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合集(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學習本課要求會認的“鑄、殿、渦、狹”4個生字。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堅定的錫兵》。
(二)新課:
1.鏈接安徒生:
你讀過哪些安徒生的童話?對他有什么了解?
2.新課:
、贆z查預習情況:
抽讀卡片:鑄成、宮殿、弱不禁風、旋渦、狹小
、趪@“堅定”,品讀課文。
A整體把握,提出問題:
題目是《堅定的錫兵》,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寫的是誰?突出寫他的什么?(堅定)
堅定什么意思?[(立場、主張、意志)穩(wěn)定堅強,不動搖。]
“堅定”就是這篇課文的`中心詞,你能根據(jù)這個中心詞對全篇文章提出學習的問題嗎?
。ㄒ龑W生提出:從哪看出這是一個堅定的錫兵?他為什么這么堅定)
抓住文章的中心詞也是一種整體把握課文的方法。
B圍繞“堅定”全文探究。
默讀課文,
默讀課文,劃出文中讓你感受到錫兵非常堅定的語句。
a第四自然段:
出示:
“多么可愛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條腿。我們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會好好保護她的,因為我是一個錫兵!彼媾逻@位弱不禁風的小姑娘被風吹倒了,被小男孩兒碰倒了,或是被別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著她——她一直是用一條腿站著,絲毫沒有失去平衡。
默讀,你讀懂了什么?
錫兵非常同情、憐憫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護她。
讀出他態(tài)度的堅決。
過渡:錫兵下定決心要保護這個一條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職守,整天直直地望著她,保護著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時,不小心錫兵掉到大街上。開始了危險的旅程。你還從哪感受到錫兵的堅定?
b.5—12
你從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他的堅定?6、9、10、12
指名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危險面前,他始終直直地站立,心里想著保護小姑娘,就是沒有想自己。)
角色換位:你們就是錫兵,在危險面前,你怕不怕?你為什么心里還想著保護哪個小姑娘,而不擔心自己?
把6、9、10、12自然段的“錫兵”換成“我”讀一讀。表達出自己不怕危險,堅定的決心。
C.13—14
當你歷盡艱辛,回到小男孩家,你又見到了小姑娘,你為什么不把自己為小姑娘做的事告訴她呢?
D.拓展延伸: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小姑娘有健全的兩條腿,你還會保護她嗎?為什么?總結(jié):通過你的話,我感受到你是一個多么善良、堅定執(zhí)著、有責任心的人呀!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意象
2、詩歌中重點詞語的理解賞析
3、體味詩歌的情感,表情朗讀全詩
二、教法:朗誦賞析
三、教時安排:一課時
一、導入:生活中有兩個詞,說出來就讓我們每一個人激動不已,一個是母親,人們常說,子不嫌母丑,對母親我們有報答不完的恩情;一個是祖國,無論她是富有還是貧窮,她都是我們生長的一片樂土,我們有責任使她繁榮富強。在祖國貧困的時候,在一些人迷惘的時候,有些人去國外“享受”生活了,但更多的人卻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他們決心以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建美好的祖國 ,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跟著詩人舒婷,去感受那激越的愛國情懷。請看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二、板書課題:
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三、 簡單介紹作者:
舒婷,生于1952年福建泉州。原名龔偑瑜。中國當代詩人。主要作品有《致橡樹》、《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雙桅船》、《神女峰》等!蹲鎳牵矣H愛的祖國》發(fā)表于1979年7月,即改革開放的第一個春天,詩人把壓抑中釋放出來的熱情化作對祖國新興的謳歌。唱出了一曲心靈世界的歌。
四、 學生自讀全詩
1、找出詩中所用的意象
2、初步感受詩人的.情感變化,把握朗誦的的節(jié)奏、語速及語調(diào)的變化。
詩人的感情的變化是通過詩的語言顯現(xiàn)出來的,因此,在分析的時候一定要抓具體的語言,要做到三點:因文生義、因義探情、因情定調(diào)。
五、找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試朗誦第一節(jié)并說明這樣讀的理由。
明確:
所用的意象有: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
明確:第一節(jié)作者回溯了祖國數(shù)百年的貧窮、落后的歷史心情深沉而悲痛,讀的時候要用低沉的語調(diào)、緩慢的語速來表達這一沉痛的情感。特別是最后的“――祖國呵”,要低沉,用降調(diào)。
生全體讀。
在第一節(jié)中,作者極力寫出了祖國的貧窮與悲哀,這是當時的現(xiàn)實的寫照。那么,作者是不是因此而消沉了呢?在詩中有沒有反映出積極的東西呢?
明確:作者看到了祖國的貧窮與悲哀,但作者并沒有消沉。詩人顧城說過:“黑夜給了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求光明!笔堑模谶@首詩里,舒婷在貧困中也看到了祖國的不屈,看到了在灰暗的色調(diào)下壓抑不住的活力和希望。祖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前進,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顯得是那樣的艱難:千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在歷史有隧洞里蝸行摸索,都是祖國不屈于現(xiàn)實的寫照。這是祖國的希望所在,是我們建設美好的祖國的力量的泉源。朗誦的時候要低沉而不壓抑,把作者的復雜的情感表達出來。
六、 在分析的基礎(chǔ)上,學生齊讀第一節(jié)。
七、 按照上面的方法分析第二節(jié)。
明確:所用的意象:花朵
前兩句是對第一節(jié)的總結(jié),是承上啟下的句子。本節(jié)是一個過渡,是一個內(nèi)容上由寫祖國的貧困到寫的希望的一個過渡,也是詩人感情由深沉、悲痛轉(zhuǎn)向高昂、激越的一個過渡。
在第一節(jié)暗示希望的基礎(chǔ)上,作者進一步揭示了希望的存在:是飛天袖間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引導學生分析“未落到地面”的含義。
學生齊讀第二節(jié)。注意:語調(diào)漸高,顯示出看到希望后的激動。最后的“――祖國呵”用平調(diào)讀。
八、按以上方法分析三、四節(jié),要求學生分讀、合讀。要感情充沛。
3、胚芽、笑渦、起跑線、黎明
4、乳房
這兩節(jié)感情高昂、激越,要特別注意讀時給以充分的展現(xiàn),在語速上要由慢而漸快。
九、全詩感情的變化也體現(xiàn)在用詞的變化上,在寫祖國的貧困悲哀時,作者用了色彩比較暗的詞語,以后逐漸明朗、亮麗。提示深重注意并找出這些詞。
十、分析詩中的“我”的形象
十一給學生3分鐘時間,自讀全詩,仔細體味詩的內(nèi)涵,為下一步朗誦和背誦打基礎(chǔ)。
十二、找學生朗誦全詩。
十三、總結(jié):上下幾千年,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祖國的獨立完整,為了民族的繁榮富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2200多年前,一位老人披發(fā)行吟于江畔,他想以自己孱弱的肩膀,扛起岌岌可危的楚國的江山,當聽到郢都被占時,他絕望了,毅然縱身投入江中,以身殉國。安史之亂時,也是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他擔憂祖國和人民的命運,吟出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還有那“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愛國詩人陸游,“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國破已如此,我何惜此頭”的吉鴻昌……斯人已逝,那就讓我們再一次走近詩人舒婷,和她一起去感受那激情澎湃的愛國情懷。
師朗誦全詩。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3.了解可聞所用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
3.查字詞典,理解意思。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diào)。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走進教室,連續(xù)地咳嗽,手在空氣中扇著,然后說;“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樣都討厭灰塵。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朗讀課文,讀完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2.邊讀邊畫出生字詞,讀一讀體會在課文的意思。
3.出示生字詞指名帶讀。
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diào)
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1.指名讀閱讀提示。
2.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灰塵的作用使用的說明方法
細小削弱陽光列數(shù)字、做假設
易吸收光波較長的其他色光使天空呈蔚藍色做假設
具吸濕性調(diào)節(jié)氣候、氣象萬千做假設
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是昆較大的小組,及時表揚合作好的小組。
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xiàn)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生評讀。
小結(jié)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讀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人們看成廢物的`東西都有其不容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2.你還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廢物的東西,又怎樣的價值?
3.交流課前查的資料:說說灰塵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