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語文教案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對照簡化字,認讀繁體字。
3.按要求寫成語。
4.修改病句。
教學重點:
按要求寫成語,修改病句。
教學難點:
修改病句。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認讀描紅內容。
(2)教師提醒學生書寫時,除注意正確、規(guī)范、美觀外,還應提高速度。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巡視指導。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o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以前學過的繁體字。
(2)學生自讀本題詞語。
(3)一生讀括號前的簡體字,--生讀括號中的繁體字。
(4)生齊讀本題詞語。
(5)生邊默讀詞語,邊觀察簡化字與繁體字在結構上的差異。
3.練習。
(1)出示繁體字,生搶答。
(2)生“開火車”認讀繁體字。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組詞理解“褒”的含義,從而理解“褒義的成語”的含義。
(2)生試說褒義的成語。
(3)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組詞理解“貶”的含義,從而理解“貶義的成語”的`含義。
(4)生試說貶義的成語。
3.練習。
(1)學生試填褒義詞和貶義詞。
(2)學生“開火車”讀自己所填的褒義詞和貶義詞。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病句。
(2)三位學生上黑板練習,其余學生自行修改病句。
(3)學生就黑板上的練習作充分討論后,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
3.反饋。
(1)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2)學生大聲朗讀修改后的3個句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3個,積累詞語10個,句子2句
2、正確流暢地朗讀全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理解醫(yī)生惜時如金,節(jié)約時間多為病人看病的高尚醫(yī)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說說平時是怎么看病的?
2.怎樣與醫(yī)生交談的?
3.醫(yī)生在聽病人講病情的時候表情怎么樣?
4.你是否知道醫(yī)生在想什么?
5.出示課題,質疑:這位醫(yī)生是誰?什么叫心思?他的'心思是什么?
二、讀課文,解決疑問
1、讀后解疑
2、這位醫(yī)生是——學習生字“德”
3、讀課文第一節(jié)。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心思”,劃出描寫醫(yī)生心思的語句。學生讀后找,找后交流。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絡繹不絕”
5、醫(yī)生的心思并不被病人所理解,大多數(shù)病人都是怎么做的?
6、有一位特殊的病人讓格里辛格難忘,請讀課文§2—14。體會這是怎樣的一位病人。
7、自讀。
8、同桌互讀。
9、師生配合讀
10、讀課文第14小節(jié)。
醫(yī)生為什么不收女病人的費用?體會醫(yī)生惜時如金,節(jié)約時間多為病人看病的高尚醫(yī)德。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體會作者對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過丑菊告訴我們的道理。
2、繼續(xù)學習借物喻理的寫作方法。
3、朗讀課文,欣賞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體會作者對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過丑菊告訴我們的道理。
2、繼續(xù)學習借物喻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有沒有見過菊花?它美不美?你能用一兩句話來描述它的美?
2、可是有人偏偏說它不美,還叫它丑菊,他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文章《丑菊》。
二、初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丑菊外形的語句。
1、自由讀文,通讀全文。
2、劃出文中描寫丑菊外形的語句反復讀一讀,體會它的美。
出示相關的句子,說說作者是如何描寫丑菊的?
(前三句是從靜態(tài)方面來描寫花的美,介紹了花的顏色、大小,是按時間順序來觀察的。
后一句作者抓住丑菊白天和夜晚的形狀變化進行了動態(tài)的描寫。)
3、反復品讀,讀出它的美,讀出你對它的喜愛。
三、再讀課文,體會作者對丑菊的情感。
1、分組朗讀,找出你認為能表達作者情感的語句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出作者的感情。
2、小組匯報朗讀,教師相機知道朗讀。
3、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四、再讀課文,明確作者喻的理。
1、劃出文章中能點明中心的句子。
2、談談你的'理解。
板書: 丑菊
名字丑 實不丑
可以 不可以
人?
做一個心靈美的人
3、聯(lián)系實際談談周圍的人和事,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五、聯(lián)系《落花生》,體會本文的寫作方法。
篇目 內容 項目落花生丑菊
課文思路
描寫對象
寫作特點
六、小結
學習了課文,我們知道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麗可愛。還知道了人世間,有不少東西往往名實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實一定要美。希望大家做一個心靈美的人。
七、課堂練習
1、比較組詞
2、按一定順序模仿第二段寫一種植物。
八、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找一找,你周圍有像花生丑菊一樣的人嗎?請把他的事例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學會前鼻音“”,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
學習聲母與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能正確拼讀。讀準三拼音節(jié),復習“”上兩點的省寫規(guī)則。
認識八個生字。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了解看圖時的方位順序?磮D讀兒歌。
2、過程和方法。借助教材的情境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形象思維的特點,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拼音的興趣,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等學生喜歡的方式,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時間中學好拼音。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學習拼音的樂趣,體驗學會拼音的成就感,培養(yǎng)喜歡朗讀兒歌的情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兒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二、重點與難點:
前鼻音的發(fā)音、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識記、聲母和前鼻韻母繁榮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及認字。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上個星期五去了哪里?
生:婺州公園秋游。
小朋友記的真清楚,我們去的時候要過馬路是不是啊,那么過馬路的時候要怎么樣啊?(生:注意安全)
是的,過馬路要注意安全,那天啊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的小朋友都很好,都安全的走過了馬路。今天呢我們要學的.第一個拼音的讀音呢就是“安全”的“安”。
一、學習“an”:
1、字音:
①出示圖片:請小朋友們一起說這是什么?誰知道天安門?給大家說說。學生充分發(fā)言,如:天安門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很大。我愛北京天安門。
、谥笇W生讀準“天安門”這三個字。小朋友們“”的這個發(fā)音呢我們前面說到過“安全”的“安”,現(xiàn)在呢有學到了“天安門”的“安”,我們在讀的時候啊要注意不要把“”讀成“”。這可是不對的。好,我們一起來學“”。先發(fā)“”的音,一起來“”?粗蠋煹淖彀褪窃趺礃拥。牙齒有一點點咬到舌頭,F(xiàn)在請小朋友們自己來練一練,同桌互相看看口型對了嗎?現(xiàn)在請出一列小火車來讀一讀。
2、字形:
①哪位小朋友來能想一個辦法記住“”是怎么寫的呢?(順口溜:“an,an,an”a哥哥前面跑,n小弟后面跟。)
3、音節(jié)拼讀:
①d-an-dan重點講這個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以及它的四聲,找一個你最喜歡的聲調來說詞語,接下來的:t-an-tann-an-nan
、趯W習三拼音g-u-an-guank-u-an-kuanh-u-an-huan
③先請小朋友來復習一下“jqx”和“ü”相拼的時候應該怎么樣?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介紹了靠賣火柴維持生活的孤兒小珊迪,在為“我”換零錢穿過馬路時,不幸被馬車軋斷雙腿,臨死前托付弟弟還零錢,牽掛弟弟沒人照顧,最后悲慘死去的故事,贊揚了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作者的情感隨故事情節(jié)展開而發(fā)展:對小珊迪的初步認識——深切同情——深受感動。課文結尾飽含深情贊美小珊迪的美好品質,激發(fā)讀者對珊迪悲慘遭遇的同情。因而,此文是一篇人文性極強的文章,通過閱讀實踐使學生受到感染,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習故事主人公誠實善良的品質。
教學目的:通過朗讀感受小珊迪的生活貧窮,通過想像、真情表達體會小珊迪的誠實、善良的品質,使學生受到心靈的洗禮。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表達能力及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課前準備:1、課件2、與學生交流,消除陌生及緊張感。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的童年是多么幸福美好啊!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教導,有同學、朋友的關心照顧:在家里有親人的的疼愛?赡阒绬?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國,當時,貧富懸殊,許多人缺衣少食。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得不以乞討、擦皮鞋、做小買賣等為生。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小珊迪。(板書課題)他的童年就是在饑餓、痛苦中度過的。讓我們和他打個招呼吧。R讀課題)
二、 故事激趣,初步感知。
1、師:想知道他的故事嗎?那就豎起你的小耳朵仔細聽。ɡ蠋
飽含深情地講故事:從“故事發(fā)生在愛丁堡”講到“等了很久也不見他回來!保ㄅ錁罚
2、師:等了很久也不見他回來,小男孩拿著那一個先令究竟干什么去了?請大家開動腦筋猜想一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學生猜想故事的結局。)
三、 引用過渡段了觖故事起因,初識小珊迪的誠實、善良。
1、師:同學們想象出了不同的結果,故事中的我產生了怎樣的
猜想?請打開課本翻到31課《小珊迪》,快速自由讀全文,用波浪線勾畫出我猜想的語句。(生勾畫,師巡視。)
2、指名回答。
3、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過渡段:等了很久也不見他回來。我想
可能上當了,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斷定他不是那種人。(生齊讀這句話。)
師:“上當了”意味著什么? 我為什么會有這種猜想? 但是這種念頭只是一閃而過,緊接著我是怎樣想的?讓我們把后半句讀出來: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斷定他不
是那種人。“那種人”是哪種人?(生回答,師將其答案板書在黑板右上角)
4、師:我是根據什么來斷定他不是這些類型的人的?(那孩子的面
孔, 那使人信任的.神情)那孩子的面孔怎樣?使人信任的神情又如何?讓我們默讀1——10自然段,用“——”勾畫出描寫小珊迪外貌及神情的語句。(生一邊讀課文一邊勾畫,師巡視)
。1)師:小珊迪的外貌是怎樣的?課件出示:他身上只穿著一件
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fā)青,一雙赤著的腳
凍得通紅。從外貌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孩子?
(貧窮可憐的孩子。)
師:你們能用語氣讓老師感受到小珊迪的貧窮嗎?(齊讀。課件重點突出“只、又薄又破、瘦瘦的、赤著”幾詞。)
。2)師:老師從你們的語氣中感受到了小珊迪的貧窮,他的神情又是怎樣的? A、可憐的孩子請求著,他是怎樣請求的。你能讀出這種請求的語氣嗎?B、除了請求的神情,還有什么樣的神情?(乞求)(課件出示)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就是小珊迪乞求的樣子。小珊迪為什么要乞求說?(他餓極了)
師: 誰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課件出示:“請您現(xiàn)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男孩子乞求道,“我給您去換零錢!保┫茸约后w驗體驗,再請生讀。
。◣煾鶕䦟W生朗讀情況相機指導朗讀:聲音要微顫,音量要稍低。)
。3)根據課堂朗讀情況,請一位讀得好的同學扮演‘小珊迪’,其余同學扮‘我和我的同事’分角色朗讀。(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5、師生共同小結。
師:同學們,從小珊迪的外貌、神情,從他苦苦哀求我們買他的火柴,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孩子?(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飽受饑寒)是的,我們看到了一個飽受饑寒,不得不在嚴寒中賣火柴,靠勞動謀生的孩子。
三、深入體會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1、 師:看到孩子這樣的面孔,看到這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斷定他不是那種人。事實證明小珊迪是一個怎樣的人,讓我們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去看一看吧!小組合作學習11——16自
然段。請聽清楚要求(課件出示):(1)一邊讀一邊在最使
你感動的地方用你喜歡的符號作上記號。(2)小組交流,為
什么這些地方讓你感動?(3)說一說,怎樣才能讀出感情
來?再試著讀一讀。
2、 學生小組合作學生。師參與個別組的學習。
3、 學生匯報。(師相機指導)
。1) 小珊迪臨死前還牽掛著弟弟無人照顧。 “我就要死了?蓱z的
小得比。。。。。。誰來照顧你呢?”
師:還有誰被這里感動了?站起來老師看看,讀出你們的感動。ㄕ局耐瑢W有感情地朗讀)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小珊迪是多么
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善良)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感受小珊迪的善良吧。R讀)
(2) “這時我才知道,他們倆是孤兒,父母早死了。”(從這兒可以
看出小珊迪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3) “可憐的珊迪躺在一張破床上,一看見我就難過地對我說:‘我
換好零錢往回跑,被馬車撞倒了,軋斷的兩條腿!。(因為為了急于還零錢給我,他往回跑,被被馬車軋斷雙腿。小珊迪是多么的誠實呀!)
師:此時的小珊迪在哪兒?
(躺在破床上)
師:按常理他應該在哪兒?
(醫(yī)院。可是他太窮,不能去醫(yī)院治療,只得躺在破床上等死。) 師:他需要錢嗎?
(需要。他需要錢去購買衣服御寒;他需要錢去購買面包充饑;他需要錢去醫(yī)治自己的雙腿;他需要錢去照顧自己的弟弟。他還需要錢去上學;。。。。。。他太需要錢了。
師:還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動?
。4)第13自然段。小珊迪那么需要錢,還叫他的弟弟來還零錢。
師:小利比敘述的這段話我們該怎樣讀?
。ū、凄涼 )
師:第一句呢?
。ㄌ谷弧远ǎ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38個新詞的意思,能寫出"埋伏""順從"的近義詞。
2.能給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造句。
3.初步會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4.感受邊防戰(zhàn)士精心喂養(yǎng)、護理受傷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邊防戰(zhàn)士精心喂養(yǎng)、護理受傷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第1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初步會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課文。
3.能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第一段,理解"深山密林、不翼而飛"等詞語的意思。
。ǘ┙虒W過程
1.揭示課題,推想內容。
。1)出示課題:17密林怪客
什么是"密林"?(結合理解"深山密林、邊防")
(2)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通過討淪,歸納:①怪客是誰?②怪客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③怪客干了什么怪事?這件事的結果怎樣?
2.帶著以上問題,聽錄音,了解課文內容。
3.自學課文。
(1)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生字要多讀幾遍。
。2)自學生字,識記字形。劃出生字所在的新詞,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完成課堂作業(yè)1。
。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4.檢查自學。
。1)指名認讀生字,讀準字音(重點指導:潛、偵、縮、躥、梭),記住字形,重點指導(縮、津、竄、逮)。
。1)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指導讀好長句子。
(3)比一比,口頭組詞:
炊()躥()帽()駐()潛()
吹()竄()冒()。ǎ┨妫ǎ
。4)質疑問難。(通過討論篩選出重點研討的問題)
5.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按課后問題4的提示,給課文分段(交流反饋)。
6.學習課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一段,思考:怪事發(fā)生在哪里?怪事怪在哪里?
(2)討論、交流。
、俟质掳l(fā)生在哪里?(發(fā)生在密林深處的邊防軍駐地)
②怪事怪在哪里?(板書:接連幾天、都、奇怪、不翼而飛。)
理解"不翼而飛"
A查字典理解"翼"的意思。
B什么是"不翼而飛"?課文中是指什么?
、壅l能讀出奇怪的語氣來?(抓住板書的重點詞語朗讀)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師生共同小結:這一段主要講邊防軍駐地出現(xiàn)怪事。(板書:出現(xiàn)怪事)
7.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語。
。2)讀通課文。
第2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理解課文第二至第四段(第2—9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左顧右盼、一擁而上、津津有味、一躍而起"等詞語的竟思。
2.感受邊防戰(zhàn)土愛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ǘ┙虒W過程
1.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潛伏、偵察、靜悄悄、啟明星、緊縮、左顧右盼、一擁而上、
津津有味、一躍而起、眼疾手快、溫順
。1)這件怪事到底是誰干的呢?這引起了邊防戰(zhàn)士的注意。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探個究竟,好嗎?
1.學習課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
。1)默讀第二段,按照"潛伏偵察、發(fā)現(xiàn)怪客、圍捕怪客"找到相應的自然段。
(2)研讀"潛伏偵察"。
、佥p聲讀寫戰(zhàn)士們潛伏偵察的`部分,劃出說明戰(zhàn)士們潛伏偵察非常艱苦的詞句。
、谟懻摗
引導學生理解當時環(huán)境惡劣,偵察的艱苦。
板書重點詞語(戴防蚊帽、耐心等)。
③朗讀指導。
。3)研讀"發(fā)現(xiàn)怪客"。
、冽R讀第4自然段,抓住詞語"緊縮",讀好最后一句話,讀出當時緊張的氣氛。
、谀x第5自然段,圈出描寫猴子動作的詞語。
、塾懻。
板書重點詞語。(睜、左顧右盼、跳、一擁而上、掀開、抓著、搶著)·聯(lián)系上下理解"一擁而上、津津有味",動作理解"左顧右盼"。
引導學生了解竹架上的飯不見的原因。
(4)研讀"圍捕怪客"。
、僦该x,哪句話表現(xiàn)戰(zhàn)士勇猛的樣子?理解"一躍而起"。哪句話表現(xiàn)猴子機靈的樣子?理解"穿梭"。
、诟星槔首x。
(5)朗讀課文第二段,師生共同小結:這一段主要講邊防戰(zhàn)士經過潛伏偵察,終于發(fā)現(xiàn)了怪客。板書:發(fā)現(xiàn)怪客。
3.學習第三段(第7—8自然段)。
。1)其他猴子跑了,可有一只小猴子卻被戰(zhàn)士逮住了。出示句子:"班長眼疾手快,一把把小猴子逮住了。"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眼疾手快"的意思。
。2)默讀第三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寫什么?
。3)劃出說明戰(zhàn)士們精心喂養(yǎng)、護理小怪客的詞句。
。4)讀讀議議,體會戰(zhàn)士們對小猴子的愛護之情。
。5)除了喂養(yǎng)、護理小猴子,戰(zhàn)土們對小猴于的愛護還可以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出示句子:戰(zhàn)土們理解小猴子的心情,把它送回了竹林。
"小猴子的心情"是指什么?戰(zhàn)士們把小猴子送回竹林說明了什么?
。6)齊讀第三段,小結:戰(zhàn)士們精心喂養(yǎng)小怪客,并把它送回竹林。板書:喂養(yǎng)怪客。
4.學習第四段(第9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當被送回竹林的猴子帶著一大群猴子再次來"做客"時,戰(zhàn)士們的心情怎樣?從哪句話中看出來?
(2)出示句子:看到這情景,戰(zhàn)土們樂得臉上像盛開的山茶花。
、"這情景"是指什么?
、诎咽裁幢茸髁松讲杌?說明了什么?
。3)齊讀第四段,小結,板書:引來怪客。
5.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我們要向邊防軍叔叔學習什么?
6.作業(yè):完成課堂作業(yè)3、4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造句。
2.能根據提綱復述課文。
。ǘ┙虒W過程
1.復習。
根據意思寫詞語。
。1)不讓人看到隱藏起來。(潛伏)
(2)為了弄清情況而活動。(偵察)
。3)很快地跳躍起來。(一躍而起)
(4)形容很有味道、很有趣味。(津津有味)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說說課文是按照怎樣的發(fā)展順序寫的?
板書:出現(xiàn)怪事——發(fā)現(xiàn)怪客——喂養(yǎng)怪客——引來怪客。
3.指導復述。
。1)引導學生理清復述要點。
出現(xiàn)怪事:地點怪事
發(fā)現(xiàn)怪客:偵察怪客出現(xiàn)
喂養(yǎng)怪客:喂養(yǎng)護理
引來怪客:感謝
還可以讓學生在本子上根據上面的思路,分別摘錄重點詞句,幫助復述。
。2)自由準備(要求:條理清楚、語句通順);指名復述,評議(重點:過程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同桌互相說。
4.指導造句。
(1)用"思念"造句。
、俪鍪驹洌盒『镒邮窃谙肽顙寢、思念伙伴。
誰思念誰?為什么思念?思念的對象可以是值得敬仰而離別了的人,也可以是值得懷念而離別了的地方。
②指名說,完成書面作業(yè)。
。2)用"津津有味"造句。
用同上方法指導,注意從"津津有味"的兩種含義上去開拓學生的思路。(吃東西很有味道、很有趣味。)完成課堂作業(yè)。
5.補充句子。
先獨立完成,再交流,說說補充部分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的意思更加生動具體)
6.作業(yè)。
。1)聽寫生字詞語。
(2)完成課堂作業(yè)2。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交流閱讀名著的收獲,小學語文5年下《回顧·拓展五》教學設計。
2.積累有關四大名著的歇后語。
3.了解《西游記》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討論
1.在本組學習過程中,你喜歡那一個人物,不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2.分小組就共同感興趣的人物交流分析:這個人物的外貌、性格、語言等等
3.喜歡他是為什么?除了課文中的這些情節(jié),你在課外閱讀時,還有哪些有關于他的描寫?
4.全班交流
5.性格比較:廉頗與藺相如
他們各自的性格怎樣?有什么特點?除了書上的這個故事,你平時閱讀中還發(fā)現(xiàn)他們倆有什么特點?
6.作者是怎樣圍繞這樣的性格特點來寫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語言又是怎樣的?(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ǘ┬〗Y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人,他的經歷不同,對書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樣,關鍵在于要讀出自己的理解,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5年下《回顧·拓展五》教學設計》。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瀆課文歇后語。
2.與同桌互讀,爭取背誦。
3.談談自己對歇后語的理解。
4.情景造句練習。
5.列舉自己知道的有關四大名著的歇后語。
三、課外書屋
1.介紹《西游記》
2.交流自己對《西游記》的認識。
3.教師介紹《西游記》在世界上,特別是在東亞、東南亞的影響。
4.談談自己在看《西游記》過程中的趣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烤、嫩、評、剖、笨、鍵、贊、聚、辯”,能熟練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引號的正確用法。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4.知道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一事無成。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朗讀體會故事中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
2.
知道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一事無成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課題,觀看課件
1.故事引入,讓生思考:“爭論”是什么意思?看著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什么?(大屏幕出示文字配音的《爭論的故事》)
2.讓學生質疑:誰和誰爭論?為什么爭論?爭論的結果怎樣?(師總結:這就是記敘一件事情的完整經過)
二、學習生字,讀通文本,了解課文大意
1.(大屏幕出示生字)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烤鴨、剖開、充饑、浪費、滿意、時機、關鍵、評理、贊許、不以為然、爭論不休)
(1)指名逐行讀,開火車讀、齊讀。
。2)學習生字,在這些詞語中,哪些字的字形你覺得還需要特別注意一下。
(3)理解一些簡單詞語的意思:充饑、時機、關鍵、爭論不休
2.問: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分別在文章的哪幾段?請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提示:第2—5段都是老師講的故事,所以2—4段的末尾不加下引號,只在故事結束的第5段末尾加下引號。
3.思考:其他段落又寫了什么?
三、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
1.指名分角色朗讀第2-5段,學生評議朗讀。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爭論不休、不以為然”。
3.指導學生讀出這種語氣,并分角色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老師總結:作者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細膩描寫(本故事重點是語言描寫),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就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注意寫作時也要用上這些方法。
四、布置課后作業(yè)
小組合作練習表演爭論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溫習課文,復述故事
1.聽寫本課詞語:充饑、可惜、評理、兩全其美、無影無蹤
2.問:還記得文中盛老師講的故事嗎?請用上剛剛聽寫的詞語,把它們串起來,講講這個故事。注意:要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
3.自由練說,指名說。
二、小組合作,情境表演
1.指名上臺表演故事內容、學生評議。
2.思考:在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章蘊涵的道理
1.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感受?你想說些什么呢?
2.自由讀文中同學們說的話,學生談體會。
3.老師提問,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
。1)兄弟倆真笨,“笨”在哪兒?
(2)為什么兄弟倆這樣爭論下去時間都白白浪費了?
(3)書中的省略號代表什么?
4.換角色練說:假如你在場,你會怎樣勸告他倆?
5.再讀同學們的話,思考:從中你領悟到了什么?領會盛老師“贊許”的目光中贊許些什么呢?
四、總結收獲,布置課后小練筆
1.學了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2.以仿寫片段來練習:如《課堂上一次爭論》、《校園里的對話》等內容來練習。
3.情景模擬表演:在實際生活中,也有人與你爭論嗎?講清事情起因、經過、結果,注意表達的語氣。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 、讀拼音,寫詞語。(24分)
jué qǐ zhēng tú shén zhōu bù fá
( ) ( ) ( ) ( )
chūn huī huá xià zì sī xiāo huǐ
( ) ( ) ( ) ( )
zāi nàn jiāo yáng jiān dū zuì’è
( ) ( ) ( ) ( )
二 、把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的序號寫在括號里,并且把錯誤的拼音用“__”標出來,再在橫線上改正過來。( )(8分)
1.燕山(yān) 鴉雀無聲(yǎ)_______
2.露天(lù) 露馬腳(lu) _______
3.一幅畫(fù) 興奮(xīng) _______
4.捋胡須(lǔ) 鏗鏘(kēng) _______
三 、比一比,再組成詞語。(18分)
跌( ) 驕( ) 罪( )
秩( ) 嬌( ) 罷( )
征( ) 憂( ) 崛( )
證( ) 擾( ) 掘( )
請你再寫兩組字并在橫線上組詞,要求其中一組既是形近字又是同音字,而另一組只是形
近字不是同音字: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 積累與運用。(6分)
1.老鼠鉆進書箱里——( )。
2.小蔥拌豆腐——( )。
3.人們把( )的人稱作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4. 這個家伙一輩子狡猾奸詐, 終于在臨死之前( ),原來是這么一個小人。
再寫2條歇后語: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據給出的意思寫詞語。(8分)
1.形容百花齊放,顏色艷麗。( )
2.形容景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
3.形容詩文優(yōu)美,聲調鏗鏘。( )
4.形容人或車馬前后相接,連續(xù)不斷。( )
六、 把詞語補充完整。(24分)
( )離( )散 ( )( )萬千
春潮( )( ) ( )( )更新
萬( )千( ) ( )( )如潮
( )( )如鏡 ( )( )如神
( )( )似錦 ( )( )似火
請仿照加點詞(“( )離( )散”)的結構特點寫2個這樣的'四字詞語:
七、 用“滋潤”的不同意思造句(4分):
①含水分多;使不干燥:__________________②舒服: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寫______的《馬詩》(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
2、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指導學生默讀課文。
3、幫助學生認識“仲、儒、蔡、祭祀”;會寫“仲、育、儒、仁、核、怨、糧、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詞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張以及他在中華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課前準備:學生可從不同途徑,網上、書籍、向家長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近來央視百家講壇,于丹教授在為我們解讀《論語》,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于丹教授說,《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其實《論語》在古代社會和政治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這是一部傳世的經典,二千多年來它一直影著中國人的思想。
你們知道《論語》的作者是誰嗎?(孔子)
2、課前,同學們都從不同途徑了解孔子,請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全文,教師提醒讀準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學生依次朗讀各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點朗讀情況,注意正音。
三、交流預習成果
1、學生交流易讀錯的字音,和易錯的筆畫
讀音:如仲(zhng)儒(rú)祀(sì)
筆畫: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詞意
儒家: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學說內容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它的經典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最高教條,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也為后代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仁:古代儒家的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相互親愛。
隱晦:不明顯,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四、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結構)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講述孔子的幾個故事。
2、默讀1、2自然段,思考:為什么稱孔子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導學生一邊默讀思考,一邊畫下關鍵的詞句)
要點:(1)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早期儒家學說,教導人們怎么為人處世。因此,人們稱他為圣人。
(2)流傳于世的一部《論語》,其中許多思想,可讓人終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點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聯(lián)系這句話的意思,舉舉生活中的實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導我們做什么樣的人?
師總結:人要學會關愛別人,這就是儒家理論中最核心,最精髓的東西“忠、恕”,——寬容。
第二課時:
一、整體入手,回顧全文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中講述了關于孔子的哪幾個故事?
(可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
(1)、與子貢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盜泉水
(3)、與弟子談君子與小人及“識人不易”
(4)、晚年讀《周易》
二、細讀課文,品讀感悟
1、默讀第2-5個故事,抓住重點的語句去品味,通過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組間交流(2-4人左右)
3、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第二個故事
1)為什么孔子口渴的厲害,卻不喝一口“盜泉”里的水?
2)第三個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jié)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可結合生活實際談。
(君子由于有修養(yǎng),“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小人心中無德,窮困時自然不擇手段,獲取利益)
引導學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窮困不要緊,重要的是有節(jié)操,有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2)孔子為什么說了解一個實在不容易啊?
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這是一位怎樣的圣人?
※引論語: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想像著孔子當時的心情,讀讀他對弟子們說的話,再指名讀,帶著理解。
3)第四個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點詞,試用一些成語或詞語,來形容孔子的學習精神?
[篤信好學,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活到老,學到老……]
三、整體回顧,總結結全文
這篇課文以幾個小故事的形式,讓我們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結合你學習生活中,談幾點感受。
總結:簡單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讓我們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讓我們的心靈被喚醒,我們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讓我們試著沉下來潛心讀讀關于孔子的書,試著讀讀《論語》。
作業(yè):1、推薦閱讀同步閱讀中的《孔子的故事》、《莊子傳奇》,
2、如有興趣,可閱讀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并寫讀后感。
板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盜泉水安守節(jié)操
君子與小人識人不易
晚年讀《周易》學而不厭
正所謂教無定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得因材施教才可以。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柳樹》教案11-19
小學語文教案11-07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7-22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7-27
小學語文教案【經典】07-28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