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熱】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語文教案-放棄射門
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ㄒ唬⿲(dǎo)入
同學們,喜歡足球嗎?能和大家談?wù)勛约合矚g的球星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足球有關(guān)的課文“放棄射門”(板書課題),為什么會這樣呢?
(二)初讀課文
1.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理解生詞(或聯(lián)系上下文),并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點名讓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詞。
精妙絕倫:精致巧妙的程度,沒有誰可以比得上。文中指精彩的射門無人比得上。“倫”,同類、同等。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束(多指文章)。文中指福勒帶球突破的動作流暢自如。
漫不經(jīng)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文中用于描寫福勒主罰點球時的態(tài)度。因為福勒認為不該得到這個點球,只是敷衍應(yīng)付罷了。
竭盡全力: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不言而喻:喻,明白。不用說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微乎其微:微,小。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一瞬間:轉(zhuǎn)眼之間,形容時間極短。
輝煌:光輝燦爛。
抑制:壓下去,控制。
震撼:震動,搖撼。
經(jīng)典:指傳統(tǒng)具有權(quán)威性的著作。
平庸:平常;很普通。
3.再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寫了足球場上激烈的比賽場面,在完全有把握將球踢進對方球門的一剎那,運動員福勒卻放棄了射門,觀眾深受感動的事。
。ㄈ┳杂勺x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1.自由讀文,記錄下不懂的問題。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并歸納所提出的問題。
(1)足球運動員福勒是在什么情況下跌倒的?
。2)福勒為什么在那種情況下請求裁判收回處罰而且放棄射門?從中我們能看出什么?
。3)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4)文章第一、二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解決上節(jié)課歸納出來的問題。
2.從福勒高尚的體育道德和風范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并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步驟:
。ㄒ唬┏鍪旧瞎(jié)課共同歸納的問題,自學探討,小組交流
(二)全班交流
1.在什么情況下,運動員福勒跌倒了?
對方守門員西曼在明知自己如果撲到福勒的身上,自己必然受傷,還可能被罰點球的情況下,還是像瘋了一樣,不顧一切撲出球門,福勒怕踢中西曼,所以才在已完成百分之九十的破門動作只差最后一擊時,福勒將腳收回。由于出腳太猛,又收得太疾,身體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2.在這種情況下,福勒為什么請求裁判收回處罰并且放棄射門呢?
福勒看到對方西曼沒有出危險,自己感到很欣慰,他心中考慮的是足球比賽的全局,而不是個人的是否輝煌。所以,此時,他請求裁判撤回對西曼的懲罰而漫不經(jīng)心地完成了自己得到的這個點球。
你認為福勒這樣做,值得嗎?為什么?(引導(dǎo)學生展開激烈的爭論,從而體會到福勒的體育道德。)
師過渡:是。『臀覀兇蠹蚁氲囊粯,全場觀眾對福勒高尚的體育風范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其中包括支持福勒對手的觀眾。
3.出示文中最后一句話,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是對福勒做法的高度贊揚。贊揚他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風格;贊揚他崇高的人性美;贊揚他的純潔與無私;同時,也是對人們的一種希望,一種教育。
4.自由讀前兩段,體會其在文中的作用。
指導(dǎo)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ㄈ┱劯惺
1.讀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受或收獲?
2.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
。▽Ω@,對球迷,對同學們)
。ㄋ模┎贾米鳂I(yè)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積累你喜歡的詞語。
附:板書設(shè)計
26 放棄射門
高尚的體育風范
保持足球運動的團結(jié)性
。ㄈ诵悦溃
教案點評:
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從而設(shè)身處地地去感悟文中重點句段的含義,再通過互相交流,加深理解,最后通過感情朗讀反饋學生的理解,使學生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感悟程度,從而感染自己,感染每一位同學。引導(dǎo)學生通過理解語言文字來感受文中包含的人性美。通過教師自身的情感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使其設(shè)身處地地去領(lǐng)會,去感悟,去交流,去表達。
探究活動
一、認真讀一讀由北京市青少年研究所調(diào)查后撰寫的《北京市青少年社會公德現(xiàn)狀》一文,討論:
1.如果你遇到這些問題,你會如何處理?
2.談?wù)勀銓@些問題的'看法,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二、結(jié)合本班情況和我們身邊的實際,也搞一個類似的調(diào)查,并寫出調(diào)查報告;再展開討論,制定出遵守社會公德的有效措施。還可以將活動擴展到全校的范圍,向全校少先隊員提出相關(guān)的倡儀。
北京市青少年社會公德現(xiàn)狀
您身邊有人隨地吐痰、亂扔果皮嗎?有人乘車不排隊嗎?這些社會公德問題似乎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了,但在北京正積極申奧的今天,北京人特別是北京青少年社會公德的好壞,越來越成為世人關(guān)注的焦點。
在剛剛結(jié)束的一項針對北京市青少年社會公德狀況的調(diào)查顯示,有近六成的青少年覺得隨地吐痰亂扔雜物等現(xiàn)象在他們中間并不少見,這個調(diào)查讓我們走近了北京市青少年社會公德的真實現(xiàn)狀。
現(xiàn)狀一:不太衛(wèi)生的公共衛(wèi)生
調(diào)查中,當問及“您對隨地吐痰,亂扔雜物的看法”時,19.1%的青少年認為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還有近四成(38.5%)的人認為這種現(xiàn)象是“普遍”的,而回答“很少”的比例僅有17.6%。在回答“當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時,您會怎么做?”時,近四成(35.9%)的人會非常主動地“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但是選擇站出來“上前制止”的比例僅為12.1%,而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高達44.3%,選擇“扔個果皮算什么”的也占到6.8%,后兩項之和高達51.1%,也就是說在面對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破壞公共衛(wèi)生的行為,更多的人采取的是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至多是自己不去破壞,榜樣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面對這種不良行為,更需要的是勇敢的制止。
現(xiàn)在的時髦青少年除了服飾前衛(wèi)外,嘴里嚼著口香糖似乎也是一大特點,但是對嚼剩下的口香糖殘渣的處理,卻成了令人頭疼的事情。據(jù)報道整修過的天安門廣場就曾經(jīng)被小小的口香糖殘渣弄得很狼狽。因此在調(diào)查中,我們問到“修整一新的天安門廣場已粘有許多口香糖殘渣,您認為這是什么原因?”,超過七成(74.4%)的人肯定這種行為是“不文明行為”,但仍有不少人(25.6%)對此持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其中9.4%的人說這是“習慣成自然”,還有9.0%的人說“我也干過,不吐咋辦,也不能吞下去”,另外8.6%的人認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垃圾箱太難找”。愛嚼口香糖是個人自由,但把嚼過的口香糖用紙包好投進垃圾箱,只是舉手之勞,從這里也可以折射出青少年的公德意識和修養(yǎng)。
現(xiàn)狀二:不太有秩序的公共秩序
青少年是否遵守公共秩序,更多地反映在他們平時是否遵守學校中的公共紀律。在調(diào)查中,我們讓被調(diào)查的青少年回答“在食堂買飯是否排隊”,“公共場所是否大聲喧嘩”,“上課是否遲到早退”。結(jié)果,10個人中就有4個回答“在食堂買飯不排隊”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超過一半(54.2%)的人認為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的現(xiàn)象也不少見,還有38.3%的人認為“上課遲到早退”也是常事。
我們把調(diào)查視野從校園轉(zhuǎn)到校外,讓被調(diào)查的青少年回答“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幼,您是否會主動讓座?”,兩成人(19.9%)選擇了“假裝沒看見”,“別人不讓,我也不讓”;在回答“您外出遇到紅燈時,將怎樣做?”時,18.8%的人選擇了“經(jīng)常闖紅燈”,“警察在時遵守交通法規(guī),警察不在時不遵守”;在回答“每年到自行車納稅時,您會如何做?”時,竟有近三成的人(28.6%)選擇了“能躲就躲”,“從不納稅”,“從別人車上揭下稅標,貼到自己車上”等。早在100多年前,梁啟超先生在他的《論公德》中就曾指出:“吾中國道德之發(fā)達,不可謂不早,但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闕如!笨磥,這個問題至今仍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現(xiàn)狀三:不太被愛惜的公共財產(chǎn)
曾幾何時,校園中的“課桌文化”成了一道風景,不少學生在這里抒發(fā)情懷,發(fā)表見解,甚至有人把這些文字收集起來,說這里蘊藏了無盡的靈感。本次調(diào)查中,當問到:“您對課桌上亂涂亂畫的看法”時,高達60.1%的人認為“很普遍”和“普遍”。
“長流水”和“長明燈”的現(xiàn)象也經(jīng)常被青少年視而不見。在回答“您對宿舍中長流水、長明燈的看法”時,高達40.3%的人認為“很普遍”和“普遍”。另外,在回答“當您借到一本被污損的圖書時,您的反應(yīng)如何”時,24.7%的人認為“公家的書就是這樣”和“沒什么,自己也曾這樣做過”。
其實,愛護桌椅,節(jié)約用水的道理一點不難理解,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令人痛心的事情發(fā)生呢?難道只因為這些東西姓“公”嗎?
眾所周知,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強,他們的成長主要受社會環(huán)境和成人的影響。調(diào)查中我們問到:“您認為決定青少年社會公德意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時,62.8%的青少年選擇了“社會環(huán)境”,38.2%的人選擇了“家庭陶冶”,27.1%選擇了“學校教育”,15.8%選擇了“成人表率”,11.2%的人選擇了“輿論導(dǎo)向”,9.4%選擇了“影視作品”。可見,絕大多數(shù)青少年認為社會環(huán)境、家長、教師等成人在他們公德形成過程中起著主導(dǎo)和表率作用。但是,目前社會上存在著一些不良社會風氣,一些成人品行不端,這些將會對青少年良好公德的形成產(chǎn)生非常消極的影響,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六億神州盡堯舜”只是一個美好愿望,多數(shù)人還是凡夫俗子?梢韵嘈,惟有未來社會的代表———青少年自覺養(yǎng)成社會公德意識,遵循社會公德規(guī)范,我們社會道德的風貌才會有極大改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水平也才會隨之提高。
調(diào)查背景說明:本次調(diào)查是由北京市青少年研究所,于20xx年5月至9月,在北京一些大、中學校共發(fā)放問卷1800份,同時輔以個別訪談、實地觀察、資料收集等方法進行的。在發(fā)放的1800份問卷中,回收有效問卷1782份,有效率為99%。其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8%;中學生占55%,大學生占45%;黨員占2.4%,團員占72.2%,少先隊員占13.0%,群眾占11.7%。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作品主人公葛朗臺的性格特征;
2.把握作品的主題,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思想意義;
3.訓(xùn)練學生通過分析動作、語言及細節(jié)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4.引導(dǎo)學生品味含義雋永的詞語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義,培養(yǎng)良好的欣賞習慣。
教學過程
1.梳理作品主要情節(jié)
讓學生快讀閱讀全文,之后梳理作品的主要情節(jié)。
學生總結(jié)后教師小結(jié):
作品圍繞葛朗臺“愛財—騙財—守財”這一線索,設(shè)置了三個主要情節(jié):
。1)搶奪梳妝匣
。2)誘騙繼承權(quán)
(3)看守密室
2.分析主要情節(jié),欣賞細節(jié)描寫,把握人物特點
。1)指導(dǎo)學生分角色朗讀“搶奪梳妝匣”部分
(2)討論
①找出描寫葛朗臺動作的細節(jié)。
。ā吧碜右豢v,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谶@些動作與他的年齡是否相符?找出其他情節(jié)中類似的描寫。
。ā霸趦号媲岸哙隆薄盁崃业亍⒕o緊地擁抱她”死前想把鍍金十字架抓在手里,等等,這些都是與其年齡不相符的動作)
、廴绻麤]有“搶奪”這一情節(jié),對表現(xiàn)人物有什么影響?
。ā皳寠Z”這一情節(jié)生動而真實地描寫了葛朗臺瘋狂攫取錢財?shù)某髴B(tài),表現(xiàn)了葛朗臺貪婪、兇狠、自私的特點。這場風波以太太暈過去為轉(zhuǎn)機,加速了太太的死亡,推動了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使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
3.分析葛朗臺的語言,揭示人物性格
①“那簡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ㄒ曞X如命)
、凇班蓿钦娼!金子!……這交易劃得來,小乖乖!”
。ㄈ伺c人之間就是金錢關(guān)系)
③“你看住金子!……拿來放在我面前!”
(至死不變的貪欲)
、堋鞍岩磺姓疹櫟煤煤玫,到那邊來向我交帳!”
。▽疱X的占有狂,十足的守財奴)
4. 總結(jié)、拓展
結(jié)合課文練習三,進一步領(lǐng)會作品的思想意義。
教案點評:
通過理清小說情節(jié)脈絡(luò),品味、鑒賞小說中生動傳神的語言、動作、細節(jié)描寫,深入理解葛朗臺形象,進而把握文章主題。
(二)
導(dǎo)入
在世界文壇上,有一些文學大師們創(chuàng)作小說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響,他們早已超出國界,引起了各國讀者的共同興趣,守財奴葛朗臺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的節(jié)選《守財奴》。
指導(dǎo)預(yù)習
學生認真閱讀“預(yù)習提示”和注釋①。了解課文要點和作者情況,要求學生圈點勾畫,找出重點。
研習新課
1.在學生閱讀注釋的基礎(chǔ)上介紹作者。
巴爾扎克是18世紀到19世紀法國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生活在法國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十分尖銳復(fù)雜的時期,也是資產(chǎn)階級上升和封建貴族沒落的更替時期。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他的小說集總稱為《人間喜劇》,共有90幾部長、中、短篇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間喜劇》形象地反映了法國封建貴族階級的沒落,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恩格斯指出:巴爾扎克對現(xiàn)實關(guān)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歷史。
2.簡介與本文有關(guān)的情節(jié)。
在歐也妮23歲生日的晚上,葛朗臺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親破產(chǎn)自殺而投奔葛朗臺的家,歐也妮與查理一見鐘情。但葛朗臺對弟弟的死和侄子的處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說把女兒嫁給一個破落戶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經(jīng)商。在臨別之際,為了幫助查理實現(xiàn)發(fā)財還債的計劃,歐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送給查理,查理也將母親留下的一個貴重精美的梳妝匣寄存在歐子妮這里。當葛朗臺知道女兒把積蓄送給查理后,大發(fā)雷霆,把女兒關(guān)了起來,妻子嚇得一病不起。公證人克羅旭向他說明了利害關(guān)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兒有權(quán)繼承母親的財產(chǎn)。于是葛朗臺跟女兒和好,并討好妻子,課文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3.學生速讀全文,根據(jù)小黑板或幻燈提示完成情節(jié)表。
師生共同討論完善。
講析:隨著情節(jié)的展開,葛朗臺的情緒和表現(xiàn)是多變的,但有一點始終沒變,就是金錢至上,貪婪吝嗇的特點始終沒有變,淋漓盡致地反映出葛朗臺這個“占有金子”的“執(zhí)著狂”的丑惡本質(zhì)。
4.講析課文第二部分。
學生看書,思考:“那簡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為什么又要向女兒屈服?
明確:“抹脖子”這是一句個性化的語言,誰要想從葛朗臺手里拿走一點錢,或者要對女兒報告財產(chǎn)數(shù)目,拍賣財產(chǎn),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為了到死也把財產(chǎn)抓在手里,他決意向女兒屈服討好。
提問:可是為什么葛朗臺見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樣描寫葛朗臺動作語言的`?
討論歸納:這個“執(zhí)著狂”一見到金子就頭腦發(fā)熱,欲火燃燒,于是不顧一切,只想占有。描寫的動作有“縱”、“撲”、“叫嚷”、“撬”,當歐也妮想搶回梳妝匣時,他是手臂“擺”,使勁“推”,表現(xiàn)出對金子的強烈的欲望和狂熱。語言上三次重復(fù)“金子”,并說“這交易劃得來”。這是葛朗臺看到梳妝匣上鑲嵌金子時發(fā)出的狂叫,把原來對女兒將自己的積蓄送給查理的不滿變?yōu)榭裣。這暴露了他把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guān)系都看成交易的骯臟靈魂。
提問:為什么太太暈倒,葛朗臺態(tài)度就變了呢?是不是他關(guān)心憐愛妻子呢?
明確:葛朗臺太太暈倒后,葛朗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zhuǎn)變,語言是“下次決不了”,“咱們講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動作是扔梳妝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擁抱女兒。真是巴結(jié)討好一起來,誘哄發(fā)誓不間斷。但我們透過這裝模作樣的表面現(xiàn)象就可以發(fā)現(xiàn),他只是擔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財產(chǎn)。他貪財吝嗇的本質(zhì)并沒有變,而且還可以看出他的虛偽狡詐,根本不是關(guān)心妻子。
5.講析葛朗臺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問:同學們仔細閱讀有關(guān)語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臺是不是真的良心發(fā)現(xiàn),有了轉(zhuǎn)變呢?
明確:葛朗臺只是表面虛情假意,本質(zhì)沒有變。我們可以從有關(guān)語句中看出:醫(yī)生來時,先問“要不要花很多錢”,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決心,“即使要我一百兩百法郎也行!睋碛邪偃f家產(chǎn)的葛朗臺,盡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決不肯多化一點錢,最多也只是一兩百法郎。說明葛朗臺真正關(guān)心的只有一個“錢”字。
6.小結(jié):課文至此,情節(jié)是跌宕多變,環(huán)環(huán)緊扣。作者通過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在多變中將守財奴貪婪吝嗇的本質(zhì)刻畫得入木三分。
布置作業(yè)
完成“思考和練習”三
第二課時
檢查作業(yè)
研習新課
1. 講析騙取繼承權(quán)一部分。
學生默讀,思考:太太死后,葛朗臺有哪些變化呢?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
明確:葛朗臺變得厲害,幾小時望著女兒,常在女兒面前打哆嗦,顯示出老態(tài),聯(lián)系后文我們可以為這些古怪的行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騙取繼承權(quán)才是實質(zhì)。
請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讀“好孩子……麻煩你照顧一下!
提問:在騙取繼承權(quán)的過程中,葛朗臺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醉翁亭記》教案,《醉翁亭記》教學設(shè)計《藍藍的威尼斯》教案,《藍藍的威尼斯》教學設(shè)計《綠色蟈蟈》教案,《綠色蟈蟈》教學設(shè)計《楊修之死》教案,《楊修之死》教學設(shè)計《背影》教案,《背影》教學設(shè)計《幽徑悲劇》教案,《幽徑悲劇》教學設(shè)計《陶罐和鐵罐》教案,《陶罐和鐵罐》教學設(shè)計《紫藤蘿瀑布》教案,《紫藤蘿瀑布》教學設(shè)計
討論歸納:先是吞吞吐吐,稱“有些小小的事得辦一辦”,連哄帶騙;接著是感情拉攏,故作苦相,“牽腸掛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緊張,“眼光從文書轉(zhuǎn)到女兒,從女兒轉(zhuǎn)到文書,緊張得腦門上盡是汗”;再次是許愿哄騙“要化許多錢”,“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兒翻悔,聲嘶力竭,“別多嘴”,“一言為定”。當繼承權(quán)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熱烈擁抱女兒。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惡的靈魂。在葛朗臺的眼中,什么親人,什么感情都是無所謂的,只有錢財才是命根子。引導(dǎo)同學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守財奴教案
討論歸納:這是葛朗臺的世界觀,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關(guān)系。倫理道德,只不過是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而已。為了錢,可以撒謊,可以欺騙,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顧廉恥,即使親生女兒也不例外。這句話,概括出了資產(chǎn)階級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暴露了葛朗臺丑惡的靈魂。
2.講析葛朗臺臨死前這一部分。
學生自讀這一部分,勾畫重點,加上批注。
提問:葛朗臺風癱后他的性格有沒有改變?有哪些動作和細節(jié)能反映他性格的?
討論歸納:沒有絲毫改變,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過許多傳神的細節(jié)來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轉(zhuǎn)椅在壁爐與密室的門中間推來推去;聽到一點兒響動就要人家報告原委,連狗打呵欠都聽得見,到人家送租時,就一下由迷糊變得清醒;把鑰匙藏在背心里,不時用手摸一下。這些細節(jié)深刻傳神,反映出葛朗臺在風癱的晚年依舊固守著那守財奴的本性。作者在語句中包含著辛辣的諷刺。
提問:葛朗臺在臨死前又是怎樣地表現(xiàn)呢?從中可以反映什么?
討論歸納:“裹緊被子”,生怕別人偷了東西,“幾小時用眼睛盯著金子”。尤其是做臨終法事的時候,當金銀法器一出現(xiàn),已經(jīng)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fù)活”,“肉瘤也最后動了一下”;還做了個駭人的姿勢想把鍍金十字架抓在手里,還要吩咐女兒:“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這些語言、動作和細節(jié)描寫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現(xiàn)出葛朗臺愛財如命的性格至死不變,“死而不已”。
3.師生共同討論歸納葛朗臺形象特點及形象的社會意義。
明確:葛朗臺是一個貪婪、吝嗇、狡詐、卑鄙的守財奴,金錢狂,是一個愛財如命、至死不變的有產(chǎn)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了解“俗世奇人”——“泥人張”、“楊巴”的高超技藝及過人智慧。
2.品味本文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
3. 培養(yǎng)學生愛護我國民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責任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預(yù)習】
1.查找一些民間奇人的故事。
2.預(yù)習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語設(shè)計
大家也許不會忘記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遠的故事吧。他能把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現(xiàn)了蘇軾泛舟游赤壁的故事,奇絕!妙絕!請同學展示搜集到的民間奇人的故事說一說。(師適時點評)今天,讓我們進入第20課的學習,來見識見識馮驥才先生筆下的俗世奇人。(板書課題)
。ㄕ故窘虒W目標)
二、簡介作者
馮驥才,當代優(yōu)秀作家、畫家、文化活動家。他以寫知識分子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短篇小說《雕花煙斗》,中篇小說《啊!》《神鞭》分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
他長于天津,近年來,他為保存中華民族地域文化而奔走呼號,他對天津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進行過搶救性考察,他寫的《泥人張》也是其中的一種行動
生字搶答 詞語解釋搶答,小組競賽
三、解題
“俗世”是民間社會,多指下層百姓生活的民間。“奇人”是指那些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或工匠。
《俗世奇人》是馮驥才創(chuàng)作的小說集。《俗世奇人》共有18篇作品,以清末民初天津衛(wèi)市井生活為背景,素材均收集于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每篇記述一個奇人趣事,各自獨立。內(nèi)容雖互不相關(guān),但“讀起來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體性格’”。
四、自由朗讀課文,復(fù)述故事情節(jié)
1.本文讀來充滿風趣,有些單口相聲的味道。相信同學們都預(yù)習過了,文章主要寫了哪兩個人之間的故事?(泥人張和海張五之間的交鋒)
2.請以泥人張和海張五之間的交鋒為中心自由朗讀文章。簡要復(fù)述故事情節(jié)。
。ê埼逄翎吥嗳藦垺嗳藦埬竽嘞襁擊——海張五出口譏諷——泥人張賤賣海張五)
五、把握人物形象
1.分析“泥人張”奇人之“奇”
把握了文章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后,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你認為奇人“泥人張”“奇”在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技藝高超、有智慧、有個性)
。1)找出文中描寫泥人張技藝高超的句子讀一讀。分析這些句子在描寫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ㄕ婷鑼、側(cè)面烘托,兩者的有機結(jié)合,突出了泥人張技藝的高超,也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
。2)文中除了描寫泥人張的高超的技藝外,他的“奇特”還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他的“奇特”還表現(xiàn)在他他與海張五的較量的智慧,沉穩(wěn),干練,鎮(zhèn)定自若,面對無端侮辱,他后發(fā)制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予以還擊,一招致勝。泥人張個性內(nèi)斂、不畏強權(quán),敢于斗爭,讓人們在佩服他手藝的同時,更佩服他的智慧。)
2.文中對海張五的描寫也十分精彩,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外貌、語言)從文中找出描寫海張五的句子,分析一下他的形象?
(愛擺臭架子,且蠻橫無理,故意挑釁,粗俗,完全一個活脫脫的地痞形象。)
六、品味文章語言
1.文中的語言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天津風味),幽默傳神。
。苁酵ε、撂高的、怵、賽、砍過去等汲取了方言中的精華。)
2.品味文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1)作者說泥人張的手藝“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這么說是不是太夸張了?你怎樣理解這種夸張的作用?
。ㄟ\用強烈的夸張的.手法,突出泥人張的技藝超凡絕倫,遠遠超出同仁中人,就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較好的表達效果。如果換成“泥人張技藝高超,眾人不能相比”就過于平淡,缺乏表現(xiàn)力。)
(2)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的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里這團泥土上全找回來了。你怎樣理解這句中“不停的找樂子”中的“找”?試著將它換成其他的動詞,看看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ā罢摇斌w現(xiàn)出海張五無端挑釁,無賴的丑態(tài);換成其他的動詞“沒有這種表達效果!罢摇弊诌與后面的句子中“全找回來了”的“找”字相得益彰,還體現(xiàn)泥人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智。)
。3)隨后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臺結(jié)帳。
。ā按痢弊终宫F(xiàn)了泥人張內(nèi)心的憤怒、鄙夷與不屑。)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l、學會本課6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大自然中辨別方向的幾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結(jié)合文中插圖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6、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新詞,朗讀和背誦課文。
2、如何運用天然指南針辨別方向?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ㄒ唬┱勗拰(dǎo)入。
1。同學們都喜歡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觀賞,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該怎么辦呢?
2。板書課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當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就能解答這個問題了。
。ǘ┏踝x課文,識字,把課文讀正確
1、出聲試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用波浪線畫出你認為不容易讀正確的字、詞、句,反復(fù)讀一讀。
3、圈出不懂的詞語,或討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4、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ㄈz查初讀情況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指名讀、齊讀。
2、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正音評議,把句子讀通順。
3、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
(四)細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指導(dǎo)朗讀
1、導(dǎo)學第1小節(jié):
(l)指名讀第1小節(jié),說一說讀后知道了什么?
。2)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是指些什么?(“指南針”
原指用磁針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種儀器,在課文中指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等。)
。3)小結(jié):第1小節(jié)講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針會告訴你準確的方向。
。4)指導(dǎo)朗讀第1小節(jié)。
2、自學第2—5小節(jié),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針怎么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第二課時
。ㄒ唬⿵(fù)習導(dǎo)入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讀、齊讀。
大自然指南針告訴準確一盞燈亂闖枝葉溝渠
2、說一說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本課是一首介紹自然常識的詩歌。全詩共六節(jié),講了利用自然景物辨別方向的方法:中午時看太陽,因為正午太陽在南邊,地上的樹影正指著北方;黑夜有北極星出現(xiàn)的方向是北方;陰雨天時要觀察大樹,記清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時要看地上的積雪,因為南面朝陽積雪化得快,北面背陰積雪化得慢。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天然的指南針,可以幫助人們辨別方向,只要你認真觀察,動腦筋思考,當你迷失方向的時候,就會找到辨別方向的方法。
(二)導(dǎo)讀課文
1、默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天然的指南針怎么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2、匯報討論結(jié)果,全班交流。
。1)太陽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思考:為什么說太陽是個“忠實的向?qū)А保?/p>
出示多媒體課件,看“中午陽光樹影圖”。(中午,樹影正指著北方。)
指導(dǎo)朗讀。
小結(jié):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陽來辨別方向。
(2)利用北極星辨別方向:
思考:北極星為什么能準確地指示方向?人們把北極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辦法找到北極星?怎樣利用它辨別方向?指導(dǎo)看“星象圖”。
指導(dǎo)朗讀。
小結(jié):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極星來辨別方向。
(3)利用大樹辨別方向。
大樹怎樣給我們指示方向?它為什么能給我們指示方向?(因為朝南的枝葉平時受陽光照射多,朝北的`枝葉平時受陽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
相機理解“稠”、“稀”兩個詞。
指導(dǎo)朗讀。
小結(jié):陰雨天,大樹枝葉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4)積雪指示方向。
嚴冬時,積雪怎么會為我們指示方向?為什么?(因為溝渠的積雪朝南的陽光足,而且日照時間長,雪化得快;相反,北邊化得慢。)結(jié)合看圖理解。
指導(dǎo)朗讀。
小結(jié):大雪天積雪融化的快與慢能指示方向。
3、總結(jié)2—5小節(jié)內(nèi)容:
以上四小節(jié)具體介紹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時如何辨認方向的幾種方法。雖然沒有指南針,我們也能分清東南西北,所以稱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為天然的指南針。
4、指導(dǎo)學習第6小節(jié):
齊讀第6小節(jié),思考:人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天然的指南針的?你還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針嗎?
小結(jié):大自然有很多指南針,只要你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能發(fā)現(xiàn)。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
1、先在小組內(nèi)練習朗讀,互相評議。
2、小組推薦一名讀得好的在全班朗讀,其他同學評議、仿讀,把每一節(jié)讀好。
3、通過朗讀、學習,你知道了哪些辨別方向的方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課文。
。ㄋ模┞(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dǎo)課外活動
看書或問問別人,再討論一下,還有哪些辨別方向的方法?如果你在森林、郊外、街道迷失了方向,你會用什么辦法辨別方向?
。ㄎ澹┻M行識字、寫字教學
慌:左邊是豎心旁,右邊是“荒”字。
稠:利用部件記憶字形,左邊是“禾”,右邊是“周”。
。豪貌考洃涀中,左邊是“禾”,右邊是“希”。
要注意指導(dǎo)筆畫較多的兩個生字:
慌:左窄,“忄”占三分之一,右寬,“荒”占三分之二格。
辨:左邊的“辛”的豎寫作豎撇,第五筆的橫比第六筆的橫稍長些,中間是“”,
右邊“辛”豎要直。書寫時三部分要緊湊。
。┛偨Y(jié)全文,談感受
大自然真是太偉大了!
隨堂練習
1、看拼音,寫漢字:
2、組詞:
荒()辨()稠()稀()
慌()瓣()周()希()
3、選詞填空
誠實忠實
。1)王小剛從不說謊,是個()的孩子。
。2)太陽是()的向?qū),在天空給我們指示方向。
緊張慌張
。1)小芳做數(shù)學題太(),所以把題目看錯了。
(2)解放軍叔叔在進行()的操練。
板書設(shè)計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詞句
2、了解司馬遷和《史記》
3、了解陳涉起義的原因、經(jīng)過及陳涉在反秦斗爭中表現(xiàn)出來的才干。
4、分析陳涉的形象,學習本文通過對話描寫,語言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塑造人物的方法。、5、引導(dǎo)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歷史人物的功過得失。
6、學習陳涉少有壯志、壯有所為,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的決心和意志。
重難點:了解起義的原因、輿論準備及經(jīng)過,學習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一:研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圍繞起義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事件發(fā)展的先后順序記敘的)
二、本文可分為幾個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三個:一、(1)寫陳涉的出身和抱負,二、(2)起義的原因及為起義所做的謀劃準備,三、(3)寫發(fā)動起義和建立政權(quán)的經(jīng)過)】
三、起義的導(dǎo)火線是什么?(直接原因:會天大雨,道不通,失期,法皆斬,)
四、根本原因是什么?(天下苦秦久矣)
五、陳勝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怎樣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號?(他抓住了秦王朝面臨的嚴重政治危機和楚國人民的反抗要求這兩個問題作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長子扶蘇賢而被殺,二世胡亥不當立而立,項燕數(shù)有功,愛士卒,而百姓不知是死是活,秦王朝內(nèi)部危機四伏,人民的反抗情緒一觸即發(fā),起義當然會成功。口號: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六、陳勝是怎樣為起義做輿論準備的.?又是怎樣發(fā)動起義的?(輿論準備有(1)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2)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起義的步驟有三:(1)廣故數(shù)言欲亡,憤恚尉,(2)并殺兩尉(3)招令徒屬,為壇而謀,立為將軍。
教學要點二:繼續(xù)探究課文,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寫作方法。
一、全班齊讀課文,抽查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二、分析陳勝這個人物形象:少有大志,壯有所為,不安平庸,具有洞察時局和組織領(lǐng)導(dǎo)才干,關(guān)鍵時刻沉著機智,智勇雙全。
三、陳勝出身低微,雖自立為王,但為時僅六個月,司馬遷為什么將他列為世家呢?(雖出身卑微,但少有大志,首先發(fā)難,向殘暴的秦王朝舉起反抗的旗幟。雖然起義失敗,但他的反抗精神引領(lǐng)了全國各地的反抗斗爭,最終推翻了秦王朝。他是一個在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同時也體現(xiàn)了司馬遷重功業(yè),不以成敗論英雄的立傳思想。)
四、本文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把他放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來顯示他與眾不同的凡響和非凡的才能。)
五、學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啟示?(圍繞樹立理想、掌握人心動向,沉著、穩(wěn)重等!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姊、詭、匿、愕”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阿里山云霧景觀美,領(lǐng)略課文的語言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阿里山的云霧在沒有風的時候和起風的時候分別有哪些特點。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給人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出示一組阿里山風景圖片(其中有關(guān)阿里山云霧的圖片最精彩),問學生:最喜歡哪一張?知道這是哪里嗎?這是我國的阿里山的風光,今天讓我們跟著作者去領(lǐng)略一下阿里山的云霧這一神奇的美景。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小組初讀
1.第一遍: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第二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課文。
3.第三遍:默讀,有什么問題要同學幫忙解決,一會兒提出來。
4.反饋交流
三、抓住重點仔細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2、3自然段,說一說沒有風的時候,云霧有哪些特點;起風的時候,云霧有哪些特點。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共同討論總結(jié)如下:
四、質(zhì)疑解疑
1.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重點解決:作者為什么會對阿里山的云霧產(chǎn)生“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五、總結(jié)全文
1.作者為什么能把阿里山的云霧寫得如此之美?(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還知道的哪些風景名勝,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附:板書設(shè)計
教案點評:
通過了解阿里山云霧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的熱愛。通過對課文的賞析,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養(yǎng)愛美情趣。課堂上,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幫助者、服務(wù)者、引導(dǎo)者、促進者,引導(dǎo)學生去自主研究與發(fā)現(xiàn)。教學重點是了解阿里山在沒有風的時候和起風的時候分別有哪些特點。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給人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教師引導(dǎo)學生通過讀、思、議、說和看、聽等多種形式來探究課文。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適時適當給予點撥。由于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了解風景名勝等信息,課堂還組織學生進行了相互交流。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霍金是怎樣向命運挑戰(zhàn)的.學習霍金不怕失敗,不向困難低頭,頑強搏斗的精神.懂得人是可以向命運挑戰(zhàn)的這個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在讀中感知和感悟的能力.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讀中整體感知.
1.出示課題,質(zhì)疑解難.
根據(jù)閱讀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
(1)看課題,提問題.(2)初讀文,讀通順.
(3)字加點,詞橫線.(4)重要句,波浪線.
(5)疑問處,問號現(xiàn).(6)同討論,解疑難.
2.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讀中有所感悟.
1.學生質(zhì)疑.
2.霍金向命運的挑戰(zhàn),課文從兩個方面來寫,找出文中一句來回答這兩個方面各是什么?
學生自由提出問題,教師整理板書.讀后匯報,初步交流.
學生找到重點句子:“霍金向命運的挑戰(zhàn),不僅僅是指他能活者,更是指他的創(chuàng)造.”
3.抓住重點句子理解霍金怎樣戰(zhàn)勝病魔,堅強地活了下來并勇于創(chuàng)造的.
學生邊讀邊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小組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談出自己的認識.
4.課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動?想一想該怎樣讀?再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邊讀邊體會,在讀中去感悟語言.
三.讀中受到熏陶.
1.文中對霍金的語言,心里,神態(tài)描寫不多,可我們可以想象面對痛苦,困難,霍金會怎么想,怎么說.請你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幾句感人的`話語,并加在課文合適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2.學習了本課以后,你對課題有哪些新的了理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讀出對霍金的敬佩之情.
4.關(guān)于霍金,你還有什么了解,向大家介紹一下.
【板書設(shè)計】
命運殘酷→身患絕癥
↓ 與病魔斗爭 意志頑強
挑戰(zhàn)命運{
堅持研究 敢于挑戰(zhàn)
↓
戰(zhàn)勝命運→偉大的科學家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展現(xiàn)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以及關(guān)于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思考。
2、學習文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教學方法:研讀與討論
教學過程
1、介紹作者背景,提供閱讀情景(可由學生提供)
亨利·戴維·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國著名作家、哲學家,著名散文集《瓦爾登湖》和論文《論公民的不服從權(quán)利》(又譯為《消極抵抗》、《論公民的不服從》)的作者。
梭羅出生于馬薩諸賽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畢業(yè)于哈佛大學。
梭羅除了被一些人尊稱為第一個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外,還是一位關(guān)注人類生存狀況的有影響的哲學家,他的著名論文《論公民的不服從權(quán)利》影響了托爾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xiāng)康科德城(Concord)不遠,優(yōu)美的瓦爾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嘗試過一種簡單的隱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離開瓦爾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導(dǎo)師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爾登湖》詳細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涯。
在不同時期,梭羅靠教書與務(wù)工過活。他曾經(jīng)在他家辦的鉛筆廠工作過,還發(fā)明了一種可以簡化生產(chǎn)、降低費用的.機器。
梭羅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學生和朋友,受愛默生的影響,梭羅也是一位先驗主義者。
梭羅曾經(jīng)旅行到過科德角(Cape Cod)、阿基奧科楚科(Agiokochuk) 和緬因州的卡塔丁山(Mt、Katahdin)。其中的緬因州之行到過卡塔。↘taadn)、車桑庫克(Chesuncook)和培諾伯斯科特河(Penobscot River)的東支。梭羅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鄉(xiāng)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馬薩諸賽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
2、閱讀全文,討論問題:
A、文章以“寂寞”為題,那么“寂寞”表現(xiàn)在哪里?(從文中找出)
B、作者真的寂寞嗎?為什么?(從文中找出)
C、對于這種“獨處”的生活,作者是怎樣認為的,情感有變化嗎?
D、過獨處的生活而不覺寂寞,是因為大自然的緣故,如果老師說文中表現(xiàn)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你們同意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E、文中對于大自然的描寫有很多,作者用了何種修辭?(從文中找出)
3、梭羅的這兩年的獨處生活,是想尋求一種生活方式。他不滿當時的復(fù)雜生活,提出"人口膨脹"將導(dǎo)致"生活絕望";他斷言當時所謂之進步是不必要的,他聲言我們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標,為了達成目的而誤用了方法;甚至斷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種情況下比現(xiàn)實快樂而完滿。
其實,這其中隱含著關(guān)于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的思考。你覺得梭羅是怎樣認為的?
4、小結(jié) :
本文通過寫“我”在山林獨居的生活與感受,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關(guān)于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思考,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作業(yè):
大家都知道,梭羅畢業(yè)于哈佛大學,他沒有像他的同學那樣,去經(jīng)商發(fā)財或走向政界成為明星,而是選擇了瓦爾登湖。他在那兒搭起小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過著原始而簡樸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沒有女人愛他,沒有出版商賞識他,生前在許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寫作,靜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美國梭羅博物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搞了這么一個測試,題目是:你認為亨利·梭羅的一生很糟糕嗎?共有467432人參加了測試,其結(jié)果是這樣的:92.3%的人點擊了“否”;5.6%的人點擊了“是”;2.1%的人點擊了“不清楚”。
你是怎么看待的?
板書:
遠離城市 自然為伴
寂寞 不寂寞
。ㄋ耍 (自己)
交往人少 偶客拜訪
熱愛自然 融入自然
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筆調(diào),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與美麗,說明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朗讀課文和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中最后一段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dǎo)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yīng)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
教學設(shè)計:
根據(jù)意識理念,我是這樣設(shè)計本課的教學的:
第一步:通過優(yōu)美的畫面,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將學生引進課文。
第二步:讓學生“讀中學,讀中悟“,以讀代講,在自讀自悟中感受陽光的美,以及陽光的寶貴。
第三步,識字是低年級的重要學習任務(wù),通過游戲機器學生認字識字的愿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識字活動中來,又在活動中認識到生字,一舉兩得。
第四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能力,自主選擇自己能完成的作業(yè),做到自主學習。作業(yè)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在課文中找生字。(適合于成績一般的同學。)第二層:課外延伸,在課外找?guī)в小比铡弊值纳。(此設(shè)計適合中等成績的學生。)第三層:畫陽光,并寫幾句話。(成績較好的同學不滿足于呆板的學習,他們有能力通過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想象中的陽光。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寫幾句話。)
教學目標:
1、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豎提,與豎折)與一個偏旁(雙耳朵)。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河像長長的錦緞”這一句話。
2、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直觀教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dǎo)入
1、謎語引入
2、太陽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給大家講一講?
3、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陽光》。讓我們一起看看陽光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件朗讀
2、自讀全文,劃出生字詞。
3、檢查朗讀。逐句檢查指導(dǎo)。
4、朗讀鞏固。分小組分段朗讀。
三、鞏固識字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進行一次勇攀高峰的.比賽。比一比,誰最先到達山頂,奪得紅旗。
2、同學們真能干!勇敢地戰(zhàn)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今天,老師給大家到來了一些句子,你能選擇一句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嗎?(課件示句子。)
3、學寫“也、長、山、出”4個生字。
四、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生字
多種形式復(fù)習生字
二、觀察圖畫,引入課題
課件展示陽光圖片,觀察圖畫,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設(shè)計意圖:直觀教學是學生最意于接受的教學手段,利用課件展示圖片,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課文。圖是美的,文也是美的。讓學生說一說陽光,讓后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與小作者進行對比。)
三、深入感知,朗讀課文
1、聽師范讀:
聽了后,你有什么感受。(陽光很美,很寶貴,小作者很喜歡陽光……)
2、過度:陽光的確很美,我們看看小作者又是怎樣描寫它的。
3、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為什么說陽光像金子?(顏色像,都閃亮亮的,很寶貴。)
5、練習填空:陽光像,灑遍、和。
6、為什么說陽光很寶貴?
、僦该麑W生讀第二自然段。
②能說說挖們陽光會使禾苗變得更綠、小樹更高?小河像長長的錦緞呢?(學生小組討論,自由發(fā)揮)課件展示圖片,幫助理解“小河像長長的錦緞”這一句話。
、叟R讀第二自然段。
、芡卣梗哼有誰因為有了陽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
7、男生齊讀三、四、五自然段,陽光有沒有跳進過你的窗戶?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師:是的,陽光會跳進你的窗戶,我的窗戶,他的窗戶,陽光是大家的。
8、全文朗讀,學生質(zhì)疑。
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ń鹱硬荒苁购堂缱兙G,不能使小樹長高。是陽光帶給萬物生命。)
。ㄔO(shè)計意圖:通過啟發(fā)學習,學生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課文,并通過閱讀課文,知道陽光與金子的關(guān)系,還了解到陽光的珍貴性。同時,通過讀課文,使學生有一個思維的空間,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四、復(fù)習鞏固二會字。
1、形聲字練習。
課件出示:早、星、晨、春、香、陽、晚
找一找,這些字有什么特點。(都和"日"有關(guān))
組詞理解。
。ㄔO(shè)計意圖:找出字的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觀察的平臺,學會觀察,找出聯(lián)系。讓孩子通過組詞理解字義,使孩子學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理解。)
五、作業(yè)大超市
1、在課文中找找有"日"的生字。
2、你還認識哪些帶有“日”的字呢?你能將它寫下來嗎?
3、你喜愛陽光嗎?請將你想象到的陽光畫下來,并寫幾句話。
。ㄔO(shè)計意圖:學習要通過積累才會越學越多,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的能力,讓孩子在作業(yè)大超市里,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自己能完成的任務(wù),盡量做到自主學習。)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改用第三人稱復(fù)述課文。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nóng)民的典型形象。了解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教學重點父親的形象特點及其意義。通過故事情節(jié)展示人物的寫法。課時安排
1課時新課導(dǎo)入
一、整體感知回憶性的記人文章,總會有一根線索貫穿始終,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的標題和開頭第一句話告訴我,這篇文章的是圍繞什么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
二、那么課文圍繞“臺階”寫了哪些事?(從小說情節(jié)展開的四要素來分析)課件三、問題研討(結(jié)合上表)
1、課文圍繞“臺階”所寫的這些事,都反映了一個共同的東西,那就是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對,就是因為“我們家的臺階低”。而在“我”的家鄉(xiāng),鄉(xiāng)鄰們常認為:“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yīng)高!备赣H很羨慕別人家的高臺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既然父親一生的愿望就是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為什么文章不就造新屋來詳寫,而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筆墨?這篇小說題為“臺階”,先在老屋上用了那么多筆墨做文章,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么大,后面寫挑水時閃了腰,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二,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jīng)濟條件更差。第三,寫“我”在青石板上跳上跳下,表明當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說明準備造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子能連跳三級,可見臺階之低。寫父親在臺階上的坐姿,也是寫臺階之低。
3、父親是怎樣造起新屋的?(準備造屋)細節(jié)刻畫。冬天砍柴賣柴,不知道他賣了多少錢,只知道“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這是個細節(jié)描寫,用父親穿破的草鞋的數(shù)量來說明父親冬天為建造新房的辛苦。
4、在造新屋時,作者對父親作了怎樣的描寫?(課件)造臺階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父親個性、人品、精神包括思想情感的一種寄托的印證。
5、新屋造好后,父親怎么樣了?不自在——放鞭炮時的描寫;(21段)打招呼不自在(27段)身體垮了——抬石板時“他的.一只手按著腰”;挑水時“腰閃了”(28段)“若有所失”——勞動人民的本色。
三、拓展延伸你如何理解本文的“文眼”?“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yīng)高!边@是父親建造新屋最根本的原因。父親對臺階的要求,就是他對地位的要求,就是他對尊重的要求!案赣H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累了一輩子,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從沒覺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著,準備著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他希望通過改建房屋、砌高臺階來改變自己的地位,獲得別人的尊重。因此他花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不怕千辛萬苦,起早摸黑,就是為了要贏得別人的尊重。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找出最讓你感動的描寫父親的語句,有感情的談一談,說說使你感動的原因。(體現(xiàn)父親的什么特點)從幾個方面把握: 立下造屋目標,并為之付出長期艱辛的勞動——誒、涂b浚? 建成新屋的喜悅、局促、不自在——淳樸、善良、謙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體——不服老、倔強。小結(jié)父親的形象特點。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nóng)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nóng)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yè),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著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民特有的謙卑。當新臺階造好后,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作者對父親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情感?作者對父親的優(yōu)秀品質(zhì)表示敬仰和贊嘆;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nóng)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四、總結(jié)。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4
【精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精選)08-27
(精選)語文教案08-01
語文教案(精選)08-11
語文教案07-20
語文《跳水》教案12-10
(精選)語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