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4篇(經典)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小毛驢的基礎上,學習用肢體動作的方式來表現小毛驢的不同動態(tài),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造型的快樂。
2.能根據自己的感知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小毛驢的簡單動態(tài)。
3.培養(yǎng)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激發(fā)幼兒愛自然、愛動物的情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小毛驢的ppt、毛筆、墨汁、顏料、抹布、罩衣、小水盆、場景布置、音樂等。
活動過程
1. 出示阿凡提的故事圖片,提問幼兒觀察阿凡提有只可愛的小動物是什么。
2. 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小毛驢的各種動態(tài)和外形特征。
你最喜歡的是哪幅圖的小毛驢,猜猜看它在干什么?
小結:小毛驢長著圓圓的身體,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腦袋上有兩只長耳朵,有個突出的嘴巴,還有鼻子和眼睛,它有的脖子上有鬃毛,圓圓的身體下面有四條腿,身后還有一條長尾巴,它的身上是黑色的,肚皮嘴巴是白色的。
3. 游戲活動“造型變變變”
師:“我們把小毛驢的頭套在我們的手掌上,用手臂當脖子來變小毛驢,當聽到音樂時你可以和同伴在草地上玩耍,也可以去吃樹葉,也可以到小河邊喝水,也可以找個舒服的地方睡覺,當音樂一停你就要擺好造型像雕塑一樣定在那里,當老師來問你時你就要大聲地告訴老師,你變得小毛驢在干什么?”
4. 欣賞優(yōu)秀的水墨畫作品,請幼兒說說,小毛驢的頭用毛筆應怎么畫,身體要用什么毛筆的什么部分來畫,四肢和尾巴要怎么畫?
5. 幼兒作畫讓幼兒畫一畫小毛驢的不同動態(tài)。
(1)大家商量合作,最好能變出和別人不一樣動作的小毛驢,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用毛筆把你想好的小毛驢畫出來,看誰的小毛驢發(fā)生的故事最有趣。
(2)提出毛筆畫畫時的'注意事項:洗筆時動作要輕,不要甩筆,可以在小毛巾上輕輕地吸水,用顏料時一定要先洗筆再蘸顏料畫。毛筆不要畫到自己的身上和同伴的身上。
6.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畫出和別人不同的小毛驢動態(tài),并添上一些簡單的背景和提醒幼兒水墨畫繪畫時注意事項。
7. 請小朋友將自己畫好的作品貼到展板上,向同伴們介紹你的小毛驢在干什么。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fā)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掌握正確的剪貼方法。(重點)
2、發(fā)揮想象,嘗試動手制作立體卡通動物造型。(難點)
3、體驗氣球塑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準備:幼兒對老鼠的外觀造型有初步認識。
物質材料準備:
1、氣球、剪刀、卡紙若干(每人一份);
2、雙面膠、廢紙框(每桌一份);
3、記號筆(每人一支);
4、教師制作的成品一只。
活動過程
一、設置故事情境,導入
師:噓,仔細聽,城市里來了新客人了,是誰呢?
師:(手拿已完成成品,模仿)各位小朋友,哎(打哈欠),大家早上好!我是一只從鄉(xiāng)下里來的小老鼠,我叫新新。恩……很高興見呢!呵呵,我喜歡吃奶酪、喜歡吃蛋糕,最怕……貓大嬸,她可兇了,幸好她還在鄉(xiāng)下。城市里可真好,吃的玩的什么的都有,我呀回去要把這些分享給我的朋友們。(模仿結束)
師:小老鼠新新要去邀請他的朋友來城里玩,我們一起動動手把他的朋友們請出來好不好?
二、探討老鼠外貌,教師示范制作
。ㄒ唬┊嬂鲜蟮奈骞。
師:小老鼠新新和他的伙伴們都有什么特點?
師:(按幼兒回答的順序,調整作畫順序)(邊討論邊作畫)恩,有點長又有點圓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細細長長的胡子、滾圓滾圓的鼻子;還少了點什么?恩,嘴巴!新新是一只開心的小老鼠,所以我們畫一個大圓弧,一個大大的微笑。
(二)粘貼老鼠的五官。
師:畫好了,我們下一步做什么?
師:氣球是小老鼠們的臉,打結的地方是他們圓滾滾的'鼻子。我們沿著自己畫黑線把眼睛剪下來,粘上雙面膠,貼在氣球的中間,要輕輕的,不然氣球會破哦。然后剪下耳朵,我們折一條邊,把雙面膠粘在這條邊上,這樣耳朵就豎起來了,貼在哪里呢?(幼兒回答)恩,在眼睛的后面。最后剪下胡子,我們可以一起剪下來,胡子長在什么地方?真聰明,在鼻子旁邊,我們粘上它們。
師:(模仿)咦,有那么多小朋友。∧銈兒,我是新新的好朋友樂樂,見有點緊張呢!大家能繼續(xù)幫我們邀請更多的小老鼠來城里嗎?
三、教師個別指導
注意:
1、幼兒使用剪刀等用品的安全性;
2、剪完五官,廢紙放回小框中,在進行粘貼;
四、分享成果
完成的幼兒向別的小朋友介紹自己做的小老鼠。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畫筆大膽勾勒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2、幼兒嘗試通過語言提示大膽地表現向日葵的各種姿態(tài)。
3、用不同顏色的水粉顏料表現自己的內心感受,體驗花兒舞蹈時歡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畫筆、調色盤、小水桶、紙張、水粉顏料人手一份。
2、向日葵模型一枝。
3、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帶莖葉的向日葵模型,引導幼兒討論向日葵有哪幾部分組成(花盤、花瓣、莖、葉)
2、教師邊示范邊用語言描述:向日葵的臉蛋是圓圓的,花盤上布滿了一個個小房間,里面住著葵花籽,花盤的周圍有許多半圓形的花瓣,繞著花盤手拉手,風一吹,扭著身子,張開兩只小手,跳起了快樂的舞蹈。
3、幼兒討論:向日葵會怎樣跳舞呢?
4、隨著背景音樂,教師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陽慢慢升起來了,葵花向著太陽,彎彎腰、招招手說:太陽你好!中午,太陽升得高高的,天藍藍的,云燦燦的,向日葵抬起頭,對太陽說:太陽,你好!葵花朋友們手拉手,大聲地說:“我們真快樂!”
5、將向日葵的側面對著幼兒,引導幼兒比較正面看與側面看的區(qū)別。
6、引導幼兒講述向日葵的色彩。
7、幼兒畫出向日葵,自由地涂色。
用小畫筆勾勒向日葵的外形特征,用大畫筆涂上背景色。
8、作品欣賞與交流。
你喜歡哪一朵向日葵,為什么?(重點引導幼兒從花的外形特征、花的姿態(tài)和用色三方面進行評價。)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個內容。孩子們從小就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因此,他們很容易理解動物母子之間的親情,這樣便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情母子之間的親情,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滲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在前幾冊教材泥塑內容的基礎上,本節(jié)課作業(yè)難度上有了一些提高,比如:既要表現出動物的特點,又要表現出母子之間的新情,體現了教材的系統(tǒng)性和難度的遞進性。
二、教學目標
通過泥塑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在觀察、分析動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通過想象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與同學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回憶、觀察、分析、表現動物與媽媽在一起的情景。
難點:動物的特征和情節(jié)的表現。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滲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六、材料準備
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圖片,彩泥或膠泥、泥塑工具(如尺子、牙簽等)。
七、教學過程
1、語言進行組織教學,穩(wěn)定學生情緒。
2、導入新課
。1)你從小最喜歡和誰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時什么樣?
(2)動物和媽媽在一起時什么樣?你能根據圖片編個故事嗎?欣賞教材中的圖片。
。3) 這些圖片中有哪幾種動物,各有什么特點?
組織小組討論:小組之間利用自己課前搜集的動物圖片,分析動物特征。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大象:腿粗、鼻子長,耳朵大。
企鵝:身體橢圓,嘴尖……
3、提問:怎樣用泥表現出動物特征。
討論:
可以用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來表現動物特征。如:河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鼠的身體可以用堆塑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來表現動物的特征,如小烏龜殼上的花紋,可以用尺子壓出。
4、提問:如何表現出媽媽和孩子在一起?
討論:
媽媽大孩子小,孩子和媽媽緊緊地靠在一起,孩子爬到媽媽的背上……
5、布置作業(yè),教師巡視輔導。
小組同學將自己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組成“母子樂園”,互相評價。
6、布置課后作業(yè)
課后查資料:你今天制作的動物喜歡在哪兒生活?它現在的生活環(huán)境怎樣?
課后記
愛自己的媽媽,愛小動物和媽媽,愛這個地球上所有的生靈,愛護地球豐富但有限的資源,這就是孩子們在這節(jié)課上所得到的。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精選)08-09
美術教案【經典】08-06
【經典】美術教案08-07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精選)美術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