,就在你面前,哪位大雨點朋友來問問我?(師生合作)
、谛∮挈c想問大雨點什么呢?(指名說)原來小雨點也想知道大雨點要去哪里?
③剛剛大雨點和小雨點之間互相問答就是在進行對話。我們就學他們來進行對話,好嗎?自由練習。
④現(xiàn)在老師把提示語去掉了,能直接對話嗎?同桌兩人試一試,指名對話。
(2)學習第6自然段
1、有花有草的地方
小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到什么地方去了?
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里呢?
小雨點來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師出示課件),你看到了什么?
是呀“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弊屛覀円黄鹱x讀這個句子吧。
朗讀指導(dǎo)
2、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大雨點兒到哪里去了?
哦,沒花沒草的地方好看嗎?大雨點為什么要去這種地方呢?
大雨點和小朋友想得一樣,不久,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示課件)你們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3、雨點兒讓大地變得如此美麗,你有什么想對雨點說的嗎?
4、課間操:歌曲《小雨沙沙》
四、鞏固生字。
現(xiàn)在我們把課文里出現(xiàn)的生字寶寶復(fù)習一下。
1、卡片認讀。
2、生字板
3、雨點回云媽媽懷抱。
五、指導(dǎo)書寫。
1、學生自己看書,觀察“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別注意點和彎鉤所在的位置。了解生字的筆順。
2、指名書空。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疑揭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雨點兒》,齊讀課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預(yù)設(shè):為什么叫他們雨點兒呀?雨點兒有什么作用呢?他們?nèi)ジ蓡崃税?為什么他們?nèi)サ牡胤讲灰粯影?這是些怎么樣的雨點兒啊?
整理問題:這是怎么樣的雨點兒?雨點兒有什么作用?為什么他們?nèi)サ牡胤讲灰粯?
二、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小朋友提的問題可真多,下面就請大家?guī)е@些問題,自由讀讀課文吧。
(一)自由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所感悟的,隨機出現(xiàn)句子進行教學,在理解句子的同時解決學生所提的問題。
(二)深入理解,學習課文
[出示]: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1、理解數(shù)不清,如學生說我知道雨點很多?師問你是怎么知道的?誰愿意上來畫畫這些可愛的雨點兒啊?指名上臺畫,在請同學上臺畫……師問,這畫得完嗎?(畫不完)是啊,雨點多得數(shù)都(生齊說數(shù)不清)。
2、理解飄落
A你知道哪些東西是飄落下來的嗎?(雪花、樹葉、花瓣等)
B看課件樹葉飄落下來的情景,此時你想說些什么啊?體會慢、輕、柔的感受。讀讀飄落。再看雪花飄落的情景,用飄落來說一句話,并引導(dǎo)學生說得更具體,加上什么時候,雪花從什么地方飄落下來。
C知道嗎,雨點也是這樣飄落下來的,你們看,(看課件)再來讀讀這句話,可以站著讀,也可以加動作,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最后齊讀。
課中操:課件出示小雨沙沙。
這么美的'雨點兒,小朋友愿意來唱一唱嗎?跟課件邊唱邊做動作。這首歌告訴我們了雨點的什么啊?(作用)
那課文中又是怎么寫雨點兒的作用的呢?請小朋友在課文中找一找。
[出示]不久,有化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A自由地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這段話有幾句?
B選擇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C指名讀,體會更、不久、等詞的意思。
D讓學生看著畫面內(nèi)容,感情朗讀第五小節(jié)。引導(dǎo)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nèi)心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
機動:為什么大雨點跟小雨點去的地方不一樣啊?
演示出示一盆小花,讓他們說說小花需要的是是大雨點兒還是小雨點兒?他們能換嗎?你們能告訴我哪些地方更需要大雨點呢?(引導(dǎo)學生說出干旱的地區(qū),沙漠地區(qū)那里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點去了更遠的地方,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讓那里也能長出花草。感受關(guān)心、友愛的情感)
(三)拓展
你就是那些花啊,草啊,此時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可以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點兒的滋潤,它們會對雨點兒說些什么?先請小小組合作排練,再選一、兩組向全班小朋友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薩、薔、薇、啰、滂、沱、纖”七個生字,理解并運用“弱小、芬芳撲鼻、大雨如注、滂沱大雨、纖弱”等詞語,積累描寫花香、雨下得很大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間對話的不同語氣,體會薩沙的心理變化,掌握“因為”的句式。
3、理解“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含義,懂得“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間對話的不同語氣,理解“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含義。
教學難點:
懂得“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者”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
1、板書課題,理解“弱小”。
師:你用什么方法理解“弱小”這個詞語?(近義詞:纖弱;反義詞:強大)。
2、指名讀課題并質(zhì)疑: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什么他這么說? 師: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問題,范讀課文。 師: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在干什么?
生:課文寫了假日里爸爸媽媽托利亞和薩沙一家到森林中去玩。 (板書:爸爸、媽媽、托利亞、薩沙)
2、師:你能找出課文中描寫森林環(huán)境的句子嗎? 出示:“森林是那么美好,林中長著一叢叢野薔薇。花兒開放了,粉紅粉紅的,芬芳撲鼻。” 生字教學:“薔”、“薇” 詞語積累:積累描寫花顏色美麗與花香的詞語。 描寫花顏色美麗:萬紫千紅、姹紫嫣紅、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描寫花香:香氣撲鼻、芬芳撲鼻、香氣襲人、馥郁芳香、芳香撲鼻。
3、天公不作美,天氣驟變。文中哪里體現(xiàn)出天氣變化?
出示:“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注:灌下。形容雨下得很大,雨水像往下灌似的。)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師:雷雨突然而至,全家人措手不及,大家都在忙什么?
生:討論交流。 出示:“父親趕緊收拾東西,母親忙著照料孩子。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了媽媽,而媽媽卻又把雨衣給了托利亞。最后,托利亞把雨衣給躲在傘下的小薩沙穿上了。”
2、師: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薩沙覺得很奇怪,為什么最后雨衣穿在他身上。
師:薩沙也覺得很奇怪,他說了些什么? 出示:“媽媽,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您,您又把雨衣給托利亞,托 利亞又把雨衣給我穿上。你們?yōu)槭裁炊歼@樣做呢?”(指導(dǎo)朗讀,讀出 小薩沙疑問的語氣)。 “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的人。”(讀出媽媽親切溫柔的語氣)。
3、師:你怎樣理解“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的人”?
生:大家都爭著要保護彼此,這是家人之間互相關(guān)懷互相愛護的真摯感情。
4、理解薩沙的反問。 師:全家人都這么疼愛小薩沙,他是怎么說的? 出示:“那么,我為什么又保護不了任何人呢?就是說,我是最弱小 的人啰?”(指導(dǎo)朗讀,讀出小薩沙不服氣的語氣)。 “如果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
5、師:此時,最弱小的小薩沙有什么舉動? 出示:“薩沙朝薔薇花叢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粉紅的薔薇花 上。滂沱大雨已經(jīng)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wèi)能力! 生字教學:多音字“纖”(qiàn纖夫;xiān纖弱) 生字教學:“滂”、“沱”(注意讀音)。 師:你能從文中找出“滂沱大雨”的近義詞嗎?(大雨如注) 師: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雨下得很大的詞語? 描寫雨下得很大:狂風暴雨、暴風驟雨、暴雨如注、傾盆大雨、瓢潑大雨。
6、語言訓(xùn)練。 例:滂沱大雨已經(jīng)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著頭,因為 。 (它嬌嫩纖弱嗎,毫無自衛(wèi)能力。) 薩沙把雨衣蓋在薔薇花上,因為 。 (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wèi)能力,小薩沙覺得它比自己更弱小。),因為 。
7、師:風雨中的薔薇花在薩沙的保護下,終于得救了,花兒好像在說?
8、師:薩沙也學會了保護比他更弱小的薔薇花,他是怎么說的? 出示:“現(xiàn)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吧,媽媽?”薩沙問道。(指導(dǎo)朗讀,讀出薩沙自豪的語氣)。 “是啊,現(xiàn)在你是強者,是勇敢的人啦!”媽媽這樣回答。
9、出示薩沙與媽媽之間的三次對話,師生配合朗讀,體會人物語氣與心理的變化過程。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回顧課題,充分理解課題的含義。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能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了嗎?薩沙說,“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為?
2、師總結(jié):薩沙雖然是家中最弱小的,但是他也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小薔薇花,他也是強者。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都會有弱小的時候,所以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真誠地獻出自己的關(guān)愛與幫助,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強者了。
板書設(shè)計:
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為 。
爸爸:收拾東西 媽媽 讓雨衣 托利亞 薩沙 野薔薇
每個人的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病⑼ㄟ^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的道理。
【課前準備】
師生分頭搜集一些測試觀察能力的圖片,也可制成多媒體課件。
一、觀察畫面,激趣導(dǎo)入
。、教師引述:老師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圖片,它能測出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強不強。同學們想不想一比高低?
。、出示圖片或顯示課件內(nèi)容,開展觀察競賽活動。
。场⒔處煂(dǎo)學: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fā)現(xiàn)的!墩荫橊劇愤@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想不想學一學?
二、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1、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學生根據(jù)提示思考課文內(nèi)容:
⑴老師出示問題:
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平處熖岢鲆螅嚎凑l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菍W生按問題提示和要求,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讓幾位同學把尋找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热缓笤诮涣髦,把答案逐漸補齊。
三、根據(jù)線索,比較異同
。薄l(fā)學生思考。看了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后的表現(xiàn),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組里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交流要點:
、胚@位商人走失了駱駝后,可能因為心急,到處亂找,結(jié)果沒找著。
、七@位老人在走路時能留心觀察,所以發(fā)現(xiàn)了路上的駱駝腳印、腳印的深淺和方向、路邊的'蜜和米,以及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牙齒印等。
這位老人還能根據(jù)觀察到的情況認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駱駝的許多特點。
。、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么?
四、角色朗讀,表現(xiàn)人物
。薄⑿〗M內(nèi)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后開展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8-10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12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27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7-27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8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3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7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