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小學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人們?nèi)绾谓柚l(wèi)星成功救援西姆三人,從而激發(fā)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3、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人們?nèi)绾谓柚l(wèi)星成功救援西姆三人,從而激發(fā)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3、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教學具準備:救援衛(wèi)星的圖示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師:課前老師讓你們查找了有關(guān)衛(wèi)星的資料,咱們一起來交流。
生:相互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知識。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衛(wèi)星”,領(lǐng)略一下它的奧秘與神奇(板書課題)
師: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
生1:誰向衛(wèi)星求救?為什么求救?
生2:衛(wèi)星為什么能就人?
師:讓我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到文中尋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課前資料,并引入課題,不僅拓寬了學生對“衛(wèi)星”知識的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梗概。
1、交流讀懂了什么?
師:通過讀,課文獎勵一件什么事?
生1:講的是西姆救兒子,自己的飛機也失事,結(jié)果通過衛(wèi)星找到她們的故事。
生2:我知道了是西姆向衛(wèi)星求救。
生3:我知道了衛(wèi)星之所以能救人的原因是它能收到地球各個角落的信息。
(設計意圖:交流讀懂了什么,主要是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為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chǔ)。)
2、交流不懂的問題。
師:你還有沒有不懂得問題?
生1:提出本課的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如:失事,一些科技術(shù)語等。
生2:老師我不懂“衛(wèi)星”救人的原理是什么?
師:將“衛(wèi)星”接受信號的一系列過程課件放給學生看。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課件感受“衛(wèi)星”接受信號的神奇,增強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三、總結(jié)及作業(yè)。
1、總結(jié):通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了“衛(wèi)星”的神奇,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分析,體會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作業(yè):書寫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向衛(wèi)星求救”的故事內(nèi)容,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故事的內(nèi)容?
(設計意圖:回憶課文,為學生能很好的將這個故事打下基礎(chǔ)。)
二、細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并提出讀的要求:看一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表達內(nèi)容的?
2、讀完討論交流課文表達順序: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
3、再讀課文,要求讀出情感,尤其是讀出使學生身臨其境感覺,體味西姆的情感,救援隊員的情感,作者的情感以及周圍人們情感變化,從中感悟到人們對生命的關(guān)注,對現(xiàn)代科技為人類服務的慨嘆。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讀課文,學習課文的表達順序及其中的情感,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有一個升華,為以后學習語文知識打下基礎(chǔ)。)
三、具體生動地講故事。
1、師提出敘講故事的要求。
2、生在同組內(nèi)聯(lián)、交流。
3、指名敘述并共同評價。
4、師生小結(jié)。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了解更深刻,不僅內(nèi)畫了對文中的各種情感,還提高了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總結(jié)及作業(yè)。
1、總結(jié)。
2、作業(yè):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21、向衛(wèi)星求救
西姆飛機失蹤---無線電設備信號—航空隊搜尋不到
------求救衛(wèi)星----傳來微弱信號---找到受傷者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了五項內(nèi)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
教學目的:
1. 學習如何寫線路,了解當?shù)氐孛挠蓙怼?/p>
2. 讀背成語和名言。
3. 寫好帶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變化。
4. 口語交際:介紹我的朋友。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畫出家庭住址示意圖,說說附近地名的由來。
成語的熟記、理解。
能用流暢的語言向爸爸媽媽介紹朋友。
教學準備:圖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寫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能畫出示意圖。
介紹附近地名的由來。
教學過程:
一、處處留心
讀小芳寫的住址和走法。
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關(guān)鍵詞兒來講清楚走法?
小結(jié):地名、方位詞、數(shù)量詞。
二、學生試寫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紹。
評議:看是否寫清楚明白。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選一個談談它得名的由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記成語和名言,理解成語的意思。
2、寫好鋼筆字。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1. 自讀成語。
2. 抽讀,正音。
3. 說說成語的含義。
4. 背誦。
5. 讀名言。
6. 介紹其時代背景和含義。
7. 背誦。
二、寫好鋼筆字
1. 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特點?
2. 讀小提示。
3. 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能用流暢的語言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朋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把朋友帶到自己家中,怎樣向爸爸媽媽介紹朋友的情況呢?
思考:介紹些什么?
1. 朋友的名字、年齡,就讀學校,家住哪兒?
2. 朋友的優(yōu)點。
第一次做客該怎樣做?
二、分組練習。
三、集體交流,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寫四個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
。病⒃O計一張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圖。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習作指導:
1、明確本單元作文題寫作內(nèi)容:想象作文。
2、啟發(fā)學生思維,從三大空間引導學生有序的想、幫助拓展橫向和縱向思維,橫向展開畫面,縱向展開情節(jié)。(強調(diào):想象要大膽,但也要合情合理才行。)
3、明確寫作人物與重點:誰?如何生存?
4、確定主題。
5、設計一個有吸引力的開頭。
喔師告訴你:
1、開頭:好的開頭能夠迅速的抓住讀者的心,特別是歷險類的想象作文,別具一格的開頭更能激發(fā)讀者的好奇心,令其對故事感興趣。常用的開頭方式有:作文三期里學到的白描、聲音、懸念等。
2、內(nèi)容:
1)誰:可以運用到五期所學的角度:我是自己,我是第三人稱。
2)故事:生活空間:可以是生活中的經(jīng)歷,在旅途中迷路了。
知識空間:可以借鑒讀過的歷險故事或看過的電影、探險節(jié)目,如《魯賓遜漂流記》、《探索發(fā)現(xiàn)》等。
想象空間:荒島在太空中或童話故事中的。
3)寫作重點:
在島上見到怎樣的景象?發(fā)生了哪些難忘的事情?碰到了什么困難?是如何去克服的?
這部分可以用到一期所學到的細節(jié)描寫:如景物、心理、動作、神態(tài)、目光、聲音、肖像等描寫。在寫好細節(jié)的同時,要確定好文章的情節(jié),可以用到閱讀A中所學到的一波三折的方法。
3、確定主題:可根據(jù)五期學的十大主題來確定。(親情、友情、環(huán)保、哲理等)
習作提綱:
荒島生存記
1. 開頭:
1)浪花拍打著礁石,發(fā)出嘩嘩的響聲。前方是亂石野草,一片荒涼……這是在哪?
2)當**正準備回到自己的國家時,可是很不湊巧,他又不幸被巨浪沖進了一個巨大的'島峪。
2. 故事發(fā)生的地點。
3. 人物的表現(xiàn),看見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如何克服?
4. 結(jié)果。
1)、意外結(jié)尾:原來這只是一場夢!這場夢中的驚險旅程讓我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2)、想象結(jié)尾。
優(yōu)秀習作欣賞:
荒島生存記
我周游了四個國家后,找了七名水手陪我回英國,可我心中總有點不舒服,像缺點什么似的,我便下令:我們再在水上漂七八天吧,好好享受這美妙的時刻,不得違抗命令!“在旅游在方面,我可是”霸道主義者“,我行我素。
我哼著歡快的曲子,突然我好像暈了過去,又醒來,發(fā)現(xiàn)自在躺在荒島上,那兒什么也沒有,只有幾根屈指可數(shù)的粗樹干倒在地上,上面全是樹枝和枯萎的樹葉,船只散了,水手失蹤了,我?guī)缀踅^望了。咦?我怎么在這兒?我想了想,哦,想起來了,原來是一陣大風吹來,我們的船開始搖搖晃晃,東倒西歪,頓時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狂風暴雨襲卷而來,讓我們措手不及。后來,我便在顛簸著暈了過去。就到了這兒。
我餓極了,跑到已經(jīng)變成廢墟的船邊找吃的,如果沒有,就找些有用的東西。我翻了那些廢墟,只找到了一把小刀。我失落地看了看天空,現(xiàn)在,即使再藍的天空在我眼中也是灰暗的。
我看了看海,突然,眼前一亮,是一條魚在游!我忙上前把它捉住,唉,一條魚來之不易啊!我把它放在岸上,可我怎么才能把它吃掉呢?總不可能生吃吧。這時,我看到了小刀和樹。我用小刀把一棵樹的樹枝弄下來,再把它一頭削尖,把魚插在上面,再把另一根樹枝削尖,在另一根樹枝上摩擦,這是最原始的辦法了,過了二三十分鐘,火起來了,我開始烤魚。又過了幾分鐘,魚烤好了,我飽餐了一頓,便睡了。
第二天我搭“房子”了,因為在地上睡覺實在太不舒服了。我用小刀把樹鋸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這足足花了我五個小時!原生態(tài)的“房子”蓋好了,終于可以睡了。“咕咕”,我的肚子開始叫了,我可不能守株待兔,我下水用削尖過的樹枝捕魚。唉,魚不好捕,兩個小時,才三條魚。我干脆不捕了,開始生火,快生好時,有一架直升飛機降落了。原來,我生火時冒了煙,剛好有直升機路過,看到了煙,便下來看看。得知我的情況后,他們把我送回了英國。
荒島生存記
格列佛游歷了蘇門達臘,又游歷了大人國、小人國,最后還游歷了新西蘭。
游完了新西蘭后,突然,海面上狂風大作,波濤洶涌,不時打起一個巨浪,最大的有四丈高,船一會兒被卷到浪尖,一會兒被卷到浪谷……格列佛心想:這下肯定是九死一生,難道我會死在這里嗎?不行,我一定要逃出去!于是,格列佛開始向海浪斗爭。忽然,一個大浪打過來,船被打翻了,格列佛馬上抱住一塊船板,在海上飄著,這時,一只海豚游過來,把他送上了岸。
當格列佛艱難地從沙灘上站起來時,他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這是一個荒島, 島上滿是灌木叢和野草,一片森林望不到邊,這時,灌木叢里傳來一陣陣的狼叫,格列佛著急了:我怎么在這個荒島行生存下去呀!我得馬上想辦法。
格列佛正在努力想辦法,這時他的肚子開始唱歌了。他看到一棵椰子樹,上面長滿了椰子,看著看著,口水流了下來,可是他沒有了爬樹的力氣,便拿起一根長樹枝,把椰子砸開,喝光了椰汁,他有了一點力氣。他拿起兩塊石頭互相砸,石頭撞出了火花,他點燃了野草,他又開始鉆木,使火更旺了。他又摘來各種各樣的野菜在火上烤著,給自己做了一份“野菜飯”。
夜幕降臨了,格列佛心想:我可不能和野獸一樣睡露天,那該怎么辦呢?我給自己搭一個帳篷吧。于是,格列佛用目光當燈籠,砍來樹枝,割來野草,用樹枝支好帳篷,再用野草一蓋,帳篷就做好了。晚上,格列佛躺在床上,忽然,幾聲狼叫聲傳進了他的耳朵,他打開門,只見幾只狼正瞪著綠色的眼睛看著他,格列佛馬上拿起石頭點燃了野草,狼嚇了一跳,馬上逃跑。狼就這樣被格列佛趕走了。
第二天清晨,格列佛找到了一個山洞,里面有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狗,,原來這條小狗本來是在一條船上的,后來船翻了,船長和這條狗游到了這個小島上,船長逃生時,忘記了小狗,把它扔在這個山洞里。格列佛把小狗抱到自己的茅房里,給它喝椰汁,吃野菜,,馬上小狗就恢復了元氣,小狗成了格列佛最好的伙伴。
格列佛開始做武器,他把木頭削得尖尖的,做成長矛,白天和小狗一起出去捕野兔 ,晚上就烤火吃野兔,過了一段時間,小狗長大了,格列佛也變強壯了。一個月后的一天,一架直升機飛過,格列佛拿著衣服揮著,但直升機沒有發(fā)現(xiàn)他,他傷心極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一艘輪船經(jīng)過荒島,小狗叫著,格列佛揮著衣服,船主發(fā)現(xiàn)了他們,便把他們救走了,格列佛終于乘著船回到了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閱讀中詞語的理解及中心句和過渡句的把握。
教學目的:1、讓學生掌握詞語理解的技巧;
2、讓學生學會在閱讀中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過渡句。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及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過渡句,并能夠靈活運用。 教學難點:在閱讀中能夠運用所學的方法獨立地解決類似的問題。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播放課件:閱讀中詞語的理解、中心句和過渡句的查找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先一起來做個語文游戲——填詞
展示課件:
種語言
遇見未來的話叫-----(預言)
應允別人的話叫-----( )
非常著名的話叫-----( )
不滿抱怨的話叫-----( )
寫在書前的話叫-----( )
表示決心的話叫-----( )
2、這是一道詞語解釋題,我們平時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只有理解詞語的意思,才能夠正確地運用詞語,才能更好地讀懂文章。所以,首先就讓我們一起來復習詞語的理解。
二、教方法、學方法
。ㄒ唬┰~語的理解
展示課件:(一)詞語的理解
1、師:詞語的理解是我們在閱讀理解一篇文章的時候需要解決的最基本的問題。那么,在我們平時學習語文進行閱讀的時候,一般都采用哪些方法來理解閱讀文章中詞語的含義呢?
2、生:同義詞換詞;聯(lián)系生活等。
3、師:老師在這里也總結(jié)出一些有關(guān)如何理解詞語的方法和技巧。
4、(播放課件,同時引導學生讀)
理解詞語的方法有:1、拆分組詞法2、同義換詞法 3、聯(lián)系生活法
4、就地取材法5、聯(lián)系上下文
5、生:(對著多媒體屏幕齊讀“方法”)
展示課件:
(1)、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靜,非常沉著。
。2)、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
。3)、過去的日子如青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6、師:我們一起來讀這些句子,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理解這些句子中的詞語。
7、生:(對著多媒體屏幕齊讀句子)
8、師:現(xiàn)在我們就用剛才所說的5種理解詞語的方法來解釋這些詞語。
9、師:說一說你解釋了哪個詞語的意思,你用了哪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呢?
10、老師引導學生解釋其余的`詞語。
11、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用了哪幾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再說一說,讀一讀。
12、引導學生總結(jié)(老師扳著手指頭數(shù)著):拆分組詞法 同義詞換詞法聯(lián)系生活法
13、師:還有哪種方法沒有用到?(就地取材法 聯(lián)系上下文) 現(xiàn)在我們就用這兩種方法來理解下面的詞語。
14、展示課件(并引導學生讀):
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jié);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復雜的內(nèi)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的身上。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
15、師:說說哪句話可以解釋“張冠李戴”呢?(引導學生指出句子)這種理解方法就是“就地取材法”。
16、師:張冠李戴用來形容讀書不認真,這段話里還有哪個詞說明讀書不認真?(囫圇吞棗)
17、師:我們按字面怎么理解“囫圇吞棗”這個詞呢?(指名學生解釋詞語)這個解釋是它正確的意思嗎?
18、師小結(jié):我們在理解一個詞語的時候,不僅要根據(jù)字面來理解詞語的意思,還要結(jié)合上下文來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理解這個詞語在一句話中的真正含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聯(lián)系上下文。當然,解釋詞語的方法不僅僅這幾種,而是多種多樣的。在我們解詞時,一定要靈活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對詞語的意義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釋。
。ǘ┲行木浜瓦^渡句的查找
1、師過渡:剛才我們講了理解詞語的方法,我們常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離不開中心句和過渡句,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復習“閱讀中中心句和過渡句的查找”。
展示課件:1、文章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章的過渡句指文章中用一定詞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間的聯(lián)系,使它們有機聯(lián)系起來,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轉(zhuǎn)入下文,這就是過渡句.
2、師:我們在閱讀中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和過渡句在文章中出現(xiàn)的特點和規(guī)律,就能較快地找出中心句和過渡句。從而比較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那么,在閱讀中如何查找中心句和過渡句呢?
一般中心句出現(xiàn)在文章的哪個位置呢?常見的過渡方式有幾種? (播放課件并引導生齊讀)
中心句的位置:
1. 從題目去找。
2. 從總起句去找。
3. 從結(jié)尾上去找。
4.從議論句上去找。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住、海、金、沙、面、唱、各、拉,學會用海、面組詞。會正確得讀和寫。
(3)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有…有…還有…”說話。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一塊寫了生字并注音的小黑板
第1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海嗎?今天我們將學習新課《我家住在大海邊》。先聽錄音朗讀。
、倌贸鲂『诎澹寣W生跟著老師讀生字。讀3遍。
、谧寣W生在下面自由地拼讀,也可同桌互讀。教師仔細聽學生拼音,以及時糾正錯誤發(fā)音。
、壑该2—3位學生認讀、正音。
④小游戲:開火車。
。2)字形教學:
、僦笇W生寫“海”。
問學生“!笔鞘裁床渴,什么結(jié)構(gòu)。在黑板上寫出“每”的筆順,讓學生邊書空邊說筆畫。
、趯τ凇俺弊,指出右邊的“昌”應是上小下大,并不是一樣大的。
、壑赋觥敖稹焙汀叭钡膮^(qū)別,根據(jù)“全”識記“金”。(“全”的口袋里各放了一;ㄉ拙统闪恕敖稹绷恕#
知道學生寫“金”時應先寫兩點,最后才寫一橫。(先放花生米,再把口袋給拉好。)
。3)學習第一段
一齊朗讀。問:有誰知道第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我家的位置,在大海邊上)小朋友們有誰見過大海嗎?你們知道海灘上有什么嗎?(沙子,貝殼,螃蟹等)小朋友們都很聰明,知道那么多,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第二段和第三段?纯凑n文里是怎樣描寫海灘的。
。4)布置練習
做課后練習題第3題。做完后指名2—3位學生說說他們的^答~`案。
抄寫生字。
第2課時
教學要求:朗讀、理解課文,進一步學習鞏固字詞。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①小黑板指名認讀新學字的偏旁、筆畫、筆順。
、谥该麜栈虬鍟昂!薄ⅰ敖稹。
(2)朗讀理解課文
第2、3段
、僦该x句。問:通過這幾句,你們可以看出作者寫了海灘上有什么嗎?(沙子、貝殼)通過這兩段,你們有誰知道沙子是怎么樣的,(又松又軟)貝殼又是怎么樣的呢?(各種顏色)貝殼有哪些顏色呢?(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綠的)
、诟嬖V學生:“有┅有┅還有┅”是一種叫排比句的修辭方法。因為每一個“有”后面所接的都是結(jié)構(gòu)類型相似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所以叫排比句。這句話是排比句,因為“紅、黃、白、綠”都是一種顏色,它們的結(jié)構(gòu)類型相同。
舉個例子:同學們在大掃除,有的掃地,有的擦玻璃,還有的提水。
請學生把書翻到課后練習,做第4題,請學生根據(jù)圖畫用“有┅有┅還有┅”說一句話。
問學生:你們誰還能用“有……有……還有……”說一句話。
、蹎枌W生:今天我們學了幾個有關(guān)顏色的詞,你們能不能在班上找一找,看看哪里
有紅的'、黃的、白的、綠的。指名請學生回答。等學生對這四種顏色有了初步認識后,做課后習題第1題。
。3)起朗讀課文第四段
教師講述:第一段點明了“我家住在大海邊”,最后一段又強調(diào)了“我家住在大海邊,我愛家鄉(xiāng)的海灘”,前后呼應,其作用是使文章有頭有尾,結(jié)構(gòu)嚴謹。
問學生: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們能否說說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熱愛家鄉(xiāng))
。4)復習幾個易混淆的熟詞,選字填空,指名回答。
躺躲藍籃
()椅()藏竹()()天
。5)以同桌對讀的方式朗讀課文。
。6)布置作業(yè),課后朗讀課文5遍。
復習生字及詞語,下節(jié)課后聽寫。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為了終身讀書人
1.“唯一而且最重要的”。
高度認同《朗讀手冊》。下面是一些深深打動我的句子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雖然他說的是美國的事情。但本質(zhì)意義上的教育問題是無國界的。吉姆·崔利斯當年所操心的,就是中國目前所遭遇的。
幾乎在每一個熱愛閱讀的班級中,老師都定期地給學生們朗讀。(第7頁)
。福玻サ氖苄倘藛T都是輟學的學生。
低識字率階層中的受刑人員,是一般人中受刑人員的兩倍。
。叮埃サ氖苄倘藛T是文盲。
。叮常サ氖苄倘藛T是累犯。
為什么這些學生會輟學離校呢?因為他們不會閱讀——這影響到成績單。改變畢業(yè)率,就改變了入獄率,也就改變了整個國家的風氣。一個國家的高中畢業(yè)率愈高,入獄人口就愈少。
因此,由常識可知,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終極武器,我們要在它們消滅我們之前消滅它們。(第16頁)
學校的教學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終身的閱讀者。(第18頁)
全世界最好的準備學力測驗的方法就是,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在床邊讀書給孩子聽。如果孩子覺得這是個美好的經(jīng)歷,他們就會開始自己閱讀。(第25頁)
我們要向廣告商學習,采用他們的訣竅,銷售一種名叫“閱讀”的商品。(第28頁)
吉姆·崔利斯以為:為了孩子成為終身讀書人,為了讓更多的美國公民成為“閱讀”這一特殊商品的終身消費者,朗讀是最好的廣告——“唯一而且最重要的活動”。
2.誦讀,對語言敏感的葆有和培養(yǎng)。
為了推銷“閱讀”這一特殊產(chǎn)品,如果朗讀是廣告的話,那么誦讀,經(jīng)典誦讀,無疑是廣告中的精品。
也許大海給貝殼下的定義是珍珠,也許時間給煤炭下的定義是鉆石。
如果自然聽到我們所說的一切知足的話語,江河就不去尋找大海,冬天就不會變成春天。如果她聽到我們所說的一切吝嗇的話語,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呼吸到空氣呢?
這是紀伯倫的《沙與沫》。
天對地,室對家。落日對流霞。
黃鶯對翠鳥,甜菜對苦瓜。
狗尾草,雞冠花。
白鷺對烏鴉。
村前種果樹,塘里養(yǎng)魚蝦。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這是親近母語經(jīng)典誦讀教材里的“晨讀對韻”篇。
各位聽了是否動心,是否有立刻去讀去誦的沖動?如果有,恭喜自己,因為你對語言還保有一份敏感,而對于語言的敏感,乃是教師必備的第一職業(yè)素養(yǎng)。
兒童對語言是天生敏感的,是這種敏感引導著他學會了聽懂話語,學會說話,是這種敏感性使他迫切要求成人為他提供優(yōu)質(zhì)的精神食糧——盡量新鮮盡量豐富盡量美好的母語的滋養(yǎng)。所以,如果我對語言還存有一份敏感,既說明是擁有起碼的教育學素養(yǎng),也是我童心猶在的證明,我的精神食欲還很強健的證明,我的生命力依然青蔥茁壯的證明。我應當為自己感到慶幸。
二、日有所誦,對天賦之門的叩啟
1.具體做法。
連續(xù)性是教育的第一原則。我們今天的教育行動,既要著眼于孩子的過去,也要著眼于孩子的將來。這樣我們的活動才有可能是完整的有效的。鑒于這一原則,向大家匯報一下自己在過去三年來做的事情。
每天10分鐘,習慣成自然;連續(xù)反復的活動,是對天賦之門的叩啟!缎戮帲常叮狄箖焊琛贰秲和姼瑁保埃笆住贰渡衿娴拇白印贰队美K子牽著的月亮》。現(xiàn)在是三年級下學期,我們現(xiàn)在才開始讓孩子背唐詩:“3+2”,每周三首唐絕句,兩段泰戈爾《飛鳥集》。宋詞啦、元曲啦、世說新語啦、語選啦……還有泰戈爾、紀伯倫我們都會背到的。
這是一道緩坡。正因為是緩坡,才能讓孩子爬得高,行得遠。
2.誦讀的好處。
。ǎ保┻母語教學以簡單樸實,還童年以輕松快樂。
基本取消家庭書面作業(yè)。還在一年級,我的語文課,除了識字、寫字,全做朗讀指導。組詞、造句,從來不做。為什么能夠這樣?是日有所誦讓我們師生有恃無恐。
誦讀和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為什么能夠?qū)崿F(xiàn)?因為我們給孩子的誦讀材料是童趣盎然、淺顯好玩的。如果背誦材料是遠離兒童趣味和兒童生活的,是艱深晦澀的,就好比在他們剛能喝奶的時候,讓他們啃骨頭,這樣做只能讓他們對食物充滿恐懼。
。ǎ玻┥顚娱喿x實現(xiàn)修身養(yǎng)性。
誦讀就是深層閱讀。背不下,不是因為頭腦笨,而是因為心不靜,不夠聚精會神。既然非用心不能記誦,那么不間斷的記誦,就是煉心的過程。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天長日久,積累的是語言,培養(yǎng)的是詩性,也是定力和靜氣。
光有智商是靠不住的。什么叫智慧,就是對應當做和必須做的事情專心致志。背誦就是煉心,就是修戒定慧,就是培養(yǎng)聚精會神的能力。當他聚精會神,他便融入對象,吸取對象,成為對象。就這樣興致盎然地一路背下來,或早或遲,或深或淺,所讀所誦,都將內(nèi)化為他們的精神氣質(zhì)。
三、誦讀的力量來自哪里
1.語言是物質(zhì)環(huán)境。
借著誦讀,反復作用于兒童眼睛、耳朵、大腦、心靈的是什么?是語言。
語言的力量何以如此強大?因為語言是一種物質(zhì)環(huán)境。
因為語言代表著為了社會生活的利益經(jīng)過最大限度改造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在變成社會工具時,物質(zhì)的東西已喪失它們原來的特征——所以,和其他工具比較起來,語言應起更大的作用。通過語言,我們間接地參與過去人類的經(jīng)驗,因而拓寬并豐富了目前的經(jīng)驗,使我們能運用符號和想象去期待種種情境。語言能用無數(shù)方法把記錄社會結(jié)果和預示社會前景的意義凝縮起來。自由參與生活中有價值的東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識字和未受過教育幾乎成為同義詞。
。ǘ磐睹裰髦髁x與教育》)
2.兒童認知的特點是心靈對于環(huán)境的吸收。
為什么物質(zhì)環(huán)境的作用如此強大?因為兒童認知就是心靈對于環(huán)境的吸收。
。稓q以后的學習,越來越多的是有意識的學習,是用頭腦學習。
。稓q以前的學習,更多是無意識的學習,是心靈從環(huán)境中汲取生長必需的陽光和雨露。聲、色、光、形的刺激,苦與樂,愛與痛的體驗,尤其是母語源源不斷的滋養(yǎng),與他成長中的小小的軀體發(fā)生了奇妙的精神化學反應,知識和體驗,不僅進入他的大腦,而且促成大腦的發(fā)育。3~6歲,兒童開始對經(jīng)歷的事情有所記憶。3~6歲的兒童處在語言發(fā)展的詞匯爆發(fā)期。這個時候,孩子對于母語的吸收能力是異乎尋常的旺盛。新鮮豐富的語言就是滋養(yǎng)大腦和心靈的新鮮豐富的營養(yǎng),僅僅日常生活語言是遠遠不能滿足兒童對于母語的`需要的——怎么辦?大手小手同捧一本書,和孩子一起讀起來、誦起來。
3.環(huán)境越溫馨,吸收越充分。
環(huán)境溫馨的意思是指誦讀的材料一定要是和兒童生活、兒童趣味密切相關(guān)的。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對于兒童來說就是溫馨的親切的。兒童在閱讀材料中的地位,就是兒童感知到的自己在生活在世界上的地位。一定是讓孩子們在其中能夠讀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否則就是純粹的灌輸和壓迫。大腦過早成為容器,所學的東西只是兒童生命的填充物。
人生是分階段的,下一階段的充分發(fā)展,都必以前一階段的充分發(fā)展為前提。現(xiàn)在是過去的未來,未來是正在到來的現(xiàn)在。眼睛盯著未來的人,其未來恰是虛無的,因為當現(xiàn)在的意義遭漠視,未來所立足的地面也塌陷了。反過來,唯有現(xiàn)在豐富、生動、連貫地展開,人才可能真真實實地擁有鮮活而美好的未來。
最初的誦讀,一定要是“有我的誦讀”。這樣的誦讀,是對兒童的呵護,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對兒童來說,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他們這樣做的時候是否快樂、是否因此更愛自己、更愛這個世界。否則,我們所做,和前輩好不容易廢除的私塾,和害得中國落后挨打的封建教育有什么不同?
四、結(jié)束語
兒童是世界的希望。
對于兒童的精神發(fā)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語營養(yǎng),用瑯瑯書聲為他們構(gòu)筑一個溫馨、實在的成長環(huán)境,既是強健兒童的骨骼,也是豐滿他們的血肉。既是給他們打造堅固的船體,也是為他們揚起漂亮的風帆。
本著教育的良知,本著對孩子的熱愛,本著對幸福人生、清明世界及美好未來的向往,讓我們攜起孩子幼小的手,回到童年,回到母語溫暖的懷抱,回到生命應有的完整圓潤,健康美麗。
瑯瑯書聲,朗朗乾坤。
讓我們期待,讓我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