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大班語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動物特點、習性,并能將其歸類。
2、能清楚連貫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歸類方法。
活動準備:
不同類型的動物卡片(教師自制)、大塊版面一塊。
活動過程:
1、師生共同回憶,分組討論:
。1)回憶參觀動物園的情景:
——“你知道動物園里有哪些種類的動物?”
。2)幼兒分別從盒子中取一動物圖片:
——“請看看這些動物是屬于哪一類的?”
。3)教師出示昆蟲類、鳥類、野獸類三類動物家的.版面,幼兒自由分成若干小組討論。
(4)每組幼兒各類動物的家,并將動物圖片貼至版面上。
2、集體分享討論:
(1)各組交流動物分類的方法。
。2)針對每組動物分類情況互相質疑。
3、分組游戲、競賽:
每小組選擇一個種類的動物,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看哪一小組畫出該種類動物又多又準確。評出最佳小組。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仔細傾聽,理解故事內(nèi)容。
2、知道聲音太大會影響別人,學習控制自己的聲音。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掛圖第6號
畫一個禁止大嗓門標志:在張大嘴巴上打個“×”
活動過程:
一、產(chǎn)生懸念
1、今天我們有個新朋友來了,猜猜是誰?
出示圖一
大恐龍在干什么?人們有什么樣的感受?(捂著耳朵、閉著眼睛、討厭大恐龍)
師:你們猜猜人們?yōu)槭裁炊加憛掃@只大恐龍呢?(幼兒發(fā)散思維,教師及時肯定)。
2、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只愛唱歌的,請小朋友仔細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請幼兒仔細傾聽。
二、欣賞故事
教師結合圖片,分段講述故事。
1、出示掛圖一
(1)在樓房的最頂層住著誰?
(2)人們喜歡它嗎?
(3)為什么人人都討厭這只大恐龍?講故事“有一棟很大很大的樓房..... .大樓就倒了”。
(4)我們小朋友來想想辦法,讓大恐龍不發(fā)出討厭的聲音?(幼兒想出各種辦法)
(5)聽聽故事里的人們想到了什么辦法。
2、出示掛圖二
(1)為了讓恐龍閉上嘴巴不發(fā)出聲音,大家想了什么辦法?
(2)土豆能讓大恐龍停止唱歌嗎? 。講故事“人們想辦法......統(tǒng)統(tǒng)吃光了”。
(3)土豆吃完了大恐龍還會唱歌,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讓大恐龍閉嘴。
3、出示掛圖三,講故事“大家又準備了一個......‘啊... 噢...’”:
(1)人們又想了什么辦法讓恐龍不發(fā)出聲音?
(2)玻璃罩能讓大恐龍的聲音不傳出來嗎?為什么?
4、出示掛圖四
(1)誰在大恐龍耳邊說了一句話?
(2)小姑娘在恐龍耳邊說了什么話?
(3)大恐龍改正嗓門太大的毛病了嗎?講故事“這時候......結束”。
5、師:故事有趣嗎?我們一起聽聽錄音機里講的故事吧!
三、說說大嗓門的壞處。
1、人們喜不喜歡恐龍的大嗓門?
2、請幼兒聽一段吵鬧聲,引導幼兒說說大嗓門的壞處,如大嗓門會吵得別人誰不著覺,大嗓門會嚇人一跳,大嗓門的聲音會讓人心煩,等等。
3、看,老師這里有一個標記,它想告訴我們什么事情?
4、這個標記告訴我們不能很大聲的說話,不能叫。在什么時候不能大聲說話呢?(如: 看電視、看書、上課、吃飯、睡覺等時候)
5、我們把這張將禁止大嗓門的標志貼在教室內(nèi),時刻提醒自己不當大嗓門。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一、學習內(nèi)容分析
1.學情分析神奇的小火車"是大班主題活動"你變我變大家變"中的一個語言活動。故事主要講述乘坐小火車的乘客下車后發(fā)生的神奇的變化,故事新奇有趣,激發(fā)幼兒想象,開啟了幼兒的思維,去發(fā)現(xiàn)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非常符合大班幼兒好奇好想象的特點。
2.內(nèi)容分析在活動中,幼兒能夠被故事有趣的情節(jié)吸引,積極思考、想象、猜測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故事,激發(fā)了幼兒關注周圍事物變化的興趣。并且,在前期擁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幼兒能較容易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
3.活動目標
①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變化,能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②能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
二、教學環(huán)境選擇□簡易多媒體教室□交互式電子白板□網(wǎng)絡教室□移動學習環(huán)境□其他______________
三、活動準備幻燈片課件掛圖故事
四、活動過程設計
1.發(fā)現(xiàn)小火車的神奇。
--出示背景圖"小火車",猜猜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教師將角色"小桃核"插入火車,變出一只"桃子"。
--原來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車,它會變魔術。還有許多乘客想上火車,他們上車前和下車后相比會有哪些變化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神奇的小火車"。
2.看看小火車會變什么。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誰是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小桃核下車后會變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接著誰又上車了?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下車的雞蛋為什么會變成毛茸茸、濕漉漉的小雞呢?
--小青蟲們上了車,它們又變成了什么?(重點幫助幼兒理解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小男孩上了車,走下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是誰呢?--原來大胡子叔叔是小男孩變的,他喜歡這樣變嗎?那可怎么辦呢?
--在我們周圍許多東西都在變,有的變化很快、很明顯,而有的東西是漸漸地變化的。
3.讓他們坐上小火車。
--鳴……鳴!藍色的神奇小火車又開動起來了。你想讓誰坐上小火車?小火車會把它變成什么呢?--鼓勵幼兒講講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漸變過程,如:月亮圓缺,花兒開放、種子發(fā)芽等。
--鼓勵幼兒今后在生活中仔細尋找事物的變化,獲得更多的表現(xiàn)。
活動結束--小朋友,想不想坐上神奇的小火車呀。
--請小朋友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上車吧。
--聽音樂走出教室。
附:神奇的小火車神奇小火車開過來了!
"嗚--嗚--"藍色的神奇小火車一邊開心地唱歌,一邊噴著彩色的煙霧。
小桃核蹦蹦跳跳地上了火車,當了神奇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
小火車帶著小桃核,繞著草地開了一圈,然后慢慢地停了下來。
奇怪!從車上下來的,不是一個小桃核,而是個粉紅色的水靈靈的大桃子。
骨碌碌,不知從哪兒滾過來一只圓頭圓腦的雞蛋,它成了神奇小火車的第二位乘客。
猜猜看,這只雞蛋下車時,會是什么呢?哇!下車的"雞蛋"變成了一只毛茸茸、濕漉漉的小雞!
接著來的是一群小青蟲。它們排著隊,一扭一扭地上了車。當神奇小火車第三次停下來的時候,從車窗里飛出了許多漂亮的小蝴蝶!多么有趣的小火車!正在草地上玩皮球的男孩洋洋也開心地爬了上去。"嗚--嗚--"藍色的神奇小火車一邊開心地唱著歌,一邊噴著彩色的煙霧。神奇小火車停下來了。一個大胡子叔叔從車上走下來,坐在草地上,傷心地哇哇大哭:"我不要當叔叔!我要當小朋友!我還沒有當夠呢!"好心的神奇小火車帶著大胡子叔叔倒著開了一圈。瞧!大胡子又變成了胖乎乎的小洋洋!洋洋抱起他的紅皮球,連蹦帶跳地跑了。
"當個小男孩真開心!"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針對秋天和春天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養(yǎng)成專注傾聽、大膽表達的良好習慣。
2、嘗試以辯論的.形式進行交流,提高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活動準備:
1、 課前與幼兒共同搜集多種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圖片,并布置在活動室。
2、 錄制散文《春天》、《小果實》。
3、 可粘貼的小紅花。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入話題
教師出示分別代表兩個季節(jié)的花卉圖片,請小朋友說說:它們分別在什么季節(jié)開花。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探討秋天和春天的特點
。1)你認為秋天是什么樣子的?春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認為秋天或者春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論題,分組討論
教師提出問題:你喜歡秋天還是喜歡春天?為什么?將幼兒按觀點的不同分成兩個組,各組幼兒自由交流觀點及理由。
4、講解規(guī)則,展開辯論
辯論規(guī)則:
。1)兩組幼兒輪流發(fā)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發(fā)言可以為本隊贏得一朵小花。
(3)一方發(fā)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駁,理由充足的,同樣可以贏得小花。
幼兒辯論中,教師注意及時引導幼兒交代清楚自己的觀點和理由,語言表達要完整、流暢。
4、教師簡單小結辯論情況,最后欣賞散文《春天》、《小果實》。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會用不同的語氣朗誦詩歌,較有感情。
2、對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活動準備:配樂的詩歌朗誦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講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個幼兒園去參觀,碰一個小朋友正在幫弟弟妹妹穿衣服,我問他:“你是哪個班的?”他自豪地對我說:‘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說‘這些是我應該的’。他還朗誦了一首詩歌給我聽,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兩遍。
3、引導幼兒掌握詩歌內(nèi)容
(1)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2)詩歌里小朋友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詩歌兩遍,學習新詞“夸獎”
5、分句練習。老師一句,幼兒一句,也可反過來。
6、將幼兒朗誦的進行錄音,并欣賞。最后請聲音響的大聲朗誦一遍。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其中有一條目標中指出學用不同的語氣,分析整首兒歌中有疑問句。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思維武器。我們在與人交往中依靠語言接受教育得以成長,也借助語言交流、相互了解,語言中的語氣表達的方式和運用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語氣表達是語言表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響了一個人語言的表達能力與感染力度。而我們小朋友現(xiàn)在是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在這時期,如果給予孩子適當?shù)囊龑c幫助,孩子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語氣表達。語氣顧名思義,就是說話的口氣,是說話人的態(tài)度。我們通常在說話時,特別是與他人交際時,要根據(jù)交際的需要,選擇適當?shù)恼Z氣形式。反觀在以前學習兒歌的時候,幼兒往往在念的時候往往注重的是學習兒歌中的.句子,而忽略了使用語氣有感情的表達兒歌中的意思。正如《指南》中說的“幼兒的語言能力實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所以,我們在這個活動中不僅要讓幼兒理解其中意思,也要將其運用起來。比如疑問句,讓幼兒用提問的方式先感受疑問的表達方式,再延伸到兒歌中,讓幼兒用疑問的口氣來表達兒歌。對于大班的小朋友在學習的時候,我們更要在會念兒歌的同時讓幼兒在情感表達上也更深一層。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5
大班語言古詩教案01-17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01-04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7-10
大班語言守株待兔教案03-13
大班語言領域教案03-19
大班語言信的教案01-14
大班語言春風教案02-23
大班語言過橋教案02-23