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樂器的名稱幾演奏特點,知道它們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2、大膽嘗試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
3、對用樂器演奏各種音樂產生興趣,喜歡欣賞音樂。
活動準備:
各種樂器若干;幼兒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鐘表店》導入。
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提問: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音樂是怎樣來的?
告訴幼兒音樂是用各種樂器演奏后錄制合成的。
二、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樂器。
1、你知道這是什么樂器嗎?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它是什么樣的?里面又是什么樣的'?
2、它是怎樣發(fā)出聲音的呢?教師示范彈奏一段音樂或請一位幼兒上來演奏。
3、讓幼兒觀察桌上各種樂器,請幼兒熱一一辨認,教師嘗試彈奏樂器或讓個別幼兒上來觸摸、彈奏某些樂器。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了解幾種常見的樂器。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說說:畫面上有哪些樂器?你知道是怎樣演奏這些樂器的嗎?
2、教師小結:樂器有民族和西洋樂器之分,民族樂器是演奏民族音樂的,它們大多數(shù)是管弦樂器,西洋樂器是演奏西洋音樂時常用的,它們多數(shù)是琴鍵樂器,但是,無論是什么樂器,只要合理地運用,都會彈奏出悅耳的音樂,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
因為是欣賞各種各樣的樂器,我覺得單單用眼睛看圖片太籠統(tǒng)了,雖然沒有讓孩子親眼見識每種樂器的條件,但是我可以讓他們聽聽這些樂器美妙的聲音啊!所以,整節(jié)課,我用用優(yōu)美的音樂貫穿始終,給孩子以美的享受。
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樂器、音樂很感興趣,我想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一定會得到良好的熏陶與發(fā)展。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觀察與體驗活動,讓幼兒對懷孕這一現(xiàn)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fā)幼兒對他人的愛。
2、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項交流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在分組活動中,鞏固幼兒有規(guī)律的排序,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四維彩超錄象、圖片。
2、袋子若干,材料紙、筆、珠子等。
活動過程:
一、 感受愛。
1、情景設置:我來幫助你。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出示想的'圖畫)我為什么要幫助朱老師呢?”
老師:“你們還沒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媽媽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嗎?”
2、看四維彩超錄像,讓幼兒了解胎兒在母親懷里的生長過程。
幼兒看完后向朱老師提問,朱老師解答,同時請幼兒觸摸、聽她的肚子。
老師提問:
(1)朱老師,你吃飯和睡覺還和以前一樣嗎?
(2)你的寶寶什么時候出生?
(3)你為她準備了什么?
二、 體驗愛。
1、體驗母親懷孕的感受,幼兒分別做不同的事。
老師:“朱老師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時什么樣的感覺呢?那我們把袋子系在腰間來體驗一下吧!
幼兒分成四組體驗: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脫鞋、穿鞋。
(2)請幼兒到樓下去取東西。
(3)請幼兒幫助整理衣物、圖書、玩具。(4)請幼兒 掃地。
2、引導幼兒進行多項交流活動。
(1)老師:“那么有什么感覺?做事方便嗎?朱老師你懷孕有多久了?體重增加了多少?”教師與朱老師、幼兒交流體驗后的感受。
(2)幼兒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交流,問她們懷孕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寶寶”對話。
活動反思:
愛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為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珊⒆觽兛倳L大,總會離開父母筑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幼兒教師,培養(yǎng)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只要努力就會獲得成功。
2、結合生活經驗,積極表述對“我不怕困難”的理解。
3、在游戲中接受挑戰(zhàn),體驗不怕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兩塊平衡木
2、任務卡4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設置“過橋”情景導入這里有兩座橋,一座(等待幼兒觀察比較回答)高,一座矮,請小朋友們選一座橋走過去找到空位置坐好。
二、基本部分
1、談過獨木橋的感受,初步了解困難。
。1)請選擇走矮橋的小朋友們舉手,告訴大家你為什么選擇矮橋?
(2)請選擇走高橋的小朋友們舉手,說說你走高橋的理由。
小結:原來這座搞得獨木橋會讓我們有一點害怕,這種害怕就是一種困難,但只要我們克服害怕的心理,我們就能走過高橋了,讓我們一起大聲說:“我不怕困難!”
2、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了解不同的解決困難的方法。
。1)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你遇到過嗎?是怎樣解決的?請先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教師傾聽,引導幼兒說出曾經遇到過的困難。)
。2)幼兒個別交流,教師提升小結:原來詢問、堅持。安慰、請求都能解決問題。
3、游戲體驗:看任務卡完成任務,體驗戰(zhàn)勝困難后獲得成功的快樂。
。1)為了讓大家展示一下“我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我為大家準備了任務卡,五人一組領取一張任務卡。
。2)任務要求:讀懂任務卡上的要求,按照要求完成任務。第一組:到小腳丫表演室拿海洋池及所有的海洋球。第二組:到小腳丫表演室拿綠色的書桌和六本書。第三組:找到4個圖形玩具盒、一個玩具錘子、一個玩具手串鈴。第四組:到親子活動室那一個簸箕、一把掃帚、一個紙簍、一條毛巾和一個臉盆。
(3)幼兒在10分鐘內分組完成任務。
(4)交流:你們是怎樣完成任務的。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們是怎樣戰(zhàn)勝困難的? 教師格局幼兒的回答幫助提升。
小結:遇到困難并不可怕,只要肯想辦法就會有很多戰(zhàn)勝困難的方法,詢問、堅持、努力、分工合作、商量協(xié)調都能解決困難的好辦法。為我們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鼓掌。
三、結束部分
現(xiàn)在還有一個困難需要我們一起去解決,那就是有的小朋友還沒有嘗試走過高橋,讓我們互相鼓勵走過高橋回到教室吧!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它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通過在實際生活中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和體驗而學習。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吨改稀芬仓赋,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社會活動《我不怕困難》中,我從情景“過橋”導入,讓幼兒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選擇過高橋還是矮橋,接著我拋出問題:“為什么你選擇高橋(矮橋)?說說你的理由。”從而讓幼兒了解什么是困難。雖然并我沒有解釋困難的意思,但緊接著我讓幼兒說說在生活中曾經遇到過的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了解到困難其實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時所遇到的阻礙,它可以是一種心情,一種疲憊,一種心理暗示等等。如徐梓宸說的“因為害怕不敢走高橋”,趙子涵說的“爬輪子時腿很累了”,呂子騰說的“做數(shù)學我不會”,這些都是他們面對的困難,但這些困難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戰(zhàn)勝。如:嘗試挑戰(zhàn)、休息后的堅持、請教后的努力。為了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戰(zhàn)勝困難的方法,我又借鑒《爸爸去哪兒》中的任務卡,讓他們在完成任務中區(qū)發(fā)現(xiàn)困難、戰(zhàn)勝困難。在設計任務卡時,我運用了圖文的形式出現(xiàn),上面部分是圖示,下面部分是文字。當幼兒拿到任務卡后,由于對圖的認知理解還是不夠而且又不認識文字,拿第一道困難就擺在了眼前,如何來解決?所有的幼兒一個勁讀圖,甚至有幼兒在說:“我們不認識字呀?”我只一句話就點醒了:“你們不認識字,可有人認識呀!”于是大方詢問教師就成了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不用直接教幼兒去問后面的老師,他們會主動想到、做到。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幼兒不亦樂乎,因為他們并不是把這些當成任務,而是當成一種游戲,一種同伴共同游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幼兒獲得的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獲得成功后的快樂感和自豪感。在任務過程中,一位幼兒拿錯了東西,當她遇到我是還會主動詢問“老師,我拿的對不對?”我只是說:“在看看你的任務卡!苯涍^比較,他立刻就發(fā)現(xiàn)他拿的并不是任務卡上需要的。幼兒詢問、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把不確定變成了確定,這也是解決困難的方式之一。整個活動,我設置了三種情景:挑戰(zhàn)情景、生活情景(隱性的)、任務情景(游戲性的)。在這些情景中,幼兒通過在實際生活中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獲得了對“我不怕困難”的理解,同時獲得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態(tài)度,以及戰(zhàn)勝困難的勇敢精神品質,我想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會永遠陪伴幼兒的成長。
但是,我設計的任務卡是五人或六人共同完成,始終是能力強的幼兒在指揮,能力稍弱小的幼兒只是跟隨能力強的幼兒,并沒有真正去發(fā)現(xiàn)困難解決困難,不利于能力弱的幼兒的發(fā)展!吨改稀分赋觯鹬赜變喊l(fā)展的個體差異。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xiàn)的發(fā)展 “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因此在設計任務卡時最好更具針對性的,如能力強的可以兩到三個人一組,能力弱的單獨完成稍簡單的。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一分鐘的感知和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2、懂得做各項事情都要抓緊時間,知道時間的不可逆轉性。
3、能圍繞問題和操作結果分析原因,大膽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收集了“一分鐘能做什么事情”的資料、完成了規(guī)定的事情并記錄了時間。(刷牙、洗臉、脫衣共花時間)
2、操作材料:筷子、塑料珠子;回行針;彩釘板;穿珠、線;插花片
3、時鐘一個、記錄用大白紙、彩筆、鼓
活動流程:
一、感知一分鐘的長短。
1、現(xiàn)在是幾點鐘?(教師當場記在黑板上)
2、時鐘上哪根針走一圈是一分鐘呢?(對,秒針走一圈是一分鐘)
3、感知一分鐘游戲:
a、請幼兒看著一分鐘過去;(第一聲鼓敲響時,看著秒針移動,直到第二聲鼓敲響時就不看了,體會一分鐘有多長)
b、請幼兒閉上眼睛靜靜等候一分鐘過去。(第一聲鼓敲響時閉上眼睛,直到第二聲鼓敲響時睜開眼睛,在體會一分鐘有多長。)
4、玩了兩個小游戲后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5、教師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一分鐘很長,有的說一分鐘很短。是的,老是覺得當我們看著一分鐘過去,一分鐘是很短的,但是當我們靜靜地等上一分鐘,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
二、集中討論交流收集的資料: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呢?
1、幼兒個別或互相交流自己的資料
2、老師與大家分享準備的資料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一、談話導入
1.幼兒觀看課件。
2.師:“小朋友們知道這幅圖上是什么時候嗎?”
3.師:你們喜歡過年嗎?
4.師:今天老師就帶著小朋友們一起過年。
5.你們知道嗎,過中國年也是有學問的!
二、新授
1、年前準備
(課件出示臘月二十三)
小朋友們看一看,現(xiàn)在是哪一天。浚ǘ
你們知道嗎?其實過年從臘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這一天以前是祭灶神的日子,現(xiàn)在叫做過小年。二十三過后就開始準備過年了。你知道過年之前我們要做哪些準備嗎?
。1) 打掃衛(wèi)生:春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咱們這叫"掃房",也叫“掃塵”,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家里大掃除時我們可以幫媽 媽做些什么?(家里面打掃的真干凈。∥覀冞需要準備些什么呢?)
。2) 采購年貨:以前過年時家里都買些什么東西?
。ㄕ写腿耍喝、蛋、魚、雞、蔬菜、水果、糖果、瓜子,
拜訪親友:糕點、酒,
自己穿:新衣……
裝飾:春聯(lián)、窗花、福字、中國結、燈籠……)
我們現(xiàn)在就去把我們的家裝飾一下吧
(3) 貼春聯(lián)、福、窗花等
春聯(lián):我們來到了家門口,需要干什么呢?對,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要貼在大門兩旁。貼春聯(lián)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福字:對聯(lián)貼完了,大門上我們做些什么裝飾呢?看,小人的'手里拿的是什么?
對,是“!弊。 “!弊质沁@樣貼的嗎?
"福"字需要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窗花:大門我們裝飾完了,再到屋里看看需要什么裝飾吧!
咱們再把窗花貼上就可以歡歡喜喜過大年了!
2、除夕
讓我們一起來等著過年吧!(跟隨課件數(shù)日期),現(xiàn)在是什么日子了?(臘月三十、除夕、過年了)
到了臘月三十了,也就是除夕,終于過年了,這一天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一定要吃什么呢?
。ǔ燥溩樱
。1)包餃子:三十的晚上吃餃子,我們就先來包餃子吧。ㄊ种覆伲喊溩樱
。2)年夜飯:香噴噴的餃子熟了,咱們一起去吃飯吧。ㄕn件:年夜飯)
做了這么多好吃的。〈竽耆耐盹埥凶瞿暌癸,這一天遠在千里之外的人也要趕回來,和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這年夜飯也是有學問的。
魚:這是什么菜?這一天為什么要吃魚呢?(象征年年有余)
雞:這是什么?這一天為什么要吃雞呢?(大吉大利)
年糕:這是什么?這一天為什么要吃年糕呢?(工作生活年年提高)
餃子:為什么要吃餃子呢?(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招財進寶)
(3)守歲:除夕這天不能早睡覺,要等待著新年零點的到來,這叫要守歲。年輕人守歲,是希望為延長父母壽命。
。4)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會:讓我們一起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來守歲吧!
(5)放鞭炮:新年的鐘聲馬上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
人們燃放起了煙花爆竹迎接新年的到來。小朋友們放鞭炮時要怎么做呢?
要有家長陪同,不要用手抓著放,不要對著人群或玻璃,要遠離易燃物,如果鞭炮點過火沒有響的,千萬不要去拿,要由家長處理。
3、初一:
現(xiàn)在已經是新的一年的正月初一了,這一天也叫春節(jié)。
看,一大早爺爺、奶奶、爸爸、媽 媽在等我們做什么呢?(拜年)
誰知道拜年時怎樣說?(爺爺奶奶過年好……)
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爺爺奶奶要發(fā)給你們一個大紅包。里面是什么呢?(壓歲錢)
過年時得到的壓歲錢應該怎么處理呢?
你們還很小,壓歲錢應該交給爸爸媽 媽,讓他們幫忙保管。
給家人拜完年之后,我們還要和爸爸媽 媽帶上禮物去親戚家拜年,互相說一些吉利話。
4、舞獅舞龍扭秧歌
給親友們拜完年了,咱們到大街上去走走吧!(播放課件)
大街上熱鬧嗎?都在干什么?(舞龍、舞獅、扭秧歌)
這是我國各地的人們用不同的方式來歡慶春節(jié)。
5、正月十五
過年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看已經到了正月十五了,這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浚ㄔ(jié))
元宵節(jié)我們要吃什么呢?(元宵)
為什么要吃元宵?(象征著團團圓圓)
吃過了甜甜的元宵,我們去欣賞花燈吧!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光盤”行動的意義,知道“光盤”行動,人人有責。
2、知道糧食是怎么來的,并能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3、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不鋪張浪費的好習慣。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光盤”行動公益廣告視頻。
2、PPT課件。
3、可粘貼“光盤”標志若干、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播放“光盤”公益廣告,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光盤”概念。
1、教師播放“光盤”公益廣告。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光盤行動》含PPT課件
三、播放PPT(糧食怎么來的)。
師:我們剛剛看到了這么多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那你知道這些糧食是怎么來的嗎?。(幼:農民伯伯種出來的。)
(教師邊播放圖片,邊進行講解。)
提問:圖上的人在干嗎?
我們剛剛看了圖片,那你現(xiàn)在知道糧食是怎么來的了嗎?
四、小結:我們大家都知道了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它們得來不易,所以我們都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不能浪費糧食,那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呢?(幼:如果在外面有吃不完的飯菜可以打包帶走,要做好“光盤”行動。)
五、粘貼“光盤”標志。
師:今天不光是我們小朋友知道了“光盤”行動,我們還可以向自己的朋友、家人宣傳“光盤”行動。老師這里有一個倡議“光盤”行動的標志,現(xiàn)在,請我們的小朋友說出“光盤”行動的'口號,再為我們后面的老師一起粘貼上“光盤”標志,好嗎?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12-24
大班社會象棋教案06-10
(經典)大班社會教案07-21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21
【經典】大班社會教案07-21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7-21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7-20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會教案01-12
大班社會游戲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